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东坡诗文原文及译文(七篇).docx
《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东坡诗文原文及译文(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东坡诗文原文及译文(七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东坡诗文原文及译文(七篇)2023年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精)一 对客观事物表示确定或否认,构成推断与被推断关系的句子,叫推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协作肯定的句式表示的推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士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
2、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险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推断,也是文言文中推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有些句子在肯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独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
3、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表达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行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
4、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别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把握这些特别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力
5、量大有帮忙。 2023年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精)二 推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推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推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推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推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肯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确定。这是古汉语推断句的典型构造。“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
6、“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 2、“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推断,这种状况比拟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消失。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同是天际沦落人。”琵琶行 3、动词“为”表推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4、副词“乃”“即”“则”“皆”表推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5、否认推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推断句常见
7、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推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外表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推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状况下它不是推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推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便利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 (一)标
8、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 1、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 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受制于人。 2、“见”,“见于”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行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为”“为所”“为所”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项羽列传 4、被(在文言中较为少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今日被驱
9、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二)意念被动 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消失,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牧由于谗言而被杀。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构造后置)、定语后置句。 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全都的。但有时由于表达的特别需要而消失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一般是为加强感慨和疑问的语气。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
10、感慨和疑问的语气也常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 太不聪慧了,孩子! (二)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行。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句: 子将安之? 百姓足,君孰与缺乏?论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否认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否认句一般带有否认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认性无定代词“莫”。否认句,代词作宾语,是否认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莫非没有别人思念我。 然而
11、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与国也 以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消失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其斯之谓与! 无乃尔是过欤! (三)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 1、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定语
12、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2023年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精)三 流年流行辞职,辞职是轰轰烈烈的事,那就得轰轰烈烈的干。记否“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 ?世俗的枷锁已然套不住奔跑的自由心了。 近日,温州十四中的美女教师王媚媚一封文言文辞职信,惊呆了温十四中全体师生,也惊呆各路网友大神
13、。 文言文辞职信(也许有误): 自恃八斗经纶才,囿三尺壅蔽讲台, 空有一具自由身,落樊笼经年复数载, 人字不当头,一切教改只是障眼术, 抱负与情怀,终被满纸荒唐教育掩埋。 世间事除却生死,都是小事,人间万象活法万千,却大抵只两种:缚于围城以求苟且平稳,或是遵从内心任无拘无束,我取后者。 此生不羁放纵怎可摧眉折腰?沧浪之水清且远,待我去,放白鹿青崖,逐浮萍浪花,但求拥儿册书,有些余粮,看青山在远,秋风欲狂,任世间破事,去他个娘! 2023年文言文东坡诗文的翻译及阅读答案(精)四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同学们,大家熟悉这个字吗?峡,何谓峡?两山夹水的地方,说到峡,风光最为旖旎迷人的那当属“三峡”
14、,曾经有外国朋友问当代闻名学者余秋雨,中国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在哪?他脱口而出三峡。为什么三峡在余秋雨的眼中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今日就让我们带着开心的心情跟着我们的导游北魏闻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一起去神游一番,去揭开三峡神奇的面纱,预备好了吗?那去之前我们先熟识一下环境,先看一段有关三峡风光的短片。 (屏显:三峡风光配乐) 教师讲解: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形成了壮美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三峡全长192公里,指的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给了古今诗人无限的笔意和灵感,诗仙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
15、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走进三峡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过渡:说三峡的景美,其实郦道元的文字更美,理学大家朱熹说,读书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须读的字字洪亮。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若有把握不准的字音,可以对比解释上的读音或是借助字典,也可以和同桌沟通。 请一个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点评。 2、二读课文,品尝三峡的美 (1)过渡:文章不厌千回读,但为什么三味书屋里的孩子,读的人声鼎沸,还是觉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呢?由于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看来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除了读我们还要理解其中的意思。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请同学们参照解释细读课文,以
16、小组争论的方式疏通文义,小组争论时,采纳每人轮番说一句的形式,假如小组争论中发觉有争议的地方用圈注出来,待会我们在全班沟通。 (时间5分钟) (2)过渡:同学们争论的很剧烈,我仿佛已经观察思想与思想碰撞的火花了,一起来看这几句?有疑问吗?(两段文字) 1、那这几句写了三峡的什么呢? 山水 2、山的特点呢? 山的特点:长、多、高峻 水的特点:盛大、清亮、激荡、迅疾 过渡:耳听为虚、眼见实。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想不想亲眼见见三峡的山、水呢?(一组山、水的图片) 是的,三峡的山是美的,教师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三峡的美,美在”这个句式造了一句描写山的句子,看了以后,你能不能也仿照教师的
17、样子,用这个句式说一句有关水的句子呢? 例:三峡美,美在山。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陡崖,层层的峭壁,遮挡天空,拦住阳光。 过渡:山是高峻的,水是盛大、迅疾的,那读山的时候如何读呢? 山:静,读的舒缓 水:动,快、声音大些、有气概 (一泻千里的江水、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又让人感到豪气万丈) 我们说男孩子要象山一样伟岸,女孩子要象水一样灵动,我们请男孩子读山的局部,请女孩子读读水的局部。 过渡:除了写山、写夏水之外,还写了三峡的其他季节的风光,一起来看一下,请一个同学口头翻译一下,其他同学补充。 1、先看春冬之景,特点? 幽美给人一种颜色斑斓、欢快明朗的感
18、受 2、如何读? 轻松、平缓、稍稍明快点 3、在看写了寒秋的风光,特点? 肃杀、悲凉、寒气透骨 4、如何读? 慢、低、哀伤 过渡:摄影家们对美感悟是敏感的,他 们用照片准时的记录了这一切,春冬之时和秋景的照片教师也有,要看吗? 3、三读课文,领悟三峡的美 过渡:有位伟人说过,一起宏大的创造制造都是从仿照来的,尽管我们从理论上知道如何读了,但我们还要虚心一下,先取取经,听听人家是如何读的? (学生评价)想仿照吗? 请学生预备一下,教师为其配上音乐,学生评议,教师总结。 三、感悟三峡 过渡:“知者乐山,仁者乐水”,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水 现代作家刘白羽在长江三峡中描写三峡的水“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东坡 诗文 翻译 阅读 答案 原文 译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