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和会务工作知识讲座.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公文写作和会务工作知识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写作和会务工作知识讲座.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文写作和会务工作知识讲座各位办公室主任,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要讲授的课程是公文写作和会务工作根底知识。说讲授有点过,只不过是东拼西凑的一点零散知识和自已工作中的一点拙见,和大家一起探讨,一起学习,一起提高。第一章 公文写作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竞争日趋剧烈,人类社会快步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公文在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联系事务、传达企业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文的写作也正在从旧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那么什么是公文?第一节 公文的含义及作用公文的定义: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
2、的具有法定权威和标准格式的应用文。它是特殊标准化的文体,具有其它文体所没有的权威性,有法定的制作权限和确定的读者,有特定的行文格式注意:比模式更进一步并有行文规那么和办理方法。 我国公文一律按照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1993年11月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写作和办理。公文的特征:一、有鲜明的政治性。二、有法定的作者。法定作者,即有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承当义务的组织。三、有法定的权威和特定的格式。作为机关的喉舌,公文可以代表机关发言代表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因此,制发公文必须统一格式,不能各行其是。四、有现实的效用。 公文的作用:一、有上传下达、互通情报的作
3、用。二、有工作依据和凭证的作用。三、有宣传教育的作用。四、有规定人们行为的标准作用。 第二节 公文的格式公文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或机关用章、发文时间、抄送单位、文件版头、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紧急程度、阅读范围等项。 一、标题。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局部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如:?延华集团董事局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的通知?这一文件标题中,“延华集团董事局是发文机关,“关于表彰1997年度先进工作者是发文事由,“通知是公文种类。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公文标题的位置在公文的开首,居于正文的上端中央。 二、主送机关
4、。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举例说明:以县委或县委办名义发文,主送机关为:各镇党委,京山经济开发区党委,县人武部党委,县委各部办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党委党组,各人民团体党组。以县委、县政府或“两办名义发文,主送机关为:各镇党委和人民政府,京山经济开发区,县人武部党委,县委各部办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三、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是表达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
5、局部。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符合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说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
6、人事 任免 通知,“财务 管理 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报、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送往单位是上级机关列为抄报,是平级或下级机关列为抄送。抄报、抄送单位名称列于文尾,即公文末页下端。为了整齐美观,文尾处的抄报抄送单位、印刷机关和印发时间,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主题词印在第一条线上,文件份数印在第二条线下。 八、文件版头。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
7、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 ,“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十、签发人。许多文件尤其是请示或报告,需要印有签发人名,以示对所发文件负责。签发人应排在文头局部,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一般格式为“签发人:。 十一、机密等级。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
8、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平安。密级的位置:通常放在公文标题的左上方醒目处。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十二、紧急程度。这是对公文送达和输时限的要求,分为“急件、“紧急、“特急几种。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十三、阅读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
9、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十四、附件。这是指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它也是某些公文的重要组成局部。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一般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 、发文机关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可只写“附件如文或者只写“附件件。 十五、其他。公文文字一般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也不要复写。用16开或A4纸打印,在左侧装订。 第三节 公文的行文关系行文的关系,指的是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文种按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
10、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 平行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如通知、函。 下行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意见等。注意: 一、下级机关一般应按照直接的隶属关系行文而不要越级行文。 二、行文常规: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应当使用平行文如函、通知等,不能使用上行文如请示、报告等,更不能使用下行文如命令、指示、决定等。 三、要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向上级的请示,不要同时抄送下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可以抄送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应当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报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所请求的问题;上级机
11、关向受双重领导的单位行文时,应当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四、要注意党政不分的现象。党务和政务事宜要分别行文,凡属政府方面的工作,应以政府名义行文;凡属党委方面的工作,应以党委名义行文。 第四节 公文写作的根本要求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但是,不管哪一种类的公文,都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注意几点:1、条理要清楚。公文内容要有主有次,有纲有目,层次清楚,中心突出,一目了然。2、文字要精炼,篇幅要
12、简短。3、遣词用句要准确。公文要讲究提法、分寸,措词用语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4、论理要合符逻辑。公文的观点要明确,概念要准确,切忌模棱两可,模糊其词,产生岐义,耽误工作。5、造句要合符文法,通俗易懂,并注意修辞。不要随便生造一些难解其意的缩略语,对涉及一些平时用简称的单位应使用全称。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7、正确使用顺序号 一、一、1、1。 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公文的结构用语:一是开头用语。 用来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
13、、函告、专此函达等。三是过渡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第五节 公文的种类及常见文种写作方法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方法?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归纳为十三类十四种,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目前党委办公室系统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有请示、报告、通知、通报、函、会议纪要等六种。几种常见文
14、种的写作方法 请示 请示是向主管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或问题作出指示、给予答复、审核批准时所使用的公文。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是要求上级机关给予答复的文件,而报告那么是不要求答复的文件。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请求指示的。对上级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规章或某项指示有不同理解,希望上级明确解释,或者从实际出发需要对某项规定、制度、指示作出修订、补充。第二种是请求批示、解决问题的。请求上级机关解决本单位的某些困难,或对本单位的某个问题提出处理意见请求上级批复而写的请示,就属这一类。第三种是请求批转的。某职能部门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解决
15、的方法和措施,即因为不能直接要求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部门照办,而需要请求上级审定后批转有关方面执行,这样上报的请示,就属这类。这类请求批转的请示,容易同研究工作的专题报告混淆,写作时尤其要注意。请示一般由请示事由、请示事项、结尾三局部组成。结尾常以请求语作结,习惯用的有“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妥否?请指示、“当否?请批复、“以上意见如可行或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撰写请示应注意:第一,要控制使用,当用才用。必须办理而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又不能解决,确实需要请示上级的才可行文请示。不要动辄请示,把矛盾上交。第二,要一文一事为宜,切忌把不相关联的问题放在一个请示里,使上级无法批复,影响工
16、作。第三,要按级请示,确实必须越级请示的,也应同时抄送直接的上级机关。如果一项请示涉及不止一个上级机关,应当以主管此项请示的上级机关为主送单位,其他为抄送单位,防止职责不明,耽误处理时间。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也不要同时抄送同级和下级机关。第四,它的格式也包括标题。正文和结尾,它的标题一定要写明事由,不能光写“请示,以提请上级机关注意,及时处理。 报告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种类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文件的报告等。1工作报告。这是用于汇报工作进程、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工作问题、提出工作意见的报
17、告。这类报告是报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的正文,一般包括根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问题、今后意见等几局部。格式上,每一局部可标出序数分项写,或列出小标题来写。根据需要,工作报告可以写成综合性的,也可以写成专题性的。综合性的工作报告,它是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全面工作总结或汇报。可以是各方面的综合工作,或者一个系统、一个部门的全面工作。专题性的工作报告强调专一性,它是就某一项或某一方面的工作向上级机关所作的报告。它可分为总结经验的专题工作报告和研究工作的专题工作报告。前一类就是呈报上级的专题工作总结,它不需要答复,后一类通常是就落实、开展、加强、开展、改良、改革某项工作向上级作的专题报告
18、。它不一定在工作结束后才写,常常是在工作进程中,待工作告一段落时写好,待上级答复、批转。2情况报告。这是对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新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后,向上级作出的报告。它不需要答复、主要是让上级了解、掌握情况,以便根据情况采取措施,指导工作。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的报告,也属这一类。3答复报告。这是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或汇报执行上级机关某项指示、意见的结果的报告。正文包括答复依据、答复事项两局部,写法比拟自由。有的先写依据,后答复;有的边写依据,边答复。 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
19、员。通知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文体。凡需要特定机关和人员知道、办理的事宜,都可以用通知。但也不能因为通知便于使用而滥用通知。通知大多是下行文,因而有一定的指挥、指导性。和其它下行文种相比,通知应用范围更宽,具有广泛性。大多数类型的通知对受文对象总是有所要求,提出需要执行或办理的事项,它虽不同于命令,但也有一定的权威性。通知还有明显的时间性,有些通知,如会议通知,只是在指定的一段时间里有效。 通知可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一般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通知五种。这里仅介绍“一般性通知、“会议性通知、“任免通知三种。 一、一般性通知。在上级机关的有关事宜需要使下级机关知道或办理时,如:庆
20、祝某个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某个机构,启用印章,更正文件过失,请下级机关报送有关材料等,都可使用这种通知。这种通知,要交待清楚所通知的事项,如何办理,有什么要求等。 二、会议通知。上级机关要召开比拟重要的会议时,一般都要提前通知所属有关单位,这就是会议通知。这种通知要求写得明确具体,交待清楚会议名称、主持单位、会议内容、起止时间、参加人员、会议地点、报到地点、携带材料以及其他有关事宜。如果这些事项交待不清,丢三拉四,就可能影响会议的按时召开和正常进行。 三、任免通知。上能机关在任免下级机关的领导人或上级机关的有关任免事项需要下级机关知道时要发任免通知。这种通知的写法比拟简单,一般只要写清
21、楚决定任免的时间、机关、会议或依据文件,以及任免人员的具体职务即可。 不管哪种类型的通知,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知一般都要有一个符合标题“三要素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标题,使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是通知什么事情或要求做什么事情。有些机关简单地使用“通知作标题,这是不确切的,应尽量防止,更不应提倡。 二、被通知单位就是文件的主送单位,有的通知往往不写被通知单位,这是不妥当的。 三、如果所通知的事项需要被通知的单位尽快知道,可在“通知之前加“紧急二字,这就是常见的“紧急通知。 通报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通报和通知都具有知晓性和指导性,但通知大都要求贯彻执行,具
22、有一定的约束力,而通报只起引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通报可分为表扬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等。一表扬性通报:正文一般包括先进事迹及其意义、先进经验、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个局部。先进事迹是这类通报的主要内容。在直述式通报中,这局部内容直接在通报中表达,写得详细些。在转述式通报中,这局部内容已出现在通报的附件中,就不必再重表达先进事迹了,只须概括地强调或突出要点。直述式通报在介绍先进事迹时,应做到:第一,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简明地交代清楚。第二,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夸大、渲染。第三,要重点突出,涉及能表达先进的精神境界和突出通报中心的,就把事实写得详细些,无关紧要的
23、可一笔带过或略而不记。先进事迹的意义和先进经验,是通报的主旨。着重表彰先进事迹的通报,应在介绍事迹的根底上,说明其意义。表彰决定是写明领导机关对先进表彰奖励的决定,它通常写在通报的末尾局部。希望和要求,既包括对被表彰者的勉励和期望,又包括对广阔群众的号召和希望。这一局部要开掘先进的典型意义和时代精神,针对当时形势需要有感而发,力求符合实际,有针对性,概括、鲜明、不千篇一律。二批评性通报:这类通报是通报中使用得最多的,它的内容除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对某单位、某人、某事的批评处理外,着重是要从被通报的事件中吸取教训,以典型事例对群众进行教育,以防类似事件的发生。其惩戒作用十分突出。这类通报,有的是批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文 写作 和会 务工 知识讲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