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教育精品).ppt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教育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教育精品).ppt(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规范答题技巧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答案1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1分)分)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分)乐景哀情,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分)2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
2、,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分)第三句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把恨引长。(2分)分)春日京中有怀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
3、第几留宾。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释【注释】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长安。风日,春光风物。道,说。风日,春光风物。道,说。1前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举两例前三联诗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试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并作简要分析。2、尾联笔锋一转,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你是如、尾联笔锋一转,升华了诗人的情感,你
4、是如何理解的?(何理解的?(【答案】1、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虚实结合和对比(或反衬)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一二两联实写诗人独自游长安,第三联想像东都洛阳朋友们想像东都洛阳朋友们“尽兴尽兴”赏景,一赏景,一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虚一实,以虚衬实,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第二联写长安上林苑里的“花发花发”与与“叶新叶新”,以乐景衬哀情,亦可。),以乐景衬哀情,亦可。)2、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一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一反孤独伤
5、感之情,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信,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教学目标分析近三年新课标高考卷的诗词鉴赏题,总结出题规律、题目类型总结答题模式,学习在操作中规范答题语言通过练习强化巩固术语的使用 第第一,明确考纲要求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考什么 第二,简析高考试题第二,简析高考试题了解怎么考了解怎么考 第三,如何突破第三,如何突破(简介鉴赏方法)(简介鉴赏方法)(简介鉴赏方法)(简介鉴赏方法)怎么应考怎么应考 1 1、鉴赏诗歌、鉴赏诗歌作品的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达技巧。2 2、评价诗歌、评价诗歌作品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6、作者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观点态度。一、明确考纲要求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考什么)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 1、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2 2、鉴赏古诗的语言、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语言描
7、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术效果等。3 3、鉴赏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鉴赏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修辞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4 4、评价
8、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态度: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情)内容或作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意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趣、价值观念等等。二、近年考题二、近年考题浏览与简析浏览与简析(怎么考)(怎么考)2007-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海宁卷古诗鉴赏考点07年小斋即事刘一止宋五律写志2题3问11分内容手法情感08年题李世南画扇蔡肇宋七绝题画2题4问11分内容景趣效果09年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宋词田园2题4问11分内容手法
9、情感构思10年雨雪曲江总南朝陈乐府诗边塞2题4问11分环境内容效果情感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理。且离不开景、情、境、理。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三是篇幅短小,基本取材于诗歌的律绝,词曲的小令。四是文本基本取材于唐宋。高考诗歌选材类型小结高考诗歌选材类型小结1 1、借景抒情类借景抒情类2 2、即景抒怀类即景抒怀类3 3、羁旅行役类羁旅行役类4 4、山水田园类山水田
10、园类(含隐逸诗)(含隐逸诗)(含隐逸诗)(含隐逸诗)5 5、抒发壮志类抒发壮志类6 6、讴歌河山类讴歌河山类7 7、边塞军旅类边塞军旅类8 8、咏史怀古类咏史怀古类 9 9、伤春伤别类伤春伤别类1010、忧国忧民类、忧国忧民类1111、托物言志类、托物言志类1212、题画诗类、题画诗类应该说,试题充分考虑到考生与传应该说,试题充分考虑到考生与传统诗歌的隔阂,取材、命题较为浅统诗歌的隔阂,取材、命题较为浅易。但古诗鉴赏却年年失分严重。易。但古诗鉴赏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答题不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生答题不规范、不完整,容易漏掉一些要点,范、不完整,容易漏掉一些要点,只能只能“意会
11、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而不能有效地“言传言传”,殊为可惜。,殊为可惜。第一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12、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练习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美丽的初春景象(步步骤一骤一).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13、暖,鸳鸯在沙洲上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构成一幅静睡不动。构成一幅明净绚丽明净绚丽的春景图。的春景图。(步骤二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后愉悦闲适悦闲适的心境。的心境。(步骤三步骤三)广广广广东东东东卷:江卷:江卷:江卷:江汉汉汉汉 杜甫杜甫杜甫杜甫江汉思归客江汉思归客江汉思归客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永夜月同孤。永夜月同孤。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落日心犹壮落日心犹壮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秋风病欲苏。
14、古来存老马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不必取长途。不必取长途。不必取长途。诗诗诗诗中二三中二三中二三中二三联联联联用了用了用了用了“片云片云片云片云”、“孤月孤月孤月孤月”、“落日落日落日落日”、“秋秋秋秋风风风风”几个意象,几个意象,几个意象,几个意象,请请请请分析其分析其分析其分析其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意境。的意境。的意境。的意境。答案:答案:“片云片云”“孤月孤月”既既为实为实景,也有景,也有喻喻意意。“片云片云”在空中在空中飘荡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就像自己漂泊他乡乡,漫漫,漫漫长长夜中,月亮和夜中,月亮和“我我”都孤独寂寞。都孤独寂寞。“落日落日”喻喻自己黄昏暮
15、年,自己黄昏暮年,“秋秋风风”则则是是眼前眼前实实景,与景,与上句上句“落日落日”的意象相对,的意象相对,虚虚实结实结合。合。两两联联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营营造出一种天高道造出一种天高道远远、孤月独照的、孤月独照的冷冷清清意境。意境。抓住意象特点结合所寓之情作描述性分析抓住意象特点结合所寓之情作描述性分析抓住意象特点结合所寓之情作描述性分析抓住意象特点结合所寓之情作描述性分析 概括,概括,揭示构成的意境的特点揭示构成的意境的特点揭示构成的意境的特点揭示构成的意境的特点高考示例高考示例秋夜朱淑贞秋夜朱淑贞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铺
16、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此诗无一“情情”字,而无处不含字,而无处不含“情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答:凉。“凉凉”字既写秋夜天凉,又写心境的字既写秋夜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凄凉(或心凉)。由感受床上之月凉巧妙孤寂凄凉(或心凉)。由感受床上之月凉巧妙过渡到写天上之月透过梧桐缺处照耀,使凉床、过渡到写天上之月透过梧桐缺处照耀,使凉床、月影与梧桐这样的景与深夜无眠的愁情有机交
17、月影与梧桐这样的景与深夜无眠的愁情有机交融,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融,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练习操作练习操作 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注意把握诗歌的意象,透过意象透过意象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月亮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是思乡的代名词柳絮柳絮表送别离愁表送别离愁红豆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双鲤双鲤代书信(代书信(鸿雁鸿雁鸿雁鸿雁亦有此意)亦有此意)亦有此意)亦有此意)采薇采薇指隐居生活指隐居生活折桂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比喻科举及第击楫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松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松树是傲霜斗雪的
18、典范。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竹竹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梅梅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 洁,傲然独立、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洁,傲然独立、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洁,傲然独立、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洁,傲然独立、意志坚强、敢为天下先等。菊菊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坚强的品格,
19、清高的气质。莲莲由于由于“莲莲”与与“怜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音同,借以表达爱情。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凄凉、哀伤的象征。鹧鸪鹧鸪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鹧鸪鸣声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常指代这类情感。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常指代这类情感。蝉蝉 寒蝉常常是悲凉惆怅的代名词。寒蝉常常是悲凉惆怅的代名词。鸿雁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西风西风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西路西路(秋天),(秋天),西成西成(秋收),(秋收),阳月阳月(农历十月
20、),(农历十月),散发散发(在家闲居状),(在家闲居状),九重九重(京城或帝宫)等(京城或帝宫)等第二种模式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用 XXXX这一手法的?这一手法的?第二种模式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分析技巧型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写表现手法分写作手法、表达手法、修辞手法三大作手法、表达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类。艺艺术术手
21、手法法1 1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2 2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3 3 修辞方法修辞方法4 4 结构技巧结构技巧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抒情、描写描写。抒情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间接抒情:1 1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2 2借事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即事感怀3 3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托物寓理4 4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喻今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借古抒怀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怀古伤今5 5用典抒情用典抒情 描写:描写:白描白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1
22、 1、比兴、比兴/用典用典/对比对比2 2、衬托衬托:以动衬静: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景衬、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哀情3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侧面虚写侧面虚写 /曲写(对写)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4 4、渲染、渲染/烘托烘托5 5、白描、白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6 6、象征、象征/托物言志托物言志7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直抒胸臆中含情、直抒胸臆8 8、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9
23、.9.化虚为实化虚为实10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11 1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写实和夸张田园乐写景方法:写景方法:衬托衬托渲染渲染 运用修辞联想想象运用修辞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诗中有画色彩搭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诗画结合 高低高低远近远近动静明暗虚实结合动静明暗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哀景写乐0101、比兴:渲染或导引、比兴:渲染或导引02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比喻:突出、化虚为实0303、比拟:形象生动、比拟:形象生动0404、对偶:整齐含蓄、对偶:整齐
24、含蓄0505、对比:鲜明突出、对比:鲜明突出06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07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双关:含蓄委婉、趣味08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夸张:浪漫、突出醒目0909、借代:简练含蓄、借代:简练含蓄1010、互文:言简意赅、互文:言简意赅11 11、反问、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设问:承启深化、强调1212、反复:强调突出、反复:强调突出修修辞辞手手法法结构技巧结构技巧诗歌常见的技巧:诗歌常见的技巧:首尾照应首尾照应过渡过渡开门见山开门见山铺垫铺垫层层深入层层深入伏笔伏笔先总后分先总后分照应等照应等先景后情先景后情卒章显志卒章显志答题步骤:(1)
25、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的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的体现,点出特点和效果。体现,点出特点和效果。(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样的感情。练习示例早行早行陈与义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答题 技巧 大全 教育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