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
《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添画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动手制作(剪、画、贴)能力,掌握图片的根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根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2、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享受劳动所带来的乐趣。 六、材料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 七、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3、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老师辅导要点: (1)能否巧妙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课后反思:第2课 吃虫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
4、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 教学准备: 彩纸、彩笔、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学生知识介绍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1 2瓶子操2 3捕蝇菜 4猪笼草 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 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描述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语言文字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
5、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方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 三、欣赏 1.刚刚,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 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 画 剪贴 泥塑 2师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学生可走上前边指边讲 四、学生作业,展评 1.小组讨论: 1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 2用
6、什么材料制作? 3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 3.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4.作品展示,介绍,相互提出改良意见,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 略 教学后记: 第3课认识身边的树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以及它对我们人类的自下而上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以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
7、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二、教学目标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比照,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
8、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六、材料准备 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3、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你都认识哪些树? 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树的各局部都有哪些作用
9、? 2课件。 带着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 “树大体可分为几大局部。 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室外写生 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5、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学生评价: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6、延展 1课件:画家笔下的树 2录像:我国其他地区有名的树种。 课后记 第4课绘画游戏一、教材分析 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
10、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根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 六、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七、教学过程 1、组
11、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那么: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 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你认为画面哪一局部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
12、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辅导要点: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记 孩子们习惯了具象的绘画,现在随意画线条反而不知所措了。但随着课程的深入,孩子们的想像力被调动起来
13、,几乎每一副作品上都有他们先前不曾发现的绘画乐趣。第5课纸盒变家具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开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泼了版面,增添了童趣。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14、二、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根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开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气氛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开展。 三、重点难点 重点:翻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六、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七、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展示
15、家具图片 1 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 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局部组成的? 3 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 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翻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 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 分组介绍,总结制作
16、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 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 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局部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 学生讨论交流。 4 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 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比照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3提出作业要求:各
17、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 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 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八、教学后记 课后记: 在欣赏了一些造型特别的家具后,学生的设计制作家具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了起来,每一组都希望制作一个拥有不同风格家具的温馨的家。他们确实是带着对家的爱来对待作品的。第6课节节虫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培养
18、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根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根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
19、小饰物。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答复下列问题。 出示课题节节虫 1 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 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 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局部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 2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 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20、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 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7、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课后记很多孩子都不会引线、穿物品这种简单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作本作品的效果。第7课吊饰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让沉重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根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三、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
21、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六、材料准备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2、讲授新课 1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为什么要挂吊饰。 分析结构。 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局部组成?每一局部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主体局部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美版二 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