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字。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重要电话的重要性,懂得做事要讲诚信,做个英勇顽强的孩子。 教学重点: 理解重要电话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 理解重要电话的重要性 教学具预备: 字典 词典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导入 师:今日我们学习20课重要电话(板书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读课题质疑,简洁板书:什么电话?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吗?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出自己一人在家的体会。 师:我们一起看看书中的小女孩是怎样做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熟悉的字查字典,把字音查正确,把句
2、子读通顺。 2、读准以下词语的读音(板书) 3、两个人相互检查读书。 4、指名分段读课文,集体评。 三、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并找出重要电话是什么? 1、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谁来说说重要电话是什么? 重要电话就是天亮时妈妈打来的电话 四、理解这个重要电话如何重要 1、争论:为什么这个电话重要? 边朗读课文,小组争论回答下列问题 2、汇报沟通 在沟通时学生要边读边说出重要电话重要的缘由,重点弄清以下三点 (1)妈妈打电话的目的,意在引导孩半夜里一个人在家熬炼胆识,成为英勇的孩子,育人的目的重要。(板书) (2)从妈妈打电话的时间和内容看,是了解莎莎是否在家,是否
3、克制了胆小,育人的结果重要。(板书) (3)从莎莎等电话过程及结果看,等电话真正起到了激发孩子思想斗争,不断克制胆小的作用,育人的过程很重要。(板书) (3)莎莎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妈妈怎样?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班内沟通预设: 1、莎莎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 2、莎莎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莎莎是个能克制困难的孩子。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教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莎莎开头很可怕,而且几次想逃跑,但最终她逃跑了吗?为什么? 莎莎没有逃,由于她怕那个重要电话是病人找妈妈的。 教师还觉得莎莎的妈妈是个很聪慧的人?你们有什么看法?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说出来我们
4、大家一起解决。 发表学生的共性化想法,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说的状况,准时发觉学生当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共性化的朗读,读出莎莎的可怕及心里的冲突。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莎莎心里的变化,发觉莎莎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体会出莎莎还是个很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孩子。 五、变换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把文中的“莎莎”都该为“我”来读 六、小结 1、与家长说说,学习完这篇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应当向莎莎学习什么? 板书设计: 课外拓展: 你有这样的经受吗?你的感受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携、蔡等生字。 2、
5、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3、学习蔡伦观看发觉和探究精神,培育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难点】学习蔡伦观看发觉和探究精神,培育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争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常喜爱看书积存学问吗?教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常积存的学问最丰富。谁创造了电灯。(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创造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创造的。 看来大家平常的积存着不少呢,我们发觉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创造)我们
6、今日的课就与创造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日的新课纸的创造。【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制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匀称、传承。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明确: 第一局部(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宏大奉献之一。 其次局部(2-4):纸创造的过程。 第三局部(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内容明确: 3、蔡伦为什么要改良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三)深入研读 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良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
7、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巧好用的纸张。 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简单得到,价格廉价,很简单满意人们的需要。我很鄙视他,赞美又骄傲。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构造上有什么关系? 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照应的关系。 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创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宏大奉献之一?” 明确:由于造纸术的创造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进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宏大奉献之一。 4、小组争论环节: (1)从文本中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蔡伦是纸的创造者。由于他创造了纸,从而引起中
8、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创造,成为转变世界面貌,特殊是转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宏大创造家。 (2)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良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蔡伦创造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进展,影响了全世界。蔡伦的造纸术原料简单得到,价格廉价,书写流利,很简单满意人们的需要,因此被传承下来。 (四)稳固提高 观看视频四大创造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创造,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创造之一,我们要喜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作业:搜集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几种介绍给大家,并写几句节省用纸
9、的广告宣传词。 五、板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多种形式的读的根底上想象、感悟。 2、通过表演、联系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制恐惊单独在家的经受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英勇、守信的孩子。 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秋儿等电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秋儿的详细表现,通过指导学生共性化朗读、表演等方式体验人物情感,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0、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过夜的经受?假如让你晚上单独在家,你会可怕吗? 鼓舞学生实话实说。 2、有一个叫秋儿的小朋友,原来她胆子可小啦,可是她竟然单独在家度过了整个夜晚。你肯定奇怪,她是怎么由胆小变英勇的呢?这可多亏了一个重要电话。板书课题 (二)读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瓜里肯定消失了不少问号吧,你想知道什么呢? 如:这个重要电话是谁打的,谁接的?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这个电话为什么能让秋儿变得英勇?为什么说这个电话是重要电话? 教师随机简洁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好,现在抓紧读一读课文,去文中查找自己的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
11、通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画诞生字新词,多读一读,想想有哪些识记本课生字的好方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当“小教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 “比一比”,给形近字“娜、哪、那”分别组词,然后做选字填空练习。 4、指名接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初步解疑,了解课文大意。 1、对刚刚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答案了吗? 电话是妈妈打给秋儿的,在电话中夸奖秋儿是个英勇的小姑娘。 教师随机板书“秋儿、妈妈、胆小、英勇”等词语。 此时解答简洁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临时存疑。 2、谁能用上这几个词(“秋
12、儿、妈妈、重要电话、胆小、英勇”)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反应,能讲清大意即可。 三、前后比照,体会变化。 (一)体会“胆小”。 1、其次自然段,指名读。 2、谁能读得让我们都感觉到秋儿胆小?谁能读得让我们觉得秋儿的胆子还要小? 3、体会哪些词重读可以突出秋儿的胆小? 可、每逢、总要 (二)感受“英勇”。 1、最终一句话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妈妈说秋儿英勇了吗? 这一次秋儿单独在家过夜,没有再逃到娜娜家。 2、从“胆小”到“英勇”,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下节课看看这一夜秋儿究竟是怎样度过的。 其次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受成长。 (一)品读“有电话”局部。 1、课件出示
13、语段(妈妈临走时说的话),指名读。 板书“有”,即有重要电话。 2、指导学生用严肃的语气读,并做出严厉的表情。 3、你发觉妈妈特殊强调哪个词?重要。 电话这么重要,妈妈这么重视,那么秋儿会以为是什么电话? 秋儿可能以为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找妈妈,事关生死。) 4、假如你是秋儿,听了妈妈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我肯定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任务。 (二)品读“等电话”局部。 1、过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等电话(板书:等。)的过程中,胆小和英勇就像两个小人,在秋儿心里打了起来。这个是“胆小鬼”秋儿,这个是“英勇者”秋儿。两个秋儿绽开了一场剧烈的比赛。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读4-8自然段,想一想:“
14、胆小鬼”秋儿和“英勇者”秋儿各有怎样的表现?用直线画出表达秋儿胆小的语句,用曲线画出表达秋儿英勇的语句。 学生自读自悟。 3、全班沟通。按事情进展挨次,引导学生读语句,谈体会,并指导感情朗读。 (1)妈妈刚走 指名读自己画出的语句,说明是哪个小人的表现。 得出第一轮比赛结果:“胆小鬼”秋儿处于肯定优势。 (2)一会儿,电话铃响了 读语句,谈体会。 让学生表演“扑”、“抓”动作,体会秋儿急迫的心情。这么焦急,说明什么? 秋儿胆小,想接完电话后逃到娜娜家去。 通过做表情理解“沮丧”一词。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得出其次轮比赛结果:“胆小鬼”秋儿仍占据上风。 (3)天色慢慢暗了下来 读语句,谈体会。
15、从“静得可怕”、“特别紧急”体会秋儿的胆小。 从“快乐”、“安静”体会秋儿慢慢变得英勇。 是不是真有老鼠在走廊跑动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这仅仅是秋儿恐惊时的一种想象。 得出第三轮比赛结果:“英勇者”秋儿和“胆小鬼”秋儿打成平手。 (4)地板上突然响了一下 小组合作,表演第7自然段描述的场景。 安排角色: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胆小鬼”秋儿和“英勇者”秋儿,其他同学可以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供应建议。 留意把秋儿的心理活动变成台词说出来。 登台表演。师生评议。 得出第四轮比赛结果:“英勇者”秋儿占了上风。 (5)躺在沙发上 “秋儿躺在沙发上,用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英勇的人。”想象一下,她
16、可能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得出第五轮比赛结果:“胆小鬼”秋儿甘拜下风,“英勇者”秋儿最终取得成功。 4、小结:在漫长的等待中,秋儿由最初的想逃到后来坚决地对自己说“我不能走!”她最终克制了自己的恐惊,成长为一个英勇的孩子。 (三)品读“接电话”局部。 1、课件出示语段。默读9-11自然段,想一想:接到妈妈的电话(板书接。),秋儿明白了什么?。 妈妈采纳这样的做法是在帮自己克制胆小怕黑的缺点,专心良苦。 2、她接下来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课件播放铃声。学生扮演秋儿,教师扮演妈妈,进展互动表演。 二、回忆课题,总结全文。 1、你认为这个电话重要在哪儿? 让秋儿克制恐惊,变得英勇、独立。 2、你觉得秋
17、儿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答复这个问题。如:由胆小变得英勇、有责任心、遵守诺言等等。 3、总结: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畏惧、依靠的心理,让我们多想一想秋儿,信任你也肯定能获得战胜困难的士气,变成一个英勇的孩子。 三、独立观看,书写生字。 (一)读准课后田字格内的生字。 (二)仔细观看字形和占格位置,想想书写生字时要留意什么。 (三)课件出示生字,沟通。 1、左右构造的字: 刚:左宽右窄。 敢:与“取”字区分比拟。 2、上下构造的字: 勇:上下一样宽,横画写紧凑,留意上边不带钩。 3、半包围构造的字: 逃:示范书写,提示笔顺。 (四)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四、课后实践,积存运用。
18、 作业安排: 练习讲这个故事,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和家长沟通心得体会。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一、提醒课题 1、同学们,你们肯定很喜爱听故事吧?今日教师和大家一起去学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仆人公叫夸父(师板书) 2、指名读,正音。 3、你对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样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 同学们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3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3个问题,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19、?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样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反应较对 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 写夸父怎样追日的是哪个自然段?(24自然段) 学习生字:虞渊渭河翰海大泽 伏下身子向前一抛 咕嘟咕嘟颓然手杖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请3位学生分别朗读2、3、4自然段,正音。 齐读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课文的最终一个自然段。 三、研读追日的缘由 过渡语: 我们已经知道了写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和结果如何的段落。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日?详细缘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用波浪线划出最能概括缘由的句子。 1、自由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三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