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通论(修订).ppt





《考古学通论(修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通论(修订).ppt(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古学通论考古学通论主讲人:刘青瑜刘青瑜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第一节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的方向、功用及考古学研究的方向、功用及其与他学关的关系其与他学关的关系 第三节 考古学的方法与步骤考古学的方法与步骤第四节 考古学简史考古学简史第一节第一节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二二、考古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一、考古学的命名和定义一、考古学的命名和定义一、考古学的命名和定义一、考古学的命名和定义“考古学考古学”名称是 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最初泛指古代科学,后又指对古物古物
2、和古迹古迹的研究。现今的考古学有它特定的涵义。现今的考古学有它特定的涵义。1、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还可引申为记 述这种知识的书籍;2、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方法和技术技术;3、指理论性的研究研究和解释解释,包括阐明包含在各 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并论证其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的定义: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二、考古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二、考古学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性质: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研究对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实物资料实物资料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文献资
3、料文献资料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包括遗迹遗迹和遗物遗物两大类。遗迹:指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聚居村落聚居村落及其相关的建筑遗迹建筑遗迹和埋葬死者的坟墓坟墓等等。包括住宅、墓穴、宫殿、寺庙、手工业作坊等。遗物:指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实物,包括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品等。另外,与古代人类活动古代人类活动有关,或者是能够反映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如农作物、家畜、渔猎和采集所得的动植物遗存也属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的实物,主要研究它的社会性社会性,而不在于个人的创造。因此研究的重点是对遗迹和遗物的整个系列系列和类型类型进行研究,而不是去研究孤立的、单个的某一件器物。三
4、、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三、考古学研究的范围两个范围:一是年代年代范围;二是内容内容范围。年代范围:年代范围:古代。中国考古学的年代,其下限,一般定在明朝的灭亡为止。内容内容范围:范围:包括古代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扩大的范围:研究人类本身的发展及其生活环境的变迁。如,环境考古、气候考古、农业考古、科技考古、水文地震考古、民族考古、边疆考古等分支学科的产生,就说明考古学研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人类社会的范围,而是研究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第二节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的方向、功用考古学研究的方向、功用及其与他学科的关系及其与他学科的关系一、考古学研究的方向二、考古学的功用三、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
5、重要意义四、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考古学研究的方向方向和最终目标:方向和最终目标:阐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二、考古学的功用补史补史证史证史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实物资料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为今天的建设服务。考古学研究不仅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功用,而且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上,也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历史时就特别重视考古学研究成果。三、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三、考古学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考古学属于边缘科学边缘科学,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一方面是考古学本身的研究,需要仰赖于其他学科在理论、资料和研究方法上的支持和协助。另一方面另一方面
6、是其他学科也需要仰赖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以充实本学科的研究。四、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考古学物理学物理学政治学政治学历史学历史学社会学社会学经济学经济学化化 学学生物学生物学地质学地质学第三节第三节 考古学的方法与步骤考古学的方法与步骤一、田野调查发掘与资料收集二、资料的整理分析三、综合性理论性研究调查调查是为发掘工作做准备 发掘发掘是把地下埋藏的文化遗迹和遗物揭露出来,取得实物资料。要做好科学发掘必须懂得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发掘的具体方法要看发掘的对象而定。开探方(或探沟)的方法是发掘的主要方法。此方法用于对居住遗址、墓葬的发掘。一、田野调查发掘与资料收集地层学
7、地层学概念:地层学概念:是用来指导考古发掘的方法。它是从地质学引进的。考古学中的地层又叫文化层,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形成原理是:早期的地层在下面,晚期的地层在上面。地层关系有地层关系有叠压关系叠压关系和和打破关系打破关系两种。两种。打破的规律:一般是晚的挖破早的,决不会早的打破晚的。识别复杂地层的关键在于区分和识别土色、识别地层内包含物的异同。根据地层关系可以推断考古对象的相对年代,它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地层本身没有年代标准,也不能用于分析和判断包含物的年代或发展序列,它只能起检验作用。器物类型学器物类型学器物类型学:又称类型学、形态学、标型学。是考古学研究所特有的方法,主要是根
8、据古代人类所制造的各种器物的特征,以识别一种文化时代,还可以通过分类排比,摸索出它的发展演变规律,推断年代的早晚。陶器是器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资料的整理分析资料的整理分析就是把田野调查发掘所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梳理,写成报告,予以公布。包括检阅核对调查发掘记录绘图调查发掘记录绘图、照片照片,清洗出土遗物,修补复原、挑选典型器物和典型地层,分类排队,分析文化性质文化性质、断代定年断代定年等。二、资料的整理分析定义定义: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的特征的一群遗存。命名命名: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具有区别于他种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伴出
9、一系列有特征的器物,且这些器物不只一次共存出现;2、具有同样特征的遗址不只一处;3、人们对这一有共同特征文化的内容有了相当充分了解之后。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多以第一次发现(发掘)典型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多以第一次发现(发掘)典型遗址的地点来命名。的地点来命名。考古学文化学年代学年代学年代学定义:考古学的定年断代。有“相对年代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绝对年代”。断定年代的方法,主要依靠地层学和器物类型学两种方法,同时也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断定。用自然科学方法断代:主要有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古地磁断代、钾氩法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是考古学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把分散的、零散的考古发掘资料集中梳理
10、,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说明某一个学术问题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上升到理论高度理论高度进行阐述。有宏观宏观和微观微观研究两种。前者是把有关的考古发掘资料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以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后者把某一方面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研究,以说明某一个学术问题。三、综合性理论性研究三、综合性理论性研究第四节第四节 考古学简史考古学简史一、考古学的产生和形成二、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三、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四、现代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一、考古学的产生和形成一、考古学的产生和形成考古学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在欧洲出现。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是欧洲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
11、对古典时代语文和美术史的研究。开始对古迹和古物进行收集。地质学和古生物的发展,促进了对考古的兴趣。大致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后期逐渐趋于成熟,有如下进展:一是寻访古迹古物的兴趣继续发展。二是开始利用古物研究历史。德国温克尔曼利用古代遗物研究欧洲古代史,写成古代美术史,被称为“考古学之父”。三是分期、定名的提出。1819年丹麦汤姆森提出著名“三期论”,即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1865年,英国的卢伯克创造了“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名词,把石器时代加以区别。四是比较科学的田野发掘开始。五是国际考古学会议的召开。1866年在瑞士召开了第一次“人类学和史前考古会议”。二、考古学在中国的
12、诞生二、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始于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始于1818世纪末到世纪末到1919世纪世纪2020年代年代。北宋时出现了对古物进行一定系统研究的“金石学”。清代,金石学更加发达,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它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欧洲考古学的传入,我国学者开始对欧洲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加以运用和介绍,如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1898年在安阳小屯村发现带字甲骨,引起金石学家王懿荣和高鹗等人的注意。1900年又在敦煌石窟发现大量古代写本方书和其他文物的藏经洞。这两项重大发现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掘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被公认为是中国考古之始。20世纪2
13、0年代末,李济、梁思永等从海外学成归国,带回了国外较为先进的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同时,也开始了中国考古学本土化的历程。梁思永确定后冈仰韶、龙山和殷墟文化的三叠层,表明中国考古学家掌握了考古发掘的地层学。1949年以后,考古发掘逐渐多起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大量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苏秉琦以区系类型说从实践和方法上证明了类型学在中国的成功,并以面向海洋和内陆的两大文化系统和六大文化分区演变的概括,建立起中国大部分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并在碳-14等技术的协助下,草绘了各地文化发展的编年体系和演变谱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考古学进入张光直所说的“理论多元化、方法系统化、技术国际化”的新时
14、代。21世纪,多学科合作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已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三、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三、环境考古学与聚落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定义:是一系列考古技术手段考古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理论方法的总和,包括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地貌考古、地质考古、资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地貌考古、地质考古、资源考古源考古等,通过认识人类的物质文化遗存与其赖以产生并通过认识人类的物质文化遗存与其赖以产生并得以保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人类行为以及社得以保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会、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一是特定的考古
15、学文化的考古遗存考古遗存部分;二是作为这个考古学文化生存背景生存背景的自然环境的遗存自然环境的遗存部分。将自然与人文的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技术手段技术手段包括:系统地回收发掘地层中包含的动植物遗骸、孢粉、植硅体,进行磁化率、土壤与人工制品的物理化学成分分析,地质地貌考察等。聚落考古学:聚落考古学: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年代以后,聚落考古学逐步成长起来,成为考古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整合性的分析古代遗存的社会社会和文化意义文化意义的模式框架模式框架。在我国,严文明严文明先生在分析仰韶文化演变时,较早地在中国进行聚落考古学的研究尝试,将遗址划分为居居住区、生产区、墓葬区住区、生产区、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古学 通论 修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