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精品).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颦一笑总关情一颦一笑总关情 诗歌鉴赏之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2.2.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3.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题模式人物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包括:(一)(一)诗诗人自我形象人自我形象。在抒情在抒情诗诗中,中,诗诗人是通人是通过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观情情绪绪,来完成,来完成对对自自我形象的塑造。我形象的塑造。(二)作品中塑造的客(二)作品中塑造的客观观人物。人物。在在叙事叙事诗诗中,中,诗诗人是通人是通过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
2、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观念。念。古古典典诗诗歌歌之之人人物物形形象象 静夜思静夜思 李白李白床前明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自我形象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长干曲长干曲崔颢崔颢 君家何处住?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或恐是同乡。他人形象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常见问题模式常见问题模式1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公形象?2 2、请简要
3、分析该诗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该诗的主人公形象。3 3、请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人物形象人物形象鉴赏鉴赏题答题模式题答题模式鉴赏人物形象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鉴赏人物形象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1 1)塑造了怎样的形象()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性格身份)性格身份)(2 2)(结合手法结合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3 3)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体验高考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典型例题】例例1 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
4、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1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人:人:陆游;陆游;世:世:南宋,抗金;南宋,抗金;背背景景:词词后后“沧沧州州”的的注注释释,暗暗示示此此词词是是诗诗人人晚晚年年闲闲居居三三山时所写。山时所写。2 2 抓人物心理抓人物心理:“关河梦断关河梦断”、“心在
5、天山心在天山”。抓人物神态:抓人物神态:“泪空流泪空流”抓人物外貌:抓人物外貌:“鬓先秋鬓先秋”抓人物动作:抓人物动作:“觅封侯觅封侯”、“戍梁州戍梁州”诉衷情诉衷情宋宋陆游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 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形通过这一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
6、情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背景介绍:陆游是南宋诗人,生于公元背景介绍:陆游是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他生活的时代,民年。他生活的时代,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北方的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宋朝丧失了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北方的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铁铁马横戈马横戈”、“气吞胡虏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的牺牲精神,决心决心“扫胡尘扫胡尘”、“靖国难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但在政治斗争中
7、,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陆游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挤、打击,可是,陆游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方法之一:方法之一: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了解释人的生平、,了解释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等,尤其是具体的具体的创作背景创作背景。点绛唇点绛唇 李清照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蹴罢
8、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见有人来,袜刬ch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分析李清照的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中女主人公形象。1 1、塑造了一个、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少女形象。2、第一句是、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神态,展现了人物,展现了人物娇媚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第四句在“
9、走走”与与“回首回首”的矛盾和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含羞、好奇、爱恋等)。3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方法二方法二:从人物的从人物的神态神态、行动行动、语言语言、心理、处境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感情的词语的词语(情语情语)。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
10、问西家。报道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课堂示例课堂示例环境:在城郭,野径入桑麻,种菊花环境:在城郭,野径入桑麻,种菊花特点:幽僻特点:幽僻,有情趣有情趣烘托烘托:隐士风韵:隐士风韵 高雅的品位高雅的品位邻人回答:山中去,邻人回答: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归来每日斜不以尘事为不以尘事为念,潇洒疏念,潇洒疏放放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总结:陆鸿渐是一个不以尘事为念的总结:陆鸿渐是一个不以尘事为念的有着高雅品位的潇洒疏放的高人
11、逸士有着高雅品位的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隐士)形象(隐士)形象 方法三方法三:注意:注意环境环境(时间、地点、天气、(时间、地点、天气、周围周围景物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从诗歌。从诗歌的的意象意象入手,诗中的意象会勾勒诗人或者人入手,诗中的意象会勾勒诗人或者人物形象所处的环境,而环境会对人的心里起物形象所处的环境,而环境会对人的心里起着很好的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着很好的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积累常见人物形象积累常见人物形象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12、冻死亦足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4.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生前身后名。6.6.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除夜)7.7.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3、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亲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亲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英姿飒爽、励精图治、斗志昂扬英姿飒爽、励精图治、斗志昂扬狂放不羁、天真顽皮、勇猛剽悍狂放不羁、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饱经磨难干练果决、英武豪迈、饱经磨难顾影自怜、零落漂泊、羁旅思乡顾影自怜、零落漂泊、羁旅思乡高雅脱俗、悠闲自得、
14、怡然自得高雅脱俗、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珍惜时光、幽独苦闷安闲宁静、珍惜时光、幽独苦闷淡泊名利淡泊名利 豪放洒脱豪放洒脱 清高孤傲清高孤傲多愁善感多愁善感 忧国忧民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归隐田园 旷达闲适旷达闲适 怀才不遇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壮志难酬 百无聊赖百无聊赖 清正廉洁清正廉洁矢志报国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慷慨愤世 依依不舍依依不舍思念故乡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献身边塞 忠诚爱国忠诚爱国建功立业建功立业 缠绵悱恻缠绵悱恻 孤独落寞孤独落寞孤苦无依孤苦无依 欣喜快乐欣喜快乐 热爱山川热爱山川鉴鉴赏赏人人物物形形象象特特点点常常用用术术语语课后巩固 【过融上人兰若】山头禅室挂僧衣,窗
15、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例题引路例题引路3:(2013辽宁卷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竹轩诗兴竹轩诗兴 张镃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
16、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烟:盘香的烟缕。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分)生活环境生活环境生活用具生活用具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典型意象典型意象规范答题:规范答题:步骤一:步骤一:这首诗塑造了(这首诗塑造了()的诗人形象。)的诗人形象。步骤二:步骤二:诗人居住在有诗人居住在有“柴门柴门”“狭径狭径”的的“竹轩竹轩”,可见诗人生活简朴;可见诗人生活简朴;“倦卧倦卧”“闲吟闲吟”的行为和的行为和“茶碗茶碗”“篆香篆香”等用具表现出诗人闲适;等用具表现出诗人闲适;“倦卧倦卧”“闲吟闲吟”
17、和认为冬天会更好而和认为冬天会更好而“莫移墙下一株梅莫移墙下一株梅”还表现出还表现出诗人洒脱;诗人洒脱;“竹竹”“雪雪”“梅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雅的人生志趣。步骤三:步骤三:表现了作者(表现了作者()之情。)之情。答题步骤:说特点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析例句明作用明作用 生活简朴、闲适、洒脱、生活简朴、闲适、洒脱、高雅高雅 对这种闲适、高雅生活的喜爱对这种闲适、高雅生活的喜爱赏方法三:赏方法三:注意环境(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典型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景物的含义,理解典型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一、一、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二、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三、答题三步骤:三、答题三步骤:(1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性格+身身份份););(2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背景、依据(背景、言行、环境)言行、环境);(3 3)总结指出形象的)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意义(或作者的(或作者的情感情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