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论投资失误案例.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巴菲特论投资失误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菲特论投资失误案例.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ttp:/ 25 年所犯的错误(浓缩版)套用 Robert Benchley 的名言:要一只狗教小孩子忠诚、忍耐,并此能够滚三圈再在地上躺好,这就是经验传承的难处,不过不论如何,再犯下一错误之前,最好能够先反省一下以前的那些错误,所以让我们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过去 25 年的经验。首先我所犯的第一个错误,当然就是买下 Berkshire 纺织的控制权,虽然我很清楚纺织这个产业没什么前景,却因为它的价格实在很便宜而受其所引诱,虽然在早期投资这样的股票确实让我获利颇丰,但在 1965 年投资 Berkshire 后,我就开始发现这终究不是个理想的投资模式。如果你以很低的价格买进一家公司的股票,应该很
2、容易有机会以不错的获利出脱了结,虽然长期而言这家公司的经营结果可能很糟糕,我将这种投资方法称之为烟屁股 投资法,在路边随地可见的香烟头捡起来可能让你吸一口,解一解烟瘾,但对于隐君子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不过除非你是清算专家,否则买下这类公司实在是属于傻瓜行径,第一长期而言,原来看起来划算的价格到最后可能一点都不值得,在经营艰困的企业中,通常一个问题才刚解决不久,另外一个问题就又接踵而来,厨房里的蟑螂绝对不会只有你看到的那一只而已,第二先前的价差优势很快地就会被企业不佳的绩效所侵蚀,例如你用 800 万美元买下一家清算价值达 1,000 万美元的公司,若你能马上把这家公司给处理掉,不管是出
3、售或是清算都好,换算下来你的报酬可能会很可观,但是若这家公司要花上你十年的时间才有办法把它给处理掉,而在这之前你只能拿回一点点可怜的股利的话,相信我时间虽然是好公司的朋友,但却是烂公司最大的敌人。或许你会认为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不过我却必须经历惨痛的教训才真正的搞懂,在买下 Berkshire 不久之后,我又买了巴尔的摩百货公司、Hochschild Kohn 与一家叫多元零售公司(后来与 Berkshire 合并),我以相当的折价幅度买下这些公司,经营的人也属一流,整个交易甚至还有额外的利益,包含未实现的房地产增值利益与后进先出法的存货会计原则,我到底还漏掉了什么?还好三年之后,算我走狗运,
4、能够以成本价左右的价格脱身,在跟 Hochschild Kohn 公司结束关系之后,我只有一个感想,就像一首乡村歌曲的歌词所述的,我的老婆跟我最要好的朋友跑了,我是多么地怀念他!我可以给各位另外一个个人经验,以合理的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要比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一家普通的公司来的好的多,像查理老早就明白这个道理,我的反应则比较慢,不过现在当我们投资公司或股票时,我们不但选择最好的公司,同时这些公司还要有好的经理人。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课,好的马还要搭配好骑师才能有好成绩,像 Berkshire 纺织与Hochschild,Kohn 也都有才能兼具的人在管理,很不幸的他们所面临的是流沙般的困境,若能将这
5、些人摆在体质更好的公司相信他们应该会有更好的成绩。我曾说过好几次,当一个绩效卓著的经理人遇到一家恶名昭彰的企业,通常会是后者占上风,但愿我再也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创造新的例子,我以前的行为就像是 Mae West 曾说的曾经我是个白雪公主,不过如今我已不再清白。另外还学到一个教训,在经历 25 年企业管理与经营各种不同事业的岁月之后,查理跟我还是没能学会如此去解决难题,不过我们倒学会如何去避免他们,在这点我们倒做的相当成功,我们专挑那种一呎的低栏,而避免碰到七呎的跳高。http:/ GEICO 都曾经一度发生状况,不过总的来说,我们尽量做到回避妖龙,而不是冒险去屠龙。我最意外的发现是企业一种看不到
6、的巨大影响力,我们称之为系统规范,在学校时没有人告诉我这种规范的存在,而我也不是一开始进入商业世界就知道有这回事,我以为任何正当、聪明有经验的经理人都会很自动的做这样的决策,但慢慢地我发现完全就不是这么一回事,相反的理性的态度在系统规范的影响下都会慢慢地变质。举例来说(1)就好象是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规范,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会抵抗对现有方向做任何的改变(2)就像拥有会有工作来填满所有的时间,企业的计画或购并案永远有足够的理由将资金耗尽(3)任何一个崇拜领导者的组织,不管有多离谱,他的追随者永远可以找到可以支持其理论的投资评估分析报告(4)同业的举动,不管是做扩张、购并或是订定经理人待遇等都会在
7、无意间彼此模仿。是组织的动力而非腐败或愚蠢,误导他们走上这些路子,也因为我忽略了这种规律的力量,使我为这些所犯的错误付出高昂的代价,之后我便试图组织管理 Berkshire 尽量让这种规律降低其影响程度,同时查理跟我也试着将我们的投资集中在对于这种问题有相当警觉的公司之上。再犯下其它几个错误之后,我试着尽量只与我们所欣赏喜爱与信任的人往来,就像是我之前曾提到的,这种原则本身不会保证你一定成功,二流的纺织工厂或是百货公司不会只因为管理人员是那种你会想把女儿嫁给他的人就会成功的,然而公司的老板或是投资人却可以因为与那些真正具有商业头脑的人打交道而获益良多,相反地我们不会希望跟那些不具令人尊敬的特质
8、为伍,不管他的公司有多吸引人都一样,我们永远不会靠着与坏人打交道而成功。其实有些更严重的错误大家根本就看不到,那是一些明明我很熟悉了解的股票或公司,但却因故没有能完成投资,错失一些能力之外的大好机会当然没有罪,但是我却白白错过一些自动送上门,应该把握却没有好好把握的好买卖,对于 Berkshire 的股东,当然包括我自己本身在内,这种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另外我们一贯保守财务政策可能也是一种错误,不过就我个人的看法却不认为如此,回想起来,很明显的我们只要能够再多用一点财务杠杆操作(虽然较之他人还是很保守),就可以得到远比现在每年平均 23.8%还要高的投资报酬率,即使是在 1965 年我们也可以百
9、分之九十九地确定高一点的财务杠杆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同时我们可能也会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不管是从内部或是外部所引发令人异想不到的因素,使得我们负债比率提高到介于一时冲高到负债倒闭之间。我们一点都不会想要有那种 99 比 1 的可能性,以后也不会,一点挫败或是侮辱小小的可能性永远没有办法可以用很有可能大捞一笔的大好机会来弥补,只要你的行为合理,你就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结果,在大部分的状况下,融资杠杆顶多只会让你移动的更快,查理跟我从来都不会着急,我们享受过程更甚于结果,虽然我们也必须学会去承担后者。我们希望 25 年后还能向各位报告 Berkshire 头 50 年所犯的错误,我想公元 2015
10、年的年报,大家应该可以确定这一部份将占据更多的版面。其它事项http:/ 年)美国航空:在投资美国航空时,本人在下我真是抓对了时点,我几乎是在航空业爆发严重的问题之前,跳进去这个产业,(没有人强迫我,如同在网球场上,我把它形容做是非受迫性失误),美国航空问题的发生,导因于产业本身的状况与对 Piedmont 购并后所产生的后遗症,这点我应该要早该预料到,因为几乎所有的航空业购并案最后的结果都是一团混乱。在这不久之后,Ed Colodny 与 Seth Schofield 解决了第二个难题,美国航空现在的服务受到好评,不过整个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自从我们开始投资之后,航空业的状况便很急
11、遽地恶化,尤其再加上某些业者自杀性的杀价竞争,这样的结果导致所有的航空业者都面临一项残酷的事实,在销售制式化商品的产业之中,你很难比最笨的竞争对手聪明到哪里去。不过除非在未来几年内,航空业全面地崩溃,否则我们在美国航空的投资应该能够确保安全无虞,Ed 与 Seth 很果决地在营运上做了一些重大的改变来解决目前营运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如此,我们的投资现在的情况比起当初还是差了一点。(虽是失误,但巴菲特对航空业的前景看不清,选择可转债的方式来投资还是很英明的)当 Richard Branson-维京亚特兰大航空公司的老板被问到要如才能够变成一个百万富翁,他的回答很简单:其实也没有什么!首先你要先成为
12、一个亿万富翁,然后再去买一家航空公司就成了!但由于各位的董事长-也就是我本人不信邪,所以我在 1989 年决定以 3.58 亿美元投资取得美国航空年利率 9.25%的特别股。那时我相当喜爱同时也崇拜美国航空当时的总裁-Ed Colodny,直到现在仍是如此,不过我对于美国航空业的分析研究实在是过于肤浅且错误百出,我被该公司过去历年来的获利能力所蒙骗,同时过分相信特别股可以提供给我们在债权上的保护,以致于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美国航空的营收受到毫无节制的激烈价格竞争而大幅下滑的同时,其成本结构却仍旧停留在从前管制时代的高档,这样的高成本结构若不能找到有效解决的办法,将成为灾难的前兆,不管以前
13、航空业曾经享有多么辉煌的历史(如果历史可以给人们所有的答案,那么富比士四百大富翁不就应该都是图书馆员了吗?)。要让成本结构合理化,美国航空必须大幅修改其劳资契约,不过这偏偏又是航空公司难以达成的罩门,除了公司真正面临倒闭的威胁或甚至是真的倒闭,而美国航空也不例外,就在我们投资该公司特别股不久之后,公司营收与支出的缺口突然开始大幅扩大,在1990 年至 1994 年间,美国航空累计亏损了 24 亿美元,此举让公司普通股的股东权益几乎耗损殆尽。在这段期间内,美国航空还是继续支付特别股股利给我们,直到 1994 年才停止,也因此在不久后,由于该公司前景展望不太乐观,我们决定将美国航空特别股投资的帐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菲特论 投资 失误 案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