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7篇).docx
《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7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7篇) 课上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画法。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还是比拟好的。但还有一局部同学出错,出错缘由我想有以下几方面: 1、对量角器上的刻度还是不熟识,找不准数。特殊是不是整十度时,错得更多,许多学生都少画或多画了10度,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对于这个度数的取数范围在哪里心里都不是很清晰。 2、学生在画角时,消失错误最多的是内外刻度不分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状况也许多。这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头脑里并没有去仔细想清晰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这个度数就立刻打好了点,导致原来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原来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 3、有的学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很少,有
2、的量角器上面图案许多,有的量角器中心点是一个小洞,学生在重合的时候左移一点或者右移一点就会有10度的误差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4、有的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有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内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点,于是找不到记这个点的位置。他们不会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始终向外看,有的会看的也把刻度线看歪了,偏离到别的刻度去了。还有许多学生对于内刻度的数对应外刻度的哪个数这一点并不熟识,所以找不到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想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进展如下改良: 1、课堂上总结了画角的步骤,但没有示范画一个角。这是最大的失误。 2、学生购置量角器时,最好选择量角器上没有图案,刻度比拟
3、清晰的,这样会更有利于量角和画角的精确。 3、在熟悉量角器时,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内刻度的数对应的是外刻度的哪个数,这一点在教学时的确有所疏忽。 4、画角之前,肯定要求学生想清晰自己画的是钝角还是锐角,画完后肯定要进展检验。 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二 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之后进展教学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的方法,对于反过来探究角的画法兴趣特别深厚。 课前我预想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比拟薄弱,因此在学习画法时主要以教师讲解,并结合讲解板演为主,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画法。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生动手练习上。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还是比拟好的,但是在回家作业中出的问题却较多,主要是画不准,有的学生甚至把钝
4、角画成了锐角,锐角画成了钝角等。认真反思,可能是以下几方面造成的: 1.学习画法时,以教师讲解为主,放手不够,学生是被动的承受学问,没有经受学问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来看学生似乎已经学会了,实际由于体验不深刻,学生并没有把学问很好的汲取并内化,把握得并不坚固,所以导致回家作业效果不好。 2.学生出错最多的就是找不准数。这说明学生前面的根底还是没打好,对量角器上的刻度还是不熟识,找不准数。特殊是 不是整十度时,错得更多,许多学生都少画或多画了10度,说明他们在画角时,对于这个度数的取数范围在哪里心里都不是很清晰。 3.学生在画角时,内外刻度不分清。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把内外刻度弄混的状况也许多。这说明
5、他们在画角时,头脑里并没有去仔细想清晰该找内刻度还是外刻度,只是看到这个度数就立刻打好了点,导致原来是锐角的画成了钝角,原来是钝角的画成了锐角 4.有的学生使用的量角器不好。有的学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很少,有的量角器上面图案许多,有的量角器中心点是一个小洞,学生在重合的时候左移一点或者右移一点就会有10度的误差等,这些也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干扰。 5.有的学生利用内圈刻度画角,有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内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点,于是找不到记这个点的位置。他们不会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始终向外看,有的会看的也把刻度线看歪了,偏离到别的刻度去了。还有许多学生对于内刻度的数对应外刻度的哪个数这
6、一点并不熟识,所以找不到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想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学进展如下改良: 1.在学画法之前,可以给学生肯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使他们有肯定的学习体验,经受学习的过程后,他们对学问的理解和把握会更深刻。 2.学生购置量角器时,最好选择量角器上没有图案,刻度比拟清晰的,这样会更有利于量角和画角的精确。 3.在熟悉量角器时,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内刻度的数对应的是外刻度的哪个数,这一点在教学时的确有所疏忽。 4.画角之前,肯定要求学生想清晰自己画的是钝角还是锐角,画完后肯定要进展检验。 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三 经过学生的自我尝试后,我发觉学生根本都能借助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因此我请我班学困生1到
7、黑板上示范画,行动才能说明一切嘛。 生1画角的挨次是: 1、在量的中心位置(凹槽处)点个点,做角的顶点。 2、将向下平移,画出角的一条边。 3、依据度数,确定帮助点的位置。 4、连接角的顶点和帮助点,画出另一条边。 看了生1的示范,学生有话想说。 生1:画顶点不用尺的,直接点。 生2:量角器老是移来移去,挺麻烦的生3:我们画第一条边要几步呢?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最终我们归纳为:定顶点、画边、找点、连边。 教材中安排的练习是: 以下面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用量角器分别画出40、70和135的角。 为了更好地帮忙解决学生深刻理解画角的方法,订正学生对量角器的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混淆不清的现象,我将题目
8、改为: 以下面的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用量角器画出2个40的角。个别学生由于不会看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把前两个角,一个画成40,一个画成了140。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相差那么大。不用我多讲,学生自己就知道错了,直懊恼自己太马虎。肯定要遵循:0在里圈就要看里圈刻度,0在外圈就要看外圈刻度了,千万不能混淆不清。 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四 画角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之后进展教学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的方法,对于反过来角的画法的探究必定会引起极大的兴趣。在课堂开头,通过回忆前面所学学问,鼓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出角的度数,还能帮忙我们精确地画角,“你们情愿试试吗?”自然过渡到今日所学的学问点。 在组织学生
9、把握“画角“这个学问点时,先让学生小组沟通,使每一位学生都参加进来,在互动中对整堂课的学问点进展梳理,使学生的大脑中零散的学问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坚固的印象。以“学生是进展中的人”为理念,利用学生的差异,放手让学生小组争辩、互补,在相互纠偏、自我梳理中得出结论。 对于一些特别的度数我们可以用三角板上的角来画,但对于一般的角我们就只能用量角器来画。下面大家思索怎样画一个65度的角? (小组沟通、生汇报) 1:我们可以先画一条边,然后画另外一条边。 2:怎样才能在65度的前提下画另一条边呢? 3:我们可以拿量角器量出来。 针对学生们的争辩,我开头总结画法。最终,让学问得到了升华。把画角的方法编成一个
10、顺口溜,再一次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学问有一个彻底的理解。 依据画法编出画角的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洁,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教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学问的最正确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觉、探究、讨论,由于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简单把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真正的探究性的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地进展自身的认知构造和智能构造。 有关画角的说课稿通用五 说教材:画角是人教版数学其次单元的最终一个内容,其认知根底是学生已经会用量角器量一个角的度数,并把握了角的根本分类。本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根据画角的步骤正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初步培育学生作图的力
11、量,同时养成画后仔细检查的习惯,加强量角和画角的沟通与联系。 教材中是直接呈现画角的三个根本步骤: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再在量角器相应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最终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现画一条射线。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进展,觉得直接教学生按这些步骤画,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画,不简单把握。思考一再觉得还是应当放手让学生尝试画角,在画的过程中渐渐体会画角的步骤。但怎样确保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就能正确画角呢?通过反复研读教材,我体会到画角实际上就是从一个顶点画两条射线,这也正是角的定义,问题是怎样保证两条射线构成的度数符合要求,那就要用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说课稿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