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精品)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手工业商业第第1 1课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第2 2课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领先世界领先世界,多种经营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第3 3课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的发展 不断发展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是农业经济的补充第第4 4课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 单元结构单元结构农业是农业是基础基础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是
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手工业、商业手工业、商业是农业的补充,是中国古代是农业的补充,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发 达达 的的 古古 代代第第1 课课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主要耕作方式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课标课标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
3、的起源与特点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材料:材料: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于是神农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制耒耜,教民农耕教民农耕。白虎通白虎通一一一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结合材料及课本引言分析中国结合材料及课本引言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的古代农业的创立者创立者及及形成时间形成时间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说中的太阳神。
4、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龙颜大唇。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火焰子焰
5、子”肠断而死。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神农本草经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神农之号,共计380年。年。一一一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距今距今10000年左右,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半坡遗址半坡遗址(陕西陕西)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浙江余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碳化稻谷碳化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6、(半坡遗址出土)(半坡遗址出土)课本课本P4的历史纵横的内容体现出中国的历史纵横的内容体现出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哪些特点?早期农业(起源)的哪些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河姆渡遗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址出土的陶陶猪猪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刻画猪纹黑陶钵刻画猪纹黑陶钵 古古代代的的畜畜牧牧业业六畜:六畜:猪猪马马牛牛羊羊鸡鸡狗狗家家畜畜品品种种多多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石斧 半坡遗址出土的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磨石磨 马桥文化马桥文化石犁石犁 马马桥桥文文化化石石锄锄马桥文化马桥文化石镰石镰 马桥文化,马桥文化
7、,其遗址主要分布其遗址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州,距在浙江湖州,距今今40004000年。年。刀耕火种刀耕火种(“火耕火耕”)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骨耜双双尖尖木木耒耒耜耜耒耜耒耜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先民在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先民在原始农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原始农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 。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稷稷黍黍粟麦麦豆豆(菽菽)麻稻稻桑至至西周西周时,后世的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多已具备。不变的锄头不变的锄头不变的犁不变的犁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请仔细阅请仔细阅读课本,完读课本,完成表格。成表格。春秋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的春
8、秋时期的铁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弹库出土)铁犁头铁犁头(1951年于河南年于河南辉县出土)辉县出土)铁镰刀铁镰刀(1959年于浙年于浙江绍兴出土)江绍兴出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凹形铁锄凹形铁锄(湖南长沙砂子塘出土)湖南长沙砂子塘出土)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铁双镰铁双镰范范,河北省,河北省兴隆县古洞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沟出土。此范系双范,范系双范,背后有弓形背后有弓形把手,把手,一次一次可铸两镰可铸两镰。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铁锄铁锄(湖南长沙出土)湖南长沙出土)战战国国铁铁农农具具东汉东汉东汉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牛耕图画像石牛耕图画像石牛耕图画像石 汉朝以后,铁
9、犁牛耕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种子箱排种管开沟器机架牵引输种管曲辕犁曲辕犁(唐代唐代)铁铁器器牛牛耕耕的的改改进进唐朝的曲辕犁唐朝的曲辕犁犁评,调节犁耕深浅犁评,调节犁耕深浅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曲辕犁受力分析图受力分析图 西汉赵过西汉赵过推行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方法,能能防风抗旱防风抗旱。在在同一地块上的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田垄隔年代换所所以称作以称作代田法代田法。代代 田田 法法“水旱从人水旱从人”的
10、的“天府之国天府之国”这是一幅航拍照片这是一幅航拍照片这是一幅航拍照片这是一幅航拍照片,“,“鱼鱼鱼鱼嘴嘴嘴嘴”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内江用于灌溉。内江用于灌溉。内江用于灌溉。漕渠白渠白渠 漕渠漕渠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坎儿井外观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
11、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维吾尔族少女在坎儿井边汲水坎儿井暗渠 坎儿井边疆地区的坎儿井坎儿井示意图边疆地区的坎儿井返返 回回翻翻车车的的模模型型唐朝唐朝 筒筒车车明清明清 风力水风力水车车宋朝宋朝 高转高转筒车筒车(利用水力利用水力)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作战频率最高的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作战频率最高的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作战频率最高的魏晋南北朝至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作战频率最高的时代时代时代时代,战争的频繁远远超出历史平均水平战争的频繁远远超出历史平均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品 发达 古代 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