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__比较优势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___比较优势理.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学习目标 1、国际贸易的基础 (贸易是如何产生的)2、国际贸易的所得与损失 (贸易利益是如何分配的)3、国际贸易的模式 4、讨论比较优势的来源 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对国贸的系统研究始于重商主义的经济学时代。时间:14-18世纪 (一)背景 15世纪,西欧各国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交换的主要目的:积累货币财富。获取财富的手段:获取黄金。获取财富的途径:国际贸易、对外掠夺。可能实现的条件:地理大发现。(二)重商主义的内涵 国家富强的方法: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国家富有、强大政府奖出限进;一国的获利总是基于其他国家的损失(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因此,主张政府严格控制经济
2、活动,鼓吹经济民族主义。1、作为经济思想的重商主义 1)财富的唯一形式 货币 国家富裕程度的衡量标准:货币的多少。2)获取货币的主要源泉 对外贸易 增加一国财富的途径:对外贸易 3)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 多卖少买 2、作为经济政策实践的重商主义 1)出口垄断主义 2)外汇管制主义 3)贸易差额论 3、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1)货币差额论 绝对的贸易顺差。政策:多卖少买,或不卖;利用行政手段控制进口,禁止货币输出。2)贸易差额论 长期的和总体的贸易顺差。政策:国家积极干预贸易 出口退税、奖励出口、奖励生产、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进口替代。链接:新重商主义 21世纪的重商主义:1)欧盟禁止美国出口用激
3、素喂养的牛的牛肉 2)欧盟从非洲国家进口香蕉取代了从中美洲的农场进口香蕉 3)欧盟为发展新式超大型飞机向空客公司提供补贴 4)美国政府向部分出口商提供折扣 5)美国在2002年对进口钢材征收30%的进口税 请找出下列选题的共同点:1)普京 2)人民币 3)美国-秘鲁贸易协定 4)查韦斯 答案:他们都反映了“新重商主义”二、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论 个人、企业或国家使用相同数量的资源生产出比竞争者更多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一)理论核心思想 贸易是互利的,并非损人利己的;互利的贸易基础是国与国之间生产特定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和绝对成本差异。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
4、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的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具有绝对劣势。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产品,其结果比自己都生产更有利。(二)逻辑推理 1、分工是国民财富大幅增加的原因 2、专业化劳动分工才能最大限度获利 3、不同专业间的分工互利原理,可推广至国家间 (三)推理落脚点 绝对优势 (四)绝对优势的形成原因 “自然”形成: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五)理论说明 1、基本假设 1)两个国际和两种产品 2)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产品技术不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供给。要素可在国内流动但不能在国际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
5、竞争市场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2、绝对优势的衡量 1)劳动生产率: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即产量/劳动投入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生产成本: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即劳动投入/产量 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中,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少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3、分析所需劳动投入酒产量1单位1人/年12080所需劳动投入所需劳动投入毛呢产量单位1170110A国B 国分工前分工后A国B国A国B国190/80=2.375120+70190/70=2.780+110交换后11.3751.71
6、分析:A国的绝对优势在毛呢上,其生产率为1/70人/年(大于B国的1/110人/年),故放弃生产酒,集中全力生产毛呢。B国的绝对优势在酒上,其生产率为1/80人/年(大于A国的1/120人/年),故放弃生产毛呢,集中全力生产酒。分工后,各自的产量增加,都比自给自足时的产量多,按1:1的比例交换后,各自的消费得到满足,再按1:1的比例消费后,仍有剩余,这就是贸易所得。由此可见,分工可提高产出量,通过交换,两国各有所得,所以两国应鼓励自由贸易。三、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论 个人、企业或国家以低于其他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一)理论内容 国贸的基础并不
7、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贸成为可能。在分工中,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在贸易中,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二)古典的解释 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投入所需劳动投入1111111201008090国家英国英国葡国葡国葡国分工前分工后交换后170/80=2.125220/90=2.2英国80+90100+1201.1251.2分析:英国两劣取其轻,放弃酒的生产,专门生产毛呢,并出口,通过交换,换回国内
8、需要120人才能生产的1单位酒,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节约劳动20人。葡萄牙两有取其最优,放弃毛呢的生产,专门生产酒并出口,换回国内需要90人生产的等量的毛呢,比自己两种产品都生产节约劳动10人。比较优势原理的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产品 2)自由贸易 3)一国之内的劳动力可自由流动,国家 间无劳动力流动 4)生产成本固定 5)没有运输成本 6)没有技术革新 7)劳动价值论 221模型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 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意味:1)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2)劳动是同质的 (三)比较优势的确定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 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
9、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公式为: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B产品)=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A/L)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B/L)若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率高 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生产率,该国就在这一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有比较劣势。2、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 相对成本是指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产品A的相对成本=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aLA)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aLB)3、用产品的机会成本来衡量 机会成本就是指为了多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A的机会成本=减少的B产量(QB)增加的A产量(QA )
10、注意:两国两商品世界里,一国一旦确定在一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则另一国一定在另一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四)比较优势:新古典的解释 1、概念解释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从事一项活动必须放弃的价值最高的替代活动。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转换曲线(transformation)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可能实现的各种产量组合的最高境界。xyxy生产可能性边界 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
11、rve)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比较成本原理:用机会成本解释的比较优势原理。结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种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ABCD可行的资源组合:C不可行的资源组合:D理想的资源组合:A、BPX1X2Y2OY1FXY资源的稀缺性 2、概念转换 成本:生产劳动的实际耗费 古典的解释:成本不变,即增加酒的产出而放弃毛呢的数量不变。新古典的解释:用机会成本代替劳动成本。机会成本的特点:可变性、递增性。400350200200400500减少150只减少50 3、分析说明(用相对成本)酒劳动投入相对成本劳动投入相对成本毛呢国家英国
12、葡国1120120/100=1.2100100/120=0.83118080/90=0.8990/80=1.12901分工前分工后交换后英国葡国英国葡国170/80=2.12580+90220/100=2.2100+12011.1251.21 中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各投100人)大米(吨)小麦(吨)中国 100 50 美国 150 100 中美两国的相对生产率 大米/小麦 小麦/大米 中国 2 0.5 美国 1.5 0.67 中美两国的相对生产成本 大米 小麦 中国 0.5 2 美国 0.67 1.5 中美两国的机会成本 大米(用麦表示)小麦(用米表示)中国 0.5 2 美国 0.67 1.5
13、 4、贸易所得 生产可能性曲线 供给 社会无差异曲线 需求 贸易三角中国市场美国市场C0S0C1米米麦麦P1=1 P 1=1C1 C0S0S1S150702530100501001007065302880P0=0.5 P 0=1.2.5米的机会成本=米与麦的相对价格=P米 /P麦 在中国市场P米/P麦=50/100=1/2=0.5 在美国市场P米/P麦=100/80=5/4=1.25 这表明中国在米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美国在麦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固定成本下,相对价格有本国的生产或供给决定,不考虑需求。)布酒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优势P1P0S0S1X1X0Y1Y0PC1X1/Y1/贸
14、易所得=交换所得+分工所得米1007050253050100P1=1P1=1P0=1BAI1I0交换所得消费从A到B点,福利水平从I0 提高到I0/I0/分工所得在新的国际价格下,中国将全部资源用于大米的生产,美国则只生产小麦,然后两国交换。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中国的消费点从B到C,福利水平提高到I1.70CI1ABCC/B/A/AAAAB国A国PB/=1PB=1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所得 思考题 1、英格兰和苏格兰都生产饼和毛衣,假设一个英格兰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饼或一件毛衣。苏格兰一个工人能生产40个饼或2件贸易。1)两国的绝对优势各是什么?2)若两国进行贸易,各用什么进行交换?请
15、解释之。3)若苏格兰工人每小时只能生产一件毛衣,它们之间能进行贸易吗?为什么?2、假定美国和日本只生产手机和苹果公司的iPod 这样的MP3播放器。假定每个国家都仅仅使用劳动力来生产每一种产品,而且两国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每个国家有1000小时的劳动可用于生产手机和MP3。每小时劳动的产出 手 机 MP3 日 本 12 6 美 国 2 4 1)试指出两国谁具有绝对优势?2)两国的比较优势各是什么?3)列表表示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机会成本。4)如果开展专业分工,两国分别将1000小时的可用劳动全部用于各自的分工领域,试分析两国的贸易得益(假设两国的交换比例为11)。3、贸易中的
16、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只能是变得更穷。请评论之。4、若按比较优势论进行贸易,长期下去,发展中国家必将永远在贸易低端,分工也永远是低水平的,必将掉入比较利益的陷阱。请评论之。(五)比较优势的扩展 1、两种产品多个国家 各国生产两种产品(大米和小麦)把他们在生产大米的相对成本从小到大排列:(aLR /aLW)1,(aLR /aLW)2,(aLR /aLW)n 其中,a L R a LW分别表示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1,2,N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各国的生产和模式取决于本国的相对成本和国际市场上产品的相对价格。一旦国际市场上大米的相对价格确定后,大米的相对成本低于国际
17、相对价格的国家就会生产和出口大米并进口小麦,反之,则生产和出口小麦,并进口大米。各国大米/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与相对成本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大米相对成本 大米a L R 小麦a LW 大米/小麦 美国 2 0.5 4 法国 5 2 2.5 中国 9 6 1.5 泰国 8 8 1 美国:出口小麦,进口大米 泰国:出口大米,进口小麦 中法的生产和贸易模式取决于国际市场上大米的相对价格,如大米的相对价格超过2.5,则中法也生产和出口大米,进口小麦。总结:1)一国的比较优势由该国生产的相对成本(aLR /aLW)与国际产品的相对价格(PR/PW)来决定。2)若(aLR /aLW)小于(PR/PW)具
18、有产品大米的优势,应生产并出口产品大米。3)若(aLR /aLW)大于(PR/PW)具有产品小麦的优势,应生产并出口产品小麦。4)若(aLR /aLW)等于(PR/PW),则在任何产品上不具有优势,生产和贸易模式不定。2、两个国家多种产品 假设两个国家:中、美,多种产品:1,2 ,M.a LJ 表示中国生产第j种产品的单位成本,a*LJ 表示美国生产第j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中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低排名:a*L1 /a L1,a*L2 /a L2,a*LM /a LM 从上式排列可知中国具有第1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美国具有第M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其余产品应由哪国生产?取决于各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两
19、国的相对工资水平。假设中、美的工资率(经过汇率和物价调整后的)分别是w和w*。所以,中国生产产品j的成本是wa LJ,美国生产产品j的成本是w*a*LJ。如果:w a LJ 小于 w*a*LJ,那么,中国具有生产J产品的比较优势,该产品应由中国生产。若相反,该产品就应由美国生产。例:中美两国4种产品的比较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相对劳动生产率 中国 a LJ 美国a*LJ a*LJ/a LJ 大米 10 10 1.0 小麦 10 5 0.5 棉布 20 4 0.2 钢铁 20 2 0.1 如果中美的工资之比为0.15,那么中国具有生产大米、小麦、棉布的优势,美国具有生产钢铁的优势。在自由贸易下,各自的出口一目了然。如果各种种产品的相对生产率不变,中国的相对工资率逐渐提高:从0.2到0.6,这样,会使中国在越来越多的产品上失去比较优势,出口的产品种类逐渐减少。总结: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j)上的相对劳动生产率(a*LJ/a LJ)高于相对工资率w/w*,该国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反之,该国不具有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所以,应进口这种产品。(六)比较优势的来源 1、气候和自然资源 2、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充裕程度 3、技术 4、外部规模经济 行业规模扩张带来的企业成本减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