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与故障诊断.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与故障诊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与故障诊断.pdf(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论文分类号 U 4 7 2.9 单 位 代 码 1 0 1 8 3 密 级 公 开 研 究 生 学 号 2 0 0 6 4 4 2 0 9 3 吉 林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与故障诊断 Automobile Suspension System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Fault Diagnoses 作者姓名:卢凤英 专 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导师姓名 及 职 称:刘玉梅 教 授 学位类别:工学硕士 论文起止时间:2 0 0 7 年 4 月至 2 0 0 8 年 4 月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
2、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 月 日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 研究生院: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投稿,希望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 C
3、N K 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级别:硕士 博士 学科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论文题目: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与故障诊断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 5 9 8 8号吉林大学南岭校区交通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1 3 0 0 2 2)作者联系电话:0 4 3 1-8 5 0 9 5 5 0 6 作者姓名 卢凤英 论文分类号 U 4 7 2.9 保密级别 公 开 研究生学号 2 0 0 6 4 4 2 0 9 3 学位类别 工学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吉 林 大 学 专业名称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培养单位(院、所、中心)交通
4、学院 研究方向 汽 车 智 能 检 测 与 诊 断 学习时间 2 0 0 6 年 9 月 至 2 0 0 8 年 6 月 论文中文 题目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与故障诊断 论文英文 题目 A u t o m o b i l e S u s p e n s i o n S y s t e m s P e r f o r m a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F a u l t D i a g n o s e s 关键词(3-8 个)悬架性能 评价参数 S i m u l i n k 仿真 故障诊断 姓 名 刘玉梅 职 称 教 授 导师情况 学历学位 博士 工作单位
5、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论文提交日期 2 0 0 8-5-2 0 答辩日期 2 0 0 8-5-1 8 是否基金资助项目 否 基金类别及编号 如已经出版,请填写以下内容 出版地(城市名、省名)出版者(机构)名称 出版日期 出版者地址(包括邮编)提 要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状况的好坏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平顺性、通过性都有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新的性能评价参数,并研究了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建立了故障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能够为汽车悬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和在用车量悬架性能的检测、诊断与维修提供有效参考。论文采用车身加速度、车轮相对动载荷、悬
6、架动挠度等参数作为悬架性能的评价参数,完善了现有汽车悬架系统的评价方法,实现了对悬架系统全面、有效的评价。通过对汽车的振动分析,建立起1/4汽车两自由度振动模型,运用Matlab软件仿真了减震器阻尼系数、轮胎气压、悬架刚度等结构参数对悬架性能的影响,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被动悬架振动响应量的仿真分析,通过曲线对比分析,对悬架系统常见故障进行了诊断,建立了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因此,利用多参数对悬架性能进行评价,能够更好地评定汽车悬架性能;用振动响应量对悬架故障进行诊断,能够准确地确定汽车悬架故障所在,确保悬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高的可靠性。关键词:悬架性能 评价参数 Simulink
7、仿真 故障诊断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1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1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1 1.2.1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检测的研究现状.1 1.2.2 汽车悬架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3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4 第二章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理论基础.5 2.1 汽车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5 2.1.1 汽车悬架系统的组成.5 2.1.2 汽车悬架系统的分类.5 2.2 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7 2.2.1 汽车悬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现状.7 2.2.2 汽车悬架性能评价参数的选择.10 第三章 汽车悬架系统的性能评价.15 3.1 汽车悬架系统建模.15 3.1.1 汽车
8、振动系统的简化.15 3.1.2 1/4 汽车悬架系统振动模型.17 3.2 汽车悬架性能频域分析.21 3.2.1 1/4 汽车悬架性能幅频特性研究.21 3.2.2 1/4 汽车悬架振动系统仿真模型.24 3.3 仿真模型的验证.28 3.4 评价参数对悬架性能变化的响应.29 3.4.1 车身加速度对悬架性能变化的响应.30 3.4.2 车轮相对动载荷对悬架性能变化的响应.33 3.4.3 悬架动挠度对悬架性能变化的响应.36 3.5 悬架性能的评价.38 第四章 汽车悬架系统故障诊断.43 4.1 故障诊断理论基础.43 4.1.1 汽车故障分类.43 4.1.2 汽车故障诊断基础.4
9、3 4.2 悬架系统故障诊断参数选择.44 4.2.1 影响悬架性能的结构参数分析.45 4.2.2 故障诊断参数的选择.46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4.3 悬架系统故障仿真.46 4.3.1 单因素影响的故障仿真.47 4.3.2 双因素影响的故障仿真.53 4.3.3 多因素影响的故障仿真.56 4.4 悬架系统故障诊断.58 4.4.1 悬架系统故障诊断标准.59 4.4.2 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59 4.4.3 例证说明.63 第五章 实车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67 5.1 悬架性能试验检测装置介绍.67 5.2 车辆悬架状态参数的确定.68 5.2.1 车轮质量(非悬挂质量).6
10、8 5.2.2 车身质量(悬挂质量).69 5.2.3 悬架刚度.70 5.2.4 轮胎刚度.71 5.2.5 减振器阻尼.72 5.3 悬架系统性能实车验证试验.73 5.3.1 实验中的信号提取.74 5.3.2 实验中信号的处理.75 第六章 总结.81 6.1 全文总结.81 6.2 工作展望.82 参考文献.83 附 录 Matlab 程序文件.I 摘 要.V ABSTRACT.VII 致 谢.IX 第一章 绪 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汽车已被人们推崇为现代生活的首选交通工具。随着道路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现代汽车行驶速度不断提高,对车辆的技术状况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悬架是保证汽车具
11、有良好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的重要机构。悬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悬架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目前,现有的标准(交通部发布的J T/T 4 9 7 2 0 0 4 乘用车悬架特性的评定指标和检测方法)虽然给出了悬架性能的评定指标和检测方法,但其评定指标单一,不能全面反映悬架使用性能,因此有必要提出新的评价参数,并对悬架系统的性能做出全面的评价。其次,作为车辆重要总成的悬架系统,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如果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出悬架的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发生的部位、原因,建立起悬架故障诊断系统,不
12、仅可以实现对悬架系统的快速、高效检测与诊断;而且能够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准确、丰富的悬架技术状况信息;还能为今后悬架的设计、改造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如何快速、可靠的检测出汽车悬架系统存在的故障或隐患,并对悬架性能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是保证悬架系统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重要手段。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检测的研究现状 汽车悬架性能试验按试验方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整车室外道路试验,第二类是整车试验场试验,第三类是整车室内振动模拟台架试验12。其中最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常用的是整车室内振动模拟台架试验。目前,国内外对悬架性能的检测都是在室内的检测设备上进行的,
13、主要是谐振式和平板式这两种悬架性能检测台,这些设备的技术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在国内,国家标准推荐使用谐振式悬架检测台和平板检测台进行检验,其中前者以共振法激励,后者以制动法激励3。共振法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通过垂直方向的激振,迫使汽车悬架装置产生强迫振动,使汽车发生共振现象,通过检测在共振后的振动衰减过程中力或位移的振动曲线,求出频率和衰减特性,进而判断悬架减振器的性能4。谐振式检验台是通过激振器驱动汽车上下振动,然后断开电机电源,储能飞轮产生扫频激振。由于电机的频率比车轮固有频率高,飞轮逐渐减速的扫频激振过程总可以扫到车轮固有频率处,从而使台面汽车系统产生共振,根据共振时汽车振动频率和
14、振幅来判断悬挂装置工作性能。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检验台性能稳定,数据可靠性好,并且结构简单,操作也比较方便,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下列问题:1、检测台检测参数单一,对悬架装置不能进行深入的性能分析与故障诊断,无法全面反映悬架装置的技术状况。2、利用谐振法对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汽车悬架装置对其安全性、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很多性能都有影响,单独用 EUSAMA 比值不能全面反映悬架装置的性能优劣,这是因为车辆安全性一般要求减振器有较大的阻尼,而平顺性要求有较小的阻尼,所以评价悬架性能应根据车型、载荷等条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3、无法实现对汽车悬架装置的故障诊断,不利于汽车修理厂
15、用于指导维修。针对国内外检测设备均存在以上问题,前人也在结构等相关方面进行过一些改进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成果。对接下来要进行的研究,最明显的不足是检测参数过于单一,对悬架系统不能进行全面的性能分析与故障诊断,无法全面反映悬架装置的技术状况,检测结果不利于汽车修理厂用于指导维修。第一章 绪论 3 1.2.2 汽车悬架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是随着汽车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技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检测设备应用技术获得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站。70年代出现了检测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并打印的现代综合检测技
16、术,并于80年代将此技术推广使用5。近二十年来实现了诊断功能的综合化、诊断专家系统和诊断技术软件的集成化和智能化6。汽车故障诊断的一个发展研究方向就是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汽车在运行中的信息多特征性、非线形、模糊性和强的含噪性,出现故障时这些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现代非线形工具在对信号提纯去噪、识别、信息融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具体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789等。目前将机械系统振动噪声检测分析方法用于汽车的研究还较少,多数还集中在发动机缸盖、气缸活塞组、汽车变速箱等的振声诊断研究中,且是单项静态检测。而在汽车悬架系统方面的应用还尚未成熟。因此有必要对汽车振动机
17、理进行研究,揭示悬架中振动产生与传播机理,确定表面振动信号与悬架内各振动源的内在联系。另外,若能将基于工程数学的机械振声检测与车载检测设备结合起来,在车辆运行中做到动态即时检测与诊断,那么对于汽车故障的早期识别分类,进而提高汽车使用寿命是大有裨益的。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集现代诊断理论与先进诊断技术为一体,以多功能、电子化、集成化、智能化的诊断设备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成为现代汽车可靠性实现的技术保障。与此相比,国内目前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尚有一定差距。除了应从硬件、软件努力赶超国外先进技术外,还应该展开新理论方法的研究,增加振动等信息获取及其故障特征等方面的研究10。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18、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1.2节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完善现有汽车悬架系统评价方法,建立悬架系统的综合评价系统,以实现对悬架系统的全面、有效的评价;并且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在Simulink环境下对简化的汽车悬架振动模型进行故障模拟仿真,通过模拟仿真和试验验证,判断出特定条件下故障的发生部位、查明故障原因,建立悬架故障诊断系统。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分析悬架性能对汽车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及其他使用性能的影响,并对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采用多参数综合评定法,对悬架系统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2)对汽车振动系统进行必要的简化,建立1/4汽车悬架振动模型,并
19、验证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悬架性能的理论分析,文章选用车身加速度、车轮相对动载荷、悬架动挠度等作为悬架性能的评价参数;完成了车身加速度、车轮相对动载荷、悬架动挠度等振动响应量的幅频特性分析,对悬架性能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3)分析汽车悬架故障诊断方法,利用汽车振动模型,对悬架系统进行故障仿真,改变结构参数(如悬架刚度、减振器阻尼系数、轮胎刚度),分析悬架振动响应量的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及相关分析,建立故障诊断系统,实现对悬架系统常见故障的综合诊断。第二章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理论基础 2.1 汽车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1.1 汽车悬架系统的组成 汽车悬架系统是车架(或承
20、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传递到车架(或承载式车声)上,同时,将作用于车架上的载荷传递给车轮,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11。现代汽车的悬架尽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是一般都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纵、横向推力杆)三部分组成,有些还加有横向稳定器。(图 2.1)。图 2.1 汽车悬架系统的组成 2.1.2 汽车悬架系统的分类 现代汽车悬架的发展十分迅速,不断出现崭新的悬架装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按导向机构的不同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
21、立悬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按控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的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发生跳动时,必然引起另一侧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发生摆动。非独立悬架因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被广泛应用于货车的前、后悬架。在少数轿车中,非独立悬架仅用做后悬架11 独立悬架的车桥都做成断开的,每一侧的车轮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当一侧车轮受冲击,其运动不直接影响到另一侧车轮。这样使得发动机可以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重心,并使结构紧凑。独立悬架允许前轮有较大的跳动空间
22、,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性元件使平顺性得到改善。以上的优点使独立悬架广泛地被采用在现代汽车上,特别是轿车的转向轮普遍采用了独立悬架11。被动悬架无外部能量输入,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系数不可调,一般是通过经验设计或优化设计方法来选择,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无法随外部路面状况而改变,设计时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路面和车速下达到性能最优。被动悬架主要有纵臂式、横臂式和车轮沿主销移动式独立悬架等。由于参数不能任意选择和调节,限制了被动悬架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高12。半主动悬架是不考虑改变悬架刚度,而只考虑改变悬架阻尼的悬架系统。虽然它不能随外界的路面输入进行最优的控制和调节,但它可按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在各种条件
23、下最优减振器的优化参数指令来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状态,从而改变汽车悬架系统的减振性能12。主动悬架是在悬架系统中附加一个可控制作用力装置,通常由执行机构、测量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和能源系统四部分组成。主动悬架能够根据汽车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适时地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使其处于最佳的减振状态。因此,主动悬架系统能使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乘坐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同时得到改善11。本论文将针对被动悬架进行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第二章 汽车悬架系统性能评价理论基础 7 2.2 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 2.2.1 汽车悬架性能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汽车悬架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不能简单地根据使用时间的长
24、短和行驶里程来判断其损坏程度。应该建立一套检测标准。成立于 1971 年的欧洲减振器制造商协会(THE EUROPEAN SHOCK ABSORBER MANUFACTURERS 简称 EUSAMA)的标准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标准。此标准规定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车辆安全检测度量标准相对接地性。相对接地性定义为汽车在悬架检测台上振动衰减过程中的最小车轮作用力与汽车在检测台上静态时的载荷之比13。我国在此基础上也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检测标准,交通部 2001 年颁布的检测标准 JT/T4482001汽车悬架装置检测台提出了吸收率的概念,即共振时车轮作用于检测台的最小动态车轮垂直接地力与静态车轮垂直接地
25、力之比的百分数。该评价指标与欧洲施行的相对接地性概念完全相同,如图 2.2 和 2.3 所示。其计算公式为:图 2.2 为理想情况下汽车振动衰减曲线:100共振时最小动态车轮垂直接地力吸收率静态时车轮垂直接地力载荷 最大接地力 静态载荷 最小接地力 图 2.2 理想振动衰减曲线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图 2.3 为实际汽车振动衰减曲线:图 2.3 实际振动衰减曲线 将实际得到的振动衰减信号加以处理,识别出在给定的频率范围内每个车轮与悬架检测仪台面之间的最小法向量接地力,即可计算得到吸收率。吸收率评价指标是一个百分数,从 0 变化到 100,它反映了悬架在最恶劣条件下保证与路面接触的最小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悬架 系统 性能 评价 故障诊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