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说课稿三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数学说课稿三篇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直观熟悉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把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熟悉了垂直与平行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学好这一局部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力量,增加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进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2、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受将实物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它们真正把握数学学问与技能,理解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熟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把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 (2)经受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沟通,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力量,培育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 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根底,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受学问的形成过程,把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把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设计理念为: 1、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学问成长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阅历,激发学生学习热忱,让学生在经受、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数学学习理
3、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效劳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进展”的教改思路,采纳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实行“观看、分类、比拟、操作”等方式进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沟通学习。 (3)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学法: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实际操作,动手试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法,经受学问的发生、进展和形成过程,进而在沟通中体验图形的特征,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共性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什么是平行线? 2、画一组平行线。 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学问水
4、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冲突,我们必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根底,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仔细观看,这幅校园情景图中,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小组争论沟通)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识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忱投入到探究之中。 (三)熟悉特征,明确关系。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看、操作,熟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依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 1、画四边形。 同学们,刚刚我们在图中观看到许多四边形。在你们的生活中观看到的可能不只是这些,下面请同学们把刚刚观看到的四边形或在其他
5、地方观看到的四边形,画在你们的图画纸上,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 2、作品展现。 (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享受胜利的喜悦,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3、作品分类。 (为了表达便利,将作品编上序号) (1)观看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2)哪些是你知道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3)请小组合作把这些四边形分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教师巡察,指导点拨) (4)依据学生分类,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并随机板书:平行四边形 梯形) 4、观看图形。 (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有什么
6、特点(同学间相互沟通、争论) (2)沟通小结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一般的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观看、思索、探究、质疑,培育和提高他们的分析力量和综合力量。 5、验证结论。 (1)请同学们翻开书第72页,找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引导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验证刚刚观看到的结论。 (2)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做的?你的方法和他一样吗? (3)检验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提醒概念。同学们的猜测通过验证是正确的,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给学生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在动手实践、沟通争论
7、中探究新知,把握图形的特征,还有机地进展了教材的重组,引导学生熟悉梯形各局部的名称。 (5)练习。(出示课件:以下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 设计意图:准时反应,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稳固新知,内化新知,体验胜利之乐,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调控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生活中的应用。 (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课件展现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联系身边的实物熟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生活效劳,并激发他们喜爱生活的情感和剧烈的探究欲望,培育擅长观看的良好
8、习惯。 7、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一下你的理由。 分小组争论,然后沟通结果。 (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请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 (4)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弄清四边形间的关系。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看,共同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现有教学用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图形间的关系,构建属于自己的学问。 (四)引导看书,稳固练习。 自由看书,鼓舞学生质疑问难。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动手实践、合作沟通、反应练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根本到达,再引导学生将以
9、前所学的零碎的、不完整的、模糊的信息通过看书争论,进展整理归纳,使之上升为理性的、完整的真知,学生能清楚明白地正确理解、把握新的学问。 数学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其次学期第四单元用一位数除的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是单元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整数除法的相关学问,学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口算表内除法的根底,所以学生的认知构造已具备同化新知的根底。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是可行的,但是具有肯定的挑战性。学了这一内容后,为学生把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学问和思维根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学习除法的分步
10、计算的算理,从而探究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表达了义务教育为学生终生进展奠定根底这一理念,是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解决简单问题的根底。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计算任然是他们必需把握的一项很重要的根本技能。但相对于几何课的好玩生动,计算课相比照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拟抽象,不简单把握。班中的同学往往喜爱在课上做练习题,而不情愿理解计算的算理。然而没有算理的支撑,计算往往会消失许多错误。因此对于两位数被一位数除这节课,我将它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先通过情景设计与详细活动操作探究两位数被一位数的分步计算,从而为其次课时竖式计算奠定根底。 教学目标: 1. 通过现实的情境及详细操作活动,探究两
11、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 2. 理解除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问题。 3.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初步培育学生的思索力量与动手操作力量,进一步进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重点难点: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算理,并能够写出分步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首先通过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进展复习引入,为本节课作铺垫。 404= 364= 505= 265= 606= 166= 163=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整个新授环节我分为三个层次,从而帮忙学生正确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算理。 1、情境引入,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探究764的计算方法。 媒体出示情景
12、:小胖有76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伙伴,每人分到几支铅笔?请学生以小棒代替铅笔分一分。这个设计可以让学生体会先分捆,再分根,两次分的商相加就是最终的商的方法。教师以填空的形式将分铅笔的方法和计算的式子记录下来,给学生供应一个支架,为之后计算商有余数的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题作铺垫。 每人先分得()捆,就是()支。 4= 余下()支,每人再分得()支。 4= 合起来每人共得()支。 764= 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算理,提高学生自主思索,有条理的解决问题的力量。 2、通过想象分铅笔的过程,得出765和766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借助上一个环节的实践活动。在初步理解算理的根底上,教师要求学生
13、不借助教具,同时在被除数不变的状况下,想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过程。并写下分铅笔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应的算式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505=10 余下(26)支,每人分得(5)支,剩(1)支。 265=51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5 )支,剩(1)支。 765=151 每人先分得(1)捆,就是(10)支。 606=10 余下(16)支,每人分得(2)支,剩(4)支。 166=24 合起来每人共分得(12 )支,剩(4)支。 766=124 媒体呈现分步计算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三个算式中被除数和三个算式中商的关系。以此得出总结:两次分的被除数相加就是要分的总数,两次分的
14、商相加就是最终的商。总结出计算方法后,教师出示714一题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直接写除分步算式,并复述分小棒的方法,再次强调先分捆,再分根的重要数学思想。 3、小组争论763的计算方法。 不同于之前的除法算式,763需要学生尝试拿出更大的整十数去分。可能有局部同学会先拿出3捆分,再拿出3捆分,这样的思索过程应当赐予确定,并鼓舞学生思索:能否直接拿出6捆分给3人,每人分得2捆?这样整捆的只要分一次就可以。 整个新授环节层层深入,学生在情境中动手操作,积极思索,从而理解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的算理,完成教学重难点的任务。 三、练习稳固 在练习环节,我出了这样四组有层次的习题来帮忙学生稳固新
15、知。 726= 783=606= 126= 675= 954= 5= 5= = 3=603= 第一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能够整除的除法,我供应了计算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只需填入计算结果; 其次组是两位数被一位数除有余数的除法,在过程中,缺少了一个被除数,需要学生自己思索; 第三组则缺少了两个被除数,此时学生需要运用算理,思索先拿出几十来除; 第四组就需要学生自己写出计算过程。 四组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借助肯定的支架进展练习,既能稳固新知,又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整堂课在注意算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景设计的动手操作,活动争论,把握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分步计算方法。新授环节和练习的设计以分层
16、的形式逐步进展,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为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其次课时竖式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学问根底。 数学说课稿 篇3 一、说课内容 三天适应性生活数学实践活动课,我取名它为数学乐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而且一下子进入寄宿式学校会特别不适应。在三天适应性生活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对以前的学习生活有个过渡,对以后的学习习惯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与设计理念 由于一年级学生把握的数学学问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所以,数学乐园活动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情景为内容,供应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使学生在好玩的活动中学数学、
17、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一)活动目标: 1、在经受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用数学、学数学的乐趣。 2、初步培育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熟悉四周事物、与人沟通合作的意识,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阅历和实践力量。 3、渗透礼貌、有爱心的教育,表达数学的人文精神和德育价值,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活动重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用数学、学数学的乐趣。 (二)设计理念: 1、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的培育。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把握数学学问,培育数学力量,而且要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学问的来源与用途。基于这一理念,本课设计了含有数学问题的
18、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玩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强调数学与生活阅历的联系。基于这一理念,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表达了数学学问生活化和生活题材数学化,尽量使活动内容生活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时间弹性化,并遵循了实践性、自主性、学科性等原则。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欢送大家来到数学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有许多好玩的嬉戏,想玩嬉戏的小朋友必需会数1到10,你们会数吗? 学生数1、2、3、10。教师说:恭喜你们,顺当过关,我们开头嬉戏吧 (二)活动开展 活动一:报数嬉戏 介绍嬉戏规章: 1、四大组中,每一大组中,奇数小组的小朋友依次起立按挨次报数,报到3的小朋友不说,
19、拍拍手,说自己的名字。旁边偶数小朋友做裁判,手势表示对错。 2、其他组小朋友监视 先请4位学生示范,再开展活动,最终评比,全对的得五星,错一个少一星。 活动二:投沙包嬉戏 介绍投沙包嬉戏规章: 1、请男生和女生分成两队 2、每队选两名小教师当裁判,组员谁投中一个,那个队就的一个标记O。 最终进展评比,最多得4个星,少得3星。 (三)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靠自己的努力,在数学乐园玩了玩,你们快乐吗?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觉生活中有许多数学学问。 设计意图 上课开头导入,创设学生要在乐园游玩的情境,把他们的留意力吸引过来。 活动一:起立嬉戏让学生感到既紧急有轻松,这一活动以学生特别熟识的起立为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体会到起立中也有数学,原来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活动二投沙包嬉戏让孩子门感到很兴奋,通过参加让孩子们感知大事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了解直观比拟两个数多少的方法。这一活动将课间活动与数学活动整合起来,表达了“做数学”的理念。让学生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处理信息,并有意识地渗透统计思想和比多少的问题资源,拓展了学生“玩”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获得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悟、玩中乐的情感体验。 最终做一下总结,对以后数学课的连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