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附录摘要当今的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从半导体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再到汽车和航空制造业、以及轻工业和物流行业等多种不同的工业领域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压力,他们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并能够迅速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而采用最新的自动化技术正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用工业机器人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该课题试图研发的就是运用机器人技术的分支-工业机械手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搬运物件问题。该文通过对生产基本概况的分析,明
2、确了机械手的功能需求和动作流程,提出了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方案。采用CAD软件完成机械手部分零部件的设计,通过查找了大量资料,了解并完成了步进电机和其驱动器的选型。通过对本机械手控制流程的分析,确定本机械手采用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再对机械手功能的分析,设计出控制部分梯形图以及控制程序,并完成PLC的I/O点分配和硬件接线图。关键词:机械手,可编程控制器,步进电机,气动装置 Abstract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now in a rapid change of the times. From the semic
3、onductor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products, to the automotive and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and light 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dustry, and so on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sectors are facing increasingly intense global competitive pressures, they need to further reduce costs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4、 cycle, and To the speedy completion of the upgrading of produc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est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solution to this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obot technology, industrial robot produ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5、 Use of industrial robots increased degree of automation,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it is extremely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It i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subject is trying to develop the use of robot technology branch - industrial machinery han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
6、f automatically moving object.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basic profiles of analysis, clearly the function of the mechanical hand and demand action process, a mechanical hand to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programme. CAD software used to complete manipulator some parts of the design, through to find a
7、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and completed the stepper motor and its drive of the selection. Through this mechanical hand control of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the mechanical hand to adopt PLC as the co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 re-analysis manipulator function, to control the design
8、 of the ladder and control procedures, and completed the PLC I / O hardware, distribution and access.Keywords:manipulator,PLC,stepper motor,pneumatic device目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工业机械手的概况11.1.1工业机械手的组成11.1.2机械手的分类31.1.3工业机械手的应用状况41.2设计任务52 机械手总体设计62.1系统控制器的选择62.2机械手的功能分析与动作流程73 系统硬件设计103.1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硬
9、件选型103.2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的连接194 系统软件设计204.1机械手控制系统状态流程图204.2机械手控制系统程序的编写254.3机械手控制系统仿真29总结34参考文献35致谢36附录37附录A 机械手控制系统梯形图37附录B 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连接图48491 绪论1.1工业机械手的概况机器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它设计机械工程学、电气工程学、微电子工程学、计算机工程学、控制工程学、信息传感工程学、声学工程学、仿生学以及人工智能学等多门尖端学科。工业机械手是机器人学的一个分支,它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械手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化工厂、计算机集
10、成制造系统的自动化工具。广泛采用工业机械手,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工业机械手就是一种能按给定的程序或要求自动完成物件(如材料、工件、零件或工具等)传送或操作作业的机械装置,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较高级型式的机械手,还能模拟人的手臂动作,完成较复杂的作业。由于机械手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世界上对机械手还没有一个明晰,统一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机械手做了如下定义:机械手是一种可以反复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
11、了执行不同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的动作的专门系统(A reprogrammable and multifunctional manipulator, devised for the transports of masteries ,parts, tools or specialized Systems ,with varied and programmed movements ,with the aim of carrying out varied tasks)。随着我国工业机械手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专家也建议建立自己的机械手定义,我国国家标准GB/T12643-90也将工业机械手定义为“一
12、种能自动定位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功能的、多自由度的操作机。它能搬运材料、零件或操持工具,用于完成各种任务作业”。1.1.1工业机械手的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机械手通常由执行机构、驱动传动装置、控制系统和智能系四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图 1.1工业机械手的组成执行机构(也称操作机)是机械手赖以完成任务的实体,通常由杆件组成。驱动传动装置包括驱动器和传动机构两个部分,他们通常与执行机构连成一体,驱动机构通常有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液动或气动装置;传动机构常用的有滚珠丝杠、谐波减速器、链、带以及各种齿轮轮系。控制系统一般由计算机和伺服控制器组成,前者发出指令协调各关节驱动
13、器之间的运动,同时要完成编程和其他环境状况(传感器信息)、工艺要求、外部相关设备(电焊机、喷枪)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后者控制各个关节驱动器,使各杆件按照一定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要求进行运动。智能系统是目前机械手系统中一个不够完善但发展很快的子系统,它分为两个部分:感知系统和分析决策智能系统,前者主要是靠硬件(各类传感器)实现,后者主要靠软件(如专家系统)实现。1.1.2机械手的分类机械手从使用范围、运动坐标形式、驱动方式以及臂力大小四个方面的分类分别为:1.按机械手的使用范围分类:(1)专用机械手:一般只有固定的程序,而无单独的控制系统。它从属于某种机器或生产线用以自动传送物件或操作某一
14、工具,例如“毛坯上下料机械手”、“曲拐自动车床机械手”、“油泵凸轮轴自动线机械手”等等。这种机械手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动作比较简单的大批量生产的场合。(2)通用机械手(也称工业机器人):指具有可变程序和单独驱动的控制系统,不从属于某种机器,而且能自动完成传送物件或操作某些工具的机械装置。通用机械手按其定位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简易型和伺服型两种。简易型只是点位控制,故属于程序控制类型,伺服型可以是点位控制,也可以是连续轨迹控制,一般属于数字控制类型。这种机械手由于手指可更换(或可调节),程序可变,故适用于中、小批生产。但因其运动较多,结构较复杂,技术条件要求较高,故制造成本一般也较高
15、。2.按机械手臂部的运动坐标型式分类:(1)直角坐标式机械手臂部可以沿直角坐标轴X、Y、Z三个方向移动,亦即臂部可以前后伸缩(定为沿X方向的移动)、左右移动(定为沿Y方向的移动)和上下升降(定为沿Z方向的移动);(2)圆柱坐标式机械手手臂可以沿直角坐标轴的X和Z方向移动,又可绕Z轴转动(定为绕Z轴转动),亦即臂部可以前后伸缩、上下升降和左右转动;(3)球坐标式机械手臂部可以沿直角坐标轴X方向移动,还可以绕Y轴和Z轴转动,亦即手臂可以前后伸缩(沿X方向移动)、上下摆动(定为绕Y轴摆动)和左右转动(仍定为绕Z轴转动);(4)多关节式机械手这种机械手的臂部可分为小臂和大臂。其小臂和大臂的连接(肘部)
16、以及大臂和机体的连接(肩部)均为关节(铰链)式连接,亦即小臂对大臂可绕肘部上下摆动,大臂可绕肩部摆动多角,手臂还可以左右转动。3.按机械手的驱动方式分类:(1)液压驱动机械手,即以压力油进行驱动;(2)气压驱动机械手,即以压缩空气进行驱动;(3)电力驱动机械手,即直接用电动机进行驱动;(4)机械驱动机械手,即是将主机的动力通过凸轮、连杆、齿轮、间歇机构等传给机械手的一种驱动方式。4.按机械手的臂力大小分类:(1)微型机械手,其臂力小于 1 kg;(2)小型机械手,其臂力为 110 kg;(3)中型机械手,其臂力为 1030 kg;(4)大型机械手,其臂力大于30 kg。1.1.3工业机械手的应
17、用状况工业机械手最早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常用于焊接、喷漆、上下料和搬运。工业机械手延伸和扩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脑功能,它可替代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重复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机械手目前主要应用于制造业中,特别是电器制造、汽车制造、塑料加工、通用机械制造及金属加工等工业。工业机械手与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搬运小车与自动检测系统可组成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随着生产的发展,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改善和提高,机械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我国工业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我国第一台机械手开发于上海,随之全
18、国各省都开始研制和应用机械手。从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 1990)开始,我国政府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列入其中,并且为此项目投入的大量的资金,研究开发并且制造了一系列的工业机器人,有由北京机械自动化研究所设计制造的喷涂机器人,广州机床研究所和北京机床研究所合作设计制造的点焊机器人,大连机床研究所设计制造的氢弧焊机器人,沈阳工业大学设计制造的装卸载机器人等等。这些机器人的控制器,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SIA)和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开发的,同时一系列的机器人关键部件也被开发出来,如机器人专用轴承,减震齿轮,直流伺服电机,编码器,DCPWM等等。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或第一代机械手)发展
19、主要是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在应用专用机械手的同时,相应地发展通用机械手,研制出示教式机械手、计算机控制机械手和组合式机械手等。可以将机械手各运动构件,如伸缩、摆动、升降、横移、俯仰等机构,设计成典型的通用机构,以便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典型机构,组装成各种用途的机械手,即便于设计制造,又便于更换工件,扩大了应用范围。1.2设计任务1.系统类型的确定本系统机械手属于简易型通用直角坐标式微型机械手,即指具有可变程序和单独驱动的控制系统,不从属于某种机器,而且能自动完成传送物件或操作某些工具的机械装置。其臂部可以前后伸缩、左右移动和上下升降。驱动方式为气压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方式相结合,且臂力
20、小于1kg。2.控制器的选择(见第二章第一节)。3.机械手控制系统硬件的选型,主要是对机械手各种主要部件的选型。4.机械手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和仿真。2 机械手总体设计2.1系统控制器的选择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是控制技术与运动系统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电子技术的支持下,它通常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编程软件、运动轨迹控制、控制算法分析、各运动部件的实时驱动等功能,达到总体运动控制效果。在运动过程中,运动控制器还需要对具体的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置误差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对相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目前先进的运动控制器主要是以微机(PC)为基础的数字化控制系统、以高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全
21、数字化控制系统和以PLC为核心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1)基于PC技术的运动控制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工业控制领域也同样导致技术面貌的迅速改变。工业控制机,特别是采用PC技术的工业PC的涌现,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开放式运动控制的发展。基于工业PC的运动控制器可以利用PC强大的软件环境和技术支持,摆脱专用封闭式控制系统的束缚和不便。从软件上看,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其高效运算功能、管理与监控能力以及丰富的软件资源,实现更高的控制算法、轨迹插补算法和补偿算法,从而丰富运动控制软件,并大大提高伺服扫描速度,提高系统的分辨率,以实现最小的移动单位和最大的进给速度,便于用微小程序段以高速度、高精度实现轨迹形状复杂的曲
22、线或曲面。(2)基于DSP运动控制器-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信号处理(简称DSP)在运动控制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高速运算使得很多复杂的控制算法和功能得以实现,而且集成度高,它利用控制器本身独特的硬件结构可以实现快速的硬件位置捕捉功能。DSP系统具有接口方便、稳定性好、精度高、可重复性好、集成方便等优点,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多种DSP型的高级运动器,这些芯片能同时控制多轴,有的己包含了运动轨迹插补运算及包含有前馈补偿功能的算法,这为多轴伺服电机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DSP技术更新的速度快、数学知识要求多,开发和调试工具还不完善,轨迹控制,多轴联动参数匹配等需通过编
23、制程序来实现,掌握对机械手的控制比较困难。(3)基于PLC的运动控制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随着PLC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功能强大的指令,这些指令本身在单操作的意义上提供了更强的计算能力,特别是运动控制指令和在网络通讯方面功能更加强大,命令支持各种运动功能,实现多轴协调控制、高度的集成操作及位置环和速度环的闭环控制,能够满足高性能工业机器人位置和运动精度要求。虽然采用基于PC的运动控制器和基于DSP运动控制器也能够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但是采用PLC的控制接线简单,只需通过运动控制指令便可实现对机械手的运动控制,由PLC构成机械手控制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手 控制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