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1.1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识别植物,能简洁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比照观看,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看、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熟悉植物的深厚兴趣。 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 识别植物,能简洁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比照观看,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教学预备 为学生预备: 塑料
2、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预备 植物、课件 教学流程 1 教学环节准时间: 导入新课 教师知道要点:教师展现叶子。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教师今日带来了什么礼物? 预设生:各种各样的叶子。 教师谈话:今日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叶子。 学生学习活动:观看、表达。 评价要点:关注每个学习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学问、方法、力量) 2 教学环节准时间:讲授新课 教师知道要点: (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看视频 教师播放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 预设生:树、草、花等。 教师提问:说说你知道的植物。你能描述它的样子吗?请你和你的小组同学们说
3、一说。 预设追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 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生长在哪里? 教师活动:出示事先预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 预设生:叶子是绿色的,像芭蕉扇,生长在水里。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教师出示书中第2页的。 教师提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请同学们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预设生4:池塘边长在石头缝里的也是植物 教师引导: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生: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 教师板书并记录。 3.塑料花是植物吗 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为什么? 预设生:不是;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 教师:塑料花是植物吗? 预设生:不是,由于塑料花不是活的。 (二)种一棵
4、植物 1.种植方式 教师出示自己带来的一些植物, 如胡萝卜、小葱、绿萝枝条、大蒜、多肉植物的叶片、小苗、种子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教师带来这些植物的种植方式有哪些不同? 预设生:有的种在水里,有的种在土里。 教师介绍:哪些植物适合种在土里,哪些植物适合种在水里。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展争论。 学生进展汇报。 预设生1: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预设生2::长叶子的是植物; 预设生3: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 3 教学环节准时间: 拓展延长 教师知道要点:种一棵植物 教师谈话:布置学生回家完成种一课植物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思索、梳理。 4 教学环节准
5、时间:小结 教师知道要点: 教师提问:今日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生1:我知道了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预设生2:动物虽然有生命,但是它不是植物; 预设生3:塑料花不是植物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表达、思索、质疑、梳理。 1.2 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具有根、茎、叶等构造。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看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看到的信息; 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仔细观看、仔细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惜植物。 教
6、学重点 植物具有根、茎、叶等构造。 教学难点 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预备 为学生预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预备 植物、课件 教学流程 1 教学环节准时间: 导入新课 教师知道要点:教师出示一盆菊花问:谁熟悉它? 预设生:在菊花没有开放的状况下, 不少学生可能并不熟悉它。 教师谈话: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观看一棵植物。 学生学习活动:倾听、表达。 评价要点:关注每个学习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学问、方法、力量) 2 教学环节准时间:讲授新课 教师知道要点: (一)初识菊花 猜一猜 教师组织学生猜一猜。 预设生:在学生猜不出,答案五花八门。 教师出示一张菊花开花时的, 让学生通过观看盛开的菊
7、花再次猜想植物的名称。 预设生:菊花。 2.说一说 教师组织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菊花。 预设生:在许多地方见过,公园里、家里种植 师生小结:菊花分布很广泛,生长在土壤中。 (二)植物的身体 教师谈话:教师给每个同学带来一株植物,现在我们要熟悉它和它交朋友,首先,我们要分清晰植物的身体构造。谁能来指一指? 预设生:叶子、茎、根。 教师提问:假如我们走进它,你还能更认真的发觉它的隐秘吗? 预设生1:叶子上有条纹(叶脉); 预设生2 :叶子边缘有锯齿; 预设生3 :茎上还有小结。 教师提问:你还有更多的方法观看它吗? 预设生1:闻闻味道; 预设生2 :假如是在大自然中还可以听听。 (三)画一株植物 教
8、师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熟悉这株植物了,让我们一起送它第一份礼物,给它画个像吧!翻开活动手册我们一起来画植物。 学生在积存本上画,教师指导。 全班分小组进展汇报沟通。 学生学习活动: 五花八门 教师出示一张菊花开花时的, 让学生通过观看盛开的菊花再次猜想植物的名称。 3 教学环节准时间: 拓展延长 教师知道要点:种一棵植物 教师谈话:布置学生回家完成种一课植物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学生学习活动:种一棵植物 4 教学环节准时间:小结 教师知道要点: 教师提问:今日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生1:我知道了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预设生2:动物虽然有生命,但是它不是植物; 预设生3:塑料花不是植物 学生学习活
9、动:学生表达、思索、质疑、梳理。 作业布置: 画一株植物,需要有根茎叶构造。 板书设计: 1、2 观看一棵植物 构造:根 茎 叶 观看方法: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 远 近 整体 局部 1.3 观看叶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了解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根本特征。把握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头生长,到最终年轻死亡,完成了一生。 2、过程与方法:依据肯定的推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展讨论树叶的兴趣,培育爱惜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 开展观看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
10、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 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推断。 教学方法 观看法、引导发觉法、争论法。 教学预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奇叶和落叶,白纸, 教师预备:一个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里处处是绿色的世界,今日我把这一片绿色带到了课堂上。(出示)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叶子)今日我们就来讨论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 二、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 师:上课前同学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请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收集树叶的?(生:捡到的) 师: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要爱惜花草树木,不
11、能任凭采摘树上的树叶。现在请同学们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子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给出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三、观看比拟树叶: 1、质疑: 师: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请各小组同学沟通争论,然后指名汇报。 2、同一种树叶的推断:教师出示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外形、大小等方面有肯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这是怎样一片叶?再出示另一片,设问:这又是怎样一片叶?两片是同一种叶吗? 师:你们依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又你们依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 师小结:推断是不是同一种叶,我们主要看叶的外形,叶的边缘,叶的外表状况等。学生观看并描述。学生先争论再答复。
12、 3、熟悉叶的构造: (1)、这么多叶子它们身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下面我们来讨论叶的构造。 (2)、师出示一片完整的叶子,认真观看,它们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 (3)、师小结:同时观看全部完整的叶,(出示课件)我们能发觉不同种叶有一样的构造。大局部叶具有叶柄、叶片,叶片上还有叶脉。 教师板书: 叶片:有叶脉 完整叶的构造 叶柄 (4)、自我介绍(出示课件) 四、观看叶的生命特征 1.思索:长在树上的新奇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长在树上的新奇的叶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而落叶是死的,是无生命的。) 2.一条枝条上的叶的观看 (1)课件出示一条枝条:下面请各组同学认真观看一下树枝上的叶子,你
13、能在这条树枝上找出几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树叶? 板书: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 (2)推想:一片叶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板书: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 (3)总结:很多植物的叶在春天长出了叶芽,然后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渐渐地长大,变老,到了秋天就枯黄死去了,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年轻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五、拓展: 师:你喜爱树叶吗?那么不要把捡来的树叶铺张了。绽开想像的翅膀,用你灵活的小手,发挥你的聪慧才智,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叶的宠爱之情吧。 接下来我们先来观赏一下我们班的小朋友用树叶绘制成的贴画吧! 板书设计: 1、
14、3 观看叶 构造:叶柄、叶片、叶脉 叶是有生命的 1.4 这是谁的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四周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看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洁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依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查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科学态度目标 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看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力量,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供应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完成任务并表达。 教学预备 学生预备
15、: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 “猜叶”的嬉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现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 1.在查找前,组织学生适当沟通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留意什么问题? 2.到教室四周的树木旁查找, 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外形、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查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
16、以上的时间。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示学生,“我们是依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看、比对。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沟通环节供应更丰富的信息。 三、研讨 围绕“我们是依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 两个问题进展,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觉了这种植物?”请学生面对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板书设计: 1、4 这是谁的叶 依据:叶柄、叶片、叶脉 颜色外形 1.5植物是“活”的吗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
17、.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分于非生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看、比拟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科学态度目标 1.情愿倾听、共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叙述自己的观点。 2.培育学生熟悉和讨论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珍爱生命,爱惜身边的植物。 教学重点 知道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分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观看和记录自己种植的植物生长过程,归纳植物作为生命体“活”的证据。 教学预备 为学生预备:学生自己种养的植物、学生活动手册,以及有关植物是“活” 的的生活照片、图画等相关资料。 教
18、师预备 塑料花、植物、课件等。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1 教学环节准时间: 复习导入 教师指导要点: 教师提问:在我国一年有几个季节呢?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预设学生:思索答复。一年有四个季节,现在是秋季。 教师提问:在这一年四季中我们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预设学生:长高了,变胖了,变瘦了,头发变长了等等。 教师追问:那同学们有没有留意过一年四季中我们四周的植物有什么变化呢? 预设学生:沟通争论答复。 教师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都开头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秋季又被称为收获的季节,许多植物都是在秋季收获果实。可以见得,一年四季里植物都发生着很多的变化。在开学
19、的第一课,教师就让大家种下了一棵植物,并让大家做植物生长记录表,也在班级填写了植物生长记录表,那教师不禁要问:植物是“活”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书写板书:植物是“活”的吗?) 预设学生:争论沟通植物在生长中的变化。 学生学习活动: 课堂活动一:思索 一年四季中我们四周的植物有什么变化呢? 评价要点:关注每个学习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学问、方法、力量) 2 教学环节准时间: 讲授新课 教师指导要点: 教师引导:同学们观看都比拟仔细,也看到了大家在过去一个月里的努力,下面我们一起翻开活动手册,在活动手册中将你找到的植物是“活”的理由圈出来。 预设学生:填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
20、想在全班同学面前来展现自己的记录表呢? 学生活动一:展现记录表 规章:学生将自己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观看到的植物变化记录展现出来,并简洁讲解。 教师追问: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你是如何照看它的呢? 预设学生:回忆自己如何照看植物。 教师指导:对展现记录表环节进展总结归纳,帮学生理清思路,帮忙学生将不能作为植物是“活”的证据划掉。 教师谈话:教师这也有一些记录了樱花在一年四季的变化,请同学们利用我们所学的学问来给根据春、夏、秋、冬的挨次排序。(教师出示课件) 预设学生:争论完成要求。 教师巡察,并适时给与指导。 教师提问:现在教师要找同学来描述一下樱花在一年四季的样子。 预设学生:答复。 教师追问:那么
21、在明年樱花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预设学生:思索沟通。 教师提问:经过刚刚大家的剧烈争论,我们找到了一些植物是有生命的证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证据呢? 预设学生:思索答复。 教师给与评价。 教师谈话:同学们真棒,在大家找到的“证据”中,有一些可以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有一些不能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翻开班级记录表) 预设学生:争论沟通哪些是真证据,哪些是假证据? 教师引导:对学生的沟通争论进展正向评价,帮忙学生学会如何辨别哪些可以作为植物是有生命的证据。并指导学生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板书) 预设学生:完成活动手册。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第一节课教师带
22、来的塑料花吗?当时有的同学还有一些怀疑,现在谁能给大家说一下塑料花不是“活”的理由呢? 预设学生:思索沟通答复。 教师给与评价与总结。 学生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一:展现记录表 规章:学生将自己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观看到的植物变化记录展现出来,并简洁讲解。 3 教学环节准时间: 拓展延长 教师指导要点: 拓展活动 教师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惜植物,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不能随便践踏和采摘,那假如妈妈有一些菜买多了剩下吃不完怎么办呢?比方说:胡萝卜、土豆、地瓜等。 预设学生:思索。 教师引导:有些同学说扔掉,有点铺张哦,现在教师教大家一个小妙招,可以让看似多余的植物
23、既不铺张又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先看一看教师这里的小盆景,美不美呢?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吗? 预设学生:猜植物。 教师谈话:我教给大家的方法就是将一些多余的植物制作成植物盆景,各位同学可以让爸爸妈妈一起做哦。(讲授植物盆景做法) 附: 植物盆栽做法: 用料:做菜时丢弃的胡萝卜头一个、浅盘一个、少量水 步骤:1、胡萝卜头留得稍厚一点;(由于胡萝卜生长需要养料,越厚长得越茂密) 2、取浅盘,倒入少量水,大约0.5cm深的水即可; 3、放入胡萝卜头,将浅盘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4、常常换水,接着就等着绿油油的小苗出来啦。 学生学习活动: 制作植物盆栽 用料:做菜时丢弃的胡萝卜头一个、浅盘一个、少量水 步骤:
24、1、胡萝卜头留得稍厚一点;(由于胡萝卜生长需要养料,越厚长得越茂密) 2、取浅盘,倒入少量水,大约0.5cm深的水即可; 3、放入胡萝卜头,将浅盘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4、常常换水,接着就等着绿油油的小苗出来啦。 4 教学环节准时间: 小节 教师指导要点: 教师提问:今日你都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表达、思索、质疑、梳理。 板书设计 1.5 植物是“活”的吗? 会长大、会生病等 需要阳光、需要水、要施肥等 1.6 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在实地观看中,发觉不同地点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特征和名称。 2.再一次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科学探究
25、目标 1.通过实地观看,熟悉四周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3.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对植物的观看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加沟通和争论,敬重他人。 2.产生熟悉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惜植物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学预备 学生预备: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师预备:一些植物的、资料或者实物和课件。 教学过程 1 聚焦 1.教师出示一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26、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 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忙学生梳理植物各个局部的特征。 2.教师再出示一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请学生观看和描述。这时教师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到的叶、开花、有果实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 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阳光和水等。 2 观看校园里的植物 1.引导学生争论应做的预备和留意事项。在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识:留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 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展分组,并提出要求:活动时,小组一起行动;不到有危急的地方去;听到教师的集合声要准时回来;留意不拔起、采摘或损害植物。 2.首先
27、把他们带着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一起进展观看,再次明确观看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看、记录活动。教师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3 研讨 1.沟通我们观看的植物观看、记录活动完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共享观看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现,描述自己画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还有哪些新的发觉。 2.学生在展现过程中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有所缺乏,教师需要不断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植物开花了,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准时记录学生的答复,并补充在班级记录表中
28、。最终教师设疑:在观看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题?激发学生连续观看和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1.6 校园里的植物 实地观看 观看方法 做好记录 其次单元 2.1 在观看中比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观看物体的一样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展比拟。 2.了解不同的观看和比拟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3.知道比拟需要公正。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看和比拟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看的结果,并与同学争论、沟通。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展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情愿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叙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展小组合作学习。 科
29、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看和比拟是人们常常用到的熟悉活动。 【教学重点】 能用合理的方法对不同物体进展比拟。 【教学难点】 理解比拟物体是需要公正的。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评价表、五角星、嘉奖贴、演示用恐龙模型、板书用恐龙模型、纸带、田字格磁贴、一大一小气球、伸缩棒、翻页笔、课件 学生预备:水槽、4只恐龙、排序模具、记录表 【教学过程】 课前: 1.听说你们班主任教师说,你们班有个口令可厉害了,试一下 2.小组确立,小组长起立,你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试验完毕时要收好器材并保管好,不能再让其他小朋友动了,能做到嘛? 3.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给每组都加一个五角星,介绍评价方法(
30、等会课堂中假如你们小组的小朋友遵守纪律的、积极发言的、仔细听讲的小组,教师会连续加五角星,最终五角星数量最多的小组,每一位小朋友能够得到一份神奇礼物噢。 4.科学小嬉戏:(1)一大一小气球,哪个大?哪个小?(2)伸缩棒变长变短(3)比拟两个学生的身高,正常比拟和踮脚比拟,铺垫比拟要公正。PPT(比拟) 开头正式上课: 一、直接导入 师叙述:刚刚我们比拟了两个气球的大小,比拟了伸缩棒的长短,比拟了两位小朋友的身高,这些比拟都是在观看的根底上进展的。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观看中比拟。板书:在观看中比拟 二、比拟中的恐龙 1.师叙述:气球的大小会比拟了,其他东西的大小你们会比拟吗?都这么厉害啊,教
31、师有点不信任啊,PPT出示,现在难度升级,我们再来比拟一下列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 2.学生答复,追问理由。 三、比拟恐龙模型 1.师叙述:中的恐龙有远有近,要比拟大小很难。为了比拟得更精确,我们需要出示两支恐龙比拟大小,你觉得哪只大?(有得说长,有得说高)板书长短、高矮 2.现在我们要比拟大小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换一种比拟方式,高矮能比拟吗?今日我们来当回小教师,开学初教师一般都会给你们排排队,然后依据身高来安排座位。现在我们每一位小教师也要依据恐龙的高矮给它们排排座位。这是一个小教室,我先把一号恐龙同学先放在其中一个座位,另外得恐龙呢?也把它们放进去,让它们都看教室前面。PPT,好了,现
32、在我们可以比拟它们得高矮了。你会怎么比拟呢? 3.出示PPT,师:给恐龙比拟身高,必需要保证公正,就像我们比身高不能脚踮起来,你看这些恐龙都是站在同一个高度,为的就是公正。那我们的手应当怎么放才算公正呢? 4.师叙述:比拟完后,我们可以依据高矮给它们排排队重新换一下座位了,根据高到低可以从左往右排。并将恐龙的编号在记录表中也对应地按从高到矮的挨次写下来。(PPT出示) 5.请小组长上台领取器材,开头活动。 喊口令,停下来,请小组长保管好器材,给小组进展评价 6.教师拿其中一个小组的实物进展投影,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拟高矮的?结果是怎样的? 7.现在我们这些小教师已经给小恐龙们安排好座位了,但是有
33、一些恐龙很不快乐,它们说为什么肯定要依据身高来排座位呢?假如是根据身体的长度排,它确定能得第一名。小教师们,那我们就根据从长到短的挨次再给恐龙们排一次队吧。比拟长短,手应当放什么地方呀?你们觉得有没有哪里不对?有没有做到公正?恐龙的头应当靠住挡板,再用手比拟。还有其他比拟方法吗?(胖瘦)PPT记录表位置讲解 8.学生开头活动,教师指导。 9.教师请一组拿实物展现,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拟长短的?结果是怎样的?当我们无法直接比拟大小的时候,可以比拟它们的高矮和长短。板贴实物恐龙 师:从长到短排序与刚刚从高到矮的排序一样吗?再投影一组从胖到瘦的排列,引导学生说出比拟方法不同,结果也会不同。 四、拓展延
34、长(机动) 1.师:今日我们学习了用手比拟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回到家,你们想用这种方法去比拟什么? 2.出示PPT(苹果的大小,手机的长短,杯子的高矮)除了用手比拟,比方也可以用教鞭、书本等物体来进展比拟。 五、完成评价 1.评比最正确小组,送礼物 2.取下记录表,回去填写到活动手册上。 板书设计: 2.1 在观看中比拟 不同的比拟方法 长短 高矮 结果不同 2.2 起点和终点 科学概念目标 1.共同的起始线是公正比拟的根底。 2.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根本要素。 3.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 2.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 科
35、学态度目标 1.进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沟通信息的重要性。 3.情愿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叙述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探究证据。 4.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竞赛成功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比拟和测量是人们熟悉世界的根本方法。 2.熟悉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预备 学生预备: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胶水、剪刀、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 聚焦 1.嬉戏导入。 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竞赛跳远,其他学生观看。 2. 问题聚焦。 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依据答复,让学生重新竞赛,画起
36、跳线和落脚线。 2 探究:纸蛙跳远竞赛 1. 体验纸蛙跳远。 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动一段距离。 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 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正竞赛规章。 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是无法便利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展比拟。为了便利,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 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展比拟。 可以用课件展现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再展现一条终点线和一
37、个纸蛙,让学生留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全班要统一标准。 3.纸蛙跳远竞赛。 发材料。分小组活动。 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确实定提示他们在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4.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比拟自己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蛙的跳远距离。 比拟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拟终点。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看、比拟 “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跳得最远的纸蛙。 3 研讨 教师可以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 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基于试验的关键步骤,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 接着可以提问:“观看张贴在
38、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供应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么信息?”“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 教师在比拟中需反复提示:对齐起点确定终点。 4 动手操作贴纸带 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板书设计: 2.2 起点和终点 对齐起点 比拟终点 课后反思: 2.3用手来测量 一、内容标准 17.3 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12年级 :熟悉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使用工具对材料进展简洁加工。 18.3 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良和完善。 12年级:利用供应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对
39、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良建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其次单元比拟与测量中的第三课。比拟与测量单元中,学生将观看事物间的一样和不同之处,并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体验尺子的创造过程,理解统一标准的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初步养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在本课中,学生们的学习将从比拟活动转向测量活动,将通过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自己的手)开展测量活动,当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一拃”这个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高度后,他们会发觉由于各人手指不同而导致了测量结果的不同,意识到使用非标准的测量单位将导致结果的多样性,这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根底。 凉爽一秋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擅长仿照,但对自己的掌握力不强;他们乐于动手实践探究,但缺乏团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方法,这需要教师进展有针对性的引导。 在前面两课中,学生已经对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距离)进展了比拟。对于比拟物体大小、长短的技能,孩子根本已经把握。在这一课,学生用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熟悉到测量是被测量物体和某一标准的比拟,比拟的结果可以用数据来描述。 四、学习目标 1、知道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2、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