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范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8篇范文 有关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展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篇,欢送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一、说教材 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把10以内数的组成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根底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熟悉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应当让学生把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根底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
2、于学生比拟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供应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记忆的时机与条件。 而我们第一课时将要学习25的分与合。在充分感知的根底上逐步把握“分”与“合”的关系。教材结合详细的操作活动,把分与合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熟悉“分”的同时也体会“合”。 首先,把若干物体分成两局部,往往有许多种结果,从无序地分到有序地分,表达了不同的思维水平。教材留意引导学生感受分的过程的有序性,发觉一个数的不同分法所蕴含的规律,学会有序地操作和思索。但是,我们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教材没有提出有序分的要求,把4个桃、5个花片的各种分法都呈现出来,旨在让学生自由地
3、分。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分实物的活动,探究并把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受由详细到抽象熟悉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育初步的观看、分析、抽象和推理力量。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关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拟娴熟地把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四、说教学方法 说教法: 1.谈话法:抛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参加到课堂中来,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2.讲授法 说学法: 1.观看法:在消失实物或是画面时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看目
4、的明确,比方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将各种可能的分法全局部到?先要观看再思索,不仅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机,而且教给学生观看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进展是从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学问,进展自己的才智。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学问的力量。 五、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 1.谈话:今日教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送吗?小朋友怎么欢送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答复不出来时,放一张拍手的图片) (学生热闹鼓掌) 感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样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指名示范,但动作比拟快)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
5、(再指名示范) 大家也照样子渐渐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仿照) 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动身,避开机械、枯燥地导入,以嬉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样拍手的呢? 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分与合) 在数学的王国里,也常常用到分与合的学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数的分与合。 让学生能从抽象的思维到详细的动作中体会到这就是分与合。 二绽开 1.教学4的分与合: (1)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谈话:这里有4只桃,假如要把它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2)引导思索
6、:依据你的摆法,能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师:4可以分成1和3。小朋友,现在跟教师一起念一遍:4可以分成1和3。) (3)提问:动一动自己面前的小棒,你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的其它分法。 (4)争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可以依据黑板上4的分的式子来说4的合成。 请你用小棒代替4只桃子,自己动手摆一摆。 请学生上台一边说自己的摆法,一边演示桃子是怎么分的。(教师板书学生说的4的分的式子) 教学4的分与合,先熟悉“分”,再熟悉“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展。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
7、“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学生在沟通中能发觉三种不同的放法。这里的沟通,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组成供应形象支持。教学的其次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索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根底上推理“合”:由于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
8、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讨论数的组成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需让学生参与分桃的活动,经受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教学5的分与合 (1)(张开左手手掌)请小朋友像教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你能把自己竖着的5个手指分成两局部吗?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全部分法? 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想5的分与合。沟通后组织反应: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 对能根据肯
9、定挨次说的和使用联想方法的学生赐予鼓舞。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全部分法。 (2)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通过两个学生在不同位置观看5朵花摆成1朵和4朵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全都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画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教学5的分与合,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分”的结果直接说出“合”的答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三稳固练习 课本上的练习。(根底题) 课外练习。(加深题) 第1题是让学生自己探究并把握2、3的分与合。
10、 第3题要帮忙学生理解每节车厢上的数与车头上的数的关系,然后再填一填。最终再读一读,体会其中的规律。 四小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问? 小结的意图是:稳固和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学问和印象 六、说板书设计 444 / 312213 列竖式的板书能表达学问构造、突出重点学问、直观形象。 能让学生清晰明白的看到今日所学的内容。 说教材: 一、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熟悉人民币第一课时。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在学生学过100以内的数的读写的根底上教学的。由于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全都的,所以学生把握这局部学问,难度不会太大。学过100以内的读写
11、法后,熟悉元、角、分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对稳固100以内数的熟悉也有帮忙。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看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熟悉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熟悉商品的价钱,学会简洁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惜人民币、勤俭节省等教育。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教材有层次地呈现了学问构造。教师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来猜和摸里面装了什么,使学生明白“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接着帮忙学生熟悉一元、五角、一
12、分这三种面值较小的人民币,并由模拟购物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提炼出一元十角,再联想到一角非常。然后熟悉5角、2角、5分、2分,最终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把一张1元币换成二张5角、把五张2角换成一张1元,使学生进一步熟识元与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并为购物时付币做好预备。教材采纳这种学问构造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间接沟通了100以内的十进关系。教学重点是熟悉人民币。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说教法和学法: 一、学生已有的学问和生活阅历动身。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对元、角、分有肯定感性熟悉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学时通过创设购物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在此根底上,把这些学问系统化、数学化。整个教学
13、过程力求表达数学学问、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导学生自主探究,培育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动画导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同时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看、争论、操作、概括,让他们在活动中、嬉戏中轻松开心地学到学问,增长本事,从而乐学、会学、制造性地学的境地。 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的培育。 练习的设计除了注意趣味性和制造性以外,更注意实践性。如:创设小商店情境,开展购物活动,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的培育。 说教学程序: 一、境引入,整体感知人民币 1、情境引入,提醒课题。 教师预备一个
14、装有人民币的盒子让学生去猜、去摸里面装了什么,进展初步感知人民币。然后简洁的介绍一下美国的钱叫做美元,英国的钱叫做英镑,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什么吗?从而提醒课题:熟悉人民币 2、整体感知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常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因此首先让学生沟通: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然后通过让小组对人民币进展分类,知道人民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之分。小结:人民币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币,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币,对于这些面值较大的就人民币今日我们临时不学,今日我们就来讨论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熟悉人民币,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15、性,增加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究新知,熟悉人民币 1、熟悉1元、5角、1分 (1)分别拿出1元、5角、1分,在小组里说说面值是多少,怎么看出来的? (2)沟通: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引导学生从先从纸币入手,分别观看它们的正面和反面都有哪些内容,有哪些一样点和不同点。 接下来安排同桌互动合作学习和大组沟通活动:学生根据肯定的挨次正确地向同桌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然后沟通:在刚刚的介绍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发觉?有没有需要提示别人留意的地方?通过这两个问题,我借学生的嘴巴讲出有关识别各面值人民币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的发觉、学生的阅历是那么丰富。 (3)师介绍盲点。(教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
16、一元的左下角有一个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4)爱惜人民币的教育。刚刚我们熟悉了人民币,从哪里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钱呢?(国徽)对,它代表着我们宏大的祖国,我们要爱惜它。想一想:怎样爱惜人民币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生活阅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展自主探究性学习,自己观看、自己发觉、自己描述、相互补充,在与他人的沟通中轻松学习。 三、模拟购物 在这一个环节中,我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创设多个情境,有易到难地培育学生购物的力量。 这里以课件为背景,配上轻松音乐,问:今日正 好是福华商场开业,教师是售货员,这里有许多优待的物品,小朋友们想不想买?(想) (1)师提出购置要求:以小组
17、为单位预备好零钱,来教师这里买一件物品。 (2)刚刚每个小组都买到了满意的商品。商场今日还推出了一种特惠商品,这个商品的价格是元,哪个小组要来购置呢?你有几种付钱方法?(出示特惠商品) 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学生沟通中自然导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这里我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总结点拨。依据学生提出的付法,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索、操作,并用人民币摆一摆:用一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两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用三种人民币,还可以怎么付?依据学生的付法,适时提问:为什么这么付,能说说理由吗?从他的发言中你发
18、觉了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最终总结概括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都是1元。 总结并板书:元角角分 这一环节的设计,转变传统教学进率的方法,通过假设生动好玩的模拟购物情景,饶好玩味在得出元角,角分,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较好的进展。 三、应用创新,体验生活。 过几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过生日了,豆豆想给他寄一张生日贺卡。他先乘公共汽车去邮局,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 这里通过出示一个小朋友到邮局去买邮票,售货员阿姨告知他一张邮票的价格是80分的邮票时,他是怎么付钱的?(随着科技的进展,电话、电子邮件已经根本
19、代替了寄信,学生对寄信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这里提示学生要关注生活,建议课后到邮局去调查一下,寄一封一般的信需要贴多少钱的邮票。) 这一问题的提出也有两个目的:一是连续供应付币练习的时机,鼓舞学生用多种方案从角币中取钱。二是借此引出找币问题。 学生受第一次模拟购物方法的迁移,通过同桌争论,很快地用角币摆出了多种付80分的方法。 随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假如身边没有几角的零钱,怎么办?学生依据生活阅历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钱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环节的设计,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对教材进展重新整合,设计了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学生
20、经受换钱和找钱的过程,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生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过程,既培育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培育学生的实践力量。 四、请学生观赏歌曲一分钱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久,累不累?下面教师给你们放一首歌曲,让小朋友们轻松一下好吗? 听完后师问:你们知道刚刚那首歌说了一件什么事吗?从而对学生进展拾金不昧和不铺张的教育。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以使课堂变得轻松明快,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的环境下进展学习。 五、猜价格嬉戏 师:今日小朋友们表现得特别好,教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假如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例如在元到元
21、之间,再依据学生猜的价格,教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已经把握了人民币的一些根底学问上进展的,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起到了一个深华的作用。 六、全课总结 今日我们熟悉了哪些人民币?回家后,请把学到的学问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到超市去调查一下还有哪些商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本3435页)读数和写数在学生把握100以内数数及数的组成的根底了进展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展,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拟,及100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根底,教材通过详
22、细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把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是本课的重点。 3、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法和学法 本课时的教法和学法准备表达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进展学生的思维力量,教学时,教师借助教具、实物等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加感性熟悉。 2、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学会留意观看、记忆、思
23、维、想像、操作等学习方法。因此,教师教的过程要与学生学的过程统一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读数、写数的活动。 四、说教学程序 、铺垫 1、复习数位挨次表。 2、口答: 1个十和4个一组成()。 20是()十组成的。 6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9。 15读作 (),八写作(),20读作(),十九写作()。 、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甲、乙两位学生争辩:在计数器上拨了13要用几颗珠子?(甲13颗,乙4颗),学生独立思索谁说有理?并说明理由。 指名答复:生:甲说得对,这时我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操作,通过操作学生找准了答案,接着让学生拨20要几颗珠子。 引导得出: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
24、一。 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 、讲授新课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通过计数器加深熟悉数的读、写。教师指名答复: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其次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提问:这里共有几枝铅笔?24枝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学生答复后教师接着问:计数器上应当怎样表示呢?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 教师强调: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这个数写作“24”。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是几
25、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 2、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 让学生分别读出和写出计数器上各数。 (2)出示计数器: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第一个图,并让学生争论:为什么这样写?学生汇报争论结果后,教师小结: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占位,写作“40”,读作“四十”。 其次个图和第三个图让学生尝试,并相互沟通。教师提问个别学生:“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集体订正。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有几捆小棒?每捆小棒有几根?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一百应当怎样写? (2)让学生争论: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
26、上和个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占位,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教师提问个别学生:“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4、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其次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按数位挨次写,个位或十位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稳固练习 1、看图写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察指导,个别提问,集体订正。 2、拨一拨。 894172643528 教师说数,学生拨数,再读一读。 3、做一做。 35读作(),九十九写作(), 96读作(),五十四写作(), 77读作(),八十九写作()。 、全课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读、写100以内的数。谁情愿来说说
27、怎样读、写100以内的数呢?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其次单元1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中的9的熟悉和有关9的加减法其次课时。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包括数10以内数、认数字、写数字、10以内各数的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这局部教材是小学生开头学习数学的最根底的课题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根底,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一般来说,儿童在入学前都会数10以内的数,有些还能认数字,即使有些还不熟悉,逐步记住数字的字形,也不困难。而写数字就比拟困难了。
28、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构造和笔顺不易把握,另外,手指也不敏捷,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均匀就更难一些,因此,教学生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数学一年级上册“9”的熟悉说课稿:10以内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根底,是学生必需练好的根本功之一。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把握10以内加、减法,教材在讲认数的时候,消失数的组成,在知道数的组成的根底上讲加、减法。因此,学好10以内的数的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今日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三个局部:9的组成、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指导9的写法。 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材强调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摆,自己归纳9的组成。初步培育分析、综合的力量。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时,教材要求把序
29、数与基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两者的区分和联系有进一步的熟悉。 在指导9的写法时,由于9与6简单混淆,要加强辨别字形的练习。 依据编者意图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发觉9的组成。 (2)通过说一说、对一对、连一连、拍一拍等嬉戏熟识9的组成。进展学生的思维,初步培育学生对应的思想方法和分析、综合的力量。 (3)会写数字9。 本课的重、难点:发觉9的组成。 3、练习安排。 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在练习的安排上,我采纳学练结合的方式,其中,在9的组成的练习上,我先让学生说9的组成卡片,再对口令,然后连线,最终击掌,实行了多种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
30、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由不熟识到熟识,从而顺当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作业的安排上,我安排了练习九第1题和在中填数,使学生对9的组成作进一步的练习。 二、说学情。 1、现有根底: 学生通过9以内的数的学习,对9以内的数的组成以及发觉过程已非常熟识,对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已有肯定的熟悉,但写数时,还不够圆滑、均匀。 2、学习动力: 一年级学生处于智力开发的初级阶段,自觉性很差,动力明显缺乏,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习力量: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他们思索、观看、表达、练习、概括的力量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育。 三、说教法: 依据本课学问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
31、点,以及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实行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动手操作,引导探究,发觉规律。 “儿童的才智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详细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存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时,假如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弄一弄,用多种感官进展学习,使之在探究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觉,找到规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拟简单地理解所学的学问。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2、寓学于乐,逐步提高。 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心情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竭
32、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感到,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时,思路开阔,思维灵敏;而心情低落或郁闷时,则思路堵塞,操作缓慢。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四、说学法。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把握以下学法: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发觉规律、把握规律。 2、使学生通过观看、比拟学会分析、综合、整理。 五、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为新授课,详细步骤如下: 1、复习:9以内数的挨次。 2、新授: (1)学习“9”的组成。 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学生找出四种不同的摆法,再引导学生归
33、纳、整理按挨次填在书上。 (2)熟识“9”的组成。 通过填数的组成卡片、对口令、连线、击掌等形式逐步熟识“9”组成。 (3)区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把基数与序数结合起来进展教学,进一步加深对基数与序数含义的理解。 (4)指导“9”的写法。 加强9与6的比拟,指出9的上面象个0,下面象个1,但要连续起来写,还要留意笔顺。 3、总结:对本课所授内容进展回忆。 4、作业: 练习九中的第1题和在中填数。 敬重的各位评委、各位教师,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册第六单元熟悉图形的第一课时熟悉图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四方面来谈谈我对
34、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教才进展简洁的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育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熟悉图行是本册教材熟悉图形的起始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根底上来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立体图形,表达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思路。熟悉这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他们的、周长、面积体积、三视图的重要根底,而且有助于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沟通力量。 2、说教学目标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的认知力量,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看操作,初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
35、、圆柱体和圆体,体会“面在体上” 2、力量目标:在观看、操作、比拟等活动过程中,培育学生抽象、概括、实践、创新力量,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忱,也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3、说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识别这四种图形; 另外,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很简单将长方体体和正方体混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分析各类图形的特点,进展分类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四维目标呢?新课程标
36、准指出: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之上。对于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它们有着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针对这种状况,我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纳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新知,经受探究,获得学问。 学法: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在本课教学中,我融观看、操作、合作、沟通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安排学生在摸一摸,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这一系列活动中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说教
37、学过程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通过多媒体展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三棱柱,并提出问题一:这里有大家熟识的朋友吗,是谁呢?我想通过这个问题帮忙学生回忆起已学过的学问,这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应当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可能有局部学生不熟悉三棱柱,这里我要简要的介绍一下,为后面熟悉三角形做预备。提出问题二:今日我们来这里要熟悉几位新朋友,在交朋友之前你想要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想知道他的名字,还想知道它长得怎么样,住哪里等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
38、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展探究性的学习依据这一理念我设置了四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学习中体验,时间掌握在18分钟左右。 活动一:熟悉新朋友,我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新朋友都在这幅图中,请大家找一找然后再分分类,看这里有几种图形(多媒体展现分类结果)问题一:你想和这些图形做朋友吗?学生会异口同声的说:想!我就说,那我们来个竞赛,看哪队交的朋友最多:绿队,蓝队,黄队,橙队。提出问题二: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这里我让学生进展尝试,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边出示图形,边板书图形名称。小结:学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都叫做平面图形。今日我们就要一起来熟悉这些
39、平面图形。 活动二:了解新朋友,提出问题一: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去找它们呢?这个问题,孩子们特别想知道答案,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在找家的活动中,我采纳启发式教学法:首先手拿一个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一个面问:这个面是什么外形?接着我通过问题二引导学生从桌面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可能有学生从长方体上找出,也有可能从三棱柱中找到长方形,甚至会有学生找到几个长方形,对这样的同学我会进展这样的评价,比方:你真棒,你观看的真认真,同时将小图形奖给他们小组,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经过教师的引导找出长方形后,提出拓展性的问题三:你能从桌面的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吗?这个问题
40、我会实行让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小组内争论的形式进展。我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实行先辅前方的策略,在这里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盼望他们能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从体上找面,面在体上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从模型中找出这几种图形后,提出问题四:请把你刚刚找到的几个面摸给同桌看看,并说说摸得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摸起来,平平的、滑滑的等等,这里我想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这几个面都是平的。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演示:面在体上滑下,加深学生对面在体上的理解,由于大局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熟悉了平面图形,但是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的不透彻。我想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更直观更生动的提醒体和面的关系,帮忙学
41、生建立起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活动三:给新朋友画像,提出问题一:小组争论,看谁能想个好方法,把你喜爱的新朋友从立体图形中请出来?我盼望通过这个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究性,同时还具有操作行的问题来进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经过沟通,学生可能想到画的方法,印的方法,折的方法等等,假如学生只说到画的方法,我就会引导他还有别的方法吗?这里我会给时机学生来说,说操作过程,并且让学生进展自评,互评,嘉奖评价好的小组。接着,学生活动,提出要求:请选择一种适宜的方法得到这些新朋友。学生活动:描一描,印一印,折一折。我想让学生通过做数学来让他们亲身体验学问形成的过程。 活动四:找朋
42、友,提出问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些图形呢?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说到门的外形,窗的外形,在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进展引导,比方我们黑板面的外形,红领巾的外形等等,接着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让学生先观看,然后再来说一说。我想通过找图形,让学生体验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范的应用。为了表达数学与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创设一个小朋友上学路上的情景:并提问,这些交通标志牌的外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实现数学阅历生活化,并且我 想通过对这些标志牌的熟悉来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熟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同时我还进展交通安全的教育。 (三)实践应
43、用,稳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把握学问,形成技能,进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设置了不同层次的4道练习题: 第1题:连一连 我想通过该这道题目来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熟悉,区分形和体 第2题:猜一猜 我想通过这道题目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 第3题:涂一涂 通过动手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熟悉 第4题:数一数 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数红色的三角形有4个,绿色的三角形也有4个,所以共有8个三角形,黄色正方形一个,绿色一个,红色一个,共有3个正方形 (四)总结反思,深化熟悉 我想借助这个环节准时反应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说出这四种平面图形的根本特征,提出问题,这些都是今日熟悉的新朋友,你准备怎样把它介绍你的爸爸、妈妈呢? 在教学完毕前,我会对小组评价进展总结,评比出优胜组,赐予鼓舞,表扬。、 四、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的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71-72页“摘苹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这局部内容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我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呈现不同的方法,表达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