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真题答案.doc
《普通生物学真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生物学真题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昌大学 2007 年攻读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一、名词解释1、物种:是由可以相互交配的自然群居组成的繁殖群体,是和其他群体生殖隔离着;并占有一定的生态空间,拥有一 定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2、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自养生物绿色细胞将太阳的光能转换为有机分子的化学键能的过程。3、细胞分化: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地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细胞的过程。4、基因库:是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的集合。5、赤潮: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 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
2、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6、柯蒂氏器:位于蜗管基底膜的全长之上,其结构类似于平衡感觉器官,它由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所组成。毛细胞浸浴于内淋巴液,并被盖膜的胶质膜所覆盖。蜗轴内的螺旋神经节是听觉接替通路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这些神经元的树突始于柯蒂氏器毛细胞的基底,轴突延伸成为耳蜗神经进入脑,并传导神经冲动到脑产生听感觉。它是听觉的转导器。 7、应激性:生物体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合目的的反应的能力。8、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9、食物链:群落中各生物彼此间存在着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联系,形成一复杂的食物链。10、逆行变态:动物在经过变态后失去一些构造,
3、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的现象,称为逆行变态,也叫做退化变态。 二、填空题1、质体一般分为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三种,其中叶绿体被膜有_2_层。2、植物的永久组织可分为_薄壁组织、_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几类。3、维管形成层的原始细胞有两种,一种是纺锤状原始细胞,一种是射线原始细胞。4、被子植物的花粉囊壁在花粉母细胞时期有四层结构,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_和_绒毡层,其中 绒毡层对花粉粒的发育和形成起着重要的营养和调节作用。5、哺乳动物的精子经生殖道分泌物的激活称为精子的,这是精子成熟的最后阶段。6、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7、消化管管壁的结构由内至外分四层,即黏膜层、黏
4、膜下层、肌肉层、和 浆膜。8、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桑葚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 中胚层发生等重要发育阶段。三、简答题1、简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个模型是由 S. J. Singer 于 1972 年提出,它表示生物细胞生活在含水的环境里,细胞内部也饱含水分,因此细胞膜的内外两侧都是含水的液体,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形成双层,构成膜的骨架,其亲水性的头部暴露在两侧的水中, 疏水性尾部两两相对,收藏在中间。这些脂类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固定不变,所以这脂质双分子层是一层薄 薄的半流动性的油。许多球形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之间,或附在它的内外表面,也有的穿过整个双分子层, 这些
5、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就好象一群“蛋白质冰山”漂浮在脂质双分子层的海洋中似的。归纳起来,这个模型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膜的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膜结构的基本特征;二 是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即有的镶嵌入脂质中,有的附在表面等。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何区别。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 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 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细 胞连续
6、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 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 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方 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遗传的变异性。3、简述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神经系统的调节信息在一个神经元上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导。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另一个神经元胞体或树突相 连的部位就是神经突触。突触前膜胞体含有许多突触小泡,饮食多种
7、多样的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有许多特异性的蛋白 质受体。突触传递过程:末梢动作电位Ca2+进入膜内突触小泡贴于前膜并融合于前膜小泡破裂,结合处出现裂口递质进入间隙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电位,引起兴奋性或抑制性信号传递。 4、用文字说明花程式。为了简单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的各部分组成,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把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 称为花程式。花程式用字母、符号和数字表明花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公式。为以花叶的种类和数目作为花组成的表示式。P 表示花被,K 表示花萼,当用 K 表示花萼时,则要用 Co 来表示花冠。 C 或 Co 表示花冠,Ca 代
8、表花萼,A 表示雄蕊,G 表示雌蕊群,子房的位置通常在 G 的上、下用“”号表示。用阿拉伯数字“0,1,2,3,10”以及“”或“x”来表示,“”表示多数,不定数;“x”则表示少数,不定 数;通常写在花部各轮每一字母的右下角或右上角,表示其实际数目。花各组成部分形态结构特征所用符号。 整齐花或辐射对称花用“*”表示,不整齐花或两侧对称花用“”来表示;“”表示雄花,“”表示雌花,“/”或 不写表示两性花;如果表示花的某一部分互相连合,则在其数字外加上“( )”号,如果同一花部有多轮或同一轮中有几种不同的联合和分离的类型,则用符号“+”来连接;而同一花部的数目之间存在变化幅度则用“”号来连接; 如
9、果在字母的右下角的数字后加上“”号的话,是表示心皮数、室数和胚珠数间的一种连接。如:豌豆的雌蕊群,我们写成 11(即上位子房,一心皮、一室、胚珠多数)。各花部之间则用“,”号来分开。花性别、对称情况、花各部分从外部到内部依次介绍 K、C、A、G,并在字母右下方写明数字以表示花各部分数目。例如: 木兰科:P615,A,G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C5,A,G11; 蚕豆花:K(5),C5,A(9)+1 G11。5、简述植物胚囊形成过程。单孢型胚囊: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 4 个含单相核的大孢子,直线排列于珠心内,其中位于珠心深处的 1个大孢子继续发育,其余
10、 3 个退化消失。当大孢子长到相当程度时,这一单相核分裂 3 次,第一次分裂生成 2 核,分别移向胚囊两端,以后每个核又相继进行两次分裂,各形成 4 个核,以后每一端的 4 核中,各有 1 核向中央移动,形成极核,同时靠近珠孔端的 3 个细胞形成卵器,其中大的 1 个细胞称为卵细胞,其余 2 个称助细胞。另 3 个远珠孔端的细胞称为反足细胞。双孢型胚囊: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出现细胞壁,成为二分体,其中一个消失,只有另一个继续进入 第二次分裂,但不形成新壁,形成的二个单相核同时存在于一个细胞中并分别位于细胞的两端,以后的分裂与单孢型的 相同四孢型胚囊: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两次分裂
11、都没有形成细胞壁,所以 4 个单相核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并呈 1 和 3 的排列,1 个核在珠孔端,另 3 个核在合点端。然后,珠孔端的核进行一次正常的有丝分裂形成 2 个单倍体的子核,而核点端的 3 个核分裂时纺锤体相互融合成 1 个共同的纺锤体,分裂结果形成 2 个 3 倍体的子核。然后所有的核各分裂一次,成为 8 个核,4 个在核点端的是三相核,4 个在珠孔端的是单相核,以后的发育与单孢型胚囊。四、论述题1、试述动物各主要类群的排泄和水平衡器官及其特点。(1) 伸缩泡:原生动物以及某些海绵动物伸缩泡主要功能不是排泄而是调节水量。(2) 原肾管:原肾管由动物体外胚层陷入体内形成,是扁形动
12、物、线虫动物、纽形动物、内肛亚门苔藓动物的主要排 泄器官。原肾管是一端开口的管道,开口在动物的游离面,密闭的盲管状终末部分则伸进体内的器官、组织间隙。盲管顶端由 焰细胞封盖。焰细胞呈管状,管中发出一束纤毛(或单根鞭毛)伸入其下的由管细胞围成的毛细管中。毛细管的管壁上 有不同形状的小孔,通过这些小孔与组织间隙相连通。在原肾管的毛细管内,焰细胞纤毛不断扑动,产生负压,驱动体内废液从小孔滤过进入原肾管,然后,经排泄 管从排泄孔排出体外。原肾最初的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3) 后肾管:从环节动物门开始,动物体具备了真正的体腔,它们的排泄器官也进入了后肾管型的时代。后肾管是中胚层来源的体腔上皮向外
13、突出形成的。但往往也将由体腔管和原肾管一起形成的混合肾管计入其中。后肾管与原肾管的 主要区别有:胚层来源不同,原肾管来源外胚层,而后肾管系来源中胚层;原肾管为一端开口的盲管,而后肾管两端开口,一端在动物体体腔壁(或隔膜上),另一端开口于体表;原肾管是由管细胞构成的细胞内管,而后肾管是由 一层体腔上皮所围成的。由于后肾管开始从血液中接受排泄物,使进入管内的体腔液代谢废物浓度大大升高,加之重吸收作用的出现,肾 管中的液体与体腔液很不相同,就此可称为尿。(4) 马氏管:马氏管是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排泄器官。马氏管是由肠管上皮突出衍生形成的细小盲管,但来源不一定,如蛛形纲的马氏管起源内胚层,而昆虫
14、纲由起源外胚层的后肠上皮形成。马氏管盲端浸泡在动物体的血窦中, 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渗入马氏管,经高度浓缩后随粪便经后肠、肛门排出。2、试述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形式及其过程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扩散、渗透、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作用,其主要过程详见参考书目。(1) 扩散: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相对高浓度移动到相对低浓度的地方。扩散又可分为两种:a.自由扩散的速度一般地说依赖于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及溶质分子的大小和电荷性质;b. 协助扩散也是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的,但这种扩散需通过镶嵌在质膜上的蛋白质协助来进行的。(2) 渗透:是水分子懂高浓度一侧穿过膜而进入低浓度一侧。(3) 主动运输:物质
15、运输逆浓度进行,需要供给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4) 内吞作用:细胞吞噬固体颗粒的作用。(5) 外排作用:吞入的食物被消化后所余渣滓从细胞表面排出。 3、试述输导组织的细胞类型、特点及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和作用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是植物体中最复杂的系统。输导组织分为二类,一类为木质部, 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另一类为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其共同特点是细胞长形,常上下相连,形成适于输导的 管道。管胞和导管是专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中。管胞是蕨类植物和
16、绝大多数裸子植物唯一的输水组织,同时也兼有支持作用。有些被子植物或被子植物某些器官也 有管胞,但不是主要的输导组织。管胞呈狭长形,两端尖斜,末端不穿孔,细胞无生命,细胞壁木质化加厚形成纹孔, 以梯纹及具缘纹孔较为多见。管胞互相连接并集合成群,依靠纹孔(未增厚部分)运输水分。因此液流的速度缓慢,是 一类较原始的输导组织。导管是被子植物最主要的输水组织,少数裸子植物如麻黄也有导管。导管是多数纵长的管状细胞连接而成,每个管 状细胞称为导管分子,导管分子的侧面观与管胞极为相似,但其上下两端往往不如管胞尖细倾斜、而且相接处的横壁常 贯通成大的穿孔,因而输导水分的作用远较管胞为快。细胞壁一般本质化增厚,形
17、成的纹理或纹孔的不同而有环纹、螺 纹、梯纹、网纹、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导管。筛管和伴胞是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其它部分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植物的韧皮部中。筛管是由一列纵行的长管状活细胞构成的,其组成的每一个细胞,称为筛管分子。筛管分子上下两端横壁由于不均 匀地纤维素增厚而形成筛板,筛板上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上下相邻两筛管分子的细胞质,通过筛孔彼此相连,形成同 化产物输送的通道。伴胞是位于筛管分子旁侧的一个近等长、直径较小的薄壁细胞。具浓厚的细胞质和明显的细胞核,并含有多种酶,筛管的输导机能与伴胞有密切关系。伴胞为被子植物所特有,蕨类及裸子植物则不存在。南昌大学 2008 年研究生入学考
18、试(普通生物试题)一、名词解释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2、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好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 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G1 期、S 期、G2 和 M 期。3、原丝体: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配子体。4、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即通过动物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 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5、光和磷酸化: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产生能量通过磷酸化贮存在 ATP 中的过程。6、世代交替: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其中包括两个不同性质
19、的世代,一个是无性世代,其植物体为产生孢子进行生殖,称孢子体。另一个是有性世代,植物体是以产生配子进行生殖的,故又称配子体。二倍体的孢子体阶段和单倍体的配子体 阶段在生活史中有规律的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世代交替。7、反射弧: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是神经系统基本工作单位。8、呼吸商:营养物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量的容积比值。9、稳态:生物体使内环境的性质维持不变的能力。10、生物多样性: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及其所构成的生态总和体,也包括物种内 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有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20、四个层次。二、填空题1、茎的分枝方式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种。2、根据发育程度不同胚乳可分为核型胚乳、细胞型胚乳和中间型胚乳三种。3、植物的繁殖有三类分别是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营养繁殖。4、脊索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具脊索、具背神经管、具腮裂几个方面。5、木质部中一般有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纤维素等分子。6、植物光形态建成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时光敏色素,他具有两种光吸收形式,分别是吸收红光 Pr、_吸收远红光 Pfr 。7、具有催熟水果的一种重要激素是乙烯。8、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9、脑干自上而下分别是中脑、脑桥、延髓三部分。10、氧气在血液中运输形式有简单扩散、结
21、合血红蛋白两种。三、简答题1、简述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双受精有什么特点和意义?花粉管进入胚囊后,先端破裂,将精子及其他内容物注入胚囊,2 精子中的 1 个和卵细胞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 1 精子和胚囊中央细胞或 2 极核融合,而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 个单倍体的雌、雄配于融合在一起,成为 1 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 的意义。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2、简述线立体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生物学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