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doc
《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资料: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培养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应用复合型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正高职教师达3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100%。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 35 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并具备博士学位授权点条件的重点学科。每年争取到部省级项目 12 项,横向合作项目 1015 项,以科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深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特色的定位研究,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加
2、强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专业建设的思路 以科研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做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专业建设打好基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建立教学管理平台,规范教学管理,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为实现上述构想,拟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该学科的建设。学科内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在人员聘任、教学科研计划安排、建设经费使用等方面优先安排,并对本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负相应责任。学科人员实行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专兼职人员均实行
3、岗位聘任制、竞争上岗,不同岗位的报酬拉开档次,优劳优酬。利用本学科自身人才、技术、信息、仪器设备优势,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通过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研究、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为鼓励产学研合作,增强本学科自我发展能力,学院对本学科与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将无偿提供用房,鼓励本学科、企业、科研单位人才的互聘与交流,向上级部门优先申报本学科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到企业兼职的本学科人员,在职称评定聘任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企业投入本学科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资金、研究开发经费完全由本学科掌握使用;本学科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其转化或技术入股收益,学院将采取特殊优惠政策鼓励本学
4、科。加大投入,优先购置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居省内领先水平。2、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效果与进一步修改调整的打算及理由生物工程专业本身就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包含的基础非常广泛,涉及到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学、化工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近几年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有很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能较好地掌握生物工程某一方面技术而且在其他方面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在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培养方案以“学分制”为重点,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和选修课的比例。
5、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完全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调整和改革。 从为山东省经济建设服务和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出发,围绕培养创新、实用型人才这个主线,深化教学改革这个核心,进一步修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课程设置中,将过去专业纵深型课程体系改为横向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开辟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综合性特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创造教学,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学生分析与解
6、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专业+ 特色”的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能力与素质培养,增强人才的适应性。3、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1)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本专业有专任教师 32 名,其中教授 13名,副教授 17 名,高级职称占 94% ,35 岁以下教师硕博比达100%。(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到 2009 年,专任教师达 40 名,其中教授 15 名以上,45 岁以下教师90% 具有博士学位。按照年龄梯次进一步配备和优化学术队伍。加强学科专业的梯队建设,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积极培养或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2人以上,青年教师授课学生满意率达到95%以上。(3)师资队伍建
7、设的思路与措施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或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建立起促进教学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做好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量化考评体系,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制度,逐步实施岗位聘任制;优化学历、学缘结构,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优化年龄结构,科学合理的配置教师,完善
8、梯队结构,以保证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大高水平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每年选派12名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或攻读学位,每年引进23名博士研究生,使本专业教师学历逐步趋于合理。4、专项经费投入情况与计划(包括过去4年内和未来3年内拟专项投入经费的年份、建设项目和经费数额)根据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近几年更新了常规教学设备并购置了一部分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如全自动在线控制发酵罐、低温冷冻高速离心机、冷冻干燥仪、全自动发酵罐、CO2超临界萃取装置、厌氧培养箱、超微胶体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为增强本学科自我发展能力,学
9、院对本学科与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将无偿提供用房,并投入不低于420万元的启动费;对企业投入本学科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资金、研究开发经费完全由本学科掌握使用;本学科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成果,其转化或技术入股收益,学院将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增大本学科所得比例或在学院股份中拿出一定比例奖励本学科,用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加大投入,优先购置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居国内领先水平。过去 4 年中已投入的经费合计 340 万元(除教学经费外): 2002年基础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改经费20万元。 2003年实验室设备改造、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
10、改经费120万元。 2004年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改经费50万元。 2005年新增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教改经费150万元。 未来 3 年的经费预计800万元(除教学经费外): 2006年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建设 280万元 20062008年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 480 万元 20062008年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40 万元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目标、思路与措施(1) 现状本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强,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也是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本专业一直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同时注重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资料 专业 建设 改革 管理 现状 目标 思路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