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讲 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 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第一讲 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胡 志 方 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吕氏春秋荡兵 何为何为“兵兵”?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2、军人;军队:士兵兵强马壮。3、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法兵书。智慧: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解决的能力。佛家认为: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切事理叫做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 一、群星灿烂的兵家一、群星灿烂的兵家 二、浩
2、如烟海的兵书二、浩如烟海的兵书 三、奔流不息的兵学三、奔流不息的兵学 四、异彩纷呈的兵家谋略四、异彩纷呈的兵家谋略 五、学习兵家智慧五、学习兵家智慧 提升谋略素养提升谋略素养一、群星灿烂的兵家一、群星灿烂的兵家 (一)、兵家定义 兵家,确切地说,是先秦至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术派别。古代兵家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一是指挥战争的军事家。二是总结战争经验的军事理论家,或称为兵学家。他们是众多兵书的作者,总结了历次战争的经验。也有的人是一身而二任,既是军事家,又是军事理论家。(二)、兵家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承刘歆兵书略著录,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等。我们把后来的军事理论
3、家和著名军事将领统归于兵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周初年的吕尚;春秋末孙武、司马穰苴;战国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庞煖、王廖、兒良、魏无忌、赵奢、白起;汉至唐时期的张良、韩信、曹操、诸葛亮、李靖;宋元明清时期的岳飞、陈亮、于谦、俞大猷、戚继光、孙承宗、年羹尧等。这些人大都是文武双全,对中国古代军事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兵圣孙武,其著作以兵学圣典享誉世界,被视为中国兵学之祖。还有些著名的军事家,如成吉思汗,虽无专门的军事著作,但战绩突出,其战争实践成为总结军事理论的重要来源。有些著名的兵学家如李筌等人,虽无直接的战争经验和辉煌的战绩,但其军事著作则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流传千古。1、吕尚 吕尚
4、(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
5、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周西伯昌之脱周西伯昌之脱羑羑里,与吕尚阴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太公为本谋,”司马迁:史记 有关姜太公军事思想的著作有六韬等。六韬以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问的形式写作,其书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共六十篇。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全面性、创造性、开拓性,他不是单纯
6、地就军事而论军事,而是从哲人智能的高度,以聪明政治家的眼光,将政治与军事、治国与理军紧密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加以论述。这就使他的军事韬略、谋略颇具全面性、深刻性、精辟性,因而为历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所推重,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六韬文韬文师最后有一段姜太公的话:“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这是太公“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灭商兴周的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权谋思想。2、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兵圣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
7、兵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明明茅元仪茅元仪武备志武备志兵诀评兵诀评序序3、吴起、吴起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
8、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4、孙膑 孙膑是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二、浩如烟海的兵书二、浩如烟海的兵书 兵书,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
9、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中国古古代兵书,浩如烟海,在世界古代国家中也是首屈一指。据30年代学者陆达声教授的历代兵书目录记载古代兵书有1304部,现存288部。1988年出版的许保林编的中国古代兵书知见录,计算为3380部。其中存留下来的书为2308部,仅有存目的为1072部。1990年出版刘申宁编的古代兵书总目,统计的数字更多。书中收录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兵书有4221种其中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古代部分有2331种。这是目前收录最全的统计。不过。上述统计都是按照惯例将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分别计算的,如果采用不同版本合并计算的方法则不会有这么多
10、。根据上述书目按此方法粗略统计,古代部分实有兵书1200多部其中存下来的约600多部。各个时代最著名的代表作有50多部。古代兵书类别众多。古人曾进行过各种分类。大致分以下14类。1兵法类,指关于战争基本理论的书。如孙子、吴子等。2政略类,讲政治权谋较多,直接论兵较少。如鬼谷子、素书等,有些讲边策的书也属此类。3战史类,以战史战例说明用兵得失和作战原则。有的称为兵略。如何博士备论、读史兵略等。4传记类,记载名将事迹的书,如百将传等5将道类,指论述将帅修养的兵书,如将苑等。6阵法类,指记述阵法阵图的书,如握奇经、续武经总要等。7训练类,讲治军和军事训练的书,如练兵实纪等 8后勤类,讲后勤供应以及马
11、政、医药等事的兵书,如兵需则例等。9兵器类,讲兵器制造和使用,如火龙经等。10军地类,论述军事地理、天象以及江防、海防等方面的兵书,如筹海图编等。11,军制类,指有关军制、军法的兵书。有的称为兵志、兵政,如历代兵制等。12城守类,指城邑防守的书,如守城录、救命书等。13综合类,指包含多种内容的兵书,如武经总要等。14军事类书和丛书,分类辑录各种兵书的内容,或将多种兵书编成一套,如武经七书、知古录等。中国历代兵书虽然类别众多,但讲军事谋略和一般作战原则的书,一直是古代兵书的主体和灵魂。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兵书多属此类。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虎钤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讲 中国传统兵家智慧概说 第一 中国传统 兵家 智慧 概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