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做个保温杯【教材简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保温杯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保温杯的内胆一般由陶瓷、塑料、玻璃或不锈钢制成,内胆的壁有真空层,顶部有盖,密封严实。保温就是要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而要减少热量的损失,就要从热传递的几个方面去研究。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观察常用材料的导热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保温、散热等技术的应用。【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热的相关知识,知道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且不同材料的导热能力不同。这些知识点是本节课设计保温杯的理论基础。本课通过“观察比较哪杯水凉的慢”“交流能使杯中热水凉得更
2、慢的方法”“测试,比较各种保温效果”“制作一个保温杯”这四个环节,循序渐进,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同时,搭建保温杯设计的思维脚手架,为学生的创新和创造保驾护航。【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做个保温杯的活动,知道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认识到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哪种方法保温效果好,能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探究实践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并能通过创作科学小论文等方式呈现保温杯探究的过程与结论。态度责任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关注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不同方法的保温效果
3、,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难点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并能不断改进优化。【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一些包裹杯子的材料、冰块、电子秤、保温瓶内胆、热水、不锈钢杯、塑料杯、陶瓷杯学生1.记录单;2.不锈钢杯、毛巾、泡沫塑料、热水、电子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1.谈话:同学们,冬天我们大多喜欢喝热水,老师讲台上有三个杯子,你会选择哪个杯子来装热水?说一说你选择的理由。2.提问:到底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凉得最慢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不同材料的杯子的保温效果做出猜测。二、比较哪杯水凉得慢(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
4、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电子温度计1.实验方案设计三个杯子中要倒入相同体积的热水。三个杯子的初始水温相同。三分钟后同时测温,比较三个杯子的降温情况。2.教师演示,学生读数。3.数据分析:(1)三个杯子中,哪个杯子里的水凉得最快?提问:为什么水凉的速度不同。(预设:不同材料的保温能力不同,陶瓷的保温能力好,不锈钢和塑料的保温能力差)设计意图通过科学的实验,比较三种不同杯子的保温效果,认识到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是不同的,从而引出制作保温杯的探究活动。4.研讨:(1)小组讨论:怎样让不锈钢杯里的水凉得慢一些?(2)交流,观点整理汇总:加上盖子;杯子外面加上毛巾;加上盖子、外包毛巾;加盖、嵌入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做个保温杯 小学 科学 教科版五 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保温杯 教案 2023 新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