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汇编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1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生疏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预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图形,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熟悉,数学乐园,熟悉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娴熟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把握数 的挨次和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
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熟悉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熟悉钟表,会熟悉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培育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局部内
3、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熟悉数的计算的开头。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 位数计算的根底。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底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进展必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必需让学生切实把握。 五、内容变动 1.加强了预备性(主要表达在第一、二单元) (1)把试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预备课”。 第一单元“预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局部内容。是由试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状况和阅历。比多少是原来其次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其次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
4、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其次单元位置,主要是熟悉“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熟悉分散编排。 熟悉图形原来包括:熟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试验过 程中 教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熟悉区分难度较大,不易把握。因此现在本册先熟悉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熟悉平面图形。 (2)只熟悉整时。 “熟悉钟表”原来包括:熟悉整时和半时,但试验过程中教师一般反映:半时的熟悉比拟困难,我们把“半时”
5、的熟悉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熟悉“整时”。 六、方法与措施: 1.仔细讨论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动身,以学生的已有阅历为根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查找学生熟识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纳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看与操作,让学生经受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5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 广。应当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看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展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
6、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忙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以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2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2个班共有68人。虽然大局部入学前,承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根底参差不齐,特殊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生疏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 ,比一比 ,110的熟悉和加减法 熟悉物体和图形 ,分类 ,1120的熟悉 ,
7、熟悉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 ,我们的校园 ,总复习。 1、娴熟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把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熟悉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洁的分类。 7、初步熟悉钟表,会人士证明和半时。 8、体会学
8、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敏捷多样,能很好的起到稳固学问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表达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阅历和体验,依据学生的已有阅历和学问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到达计算娴熟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沟通,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纳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进展计算
9、 7、直观熟悉立体和平面图形,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9、表达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制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供应丰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依据儿童进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力量。重视以学生的已有阅历学问和生活阅历为根底,供应学生熟识体情景,帮忙学生理解数学学问。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与自主探究的气氛
10、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进展适当改良评价学生的方法,比方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学问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娴熟地把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娴熟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把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把握20以内的数的挨次,会比拟2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初步熟悉=、”、“”,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11、、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洁的分类。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良教学方法。通过学习,转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查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爱上我的课。进展学生力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觉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学问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进展打下根底。 2 、重视培育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常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育学生仔细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仔细思索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猎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力量和根底学问同步进展。学生在他人的鼓舞与帮忙下,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规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好玩,课内外结合,稳固所学学问,逐步提高数学力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