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课件.doc
《环保法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法课件.doc(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幻灯片16277 0022 5002 1171 485建行吴肖男 2000元已经打入指定账户,辛苦了!十分感谢! 第四章 环境权一、环境权概述一公民环境权的提出及开展1、提出:20 世纪 60 年代由德国一位医生提出。美国密执安大学法学教授约瑟夫萨克萨以法学中的“共有财产和“公共信托理论,提出系统环境权理论。 幻灯片2l 2、开展:l 1在国际法上的开展 l A、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根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l B、1992 年?环境与开展宣言?“人类处于
2、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开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幻灯片3l 2在国内法上的开展l A、宪法:韩国、葡萄牙目前全球有 40 多个国家的宪法中确认了环境权。美国联邦宪法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权。但有五个周的宪法规定了环境权。日本宪法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权,但是有人认为日本宪法中有关“生存权和“追求幸福生活权可以推导出环境权。德国、英国等国家宪法也没有规定 环境权。l B、环境立法:美国、日本91 个国家通过环境立法作出类似规定。幻灯片4l 二、环境权的含义l 首先,环境权是人对环境的权利,环境权的权利根底是环境伦理,价值目标是可持续开展,所以环境权不能像以往
3、的权利那样为所欲为,而是更加强调权利行使的克制和适度,更加强调对权利滥用的禁止。l 1、概念。环境权是指人所享有的在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环境中生存和开展的权利。课本69页幻灯片5l 2、要素:l 1环境权的目的是为了人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开展。l 2环境权的主体是人,是法律上的人对环境所享有的权利,并非环境本身所享有的权利。l 3环境权的内容十分广泛,是一种集合性权利,后文专门论述。l 4环境权的观念根底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理念、人对自然充分尊重的环境伦理,以及可持续开展的观念。幻灯片6l 3、环境权的属性l 环境权是一项根本人权。所谓人权,是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不可非法剥夺的、不可让渡的权利,
4、它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和最具普遍性的权利。表达也是解释它是根本人权的原因:l 1人天生的享有环境权。人的生存和开展离不开健康的环境,这是人能够成为人的前提和根底,。幻灯片7l 2环境权是很多权利的根底,在整个权利体系中处于高位阶。比方环境权是根本人权生存权、开展权的根底,同时还可以直接成为其他权利,比方采光权、通风权等等。这些都是民法上的权利,提问,采光权、通风权在民法上属于哪一类权利?l 3环境权具有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属性。在道德上,它是一项天然的、应然的权利。l 4好的环境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开展,关系到人格尊严是否实现。幻灯片8l 三、公民环境权l 一含义l 是公民所享有的在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环
5、境中生存和开展的权利。课本75页这一概念包含了很多内涵,比方当代人和后代人双重含义。l 二特点l 1、公民环境权是一项新型人权。实体权与程序权的融合:程序是为了环境问题对人身财产不产生侵害的时间、空间的顺序。程序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请求权。它是人不可或缺的、与生俱来的、天赋的自然权利。实体权利,比方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等等、幻灯片9l 2、它是一个集合性权利,包含了假设干权利类型。它是个人属性和集体属性的统一,既是个人权利,也是集体权利。比方个人权利是集体权利的根底,集体权利是个人权利的保障。公权与私权融合:即使在公权上没有获得成认,依然可以得到私法上的救济。l 3、公民环境权是代内权利和代际
6、权利的统一,一方面要求现有的一代人的权利的公平,也要求下一代或几代人的公平的权利。当代人的权利与未来人权利的融合:不能对子孙后来利用环境的权利构成危害。幻灯片10l 四分类l 公民环境权是一系列权利的集合,包括了很多内容,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表现l 1、环境资源利用权l 从学理的角度,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包括三个方面l 1对环境资源经济价值的利用。如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开发森林的林业资源开采矿产资源等l 2对环境资源生态价值的利用。主要是排污者利用环境资源的自然净化能力,即环境容量而实施的排污行为。幻灯片11l 3对环境资源美学价值的利用。指人民基于身心健康、审美需要、宗教信仰等原因,对环境资源的
7、非经济性利用。l 补:对传统权利概念的颠覆:传统的权利类型根本上着眼于对环境资源经济价值的利用,而无视了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等其他非经济价值的利用。环境资源利用权要求重新审视各项内在价值,要求合理统筹。幻灯片12l 2、环境状况知情权l 环境状况知情权是指公众有权获得关于本区域乃至本国的环境资源状况、国家环境管理现状等相关信息的权利76页。知情权大多为程序性的权利。幻灯片13l 2003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根底数据库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技术标准进行科学研究,建立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性。l 202
8、1年5月,我国第一部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标准性文件?环境信息公开方法试行?更是为保证公众知悉环境信息提供了制度支持。幻灯片14l 3、环境事务参与权l 环境事务参与权是指公民享有的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到与环境利益相关的一切决策、实施等事务中的权利。既有实体性的权利,也包括程序性的权利。l 规定公民的环境事务参与权,目的在于通过公民参与环境管理的各项事务,意义有两点:幻灯片15l 价值:l 1各种利益集团能够充分表达其不同利益,建立利益平衡机制。l 这个可以减少因环境保护的巨大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使环境法律制度得到顺利实施。幻灯片16l 2促进行政管理民主化。l 环境事务参与权的设置保证了
9、公众监督机制的顺利开展,防止因行政主体的权力竞争而导致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幻灯片17l 4、环境侵害请求权课本附带练习题讨论90页l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与之相对应的是形成权。环境侵害请求权是指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或者相关主体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l 提问,什么叫形成权?幻灯片18l 这里的有关部门包括两类机关:l 一是司法机关,比方检察院、法院;l 二是行政机关,包括环保部门,水资源保护部门,比方水务局、林业局、海事局等等。幻灯片19l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l 赔偿
10、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本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直起诉。幻灯片20l 四、国家环境管理权与集体环境管理权l 1、国家环境管理权是指国家依法行使的的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预测、决策、组织、指挥、监督等诸权力的总称81页。国家环境管理权力是公民环境权里让渡的结果,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目的在于维护和保障公民环境权。这种权力带有强制性,同时也有权利的一面。幻灯片21l 作为权利(也是权力):作为自然资源所有者,管理资源与环境的权利国家的开展权、环境权、生存权。l 义务
11、:国家保护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 幻灯片22l 2、法人与非法人单位环境权利:l 第一、权利l 1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l 2依法排污,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制度调动社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l 幻灯片23 第二、义务,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与义务 : 1遵守法律,不得违法排放、破坏环境与资源 2节约资源与能源; 3开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倡导的义务,有利于社会的开展; 4企业违反法律、造成损害,承当损害赔偿责任和违法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幻灯片24l 第五章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l 环境法要以预防为主,最好由行政部门主导预防工作,因为环境问题一旦产生很难治理。其他法律那么
12、是以惩治为主,属于由司法部门主导的事后救济。 幻灯片25l 一、概念l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有关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责配置的制度总和。幻灯片26l 当前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主要是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其第7条规定:l 1.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中央是宏观协调部门,政策制定部门,提出各项草案 幻灯片27l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幻灯片28l 3.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海洋环境保护法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汽 车尾气污染、机动车噪声污染、第三产
13、业等社会生活噪声污染、交通区际之间的噪声污染、铁道铁路噪声 污染、民航飞机噪声污染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幻灯片29l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国土资源部、土地管理法、矿产矿产资源法、林业林业法、野生动物保 护法、环境保护法、农业农业法、环境保护法、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幻灯片30l 二、要素分析 l 一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监督管理相结合l 1、理论l 统一监督管理,是指人民政府设立一个相对独立、专门的环境行政部门,对整个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规划、协调。l 部门分工监督管理,主要指有关部门依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对与其相关的环
14、境保护工作进行具体监督管理。 幻灯片31l 2、缺陷:l 1各自为政。l 如果一个企业通过不法手段将排污管道远距离地延伸到海洋,那么环保部门将无能为力,他们没有权力对涉及海洋的污染行为进行处分。幻灯片32l 2职能交叉重叠,影响效率。l 如:在水质保护方面,环保部门负责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统一发布信息,而水利部门也负责水质监测、管理,发布水质信息。这不仅会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工作,造成浪费;而 且还会导致“政出多门 ,出现一个政府公布两套数据,不知道谁的规定更科学更合理更权威,造成不良社会影 响和国际影响。再如: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协调、指导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海洋局也负责
15、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形成“陆地“海洋两个环保局,既增加了协调的难度,降低了办事效率,浪费了行政资源,还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幻灯片33l 3资源管理部门职能庞杂、无重点。l 既有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的职能,又有经营和开发资源的任务,不利于生态保护。 主要行使经济职能,无视生态保护,造成以经济为主导,环保滞后。 幻灯片34l 4多部门负责导致资源分散l 人员和资金分散,环保结果的考核机制分散,导致环境保护这一系统性很强的领域被 人为地割裂开来,极大地影响了环保的效力,非常严重地影响国家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各部门又非常浪费。 幻灯片35l 3、后果:“权力衙门化“衙门权力利益化。l 多部门负责导致各
16、部门利益对环境立法和执法产生重大影响。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法律权力岗位化,岗位职权个人化将部门利益上升为国家意志,以部门利益取代国家利益。 部门“争抢权力而不承当责任的现象,长期困扰着环保部门,不仅造成工作重复、协调困难,难以形成国家环境管理整体实力,而且加大了行政本钱,降低了行政效率。 幻灯片36l 4、开展的建议:l 1成立跨部门的环境管理协调机构。借鉴食品平安委员会的做法,成立跨部门协调机构:l 是非常设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层级在国务院下设的各部门之上。比方委员会可以协调解决以下问题(了解就可以了) 幻灯片37l a、部门间、行业间、地区间、企业与社会间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利益
17、关系; l b、制定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政策,促进可持续开展中各部门的协同作用;l c、保证制定行业和部门规划时,充分考虑规划的环境影响。 幻灯片38l 2提高环境保护部的权力影响范围。 l 由于没有部门利益色彩、只代表国家利益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构依据法律,不是经济部门,没有具体的经济利益和行业利益,代表国家统一考虑环境保护决策,可以防止部门利益对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干扰,抑制部门间的利益冲突,防止环境保护法出多门、政出多门、令出多门,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和广阔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幻灯片39l 二中央的监督管理与地方分级监督管理相结合 l 1、理论l 1中央级的监督管理是指国务院
18、和国务院主管部门对环境监督管理的统一业务领导或指导。中央级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进行全局性、长期性、间接性的宏观监督管理。规划、总指导,具有整体性。 幻灯片40l 2地方分级监督管理,l 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共三级,l 其中省级主要进行宏观环境监督管理,市级既有宏观监督管理又有微观监督管理,县级主要进行执行性的、直接性的微观监督管理。l 省级部 门制定环境保护对的地方性规章;县级部门监督、处分、许可,直接面对企业。 幻灯片41l 2、缺陷:l 地方监管与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重经济轻环保、地方环保局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部门受地方政府操控l 中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出在
19、地方上,只重视 GDP 增长,经济开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地方为主的环境监管体制,致使一些地方领导直接干扰环境执法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幻灯片42l 3、该监管模式改善建议:l 1中央的“有限垂直领导参与以减少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l 2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l 根据企业的规模、隶属关系、排污状况等来决定哪些归地方管,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环境事权,减少区县或市环境机构的许可权限。 幻灯片43l 3加强基层环保机构建设。l 环保弱势,基层环保部门办公条件简陋,设施落后,很难有效监测企业l 4根据循环经济法的规定,建立科学的环保政绩考核机制。 幻灯片44l 5加强中央区域监管。l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
20、中央执法的权威和效率;2006年7月,中国决定设立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五大区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环保督察中心的成立是国家环保总局力图扭转环境执法能力偏软,遏止地方保护主义的有效手段。幻灯片45l 第六章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l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传统环保三大法宝 l 2、限期治理制度事后补救性措施 l 3、许可证制度预防性措施 l 4、清洁生产制度、循环经济制度综合性措施,贯穿于整个生产环节,要求转变传统模式 l 5、环境标准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技术性手段幻灯片46l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核心、有效l 一、定义事先预测治理的措施和方
21、法可能给环境带来的风险预测评估 l 1、历史l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是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的学术会议上被提出的,它首先在美国被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立。我国2002年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其有专门规定。幻灯片47l 2、概念l 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质量的预断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工程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l 3、评价l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制度化、法定化,是通过立法形成的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一套规那么。国外称为“技术规那么法律化 。幻灯片48l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22、l 1、预测性l 预测性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进行的开发工作可能给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评价,是一种预测性的工作,是“预防原那么的表达。l 2、综合性l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涉及多种学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仅要分析开发活动对单个环境要素的影响,还要研究对区域环境产生的总体影响幻灯片49l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原那么l 1、客观、公开、公平原那么l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以独立、超脱的地位,不偏不倚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不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掺杂私益。l 2、综合评价原那么l 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将环境作为一个生态整体予以考虑,而不是单纯评价规划和工程对某一生态要素的影响。l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保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