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oc





《县级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级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近年来,“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迅速推广开来,并逐渐纳入到行政问责的制度体制中。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建设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政府权力的不断标准化与政府责任的不断明确化。但目前我国的引咎辞职在制度刚建立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完善这一制度及其内外执行环境,使其真正成为人民民主的表达与责任政府的切实表现。关键词:引咎辞职 问责制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aking the blame and resign system to disseminate rapidly in China, and gradually integr
2、ated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The resignation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system a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building an important measure, marks the continued authority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government standardiza
3、tion constant clear. But the current system had just been establishe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to lessons learned in practice continuously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ystem and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truly reflect the peoples democracy and effective government
4、 performance and responsibility.Key words:The resignation of accountability目 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引言 11县级政府绩效评估取得的成效 1引咎辞职的由来1 引咎辞职的内涵 1引咎辞职的理论依据 22引咎辞职的现实意义 2引咎辞职的引入能够强化官员自身的责任意识2引咎辞职是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和补充 2引咎辞职能够大大提高干部行政效率节约行政监察本钱, 有效防治重大事故的发生。 33关于我国引咎辞职的根本现状3现代意义的引咎辞职 3我国引咎辞职的日趋开展 3引咎辞职的正常实施面临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3受传统政治文
5、化的制约 3来自我国政治、行政体制上的制约4,领导干部引咎辞职不仅有社会压力,而且有重要的生活压力43.4中国外乡化的引咎辞职凸显的特征55554.3“引咎辞职可能导致行政官员无过就是功的消极心理,不利于政府工作的创造性开展,也不利于政府官员创新意识的培养 5 65如何进一步标准引咎辞职制度 65.1 严格引咎辞职制度的使用边界,将其与党纪政纪处分和法律刑事责任区分开来。 6 进一步明确引咎辞职制度的适用标准和适用对象7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关于目前我国引咎辞职问题的思考引咎辞职的研究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迅速的推广,并逐渐纳入到行政问责的制
6、度体制中。在一些重大的平安生产事故中,很多官员先后选择了引咎辞职,因此甚至有些人认为“引咎辞职已经被称为“志利良方。但是目前我国的引咎辞职刚刚建立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在缺少配套机制的情况下,“引咎辞职只能向着异化和泛化的方向开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完善这一制度及其内外执行环境。因此我们要充分地认清“引咎辞职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突破其在我国的困境并且更好地完善这一制度,使其真正成为人民民主的表达与责任政府的切实表现。引咎辞职制度在我国的由来、内涵及理论依据1.1引咎辞职在我国的由来 在国外,无论是因为责任事故还是政绩平平,还是因为经济危机还是金钱、桃色丑闻,每年都有不少
7、官员引咎辞职。然而,在我国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相关官员虽对应负责任心知肚明,但为了保全官保位,推诿责任,对人民不负责任。虽然现任主要的领导都是按照严格地选拔程序任命的,但是眼下并没有关于引咎辞职的具体规定,加上人民群众又缺乏制约和罢免官员的手段,所以纵然是要摘乌纱帽那也是上面的事。种种现象说明领导干部的言行和责任只靠他们的良心和道德的约束起不了根本作用。只有不断地加强制度建设,才有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随着中共中央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实施,在领导干部中实行引咎辞职制度的时机和条件已趋于成熟 ,推行领导干部的引
8、咎辞职制度将更加有利于完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甚至是整个政治体系。引咎辞职真正进入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在2000年前后,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高级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先例。2002年7月,中共中央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1995年的根底上,总结近8年来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领导干部制度。2004 年,中共中央发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国务院推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并且于2005年4月27日公布了?公务员法?,这部法的出台才真正标志着引咎辞职制度法制化在中国的深入开展。1.2我
9、国引咎辞职的内涵引咎辞职作为一项制度,?公务员法?第八十二条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不宜再担任现职,本人应当引咎辞去现任领导职务。现代意义上的“引咎辞职来源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它是一种基于官员自己的道德要求而主动承当的政治责任形式。它是客观存在的习惯,至多是一种不成文规定,但绝不是“制度。引咎辞职是以“咎为前提 ,引咎辞职的咎一般而言具备责任非直接性;责任类别上应是非刑事类;
10、 咎所指称的仅仅是一种政治过失,引咎辞职是在未犯法的前提下因工作失职引起的自责行为,实际上兼具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属性,而不具有法律属性。因此引咎辞职强调地是官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道德自律行为。1.3我国引咎辞职的理论依据从1995 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第一次提出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 到各地进行的关于“引咎辞职的试点, 再到2000 年党中央出台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2002 年中共中央印发经过修订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2004 年?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的出台,再到2005 年4 月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
11、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正式地从法律的层面对“引咎辞职做出了明确的界定。2我国引咎辞职的现实意义2.1引咎辞职的引入能够强化官员自身的责任意识按照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领导干部的责任体系包括因个人行为产生的直接责任、间接的应对其下属或管辖的地区负有的领导责任、党纪政纪责任三大局部,前者包括政治责任、道义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等。由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中行政权日益膨胀,政府的自由裁量权也随之在不断的扩大,政府官员行使权力对相对人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那么权力一旦行使不当就很有可能给相对人造成重大的甚至是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要想有效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使
12、政府官员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从另一方面来看,新公共行政强调建设企业型政府,要求把公民视为顾客,政府对公民要仿效企业对顾客那样全心全意地为之效劳的态度。这就要求不断的强化官员自身的责任意识。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引咎辞职主要适用于承当政治、道义、工作和领导方面的责任,不适用于承当法律和党纪政纪方面的责任。如果相关领导干部违反了党纪政纪,那么应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如果违反了法律法规,那么应追究其刑事责任。2.2引咎辞职是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完善和补充“引咎辞职实际上是一种“退出的机制,通俗地讲就是一种“下的机制。我国长期以来在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晋升和奖励机制中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且在具体
13、的实施当中都能有较好的贯彻,但是唯独对领导干部的退出机制无论在制度标准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这种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退的用人机制僵化了干部人事体制,导致官僚作风的横行,行政效率的低下,监督管理的乏力,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引咎辞职制度的实行,不仅能够完善我国干部人事机制,而且能够进一步的深化政府行政机构改革,从而改变我国政府官员冗杂和机构臃肿的现状,对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这不仅是我国政府的需要,更是我国民众的期盼。2.3引咎辞职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监察本钱“引咎辞职中促使官员辞职的因素主要不是由于上级的好恶, 而是由于失察或业绩不佳等原因引发
14、了公众的不满,这使得一些官员迫于社会和舆论的压力而辞去领导职务。想要防止这种行为发生就要求各级官员更加注重对自身的工作负责、对公众负责。这样也可以激发官员的敬业精神, 在事发前遇事明察秋毫, 以防蝼蚁之穴溃堤千里;在事发后, 渎职官员引咎辞职不仅代表着政治清明, 还能把各种重大责任事故的频发率降到最低点,从而大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此外,引咎辞职的实施还给领导干部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从自身的意识中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和言行倍加注意和收敛,“引咎辞职就像一个鞭策者一样,无形中监督着领导干部的工作,从而又大大地节俭了行政监察的本钱。3我国引咎辞职的根本现状3.1我国引咎辞职的根本现状 时间人物所任职务事件有
15、无复出情况复出的时间复出后的职务2003年4月张文康卫生部长非典有2003年9月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并于2005全国“两会间中选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孟学农北京市长有2003年09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主任。2003年12月23日马富才中石油总经理重庆开县中石油川东北气矿井喷导致233人死亡有2004年5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任职2004年2月25日刚占标吉林市市长吉林市中百商厦火灾,54人死亡有2004年6月“吉林省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2004年2月15日张仁贵海宁市市长浙江海宁庙会火灾,40人死亡暂无暂无暂无2004年2月5日张文密云县县长北京密云
16、县密虹公园发生踩踏,37人死亡暂无暂无暂无2005年11月13日解振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污染了松花江,5人死亡有2007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2021年1月张志国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委书记“进京拘传记者有2009年11月20日沈铁城际轨道(轻轨)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2008年9月8日孟学农山西省省长山西临汾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溃坝,259人死亡有2021年01月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张建民山西省副省长有青海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任青海省副省长2021年9月李长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三鹿奶粉事件有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专职副组长2021年9月吴福
17、民登封市市长登封市广贸工贸9.21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暂无暂无暂无张宏伟登封副市长暂无3.2我国引咎辞职的日趋开展我国过去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后,往往只处理直接责任人,相关官员也没有主动地承当责任,因此常常是以“集体负责 、“交了个学费而不了了之。鉴于此,中央和地方开始逐步推行“引咎辞职制度。1995 年中共中央发布5 号文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首次提出要“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 。在这一文件的推动下,各地纷纷进行了关于“引咎辞职的一些试点工作。2002 年中共中央印发经过修订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明确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引咎辞职的原那么性规定。2004 年?
18、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详细列举了引咎辞职的具体情形。2005 年?公务员法?那么正式将“引咎辞职纳入到法律的轨道。我国的“引咎辞职制度已经从单纯地依靠政策调节,逐步开展为以政策调节与法律标准相结合的道路。3.3我国引咎辞职的正常实施面临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来自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就是“官本位,这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事皆下品,只有做官高;二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三是官进那么荣,官退那么耻。社会主义新中国,使“官本位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五千年的传统政治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如今,跑官、要官、买官、甚至是杀人谋官的仍不在少数。因此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引
19、咎辞职制度,很多领导干部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来自我国政治行政体制上的制约引咎辞职作为领导干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与我国整个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其它改革措施不到位、不配套,包括引咎辞职制度在内的领导干部责任制必然难以落实,其中最难的问题是责任的归属难以确定。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体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党政不分。在我国党政之间虽然有明确的分工,即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而政府那么从事相对具体的管理工作。但在实际上,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还是相当严重,出了问题,责任究竟在党委还是在政府,很难确定。二是行政机构设置的不合理。纵向上看,我
20、国行政机构的层次太多。从中央到地方,依次要经过省、市地区、县市、区、乡镇五个层次,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么多的行政层次,出了问题,领导责任如何追究?横向上看,我国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划分过细。以县级涉及农业机构为例,过去各县普遍设有农业局、农垦局、畜牧局、水产局、林业局、水利局、乡镇企业管理局、农业资源开发局等十几个部门,并且党委还有农业委员会,农业上不去,到底是谁的责任,有时也难以分清。过细的分工必然会带来职能交叉、职责不清。三是缺乏硬性的个人负责制。我国按照不同的机关、部门的不同职能,分别采取了委员会制如党委、人大等和首长制如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两种不同的领导体制。委员会制是一种集体领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级 政府 绩效 评估 存在 问题 完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