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蜜蜂引路》教案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蜜蜂引路》教案例文.doc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蜜蜂引路教案蜜蜂引路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列宁由于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分析而找到了养蜂人;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2、继续练习一边默读一边想。3、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逐渐掌握一边默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具:8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蜜蜂、引路、哪里、谈天、惊讶、观察、果然二、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三、学习课文。1、默读全文,边读边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整体感知。(1)默读全文。一边默读一边想: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列宁找到养蜂的人了吗?列宁是
2、怎样找到养蜂的人?各在第几自然段写着呢?(2)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3)默读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想:列宁在路上发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仔细观察?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四人一组讨论: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自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边读边想:“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么?(4)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后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5)小结: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了养蜂的人。(6)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后回答:养蜂人为什么惊讶地说?“惊讶”是什么意思?提问:列宁为什么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课题为什么是“蜜蜂引
3、路”?3、通读全文。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阅读的方法就是:一边默读一边想。四、巩固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1)列宁想找养蜂人()怎样养蜂,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去找。(2)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3)列宁笑着说:“我有(),是您的()把我领到这儿来的。”2、用“观察”写一句话。说说观察的意思。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练习用观察说一句话。例:小明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觅食的。夜晚,我仔细观察天空中的星星,终于找到了北极星。春天来了,我仔细观察柳树是怎样发芽的。把说的句子写下来。五、作业。1、读一读,写一写。蜜蜂、引路、
4、哪里、谈天、惊讶、一所、派当地、观察、往常、向导、果然、敲2、背诵第三自然段。六、板书设计。8、蜜蜂引路花丛列宁、亲自找、边走边看、观察蜜蜂养蜂的人、房子七、课后小记。语文教案蜜蜂引蜜蜂引路教案2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养蜂的个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
5、,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字:派、敲、领词:养蜂、养蜂、莫斯科、蜜蜂、向导1.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2.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3.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一、看拼音,写词语。mskqiomnjng()()()二、比一比,再组词。导()蜜()异()密()一、看拼音,写词
6、语。mskqiomn(莫斯科)(敲门)二、比一比,再组词。导(导语)蜜(花蜜)异(异议)密(秘密)蜜蜂引路教案3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遇到疑难问题,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2初步掌握一种学懂段的办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连起来说说。3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1看拼音写词语:pi ci m jng y(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离得很近(附近)3请用附近说一句话。4字形:读题,蜜蜂引路(正音课题出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1课蜜蜂引路。蜜蜂给谁引路?列宁二、带读第二段(读懂每一句话,以理解段意)。列宁为什么要让蜜蜂引路呢?
7、(请学生口答)1答案从课文的哪一段里面找?2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来学习第二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最后一句是说(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3反馈。(1)第一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谁来说?读这句话。那个人指谁?这一句话在说什么?(在黑板上划下来:列宁想找到养蜂人。)读句子,说主要意思。(2)第二个问题,哪句话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养蜂人住的地方?读第2句话。经常是什么意思?(过去的时间里)他指谁?这一句话是说什么?大家读第二句,谁来说第二句话写什么?(3)最后一句,也就是第3句,谁来读读?这一句话是说什么?(让学生说)
8、住得不远什么意思?(附近)代进去读读。在句中用把主要词语划下来。(4)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呢?(即把第二段意思连起来说说。)因为列宁想( )可是( )所以列宁就( )。三、研读第三段。(用第二段的学法学习第三段,巩固学懂一段话的方法。)1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他是怎么找到的呢?课文第二段具体写了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能不能像学习第二段那样来学习课文的第三段?。(1)第三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话写什么?(用划出主要的词语,连起来说说)(3)用自己的话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请自学课文,边读边想边说。2反馈。有几句话?(口答)(1)读第一句,这句话是说什么呢?理解发现许多的作用。这句话该
9、怎么读?(2)读第三句话,这句话是说什么呢?列宁找到了那个养蜂人。把第三句话读完,紧接着说,这句话写了()。3开门的果然是那个养蜂的人。为什么要用果然?4列宁原来是怎么想的呢?(即连起来说说列宁是怎么找到)四、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2选做一个问题:用自己的话写一写:(1)列宁为什么要亲自找养蜂人。(2)列宁是怎么找到养蜂人的?(3)第2题用图配文。板书:31 蜜蜂引路许多蜂蜜 他想:飞回园子 他想:园子旁边有所房子 他想:果然蜜蜂引路教案4教学目标: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
10、质。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或幻灯机。列宁的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正确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自读课文。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n”,不读“yn”。“附近”应该读“f jn”,而不是“f jn”)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汇报交流识字方法。三、巩固识字 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做游戏巩
11、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位:“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四、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支。五、练习写字。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六、自读课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第 二 课 时一、整体感知指名
12、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二、朗读感悟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a.讨论: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小组之间交流,随机理解“附近”“当地”。b.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c.集体朗读第1、2段。学习第3段。a.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表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b.汇报交流。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学生的画或老师自己利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
13、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c.谈感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指导朗读第4段。(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集体朗读全文。三、创编表演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四、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板书设计:蜜蜂引路教案5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或幻灯机。列宁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老师补充介绍并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借助拼音,自读课文。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
14、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n”,不读“yn”。“附近”应该读“fjn”,而不是“fjn”)c.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四、汇报交流识字方法。五、巩固识字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做游戏巩固识字。(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位:“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就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如果学生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附”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
15、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支。练习写字。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六、自读课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蜜蜂引路教案6一、教材简说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关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关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
16、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能领会列宁关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指导。本课生字较少,难度不大,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学,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初读课文时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感知字义。学完课文,再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生字。读音方面,注意讶读第四声,与牙的声调不同。2.写字指导。(1)写正确。派字右边不是瓜。敲字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2)写美观。派字右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写好看,建议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
17、边的小撇宜短。谈字右边是个炎字,书写时应注意:上边一个火字的捺变成了点,由此可以给学生总结规律:一般情况下(众等例外),一个字中不能存在两个捺,如果出现了两个捺,要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变。在总结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生字,如淡、迷、食、双、林、这等。引的书写关键是最后的一竖不要靠左边太近,又不能太远,建议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让学生观察后再临写。(二)朗读感悟朗读本篇课文重在把它读通顺,读得合乎人物的语气和思想,同时要把朗读作为感悟课文词句与内容的主要手段。1.初读课文时,在读准生字、词语的基础上要引领学生把一些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2.细读课文时,建议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文中的
18、词语。(1)附近、谈天等词语,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感悟。如,附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在以下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生以自己的座位为中心,看看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附近,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旁边,哪些同学坐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以自己家为中心,看看学校是否在你家的附近。让学生作出判断后表达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感悟理解。(2)常常等词语,可在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常常可以换成经常。经常是二年级学生已熟悉的词语,通过互换能感悟常常的意思。(3)往常、果然、向导等词语,可在朗读上下文中感悟。如,感悟果然一词可可这样设计:在自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谁读第三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
19、轻声地读列宁观察的句子,读出列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情境。教师启发,谁能试着有不同的读法读果然后的句子吗?可重读果然后的句子,读后再想一想它的意思。列宁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到那所小房子很可能就是养蜂人住的地方,他便去敲门,结果开门的就是就那个养蜂人。果然一词表明结果和预料的完全一样。(4)理解惊讶,可在朗读第四自然段中,通过模拟养蜂人突然在自家门口见到列宁时感到惊奇的语气和表情来感悟。3.深读课文时,建议以第三自然段为重点,进行探究性教学。读完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蜜蜂真的会给人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仔细研读第三自然段。把同学们的各种思考
20、巧妙地利用下面归纳性的板书予以展示。注意发现:蜜蜂园子小房子分析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马上验证:果然就是要找的养蜂人。列宁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敏锐判断、立即验证的这一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与研究的过程。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4.扩展想象,并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后,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续编故事后,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三)积累运用1.词语积累。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向导2.课后读读想想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常常与往常两个词,要引
21、导区分词义,学会运用,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可设计一个游戏情境: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往常、常常、经常、时常、平常,学生把词语卡片摘下来放在下面句中,再读一读(注意答案的灵活性)。(1)放学后,他()到操场打球。(2)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得到老师的表扬。(3)我们学校的校车()都是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由一个女司机开。(4)他()就很爱运动,所以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这一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往常、常常这两个词语,还拓展了对相关近义词的辨析、运用。(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上一些花丛、园子、小房子等。画完后可展示交流,并鼓励学生
22、用自己的话把图意有条理地说一说。四、教学设计举例(一)交流自学笔记1.交流认识的生字。2.交流积累的词语。3.交流查找的资料。(二)自读自悟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2.什么叫亲自?列宁为什么要亲看去找?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1)一边走一边看,列宁看见了什么?他是怎样分析的?路边的花丛;花丛里正在采蜜的蜜蜂;花丛上飞舞着的蜜蜂;蜜蜂飞进去的小园子;小园子旁边的小房子;(2)根据课文,画一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三)自读交流1.小组交流。2.路线图展示。3.学生总结:列宁是凭借细心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
23、人的。(四)看图对话朗读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2.同桌练习人物对。3.对话朗读擂台赛。(五)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推荐阅读列宁的故事。(六)巩固认字,指导书写。蜜蜂引路教案7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派、引”等9个字,理解“附近、往常、常常、谈天、果然、惊讶”等词语的意思。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了解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学习其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4、了解阅读故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附近、往常、常常、谈天、果然、惊讶”等词语的意思,学习“联系上下文”、“比较”、“语气朗读”等理解词语的方法。2、了解列宁找到养蜂人的过程,学习其通过仔细观察
24、,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一个故事。(课件出示课题,齐读)2、板书课题,指导“蜂、引”二字的书写。二、自读故事,解决字词。导语:大家先自己读读这个故事,看老师的阅读提示:1、出示阅读提示:(1)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加拼音;画出不懂的词,想想它的意思(可以自己查资料,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向同学、老师请教)。(2)给自然段标序号,想想这个故事讲了关于谁的什么事。(3)争取把故事读熟练。(提醒学生读完,完成学习任务后坐端正)2、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教师指导。3、检查生字词。(1)出示生词指生读,指导“敲、派”二字的书写
25、(2)出示带生词的句子指生读。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三、引读故事,了解内容。导语:学好了生字词,接下来我们就要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把故事读懂。1、指生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若学生答不出可进行分步引导:(1)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两个人物,教师板书并指导“列”的书写;(2)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在“列宁”与“养蜂人”二词之间补充“找”字。)2、结合句子,理解“谈天”。(1)提问:列宁常常找养蜂人干什么?(板书“谈天”,指导“谈”字书写)(2)出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句指读,
26、想象:他们会谈什么?(学生答)(3)教师总结:随便谈,什么都谈,这就叫“谈天”。3、比较理解“常常”与“往常”。过渡:这句话中有一个“常常”,课文中还有一个带“常”的句子,我们看。(1)出示“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一句指生读。(2)提问:这里的“往常”跟“常常”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说出二词的近义词并记录在书上)4、引读后半部分,理解“惊讶”。(1)过渡:列宁找到养蜂人了吗?(学生答,教师在“找”后补充“到”)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列宁确实找到养蜂人了,我请一位同学把那句话找出来读一下。(引导学生读第三段最后一句)(2)引导学生读第四段。导
27、语:他们见面后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同桌分角色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他们两个人不同的语气,脸上还要有他们当时的表情。A、学生分角色朗读。B指名分角色读,指导读出“惊讶”的语气,理解“惊讶”(可教师采访“养蜂人”:“你看到列宁感到怎样?为什么惊讶?你能读出惊讶的感觉吗?”)。四、引读第三段,了解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1、设疑过渡:(提示:向导就是给别人带路的人。你给人做过向导吗?我们表演一下。师生表演问路人和向导对话。)蜜蜂真能像我们刚才那样,说“列宁同志,你想找养蜂人吗?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找养蜂人。”吗?看来列宁主要还得靠自己。列宁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正是有了这个特点,他才能找到养蜂人。请大家用心
28、读读第三段,边读边画出列宁在找养蜂人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并思考他看到这些后会想什么?他有什么特点?2、学生默读第三段。3、引导学生概括列宁的特点(细心观察)。4、交流,板画:(1)过渡:列宁通过仔细观察有些什么发现呢?我们把列宁找养蜂人的过程用图画画在黑板上好不好?(2)板画列宁住处,理解“附近”。A、提问:先说说列宁住在哪儿?(板画“莫斯科”)B、板画“小山”,调整其与“莫斯科”的距离理解“附近”。C、引导学生用“附近”说话:学校附近有什么?你的家在什么附近?谁能自己用“附近”说一句话?(此作为机动环节)(3)引导读第三段第一句,板画“花丛、蜜蜂”,引导思考:列宁看到蜜蜂会想什么?(4)引导读
29、第二句,板画“园子、小房子”,引导学生抓住“附近、旁边”二词把园子和房子的位置画准确。思考:这时列宁又会想什么?(5)房子里是养蜂人吗?(出示“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一句指读,结合句子理解“果然”的意思。)4、再读第三段,补充板书:列宁靠( )和( )找到养蜂人。五、小结。1、看板书,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2、想一想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蜜蜂引路板画列宁 靠 仔细观察和用心思考 找 到 养蜂人 。蜜蜂引路教案8讲读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
30、真思考的人。课文故事性强,情节吸引导读者,且内容短小。爱听故事是小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
31、课件。、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对话平台一、感知、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
32、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二、研读、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
33、找养蜂人的的原因。、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为下堂课教学做准备)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三、写字、出示“我会写”中:附近 谈 派 引 列 蜂、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34、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蜜蜂引路教案9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二、教具准备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第一自然段。(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1922年。地点:莫斯科,学生乙:找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老师小结
35、。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3)老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3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2)小组汇报。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间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4)老师小结。由于列宁
36、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4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4)老师小结。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5总结全文。(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2)学了这篇课文,
37、你有什么感受?(3)老师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课堂作业设计1、导(向导) 蜜(蜜蜂) 蜂(蜜蜂) 采(采访) 圆(圆形)异(奇异) 密(茂密) 峰(山峰) 彩(彩色) 园(园子)2惊奇惊讶经常常常愉快高兴壮丽一一壮观仔细认真聊天谈天兴奋激动洪亮响亮3一(座)小山一(所)房子一(列)火车一(片)草地一(个)园子一(群)蜜蜂一(架)飞机一(块)手绢4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板书设计20
38、蜜蜂引路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蜜蜂引路教案10一、教材简说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学习目标1会认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
39、考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认识生字。出示生字卡片。2写字指导。莫、派、敲、斯、谈、导、养、引、附(1)写正确。派字右边不是瓜。敲字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2)写美观。派字右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写好看,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谈字右边是个炎字,书写时应注意:上边一个火字的捺变成了点,由此可以给学生总结规律:一般情况下(众等例外),一个字中不能存在两个捺,如果出现了两个捺,要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在总结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生字,如淡、迷、食、双、林、这等。引的书写关键是最后一竖不要靠左边太近,
40、又不能太远,建议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让学生观察后再临写。(3)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出示幻灯片)引路:领路,带路。莫斯科:前苏联首都。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养蜂:饲养蜜蜂。派去:分配、指定。谈天:很随便地谈话。向导:带路的人。(二)朗读感悟1听读一遍全文。2、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读准生字、词语的基础上要引领学生把一些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3细读课文时,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文中的词语。(1)附近、谈天等词语,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感悟。如,附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在以下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生以自己的座位为中心,看看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附近,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旁边,哪些同学坐在离自
41、己较远的地方;以自己家为中心,看看学校是否在你家的附近。让学生作出判断后表达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感悟理解。(2)常常等词语,可在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常常可以换成经常。经常是二年级学生已熟悉的词语,通过互换能感悟常常的意思。(3)往常、果然、向导等词语,可在朗读上下文中感悟。如,感悟果然一词可这样设计:在自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谁读第三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轻声地读列宁观察的句子,读出列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情境。教师启发,谁能试着用不同的读法读果然后的句子吗?可重读果然后的句子,读后再想一想它的意思。列宁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到那所小房子很可能就是养蜂人住的地方,他便去敲门,结果开门的就是那个养蜂人。果然一词表明结果和预料的完全一样。(4)理解惊讶,可在朗读第四自然段中,通过模拟养蜂人突然在自家门口见到列宁时感到惊奇的语气和表情来感悟。4深读课文时,建议以第三自然段为重点,进行探究性教学。读完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蜜蜂真的会给人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仔细研读第三自然段。把同学们的各种思考巧妙地利用下面归纳性的板书予以展示。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仔细观察:蜜蜂园子小房子分析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马上验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