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单元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 2014高考).ppt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单元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 2014高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单元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 2014高考).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一种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一种重要的历史现象: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2两种重要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3两种经济思想:农本思想、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农本思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对中国古代“农本思想的一种冲击。4各时期经济开展共性原因(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有利于经济开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3)科技条
2、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公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开展的科技条件。(4)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开展的重要条件。(5)群众条件:广阔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1(2021皖南高三测评)凤凰网载文?谁才是中国传统经济解体的幕后黑手??中指出:“另外还有社会的开展,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等等,也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但是,许多人无视了自然经济解体的真正黑手厘金(商业税)。作者认为()A商品经济的开展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B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冲击了传统经济C重农抑
3、商传统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D传统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开展【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由材料中的“许多人无视了自然经济解体的真正黑手厘金(商业税)可知,作者认为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是厘金即商业税。商业税表达了商品经济的开展。应选A。【答案】A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1从周至唐(1)坊市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开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开展。2宋元(1)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开展。(2)城市商品经济繁
4、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开展。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2021湖北黄冈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说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解析】有官职在身的就住在宫廷附近,没有官职在身的(指士)和农民就住在城门附近,工匠与商人
5、就住在市场附近。【答案】C1.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局部,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展缓慢和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3经济重心经历了南移过程,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4工商业的开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在农业经济开展的根底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6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政府大多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3(2021江苏常州一模)明朝浙江湖州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
6、如下表:经营项经营项目目数量数量产量产量收入收入(白银白银)稻稻30亩亩90石石90两两桑桑10亩亩养蚕养蚕600个个(卖出卖出250个,织个,织绢绢120匹匹)125两两家畜家畜58头头(略略)55两两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比较兴旺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湖州地区丝织业兴旺【解析】湖州地区丝织业兴盛,其收入超过农业和畜牧业,说明商品经济兴旺,但是,其经营形态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说明它仍然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材料无法表达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1影响经济转型的制度性因素(1)土地私有制:古代中国最根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
7、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根底。(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2影响经济转型的政策性因素(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开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效劳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根本国策。(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开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
8、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3影响经济转型的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开展。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交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影响经济转型的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4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
9、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影响是()A影响了中外贸易的开展B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题干主要反映了明清时期统治者加重对商业的征税。结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开展的特征分析,统治者加重征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材料只是在谈税收问题,并未涉及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国内贸易,排除A项;B、D两项相比较,农产品的商品化附属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故答案为D。【答案】D一、选择题1(2021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
10、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商代可能出现牛耕的最确凿的历史依据。A项不能因为有“牛骨就确定牛耕的出现,因为牛最早只是作为宗庙的祭祀用品。?诗经?收录的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多年的诗歌,冉耕是春秋时期的人物,B、C两项都可以排除。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研究商王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由此可以判断商代有可能出现了牛耕。【答案】D2(2021安徽高考)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
11、.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以下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地图准确判断区域划分并与现代的地理概念加以区别。从地图看,河南江北行省位于长江以北,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位于长江以南,再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分析,那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达不到四分之三,故排除A项,B项正确。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粮赋总额的21.39%。超过长江以南的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故C项错误。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的时间不是
12、从元朝开始的,故排除D项。【答案】B3(2021山东高考)以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解析】图片反映出农民使用较为先进的铁制农具认真地进行耕作,说明当时农民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我国开始使用铁器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故A项错误。汉代铁犁牛耕已经推广到全国,故C项错误。图片不能表达出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4(2021福建高考)以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选项是()在汉代就已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单元 单元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 2014高考 2014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件 第七 单元 归纳 提升 新人 高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