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人的体液及酸碱失衡.ppt





《外科病人的体液及酸碱失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病人的体液及酸碱失衡.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科病人的体液及外科病人的体液及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外科教研室外科教研室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体液:指机体内的溶液,由水和溶(一)体液:指机体内的溶液,由水和溶解于其中的电解质组成。解于其中的电解质组成。生理意义:生理意义:1、总量占体重、总量占体重60%(男性),(男性),50%(女(女性)性)2、容量及分布受生理因素影响。、容量及分布受生理因素影响。3、随机体脂肪含量增多而减少。、随机体脂肪含量增多而减少。(二)细胞内、外液概念:(二)细胞内、外液概念: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多存在于骨骼肌中,男多存在于骨骼肌中,男性占性占 体重体重40%,女性占,女性占35%。阳离。阳离子:子:K+、
2、Mg2+,阴离子:阴离子:HPO42-,蛋白质。蛋白质。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分血浆和组织间液两部分血浆和组织间液两部分。血浆占体重分。血浆占体重5%,组织间液占,组织间液占15%。阳离子:。阳离子:Na+,阴离子:阴离子:Cl-,HCO3-,蛋白质。蛋白质。功能性细胞外液功能性细胞外液组织间液,(血组织间液,(血管内液与细胞内液)平衡作用。管内液与细胞内液)平衡作用。生理意义:生理意义:1、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相等。2、渗透压稳定可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稳定可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平衡。的平衡。(三)体液(三)体液平衡及渗透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压的调节1、下丘脑、下丘脑垂体后叶
3、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系统调节。系统调节。2、醛固酮、醛固酮的调节的调节(四)酸碱平衡的维持:(四)酸碱平衡的维持:体液酸碱度(体液酸碱度(PH)的稳定主要靠的稳定主要靠体液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体液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完成调节(动脉血完成调节(动脉血PH:7.40.05)1、血液缓冲系统(血液缓冲系统(HCO3-/H2CO3)HCO3-:正常值正常值 24mmol/LH2CO3:正常值正常值 1.2mmol/L20:1PH7.402、肺呼吸的调节(、肺呼吸的调节(CO2、PaCO2)CO2排出量降低排出量降低PaCO2调节血浆调节血浆 H2CO3的浓度的浓度PH值。值。3
4、、肾脏的调节:、肾脏的调节:调节机制:调节机制:Na+H+交换交换排排H+;HCO3-重吸收;重吸收;NH3+H+NH4(排出),尿酸化,排出),尿酸化,排排H+。(五(五)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外科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外科的重要性。重要性。1、内环境相对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基本、内环境相对稳定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保证;2、术前、术中、术后维持其平衡状态;、术前、术中、术后维持其平衡状态;3、掌握基础的水、电解质的摄入量及、掌握基础的水、电解质的摄入量及排出量。排出量。第二节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体液代谢的失调l体液平衡失调的三种表现:体液平衡失调的三种表现:1、容量失调:指等渗性体液的减少
5、、容量失调:指等渗性体液的减少或增加,细胞外液量变化,细胞内或增加,细胞外液量变化,细胞内液容量无变化。(脱水)液容量无变化。(脱水)2、浓度失调:指细胞外液水分的变化,、浓度失调:指细胞外液水分的变化,渗透微粒浓度改变,因而渗透压改渗透微粒浓度改变,因而渗透压改变。(低钠血症)变。(低钠血症)3、成分失调:指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改、成分失调:指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改变,其渗透压变化小,仅造成成分变,其渗透压变化小,仅造成成分改变。(低钾血症)改变。(低钾血症)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一)等渗性缺水(混合性缺水)(一)等渗性缺水(混合性缺水)生理特点:生理特点:1、水与钠成比例丢
6、失;、水与钠成比例丢失;2、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不变;、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不变;3、细胞内液量无变化。、细胞内液量无变化。代偿机制:代偿机制:肾入球动脉壁压力感受器肾入球动脉壁压力感受器 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 远曲小管远曲小管对水、钠再吸收增加对水、钠再吸收增加 细胞细胞外液量增加。外液量增加。(二)低渗性缺水(继发性缺水)(二)低渗性缺水(继发性缺水)生理特点:生理特点:1、水与钠同时缺失,失钠、水与钠同时缺失,失钠缺水;缺水;2、血清钠降低;、血清钠降低;3、细胞外液呈低渗。、细胞外液呈低渗。代偿机制:代偿机制:1、抗利尿激素减少、抗利尿激素减少 肾小管再吸收肾小管再吸收减少减少 尿
7、量增加尿量增加 细胞外液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透压增加;2、肾素、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醛固酮系统兴奋 肾排钠肾排钠减少减少 Cl-、水吸收增加;水吸收增加;3、血容量减少、血容量减少 刺激垂体后叶刺激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加 水吸收增加水吸收增加 少尿少尿(三)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三)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生理特点:生理特点:1、水与钠同时缺失,失水、水与钠同时缺失,失水失钠;失钠;2、血清钠升高;、血清钠升高;3、细胞内、外液均减少。、细胞内、外液均减少。代偿机制:代偿机制:1、刺激视丘下部口渴中枢、刺激视丘下部口渴中枢 大大量饮水量饮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科 病人 体液 酸碱 失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