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有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合集5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1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一(1)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24人,女23人,一(2)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25人,女24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不多,说话力量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这学期着重培育学生说话的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阅历,结合详细的情景熟悉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挨次,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其
2、次单元比拟。通过比拟详细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受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索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索过程的沟通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受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把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究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育与进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受表示1120的数的详细操作及
3、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把握它们的挨次,会比拟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经受与同伴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娴熟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洁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熟悉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受简洁而熟识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育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
4、与挨次。结合生动好玩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挨次,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熟悉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看、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洁几何体的直观阅历,能直观识别它们的外形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识别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需进展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展比拟、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全都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依据简洁的现实的问题进展统计活动经受
5、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熟悉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并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供应了很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觉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
6、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状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受上述观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阅历,能够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方法解决简洁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20以内数的熟悉 20以内的数的熟悉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熟悉10以内的数的意义,其次单元,熟悉1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熟悉有迁移作用;这局部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详细的情境,通过观看、记数、操作等教学活动,来呈现学习
7、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展对数的理解力。 (二)加减法的处理 1、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规律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受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规律起点,但它仍是娴熟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分。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减弱对数可分可合的熟悉,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嬉戏
8、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 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加减法提前混编的优点有: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角度提醒一样的数量关系。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至于由于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4、表达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供应自主选择算法与沟通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挨次是建立空间观 念的一项根本内容,确定位置与挨次的方法许多,其中最根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展描述。 2、熟悉物体的
9、外形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根本内容。第六单元所熟悉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洁物体的外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 (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 分类的阅历不仅是进展统计活动的必要根底,教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熟悉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需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进展水平和数学承受力量。符合学生的进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阅历,使用学生可以承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究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时机争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育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力量 为了避开小组学习
10、流于形式,就必需专心培育学生沟通技能。沟通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根本的沟通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沟通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稳固学问、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学问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力量的评价 对解决
11、问题的评价,首先应留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看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加班级争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念,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奇怪心,谁敢于质疑。 六、教学进度安排: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2 一班级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当一年级(4)班数学课。这些学生天真得意,活泼淘气。但是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承受力量差。开
12、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学问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试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问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进展思维的开拓,创新力量的培育,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其中男生23人,女生14人,总共37人。 二教学理念 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三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预备课,位置,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图形(一),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熟悉,数学乐园,熟悉钟表,20以内的进
13、位加法,总复习。 1、娴熟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把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熟悉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洁的分类。 7、初步熟悉钟表,会熟悉整时和半时。 四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有综合练习,敏捷多样,能很好
14、的起到稳固学问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表达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阅历和体验,依据学生的已有阅历和学问设计活动内容。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到达计算娴熟。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纳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进展计算。 7、直观熟悉立体和平面图形,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五教学目标 (一)学问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一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计划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