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带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概率分布模型.doc
《V带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概率分布模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带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概率分布模型.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 带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概率分布模型李淑兰1俎云仙2伦3徐人平4李(云南工业大学1 ,3 ,4 , 昆明 , 65005云南省第三化工技校2 , 昆明 650203)摘要 通过失效物理背景分析和实际数据统计检验 , 研究了 V 带疲劳寿命概率分布 , 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之间的破坏率等同性原理 , 求出了 V 带疲劳强度的概率分布. 应用实例显示了该模型能反映 V 带疲劳强度随时间 延续而变化的动态关系.关键词 V 带 ; 疲劳寿命 ; 疲劳强度 ; 概率分布中图分类号 T H11215 O39引言绝大多数情况下 , V 带的装置都是由于 V 带本身发生疲劳破坏而失效 , 因而有
2、必要 对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进行研究. 传统设计根据已知 m N = 常数关系计算其 V 带的疲劳 寿命1 .显然这种确定性方法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 , 经验表明 , 同一厂家用相同的工艺设备 生产的同种规格 V 带 , 在相同工作条件下 , 用同种试验设备和方法 , 所测得的疲劳寿命 和疲劳强度仍具有很大的分散性 , 这种呈分布状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是 V 带可靠性设 计的基础. 迄今为止对其研究甚少 . 由于传统过程中 V 带结构变形和受力不均匀性使带 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分布模型的建立大大复杂化 , 为了简化计算 , 而把 V 带看作一个均质体来进行条件性分析 , 或者将对刚性机械零件可靠
3、性设计方法简单地搬到处理柔性传 动的 V 带分析上 , 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文中在分析 V 带变形和带芯受力基础上 , 通过失效物理背景分析来推断其寿命分布类型. 通过实际数据统计检验来证实其失效机制 的数学模型 , 并根据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之间破坏率的等同性原理 . 推导出 V 带的疲劳 强度的概率分布 , 从而为 V 带可靠性设计的理论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1V 带疲劳寿命分布V 带由若干层浸胶帘子布包在软橡胶中组成 (称为帘布层) 或者由几股人造纤维线拧 成螺丝形式的线绳嵌在软橡胶层中 ( 称为线绳带) . 帘布或线绳组成承受载荷的强力层. V 带剖面之所以做成梯形 , 其目的是利
4、用楔形增厚原理 , 使在同样大小张紧力下能产生较 大的摩擦力 , 而正是这较大的摩擦力导致了 V 带的多种失效破坏.工作状态下 V 带的摩擦受力2 :2收稿日期 :1997 - 12 - 05f F2 f N =( 1)00sin+ f co s22式中 0 带轮槽角 ;F 作用在带上压进轮槽的力 ; N 作用在带上的侧压力 ;f 摩擦系数.其受力情况如图 1 所示 :图 1 V 带受力状态摩擦力 f N 迫使 V 带发生变形 . 显然 ,图 2 V 带在槽轮中的变形当力 F 增大时 , N 增大 , V 带变形也增加 ,导致抗拉层带芯变形而趋于下凹 , 如图 2 所示 , 中间部分有松弛现象
5、 , 拉力减少 , 绳芯松弛 (图 2 中阴影部分) , 而边缘部分拉力增加 , 因而 V 带受力主要由边缘部分承载 , 导致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 其带芯的有效承拉能力仅为其极限承拉能力的 1/ 15 1/ 12 . 这种受 力不均的现象随着外载荷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受力不均 , 抗拉层中 , 层与层伸长不一 , 造 成层与层间的相对位移 , 使层间产生很大的剪应力 , 加上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 , 使层间的橡胶发热和老化 , 逐渐失去弹性而萌生疲劳裂纹并扩展 , 最终造成绳芯拉断 , 抗拉层失扭曲翻转等疲劳失效现象2 , 其失效形式累积如图 3效 , 底胶开裂 , 包布磨损伸长打滑 ,所示.
6、a . 抗拉层失效 5810 %b.c. d. e.f .绳芯拉断包布磨损 底胶开裂 伸长打滑 扭曲翻转1711 %8135 %8135 %2115 %2106 %图 3 V 带疲劳损伤形式累积分布凡具有以上失效形式之一者 , V 带即为失效. V 带的V 带在运行过程中 , 受到载荷作用 ,使用寿命 , 由上述失效形式中时间最短者决定 , 这犹如在一条由若干环组成的链条二端施加一个拉力 , 当拉力达到某一强度时 , 链条中的一个环断裂失效 , 导致整个链条也就失 效 . 所以整个链条的使用寿命 , 决定于各个环中最弱环的寿命 , 因而 V 带的失效机理符合最小极值分布 , 可以认为其疲劳寿命
7、服从三参数 Weibull 分布.寿命分布试验验证以解放牌汽车风扇带 (1342) 为例 , 抽取 148 个样本进行实际使用的大样本试验 , 其 使用寿命列于表 1 , 数字按顺序大小排利.3表 1 解放牌汽车风扇带 (1342)使用寿命km使用寿命220429642988300831743740389039144644760479449085001503951525316553157296005619362116241639165176608667770017322767381738199121671539418502822012393156321850990011247415734185
8、599013125181574318602910012823157491917291001285416077191939387129211639919218953812961166181930598291304116726195341001013211170311999110682134071772320016107111341117814200181134213825180102009111910138691819520892120511409218250212972155922469229042293523311233792355123556250242511325160257172668
9、2269672704927100277862803328539289222911529118294422959630016304753062130716308393195033184331903408834244346723543636500365873737937460374933847938705632064010240162406374219843310462264789253476537695468258363590036156063080对表 1 的数据进行处理 , 得到三参数 Weibull 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分别为 :b - 1b N - N 0 N - N 0 b exp( 2
10、)f w = N-表征1- NN -NN - Na 0a0a 0式中 N 0 = 1 822 , N a= 22 666 , b = 11282 96 , 相关系数r = - 019975( 1 1 lg N - 2exp( 3)f L N=W-22式中 = 41208 88 = 01331 53分别对式 (2) 和式 (3) 进行 K - S 检验得 :D W = 01035Weibull 分布检验统计量对数正态分布检验统计量= 01071DL N给定显著性水平 = 012 , 可求得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 D 148 ( 012)= 1107 = 1107D 148 ( 012)= 01088
11、148n由于 D W D148 ( 012) = 01088DL N所以该 V 带的实际使用寿命既服从三参数 Weibull 分布 , 也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然以前者更适合 (大样本实验证实了上节讨论的 V 带失效机理与寿命分布) .但显4V 带的疲劳强度分布由于在 P - S - N 曲线上任一点疲劳强度的破坏率等于疲劳寿命的破坏率3 . 亦即图4 中两概率密度曲线下的阴影面积相等 .因而 : S S 0 )P ( S min= N N 3 )P ( N min( 4)式中 ( N 3 , S 0 ) 为 P - S - N 曲线上的一点令 f ( N / S 3 ) 表示在给定的应力水平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疲劳 寿命 疲劳强度 概率 分布 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