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doc
《毕业论文(设计):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设计):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毕业设计题 目 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一班 指导教师 xxx 学 院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辩论日期 2012年6月11日 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参保登记,缴费申报模块的研发The Development of J2EE Platform-Based Socialized Old-age Insurance Undertaking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Newly Increased and
2、 Pay Operation ModuleXxx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引言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简介11.2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1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3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1.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根本对策61.6 说明书结构8第2章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分析92.1 “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政策需求92.2 “新农保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环境102.3 所用框架与开发语言简介102.3.1 MVC模式102.3.2 Struct应用框架112.3.3 Hibernate框架112.4 Oracle 10G 简介11第3
3、章 系统设计143.1 系统总体规划143.2 系统数据库设计143.2.1 数据库表的说明143.2.2 数据库主要业务表的设计153.3 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19缴费业务流程193.3.2 待遇登记、复核业务流程20第4章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214.1 参保人员新增214.2 缴费业务254.3 计息核心算法30总结33参考文献35附录1 翻译原文36附录2 外文翻译49致谢57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开展,以及对于程序开发和数据使用跨越各种操作平台的需求,Java,这种新兴的、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日益流行。而J2EE,Java2企业版这种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也得到全球广泛应用。说明书主要介
4、绍了基于J2EE架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新农保系统产生的背景,前端界面,数据库,框架以及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技术。在程序的程序开发方面,主要设计了中心端局部参保登记和缴费申报这两个功能模块以及其计息算法。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框架。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needs of data used for different operating platforms ,Java , the
5、emerging programming language which is cross the platform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J2EE, Java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this kind of enterprises application-developed platform is worldwide us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J2EE Platform-Based Socialized Old-age Insurance
6、 Undertaking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f J2EE Platform-Based Socialized Old-age Insurance Undertaking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User Faade,Database and the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el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
7、rvers two functional module,insured register and plaza declare,and the written of calculated interest algorithm is devised in the part of the program development. Key words:Old-age Insurance in Rural Areas;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Frame;第1章 引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简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山东地纬计算机软件针对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
8、险的业务需求而开发的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结合先进的信息处理及管理技术,以电子化、分布式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为根底,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处理,信息交换的系统化、标准化、自动化及管理决策的信息化与科学化为主要目标,形成全市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严格遵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信息标准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业务流程和数据指标体系。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要求,遵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各项数据、技术标准。采用基于
9、J2EE的B/S三层体系架构,同时在用户界面上通过MVC模式进行控制,确保了系统具有高度的易用性、良好的扩展性和强大的可移植性。它实现了工业标准所能提供的可扩展性、高可靠性,产品供应商独立以及跨平台等诸多优势。作为一个以浏览器为客户端的三层体系结构,易维护性和极佳的扩展性也是针对行业特点和开展趋势最好的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研究分析后对业务指标体系进行了合理化扩展,实现了从软件配置上解决业务需求问题,做到了快速开发、高度复用、度身订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性能高效的对外接口,能够与外部系统建立完善一致的数据交换机制,突出了业务系统的效劳职能
10、。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参保人员参保状况,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业务开展、重大决策、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效劳。1.2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现代社会,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1) 家庭养老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表达。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开展差异大,经济开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
11、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根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效劳业不兴旺。即使局部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然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成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2) 集体养老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的赡养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度的一种形式,十一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
12、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实际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班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织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缺乏。在农村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3) 储蓄养老储蓄养老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但这种方式在农村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少。农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
13、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根本需求。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到达1.34亿,超过人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穴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成为一个不容无视的问题。1.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必要建立,可是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时间较短,同时受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开展水平限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许多学
14、者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普及率低,覆盖范围有限,区域开展严重不平衡。尽管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民政部门进行了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全国只有少数的农村地区较为广泛地开展了此项活动。己经筹集的农保资金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兴旺的省市,多数地区难以为继。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年鉴2003?数据显示,东部、中西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为62.5%和37.5%,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而且各地的社会保障内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兴旺地区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保障工程,保障水平较高,中西部连最根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缓慢。而正是这局部经济落后地区及贫困目标人群
15、急需要解决年老后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根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那么,十年规划及八五方案中也指出要积极引导,这些说明了不可能强制要求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 体制未理顺,基金管理存在漏洞。在全国1905个农保试点县中,多数地方的农保机构还在民政部门,农保在省级已经移交而市县没有移交,民政不管,参保的只有社保不接的局面。农村的养老保险立法工作严重滞后,1992年1月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根本方案?。从我国的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来看,还没有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规,更没有具较强针对性的单项法规。由于缺乏相关法规的
16、保障,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个严重弊端是怜理体制混乱,部门分工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设计和协调,影响了广阔农民广泛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以来,一直没有出台与之配套的财务制度。由于缺乏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严格的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一些漏洞,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针对执行中出现基金流失和浪费现象,因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循而无法处理,尤其是在中西部大多数省份,农保管理体制至今仍没有理顺,运作也存在着困难,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3)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大,投资渠道狭窄。?根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置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
17、值增值。近年来,金融机构银行存款利率已由1993年的12.06%下降到2021年的3.6%,发行的国债也存在同样利率下降的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性较低,增值和保值的目标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购置债券和存入银行会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能力较弱,加上通货膨胀影响,甚至出现资金缩水的情况。4) 保障水平过低,保障权益无法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根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预计交费后可每年领取120元左右,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
18、,这点钱也仍然难以对农民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既便如此在一些地方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到60岁后也不能领取到当初承诺的金额,只能领取到农保机构原来承兑养老金的一定比例,甚至有的地方只把原来的以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例。其他存款利率同样大幅下调。缴费额退还给参保人,使投保人的利益受到极大地损害。我们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面临严重的支付危机,这就造成参保的人口越多,用于支付的资金缺口就越大的局面。5) 基金的管理不够标准与完善。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应该遵循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分立的原那么,从而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平安性。1998年以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全部由民政部门一家负责,缺乏有效的
19、监督和制约,而民政部门又直接受制于当地的政府。财政部于1993年下文明确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国务院也发文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社会保险基金。但不少地方政府和部门擅自挤占挪用保险基金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会造成基金管理工作机构分散,随着农村养老保险的开展,资金积累越来越多,分散的管理模式不仅增加了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造成基金流失,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削弱了未来保障能力。6) 机构管理费用入不敷出。按照?根本方案?的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可以按所收取基金的3%来支取。但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
20、费难以满足开展业务的需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经费实际支出为6958万元,当年提取管理费4173万元,缺口为2785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的管理费应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的来源渠道,消除因管理费用入不敷出以至挪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尽管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仍是一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解决农村老年经济保障的重要方式,应当在现有根底上,查找原因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1.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教育医疗费用太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
21、劳动产出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0,美国的1/84。城乡生产力水平、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平衡。1990-2000年,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年)的绝对差额分别由4346元和3609元上升到24419元和11186元。教育开支、医疗费用节节攀升,使农民无力顾及养老。2) 城乡二元养老制度,户籍制度是重要根源制度是控制、组合与变迁社会资源的契约。农民的社会养老制度缺失主要是现行户籍制度造成的。现行户籍制度不仅有人口迁移管制功能,还有等级身份区分功能。它把城乡居民区分为地位、权利、待遇、时机和义务不同的两个社会集团,分配给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致使市民成为权多责少的优等
22、公民,农民成为权少责多的劣等公民,并形成世袭式的等级身份制度,在此根底上必然产生重城轻乡的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 法律根底缺乏,政策保险没有法律保证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到现在没有一部成文法规,只有一些行政规章及条例。1991年,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根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根本单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原那么,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1999年,国务院指出目前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经调查摸底, 2002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向国务院呈送了?关于整顿标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展情况的报告?
23、。2003年,为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连续下发了?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关于认真做好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等文件。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虽几易其稿,但没有统一性、连续性,缺少强制性、严肃性,故农民对此缺乏依赖感、平安感和信任感。中央政府财政的支持缺位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缺少的最主要原因。4) 国家主体缺位,投资太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性、福利性社会保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由国家或政府统一管理。保险基金来源于政府、单位(或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社会保险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扶持的原那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设计 基于 J2EE 架构 农村 社会 养老保险 管理信息系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