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oc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摘 要: 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湖南省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然而,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虽然获得了空前发展,但由于人们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对自然超限度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国家”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实验区”机遇和挑战,尝试在循环经济指导下为”长株潭”城市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旨在引导”长株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关键词:长株潭 循环经济 政策研究中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十分重视。十五大
2、报告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报告提出“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两型社会”。这些重要论述一脉相承,说明了建设“两型社会”是加快经济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目标。2007年底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长株潭城市群承载的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中部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改革开发提供新的发展范式。本文试图对长株潭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行分析,并结合“长株
3、潭”城市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出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对策.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循环经济之间的联系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的增长。通常把经济发展方式分为粗放式和集约式。粗放式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实现增长,其特征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集约式则是通过提升生产要素质量,如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其特征表现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
4、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单行线式的模式,往往按照“资源产品消费废弃排放”的模式来组织生产。在这种模式下,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而循环经济则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在循环经济中,“只有放错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到集约型经
5、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正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粗放式经济增长到集约式经济增长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长株潭城市群长期作为湖南省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城市群现已形成以机械、电子、冶金、轻纺、食品、化工、制药、印刷为主体的综合工业体系。城市群教育科技实力雄厚,拥有60多所高等院校和为数众多的科研机构,是我国重要的智力资源密集区。长株潭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实现gdp456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6、%,占全省gdp的40.9%。同年三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2:52.5:39.3。同年三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0.22亿元,占全省的46.4%。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增加值为2049.03亿元,占全省的47.9%。在看到“长株潭”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长株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沿袭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环境严重破坏使其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资源消耗大“长株潭”在经济快速发展、提质扩容过程中,因以第二产业作为重要支撑,中等和中等偏下的产业占制造业的半
7、壁江山,一直没有摆脱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发展模式,致使资源消耗过大,尤其是水资源、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供给趋紧导致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另外,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加,却只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填埋,不能转化为再生资源,浪费现象严重。2、环境问题较为突出“长株潭”地区多为老工业基地,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长株潭三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so2)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受此影响三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未到达国家标准,是全省空气质量最差的三个城市。长株潭三市二氧化
8、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27.4%、28.0%、27.2%。因为污染严重,三市也是湖南省内酸雨最严重的地区。长株潭三市2008年温室气体co2年排放量高达1657.49万吨。,节能减排的担子十分沉重。但城市群内部分地区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与循环经济理念认识仍然不足,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切性和经济持续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了解不够深入,过于注重gdp的增长。3、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部健全,循环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由于“长株潭”城市群获批时间较短,城市群内整合有待提高。当前城市群尚未就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任何统一的法律法规,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立法程度也各部相同,更未进行统一规划,形成统一的组织管
9、理,政府督促、市场带动、企业行动的良性循环经济运行机制缺失,这就导致城市群内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行动缺乏协调性。同时,个别地区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的考虑,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甚至存在着一些政策障碍。三、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有三种路径,即微观路径、中观路径和宏观路径,也称为三个层面,即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1、所谓微观层面,主要是在企业层面、点状层次的循环。即选择典型企业或大中企业,也可以是小型企业,以清洁生产方式,减少输入端的物耗能耗,实施污染排放的最小化、治理化企业层面循环又叫小循环,即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新的工艺设计和技术攻关,将单位产品的各种消耗和污
10、染物的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做到零排放无害排放。2、所谓中观层面,即指区域层面的循环。工业园区等开发区改变过去那种按产业分类布局的做法,而是按生态产业链的要求将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或杜绝废弃物的排放。这种中观路径循环主要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和信息技术集成,按原生态物料资源产品废料二次物料的路径转化形成再生资源,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形成一个汇聚诸多优势的产业链群。3、所谓宏观层面,即社会层面的大循环。整个社会都按循环经济的理念、理论、实施要求,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清洁生产、干净消费、资源
11、循环、环境净化。目前实施的循环经济,主要是从企业间的物质闭环循环的角度实现循环经济,忽视了循环经济应该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综合运行大循环应该在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上,分别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理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进而形成一体化体系。循环经济系统是三个层面的有机结合和集成,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四、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发展对策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强省、建设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科技
12、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抓项目为突破口,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突出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循环农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社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走出一条符合长株潭实际的科学发展的成功路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考核评价引导循环经济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在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决不能以传统gdp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点,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用科学的考核评价引导他们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带头人,在关注区域经济
13、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同时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效率、能源资源消耗、区域生态质量与环境污染治理情况、清洁生产水平等诸多方面的考核,有机的结合传统gdp指标,构建具有“两型社会”特点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总协调。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加快制定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事关长株潭经济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
14、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精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体制机制,并研究制订一个简明、求实、可操作性的关于长株潭循环经济的专项规划。通过对长株潭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长株潭的实际情况,研究拟定长株潭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推进措施,将循环经济里面贯穿到各类经济计划和发展计划的各个层面,为长株潭发展经济提供一个指导上的总体框架,促进长株潭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3、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积极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15、社会的制度保障发展循环经济长株潭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样也是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把循环经济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把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融入现有的政策体系中。一是长株潭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的实验区,在制度建设上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研究,在现有的法规体系中增加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抓紧出台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促进条例、长株潭城市群清洁生产条例、长株潭城市群再生产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长株潭节能节水实施办法等。同时建设制订一些循环经济的单项法规,如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
16、法规。二是在逐步完善关于循环经济立法工作的基础上,应由长株潭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牵头,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协调城市群内相关政府机构,着力建立政策支持与综合协商机制,从政策层面和保障体系上位区域内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要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升级改造通过开发和应用新工艺、新流程,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资源使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同时,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全程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生产“两型”化、控制
17、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整体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和高级化进程,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创意产业。要对长株潭圈层内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皮革、食品、造纸等传统产业,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和循环经济模式,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包括碳排放),切实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5、强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回收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经营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中,突出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制定
18、重点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有效的政策措施。二是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依托长株潭现有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开展循环经济园区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工业园区的环境准入关,严格控制严重污染又难以治理的工艺、产品和设备进入园区,集中治理园区污染,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实现园区“零排污”。三是推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以资源可回收利用、降低资源投入为突破口,组织实施低碳、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制定相关技术发展政策,加快低碳、循环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6、强化宣传普及,构建循环型社会在服务行业中污染和资源消耗比较大的宾馆、餐饮、物流等领域,开展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
19、,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加强对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养成节约、文明、杜绝污染和浪费的良好习惯。五、结束语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主题是“两型”,核心任务是“两新”,根本措施是综合配套改革,其实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大力降低原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转变 经济 发展 方式 背景 长株潭 循环 经济发展 对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