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五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五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辞旧迎新是(辞旧迎新是()。)。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兔子灯,走马灯,灯灯相会在()。()时节祭先人,路上行人欲断魂。()时节祭先人,路上行人欲断魂。五月初五是(),吃粽(五月初五是(),吃粽()。)。八月十五(八月十五(),),()送祝愿。)送祝愿。九月初九逢九月初九逢(),尊(),尊()不能)不能忘。忘。春节春节元宵元宵清明清明端午端午赛龙舟赛龙舟中秋中秋亲人团圆亲人团圆重阳重阳老人老人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龙船下水喜洋洋。儿歌习作习作5 5话说端午节话说端午节 农历五月
2、初五为端午节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年5月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端午节的第
3、二个意义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x)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yng)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ju)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h)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wn)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
4、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第三个意义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y)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hn)郸(dn)淳(chn)作诔(li)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端午节第四个意义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
5、,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啤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端午知识知多少端午知识知多少 端午节的别称端午节的别称?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你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有什么好吃的?你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有什么好吃的?端午别称知多少端午别称知多少端阳节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
6、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菖蒲节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浴兰节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解棕节解棕节 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女儿节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天中节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太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
7、“天中节”。重午节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 些地方也叫“五月节”。屈原悲愤投江屈原悲愤投江屈原屈原(约前(约前340340年约前年约前278278年),年),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主张联齐抗秦,北宜昌秭归县人,主张联齐抗秦,提倡提倡“美政美政”。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爱国主义诗人
8、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楚辞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词赋赋”这一文体。这一文体。代表作:代表作:离骚离骚九章九章九歌九歌天问天问屈原的故事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一定会让大家联想到的传说之一,是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叹息。有一天,一位在
9、江边钓鱼的渔夫问他为什麽这麽失意落魄,屈原叹气的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心中的感叹和无奈,在这两句话中都说得很明白了。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投汨(m)罗江自杀了。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息之後,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端午节最
10、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这项活动的灵感是来自于当时汩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救屈原,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投汨罗江龙舟赛龙舟赛吃粽子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吃粽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吃饱了粽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吃饱了粽子,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子,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因地区不同,因地区不同,粽子的粽子的形状也有多种,多做形状也有多种,多做成三个角,成三个角,此外四角此外四角的、长桶形等
11、各种形的、长桶形等各种形状。状。粽子的口味也很粽子的口味也很多,甜的、咸的、辣多,甜的、咸的、辣的、荤的、素的,还的、荤的、素的,还有多种果仁馅的。有多种果仁馅的。形状和口味形状和口味吃五黄吃五黄 我们江浙一带,过我们江浙一带,过端午要吃端午要吃“五黄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鱼、黄瓜、咸鸭蛋、黄豆瓣包、雄黄酒。黄豆瓣包、雄黄酒。家家户户挂艾 草以求平安挂艾草挂艾草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五月初五”,在门上挂,在门上挂艾叶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能够安全的
12、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涂雄黄涂雄黄 这一天,家里大人这一天,家里大人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涂上上涂上“王王”字,还要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雄黄酒写雄黄酒写“王王”字字穿五毒肚兜穿五毒肚兜穿穿“五毒衣五毒衣”所谓所谓“五毒五毒”是指:蜘是指:蜘蛛、老虎、蛇、壁虎、蛤蟆。蛛、老虎、蛇、壁虎、蛤蟆。由于天气渐热,这些虫兽开由于天气渐热,这些虫兽开始活跃,据说,小孩穿上始活跃,据说,小孩穿上“五毒衣五毒衣”,就能让蛇虫等望,就能让蛇虫等望而生畏,逃之夭夭。所以,而生畏,逃之夭夭。所以,端午节这一天,小孩都会穿端午节这一天,小孩都会穿上
13、这种色彩斑斓的上这种色彩斑斓的“五毒衣五毒衣”。五彩线手带五彩丝线手带五彩丝线习作要求习作要求:1、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可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这一天为什么 要赛龙舟,吃粽子要赛龙舟,吃粽子也可以专门介绍你也可以专门介绍你 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2 2、注意材料的重组、取舍、补充,有重点、注意材料的重组、取舍、补充,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有条理地介绍。写作方法:写作方法:一、列提纲,有序介绍;一、列提纲,有序介绍;二、有侧重,精心选材二、有侧重,精心选材;三、段与段,过渡自然;三、段与段,过渡自然;四、定方法,灵活多样。四、定方法,灵活多样。(可以写故事性的、可以
14、写介(可以写故事性的、可以写介绍性的、也可以两者结合。)绍性的、也可以两者结合。)例文:端午节随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说说端午节吧。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有一些人认为是为了纪念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的伍子胥。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权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
15、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重庆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早已踮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我在网上查了查,知道了我们中国的民族传统节日还有春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并且知道了这些节日的来历和纪念方式。我为我们悠
16、久的中华文化而自豪!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画门符,悬艾蒿,饮雄黄酒,还有吃粽子、端午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画门符,悬艾蒿,饮雄黄酒,还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端午节这天,人们将画着赛龙舟等等。端午节这天,人们将画着“五毒五毒”(指的是蝎子、蜈蚣、毒蛇、(指的是蝎子、蜈蚣、毒蛇、蛤蟆
17、、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蛤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五毒”,防瘟疫。,防瘟疫。早上,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早上,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艾虎”插在门楣中央或戴插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辟邪,以保安康。端午节这天早饭前,人们要先饮一杯雄黄酒,在身上,驱虫辟邪,以保安康。端午节这天早饭前,人们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用粘米红枣包成粽子,饮雄黄酒能杀害虫、避百邪。然后用粘米红枣包成粽子,饮雄黄酒能杀害虫、避百邪。有的地方端午节要吃有的地方端午节要吃“五黄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黄鱼、黄瓜、咸鸭蛋
18、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什么地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雄黄酒。无论什么地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王王”字,佩戴字,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五颜六色的香囊。而赛龙舟、吃粽子才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而赛龙舟、吃粽子才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纪念22002200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多年前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着船从四面八方来抢救屈原。他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这就是民抢救屈原。他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鱼虾吃屈原的尸身。这就是民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
19、吃粽子来历的传说。间关于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来历的传说。例文引路例文引路题目:端午节开头:先总介我国传统节日,然后引出端午节(写一写端午节的别称)。正文:1.介绍端午节的由来。2.介绍端午节的习俗:(1)概述众多习俗;(2)详述本地习俗。结尾:总结全文。1.开头 先总的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然后引出端午节。例举: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是丰富多彩,有辞旧迎新的春节,有团圆赏月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可以吃到美味粽子的端午节。2.正文 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例举端午节由来:提起端午节,还有一段来历呢!相传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3.正文 介绍端午节的习俗。例举端午节习俗:端午节的习俗可多了!包粽子
20、、赛龙舟、挂艾草和菖蒲在我们家乡,每年端午节时,我们会4.结尾 总结全文例举:我爱吃粽子,我爱端午节,我更爱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题目:端午节1.开头:先总介我国传统节日,然后引出端午节(写一写端午节的别称)。2.介绍端午节的由来。3.介绍端午节的习俗(概述众多习俗;详述本地习俗)。4.结尾:总结全文。端午节 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后来国家被灭。他悲愤交加,投江而死。人们很感动,就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慢慢的大家把盛着竹筒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这才有了现在的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
21、家每年都过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是家里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形状和口味的粽子。妈妈还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总是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蜜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
22、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诱人了吧!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赛龙舟赛龙舟 包粽子包粽子门插艾草和菖蒲门插艾草和菖蒲悬挂香囊悬挂香囊屈原的故事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一定会让大家联想到的传说之一,是诗人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心怀大志,一直为国家大事担心的屈原,因为眼看着国家急难而无法拯救他的国家、无法实现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忧愁
23、,常常独自在江边徘徊叹息。有一天,一位在江边钓鱼的渔夫 问他为什麽这麽失意落魄,屈原叹气的说:举世皆醉唯 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心中的感叹和无奈,在这两 句话中都说得很明白了。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投汨 罗江自杀了。楚国的人民知道这个消 息之後,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 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 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 ,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 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
24、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这项活动的灵感是来自于当时汩罗江畔的居民,在江中划船救屈原,而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数个世纪。屈原屈原(约前(约前340前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主张章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受奸臣陷害,被放联齐抗秦,后受奸臣陷害,被放逐汗北。逐汗北。前前278278年,
25、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湖。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 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当他听说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悲伤不已,便投江而死。人们听说后就驾船打捞他的尸体,有的人把糯米用粽叶包好煮熟投入江中,希望江中鱼虾不要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就形成了现在的端午节,也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