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pdf





《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pdf(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论文作者签名:生i 圣夔日期:of0 5 JJ:。:苏州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苏州大学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苏州大学。本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苏州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
2、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含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经校保密办审核批准,本学位论文属保密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垄经基日导师签名:期:二p“0 乡、77一飙睁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中文摘要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中文提要本文着眼于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性别危机及精神危机,尝试运用生态批评和女性批评相互交叉的方法,对远古时期的母神崇拜现象加以解读。文章通过对“原母神”及“大地母神
3、”的分析,悉心发掘母神崇拜所包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母神崇拜反映了原始先民素朴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总是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自然在孕育万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阴性特征与女性的生殖特征是对应的。母神既是原始先民心目中神圣的、神秘的自然,又是神圣的、神秘的女性,她体现的是女性原则,即生命的神圣性和生存的可持续性,这也是自然的法则。此外,母神作为一个对后来文学艺术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原型,又是一个孕育了文学艺术的原始母体。然而随着人类进入父权制的文明社会,尤其是进入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发展,在世界祛魅化的过程中,无论是自然化的女性还是女性化的自然,都遭到了奴役,在母神崇拜彻底消亡的今天,自然、女
4、性、艺术都随之遭到重创。面临危机,人类开始思索是否还有回归的可能,或许需要恢复的只是大自然神圣的母性,那么人类早期的母神崇拜便为人类提供了回归自然母亲的可能性。在自然、艺术、女性均面临危机的情况下,重温原始时期的母神崇拜,有可能为人类走出迷途、解救危机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参照系。但是,由于现实的复杂性,等待人类的依然将是一段遍布荆棘与陷阱的艰难路程。关键字:母神崇拜;自然;女性;艺术;生态女性主义作者:李红英指导教师:鲁枢元教授h a dt h em o s ts i g n i f i c a n ti m p a c to nt h el i t e r a t u r ea n da r
5、 t s,i tc a nb es a yt h a tt h eG o d d e s sa l s og a v eb i r t ht Ot h ea r t s,s h ei st h eg r e a tm o t h e r H o w e v e r,w i t ht h em a n k i n de n t e r st h ep a t r i a r c h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e s p e c i a l l yi n t ot h ei n d u s t r i a lc i v i l i z a t i o n,w i t h
6、t e c h n o l o g ya n di n s t r u m e n t a lr a t i o n a l i t yd e v e l o p m e n t,b o t ht h ew o m e na n dt h en a t u r ew e r ee n s l a v e di nt h ep r o c e s so fd i s e n c h a n t m e n to ft h ew o r l d N o w a d a y s,t h eG o d d e s sh a sd i e do u t,t h en a t u r e,t h ew o
7、 m e n,a n dt h ea r th a v ee n c o u n t e r e dt h eh e a v yl o s s e s F a c i n gc r i s i s,h u m a nb e g a nt Ot l l i l l k i fw eh a v et h ec h a n c et Or e t u r n,p e r h a p s,w ej u s tn e e dt Or e s t o r et h es a c r e dm o t h e r h o o do fn a t u r e T h e nt h eG o d d e s s
8、w o r s h i pi nt h ep r i m i t i v et i m ep r o v i d ef o rU Sw i t ht h ep o s s i b i l i t yo fr e t u r nt on a t u r e T h en a t u r e,t h ea r ta n dt h ew o m e na lef a c i n gac r i s i s,i nt h es i t u a t i o n,t h eG o d d e s sw o r s h i pi nt h ep r i m i t i v et i m ep r o v i
9、 d eav e r yg o o dr e f e r e n c es y s t e mf o rU S,i th e l p sU Sg oo u to ft h ew r o n gp a t h,a n dh e l pU Sr e s c u et h ec r i s i s B u t,t h i n k i n go ft h ec o m p l e x i t yo fr e a l i t y,w a i t i n gf o rt h em a n k i n dw i l lb ear o a do fm o r ed i f f i c u l t y K e
10、yw o r d s:g o d d e s sw o r s h i p;n a t u r e;w o m e n;a r t;e c o f e m i n i s mW r i t t e nb y:L ih o n g y i n gS u p e r v i s e db y:P r o f L uS h u y u a n目录弓l言1第一章原母神崇拜的探寻与分析5第一节神话起源于女性5第二节追寻原母神1 1第三节“原母神”生态美学意蕴之探微1 8第二章大地母神崇拜的分析2 5第一节地母崇拜中的“生之观念。2 5第二节母与墓原始先民的死亡观念及文学艺术中的“回归 母题一3 1第三节
11、“可爱的母亲”与“可怖的母亲 自然的两面性及文学艺术中的母亲原型3 8第三章母神崇拜的解构与消亡4 3第一节母神崇拜的解构j 4 3。第二节母神崇拜消亡的时代自然、女性、艺术所面临的共同命运4 7第三节复魅时代的“盖娅假说”呼唤大自然神圣母性的回归5 5结语5 9参考文献6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6 6后记6 7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引言引言这是一个科技理性驰骋天下的时代,人类试图以科技为手段成为宇宙的主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然而,当人类在这条道路上肆无忌惮地前进时,自然却出现了危机,人类自身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现代文明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世界带来物质富裕的同时,却也冲击着曾
12、经美丽的大自然。在人类满怀信心沿着理性的文明之路高歌前进时,却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逐渐走向了枯萎和衰竭,大地满目疮痍,伤痕累累。人类视大地为母亲,而今,大地母亲已经痛哭失声。不经意间,人类自身也遇到了致命的难题,精神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天地浩渺苍茫,却再也找不到一处抚慰灵魂的栖息之所,精神漂泊游荡,无家可归。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联系?道理也很简单,自然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仅仅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能源基础,同时也成为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精神之母,犹如当一个母亲以甘甜的乳汁精心喂养、细心呵护她的孩子时,她也必将会成为孩子第一个精神依赖的对象。当人类逐渐远离的自然母亲又使自然母亲遭受重创时,又有谁
13、能够来抚慰人类的心灵?自然地,人类的精神便渐渐没有了依托。人类在经历了艰难、创伤、痛苦和生存危机之后,开始重新反思,追溯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救危机的途径。或许,人类文明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所偏执,因为人类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便踏上了背离自然母亲的道路,而且越走越远,在进入父权制的工业文明时代,就更是变本加厉。人类自我意识的过度认同和盲目夸大,形成了与外在世界的强烈对抗,继而产生对外界的征服控制欲望,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将这种欲望得以实现。这个思想根源我们称之为“逻各斯(L o g e s)中心主义,它作为一种精神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在人类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中表现为人类中心
14、主义;在人类内部,它又表现为菲勒斯中心主义,即男权中心主义,自然与女性同时成为其精神统治的受害者。自然与女性的密切联系,使得二者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一同遭受沦落。也正因此,在众多的生态批评理论中,生态女性主义成为了一支独特且影响深远的力量。女性视角的生态智慧不仅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人类中心主义,而且指向了父权制,认为人类文明中的父权制是当今生态危机、性别危机的最终根源。它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又反对菲勒斯中心主义(即男性中心主义),生态1引言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女性主义在后现代体系中,可谓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了双重解构。苏珊格里芬以诗一般的语言,在自然女性中论述了自然与女性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卡
15、洛琳唛茜特在自然之死中论述了作为女性的自然在工业社会中的一步步沦落;薇尔普鲁姆德在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则以批判的姿态探索生态女性主义的新出路,要求解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国内,鲁枢元教授早在2 C)0 0 年,就已于他的生态文艺学一书中论及到生态女性主义,在女性自然艺术一节中很精妙地论述了女性、自然、艺术三者之间的联系,“诗歌、艺术、自然、女性是融为一体的,也正因为如此,当自然遭逢劫掠时,女性也受到了奴役,艺术也将走向衰微。1自然与女性的密切联系,使得二者在现代工业文明的社会中一同遭受沦落,然而,在文明之初并非如此。自然与女性的天然的密切联系,使两者均获得了神圣的地位。在文化的起源与开初,体
16、现在神话文本中,“女性”的标记却赫然在目。提起神话,就不免提到神话中的男神和女神。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与宗教中,都是先有女神崇拜而后才有男神崇拜,母性之神的宗教是最古老且存在得最长久的宗教。“古代地中海世界至印度和西欧均有不少女神形象,这是唯一的考古学上证据,显示这些早期的人怎样对他们所倚靠的力量和生命之源做出幻想。”22 0 世纪是神话学大发展的世纪,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女性主义神话的全面崛起。该学派的出版物引起整个知识界的震动和争论。以女性主义观点和考古学新材料为双重契机的女神再发现运动,构成了西方文化寻根思潮的一个重要表现领域,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神话研究。叶舒宪的
17、中国神话哲学高唐神女与维纳斯、干面女神庄子的文化解析以及他与萧兵、郑在书合作的山海经的文化追寻,萧兵的楚辞与神话、神话学引论,袁珂的山海经校注等神话研究著作,都突出了女神在原始神话中的初始性地位。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原有的以男神为中心的神话观念有了新的突破。在阅读这些神话研究的著作时,发现女神,尤其是远古神话中的母神,包涵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意蕴和精神内涵。因为母神不仅仅代表了原始先民心目中神圣的、神秘的女性,更代表了他们心目中神圣的、神秘的大自然。原始先民把大地当作母神崇拜,在他们的心目中,女人生养后代,是人类的母亲;大地滋养万物,也是人类的母亲。1 鲁枢元:,国外社会科学,1 9 9 6
18、 年第2 期,第2 8 页。3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也必将遭到解构进而消亡。如果真的就像荣格所说的那样,母神是艺术史上型意义的人的形象,那么,就连这个最具有原型意义的形象都遭到了解构,不消亡吗?母神崇拜结束的时代,自然、女性、艺术都面临着相似的命运,逢劫掠时,女性也受到奴役,艺术也将走向衰微。4 生态危机、性别危机、已成为2 1 世纪普遍存的世界性难题。面临危机,女性与自然联手,女性运运动联手,生态女性主义把批评的矛头不仅指向了人类中心主义,更指向了明。生态女性主义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可谓是深刻的。面临危机,人类开始思有回归的可能,或许需要恢复的只是大自然神圣的母性,那么人类早期的母为人类提供
19、了回归自然母亲的可能性。母神,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向走入歧人发出了回归母亲怀抱、回归大自然的深情呼唤。在自然恢复其神圣母性的性、艺术也将寻得获救的可能。崇拜所包含的精神内涵都是当今生态危机、性别危机的时代所缺乏的。“人类在大地母亲肌肤中孕育,在大地母亲襁褓中被哺养,这是人类童年的美丽神话,是-_-_-_-1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第一章原母神崇拜的探寻与分析第一章原母神崇拜的探寻与分析第一节神话起源于女性老子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第二十五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
20、不殆。(第五十二章)王弼道:“食母,生之本也。”(道德真经注)荣格说:“从意识到无意识,母亲化做祖母,祖母化做原母神。(母亲原型的心理学方面)这几段话向人们揭示的正是女性在人类社会中的初始性地位。西美尔在女性文化中就论及道:“人类文化可以说并不是没有性别的东西,绝对不存在超越男人和女人的纯粹客观性的文化。然而,面对极具普遍性却难以更改的事实,接着他又失望地论道:“除了极少数的领域,我们的文化完全是男性的。6 叶舒宪也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国家,不论大小,都是父权统治的社会,亦即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7 然而,在文明的起源与开初,并非如此,体现在神话文本中,“女性 的标记就赫然在目。提起神话,不免
21、提到神话中的男神和女神。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与宗教中,都是先有女神崇拜而后才有男神崇拜,母性之神的宗教是最古老并存在得最长久的宗教。在原始社会中,崇拜母亲,信仰女性神灵本就是自然之事。人类学家和宗教史家们都认为原母神(t h eG r e a tM o t h e r)是后代一切女神的终极原型,甚至是一切神的原始雏形。8 也就是说,神话本就起源于原始人类对女性的崇拜。考古学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上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们在西起西班牙东至西伯利亚的整个欧洲大陆区域连续发现二三万年以前的女性雕像,大多数学者确信这些人类最早制作的偶像神灵就是原母神的对象化表现。6【德】西美尔:金钱、
22、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1 4 l 页。7 叶舒宪:,李以洪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9 3 页。6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第一章原母神崇拜的探寻与分析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诺伊曼的这一看法。自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女神雕像的发现遍布亚欧大陆。在中欧、南欧、地中海区域和近东地区,崇拜女神像的原始村舍遗址已成为考古史上屡见不鲜的发现了。1 9 8 3 年以来,考古学家门在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旧石器时代(二三万年前)的女性雕像,这与欧洲大陆发现史前维纳斯女像不谋而合。图2,辽宁红山文化出土的女性陶塑1图3,辽宁红山文化出土的女性
23、陶塑2这一切都证明,远古时期对女性的崇拜是一切神灵的起源。然而,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原始先民对女性如此顶礼膜拜?对此,最为普遍的说法便是生殖崇拜。本文认为,对生命的崇拜可能比“生殖崇拜”更能全面地说明神话起源于女性的原因。女性的存在包含着:生殖、哺育、周期性变化这样几重内涵,在原始先民那里,这几重内涵都显得尤为神秘和神圣。首先,是生殖的重要性,这一层自不必多说,在生殖崇拜论者那里已经论述的很清楚了。远古人类在洪荒初辟的年代,面对大自然的雄威,为了生存,为了发展,要做两件大事:一件是生产劳动,一件是自身繁殖。人类自身的繁殖,又是原始社会发7第一章原母神崇拜的探寻与分析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展的决
24、定性因素。1 0 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也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历史现象,黑格尔对此也有论述,他说:“在讨论象征型艺术时我们早已提到,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特别是在印度,这种宗教崇拜是普遍的,它也影响到佛里基亚和叙利亚,表现为巨大的生殖女神像,后来连希腊人也接受了这种概念。1 1 人类自身的繁殖,在原始先民那里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原始氏族部落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道理,人们在今天虽然不难理解,却未必能够真正懂得它的严重意义。原始先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单凭少数人的力量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只有依靠集体部落的力量,才能抵御大自然的雄威,
25、寻得生存之机。即便是这样,人的死亡率还是很高。那时,人的寿命也很短,有的甚至还不等成年就死掉了。过高的死亡率必然会消弱氏族部落的力量,因而维持一个氏族部落的力量发展壮大的唯一途径便是人自身的繁殖了。“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1 2 与当时人类涉及的生产活动相比,人类自身的生殖活动显得更为重要和复杂,因为它往往与祭祀礼仪或者原始宗教密不可分,因而极具神秘色彩。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纹以及青海柳州湾彩陶上的蛙纹,就是生殖崇拜的表征,祈望人类能够获得像鱼和蛙那样旺盛的生殖力。闻一多在一篇说鱼中就指出,中国人从上古起以鱼象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崇拜 生态 女性主义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