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搅拌站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搅拌站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36 号、省政府安委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动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2216 号、加快推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2210 号等文件精神,结实树立安全进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旨在全面排查、辨识、评价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行有效措施把握重大安全风险;全面排查、准时治理、消退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治理;提升公司
2、本质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通过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推动落实公司主体责任,有效促进公司实现信息化管控,在全公司范围内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高公司本质安全生产水平。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202216 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 303 号令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监视治理方法
3、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 213 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2236 号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动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工 作的通知鲁安发202216 号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发202210 号关于推举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标杆公司的通知鲁安办发202211 号关于开展重大危急源监视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2256 号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急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B37/T 2882-202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4、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974-2022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工贸行业较大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22 版3 术语与定义3.1 危急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担忧全状态、人的担忧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治理上的缺陷。3.2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全部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3.3 风险:某一特定危急状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峻性。可能性,是指危急状况发生的概率。严峻性,是指危急状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损
5、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3.4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急的工作步骤,进展把握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展分析。3.5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标准,对工程、系统中的危急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治理有关的潜在危急性和有害性进展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展分析。3.6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4 责任及分工4.1 领导小组组 长:经理副组长:生产经理成 员:安全员成立办公室,由安全员担当办公室主任,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筹划、培训、指导、协调、监视与考核,确保体系建设
6、的顺当开展。4.2 责任分工1) 组长:催促、检查本公司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准时消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全公司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有组织和领导责任;2) 副组长:帮助主要负责人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3) 办公室: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办事机构,汇总分析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的数据,负责上报;4) 各车间、科室:各车间、科室是本车间、科室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5) 岗位人员:负责所在岗位的风险分级管控。5 工作程序和内容5.1 风险点确定1、风险点划分原则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治理、范围清楚”的原则,风
7、险点可依据区域场所、生产工序、设备设施及重点部位等进展划分。2) 操作及作业活动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全部常规和格外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峻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2、风险点排查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依据风险点划分原则,在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展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根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B.3。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展。5.2 危急源辨识1、辨识方法1) 生产过程中的危急源辨
8、识承受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急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 A.1,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 参见附录A.3。2)针对设备设施等承受安全检查表法SCL 法进展危急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2,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A.4。2、辨识范围危急源的辨识范围应掩盖全部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1规划、设计重点是、改、扩建工程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 常规和格外规作业活动;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状况;4) 全部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
9、辆、安全防护用品;7) 工艺、设备、治理、人员等变更;8) 丢弃、废弃、撤除与处置;9)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3、危急源辨识1) 公司对全体员工进展危急源辨识方法的培训,依据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急源辨识。2) 辨识时应依据GB/T 13861 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担忧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治理因素,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急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22版中提及的较大危急因素。 3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急源辨识时,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根底上,系统地辨识危急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
10、分为主,也可以实行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简单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洁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4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展危急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构造划分为假设干检查工程,针对每一检查工程,列出检查标准,比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状况和后果。5.3 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方法公司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参见附录 C.1。对风险进展定性、定量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2、风险评价准则结合自身可承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大
11、事发生的可能性、严峻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参见附录C和评价级别,进展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1)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 设计标准、技术标准;3) 本单位的安全治理、技术标准;4)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 相关方的投诉。3、风险评价与分级依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展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展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 则,结合自身可承受风险实际进展划分。E 级5 级蓝色可承受危急:班组、
12、岗位管控。D 级4 级蓝色轻度危急:属于低风险,车间、班组、岗位管控。C 级3 级黄色显著危急:属于一般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把握整改。B 级2 级橙色高度危急:属于较大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展把握治理。A 级1 级红色极其危急:属于重大风险,公司、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应马上整改,视具体状况打算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承受后,才能开头或连续工作。4、确定重大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2)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照
13、旧存在的;3) 涉及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的;4)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急的场所,作业人员在 10 人及以上的;5)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5、风险点级别确定依据风险点中各危急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5.4 风险把握措施的制定与实施1) 制定风险把握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治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展选择。2) 风险把握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牢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状况及牢靠的技术保证和效劳。3) 设备设施类危急源通常承受以下把握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备本身固有的把握措施和检查、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搅拌 风险 分级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