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处理与公文写作培训讲义.ppt
《公文处理与公文写作培训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处理与公文写作培训讲义.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文处理与写作实践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苏武荣苏武荣 公文写作 QQ群:14157975 Wednesday,March 15,2023 公文处理与写作实践公文处理与写作实践 一明确行文关系,确定公文文种一明确行文关系,确定公文文种 二理清行文事由,拟定公文标题二理清行文事由,拟定公文标题 公文标题公文标题主送主送抄送抄送 三抓住中心内容,办文简明扼要三抓住中心内容,办文简明扼要 正文正文附件附件附注附注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发文机关发文机关与印章与印章 四重视公文格式,了解眉首版记四重视公文格式,了解眉首版记 五分析公文错情,掌握行文规那么五分析公文错情,掌握行文规那么公文处理方法概述公文处理方
2、法概述?方法?修订的过程?方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公文及其特点、作用和分类?方法方法?修订的过程修订的过程 为标准全国政府系统的公文处理工作,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1993年11月21日又发布了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国办发199381号,对做好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新形势的开展,旧?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在调查研究的根底上,进行十屡次修改,于2000年8月24日以国务院名义发布了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国发200023号,新?方法?比较全面地考虑了我国参加WTO、机构改革、转变政府管理职
3、能以及电子政务对公文处理工作的新要求,指导性、操作性更强。新?方法?是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依据,对提高公文质量和办文效率,对实现公文处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方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修订的主要内容 1.?1.?方法方法?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得到了提升。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得到了提升。由国务院发布。对行政机关的领导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肯定由国务院发布。对行政机关的领导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肯定了办公厅室在公文处理工作中的权威地位。了办公厅室在公文处理工作中的权威地位。2.2.强调加大职能部门的责任。强调加大职能部门的责任。强调强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
4、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处理 3.3.突出强调要加强公文审核把关。突出强调要加强公文审核把关。行文关行文关 内容关内容关 政策、法规关政策、法规关 文字关文字关 审批、签发手续和公文体例格式关审批、签发手续和公文体例格式关 4.4.从制度上、源头上彻底制止滥发文电。从制度上、源头上彻底制止滥发文电。对公文行文权限的规定更加严密。对部门行文和部门内设机对公文行文权限的规定更加严密。对部门行文和部门内设机构行文问题专门规定。构行文问
5、题专门规定。?方法方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修订的主要内容 5.对公文处理标准化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收文办理 发文办理 公文归档 6.强调公文管理问题。公文翻印。公开发布的公文同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7.对公文种类作了调整。取消“指示文种;增加“意见文种。“命令令、“报告、“函适用范围的调整。8.公文格式与公文用纸有新的要求。增加了“保密期限和“附件说明。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方法方法?对办公室及文秘人员的要求对办公室及文秘人员的要求 公文处理工作是各级行政机关进行公务活动的主要方式。?方法?中明确了“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
6、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这就从主导思想上为文秘部门和文秘人员正了名份,定了职责。并提出了应具备的根本素质。公文的定义公文的定义 公文,就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方法?第2条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作了准确的概括: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标准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的特点公文的特点 1.1.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文的内容都是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文的内容都是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2.2.具有严肃的法定性:公文的制发权限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规定具有严肃的
7、法定性:公文的制发权限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规定的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进行;在公文上要载有可作凭证取信的生效标志的行文关系和处理程序进行;在公文上要载有可作凭证取信的生效标志印章或签署,以证明法定作用的职能地位并赋于公文以法定的效力。印章或签署,以证明法定作用的职能地位并赋于公文以法定的效力。3.3.具有特定的权威性:公文在法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能对受文者具有特定的权威性:公文在法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能对受文者的行为产生强制性影响。公文也是机关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在完成现的行为产生强制性影响。公文也是机关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在完成现行效用之后,能够转化为档案,作为历史凭证供后人查考。行效用之后,能
8、够转化为档案,作为历史凭证供后人查考。4.4.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公文形成于现行的公务活动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公文形成于现行的公务活动中,在国家管理中在国家管理中发挥承上启下、协调配合、沟通信息的执行效用发挥承上启下、协调配合、沟通信息的执行效用,且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且具有明显的时效性。5.5.具有标准的体式性:标准的文体,统一规定的种类、名称、适用具有标准的体式性:标准的文体,统一规定的种类、名称、适用范围和模式化的结构;标准的格式,公文的制发处理程序、公文的组成范围和模式化的结构;标准的格式,公文的制发处理程序、公文的组成要素、标识位置、书写、字体、用纸、印刷、装订等有统一的标准和要要素、标
9、识位置、书写、字体、用纸、印刷、装订等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求。公文的作用公文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的作用:国家机关对下级和基层要通过制订和发出各项方针、政策、指示、决议等重要文件进行领导和指导。2.法规准绳和行为标准的作用:国家制订的法律、法令和法规是以公文形式发布的。这些行政法规与规章,在其有效期和实施范围内对所涉及的单位和人员都具有标准和准绳的作用。3.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公文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载体,因此它不仅是工作的重要依据,还是宣传教育的很好教材。4.交流和知照的作用:一个机关和单位的工作活动,经常会与上下左右发生联系。公文用于在上下级之间、不相隶属机关和单位之间交流情况、沟通信息、
10、协调工作,使机关之间能在工作中取得协调与配合。5.凭证和记载的作用:机关处理公务的各种信息通过公文得以记录并存储。公文印证了作者的合法身份、记录了各项管理活动的性质和过程、保存了公文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原始痕迹,从而成为机关行使职能的依据与凭证。公文的分类公文的分类 1.1.以公文的处理程序划分以公文的处理程序划分 1 1收文:一个机关收到的来自外单位的公文。收文:一个机关收到的来自外单位的公文。2 2发文:一个机关向外单位发出的公文。发文:一个机关向外单位发出的公文。2.2.以内容涉及的秘密程度划分以内容涉及的秘密程度划分 1 1内部公文:不涉密,但又不宜向国内外公开发布的公文内部公文:不涉密,
11、但又不宜向国内外公开发布的公文 2 2公布性公文:面向国内外发布的公文。公布性公文:面向国内外发布的公文。3 3保密公文:分秘密保密公文:分秘密(10(10年年)、机密、机密(20(20年年)、绝密、绝密(30(30年年)三种三种 公文的分类公文的分类 3.3.以对公文处理的时限要求划分以对公文处理的时限要求划分 1 1平件:按常规办理的公文。无标识平件:按常规办理的公文。无标识 2 2急件:需迅速传递、处理的公文。标识急件:需迅速传递、处理的公文。标识“急件急件 3 3特急件:需急速传递、随到随办的公文。标识特急件:需急速传递、随到随办的公文。标识“特急特急 电报分电报分 平急、加急、特急、
12、特提平急、加急、特急、特提 4.4.以公文的传递方向划分以公文的传递方向划分 1 1上行文:下级机关呈报给上级机关的公文。上行文:下级机关呈报给上级机关的公文。2 2下行文:上级机关下达给下级发送的公文。下行文:上级机关下达给下级发送的公文。3 3平行文: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发送的公文。平行文: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发送的公文。公文文种公文文种 行政机关公文种类13种 适用范围 主要特点 分类 格式要求与写作要点 文种使用注意要点 表彰性文种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公文文种一命令公文文种一命令(令令)1.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 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
13、法规和规章。2 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3 3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2.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 1极高的权威性。极高的权威性。2 2极大的强制力。极大的强制力。3 3内容严肃庄重。内容严肃庄重。命令命令(令令),指令性的下行文,是公文中最简要、最有权力象征的文体。,指令性的下行文,是公文中最简要、最有权力象征的文体。公文文种一命令公文文种一命令(令令)3.3.分类分类 1 1发布令:用于发布行政法规与规章。发布令:用于发布行政法规与规章。2 2行政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命令使用权限是县级以上人民行政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14、命令使用权限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家各部门、委员会。省级以下政府部门无发布权。政府,国家各部门、委员会。省级以下政府部门无发布权。3 3嘉奖令:表彰先进嘉奖令:表彰先进,多用于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机关可用决定、通报。多用于中央国家机关;地方机关可用决定、通报。4.4.格式与写作要点格式与写作要点 1 1以令的形式发布。以令的形式发布。“机关名称机关名称+“+“令,没有标题,直接写令,没有标题,直接写“第第X X号。号。这种格式多用于发布令和行政令。命令的序号不依年度而改变,是连续编号这种格式多用于发布令和行政令。命令的序号不依年度而改变,是连续编号的,现在换届时也不重新编号。落款一般为首长。的,
15、现在换届时也不重新编号。落款一般为首长。2 2以命令为文种,一般用于嘉奖令。以命令为文种,一般用于嘉奖令。3 3行政命令作为公文一般不写受文单位,在下达命令的行政区域有效。行政命令作为公文一般不写受文单位,在下达命令的行政区域有效。公文文种公文文种二决定二决定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主要的、重大事项,是国计民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主要的、重大事项,是国计民生之大事,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和社会开展等大事;生之大事,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和社会开展等大事;2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3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新增加。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新增加。2
16、.主要主要特点特点 1具有法定的强制力,要求受文机关与人员必须认真遵守和执行。具有法定的强制力,要求受文机关与人员必须认真遵守和执行。2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决定传达的是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决定传达的是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决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那或重大行动的决策,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那么。么。3具有一定的周知性。有些决定只要求人们知晓某些重大事项。具有一定的周知性。有些决定只要求人们知晓某些重大事项。“决定限于比较高层的权力机关、决策机关。决定限于比较高层的权力机关、决策机关。公文文种公文文种三公告三公告 1.适
17、用范围适用范围 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2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公布范围的广泛性,公告面向社会发布,告知对象包括国内和国公布范围的广泛性,公告面向社会发布,告知对象包括国内和国外。外。“公告宣布的是需要大家了解、周知、遵守和执行的重要事项;公告宣布的是需要大家了解、周知、遵守和执行的重要事项;2宣告事项的庄重性,涉及的内容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宣告事项的庄重性,涉及的内容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家领导人行动等大事。国家领导人行动等大事。3作者的限定性,公告的发文机关主要是国家领导机关。基层单位作者的限定性,公告
18、的发文机关主要是国家领导机关。基层单位不宜运用公告的形式公布事项。不宜运用公告的形式公布事项。发布的方式通过通讯社、电台、报刊发布接受的对象是国内外。宣发布的方式通过通讯社、电台、报刊发布接受的对象是国内外。宣告者与被宣告者不一定具有隶属关系。告者与被宣告者不一定具有隶属关系。公文文种公文文种四通告四通告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知照性与约束力。通告的制发主体应是具有一定权力和一定管理知照性与约束力。通告的制发主体应是具有一定权力和一定管理职能的行政或权力机关。职能的行政或权力机关。
19、2具有专业性。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公布。具有专业性。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公布。3通告属正式公文,应注意维护其严肃性,有些可用通告属正式公文,应注意维护其严肃性,有些可用“启事等应启事等应用文公布周知的事项,应防止滥用通告。用文公布周知的事项,应防止滥用通告。3.格式与写作要点格式与写作要点 通告标题一般由制发机关、内容、文种组成。结语一般用通告标题一般由制发机关、内容、文种组成。结语一般用“特此通特此通告以加重语气。告以加重语气。公文文种公文文种五通知五通知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2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
20、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3印发规章;印发规章;4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和执行的事项;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和执行的事项;5任免聘用人员。任免聘用人员。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应用广泛,使用频率最高;应用广泛,使用频率最高;2内容单纯,行文简便灵活;内容单纯,行文简便灵活;3具有执行性,为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执行,需要让上级机关知具有执行性,为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执行,需要让上级机关知道用抄送;道用抄送;4具有针对性。通知要有明确的主送机关。具有针对性。通知要有明确的主送机关。公文文种公文文种五通知五通知 3.分类分类 1批转、转发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2印发、
21、发布性通知印发、发布性通知;3部署指示性通知部署指示性通知;4事务性知照性通知事务性知照性通知;5成立机构,人事任免、聘用通知。成立机构,人事任免、聘用通知。4.格式与写作要点格式与写作要点 1标题:不能只写标题:不能只写“通知两字。必要时,可加通知两字。必要时,可加“紧急、紧急、“补充补充。2主送机关:在报纸等媒体公布的知照性通知可免。主送机关:在报纸等媒体公布的知照性通知可免。3正文写作:一般由通知因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等要素组成。正文写作:一般由通知因由、通知事项、执行要求等要素组成。在写作在写作“通知时,应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通知时,应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22、,通俗易懂,力求简短,操作性强。力求简短,操作性强。公文文种公文文种六通报六通报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表彰先进;表彰先进;2批评错误;批评错误;3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具有教育性,有启发、宣传的作用。具有教育性,有启发、宣传的作用。2侧重于叙事性,以事明理,在叙事根底上说明道理。侧重于叙事性,以事明理,在叙事根底上说明道理。3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4要求内容的真实性,事实必须确凿。要求内容的真实性,事实必须确凿。3.分类分类 1表扬性通报表扬性通报 2批评性通报批评性通报 3情况通报:指示性情况通报、一
23、般工作通报、重大情况通报情况通报:指示性情况通报、一般工作通报、重大情况通报公文文种公文文种表彰性文种的区别 命令:嘉奖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崇高思想、卓越功勋的人员。决定:用于表彰表现优秀、奉献相当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通报:表彰比较突出的好人好事。公文文种公文文种七议案七议案 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程序的法定性、单向性。议案的作者是行政机关,主送是权力机关。程序的法定性、单向性。议案的作者是行政机关,主送是权力机关。2内容的严肃性、提请性、特定性
24、。内容的严肃性、提请性、特定性。3很强的时限性。很强的时限性。3.格式与写作要点格式与写作要点 议案的制发主体:包括国务院在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受文单位是同级人议案的制发主体:包括国务院在内的各级人民政府,受文单位是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大及其常委会。议案内容:比较重大的事项,如人事任免、提请审议法律。一事一案。议案内容:比较重大的事项,如人事任免、提请审议法律。一事一案。备有附件或审议件,对提请的议案的内容进行说明。备有附件或审议件,对提请的议案的内容进行说明。格式:行文时以政府行政首长名义省长、市长、县长。格式:行文时以政府行政首长名义省长、市长、县长。公文文种公文文种八报告八报告 1.适用范
25、围适用范围 1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2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3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2.主要特点:主要特点:1汇报性。报告是下情上达的重要工具,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汇报性。报告是下情上达的重要工具,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响信息、沟通上下级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响信息、沟通上下级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2陈述性。使用表达的体裁为主,即使需要说明观点和论证道理时,陈述性。使用表达的体裁为主,即使需要说明观点和论证道理时,也必须在表达事实的根底上,做到叙议结合。也必须在表达事实的根底上,做到叙议结合。3总结性。报告一般制发于工作任务完成或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文 处理 写作 培训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