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题的含义,知道课文讲的是我和儿子竞赛剥豆这件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进展写话。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母亲的成长和儿子的成长是共同进展的,知道是儿子的表现让母亲明白了让孩子去体验现实的生活,母爱应当更加理智。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进展写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母亲的成长和儿子的成长是共同进展的,知道是儿子的表现让母亲明白了让孩子去体验现实的生活,
2、母爱应当更加理智。 教学过程: 一、课前 1、观赏一组照片,是贾教师的儿子学校生活,以及贾教师与儿子的合照。 2、从这些照片中,你看出了我对儿子的什么情感?(关爱、关注、爱) 二、揭题 1、课件出示一组诗意的语言:爱是父子之间的商定和坚守 爱是母亲揉皱的毛票 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断言 2、爱还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剥豆,今日我们将在这篇课文中体会出另一 种母爱。 3、读题。读准、理解“剥”字。 把桔子的皮剥掉叫剥豆;把香蕉的皮剥掉叫剥香蕉;把糖果纸剥掉 叫剥糖果。 那么这个词你会读吗?出示“剥削”。 4、在课题的前面有一个“”,这是什么意思呢?对,这是一篇选学课文。 三、初读 1、提
3、出默读要求:全文一共599个字,课标对高段学生的默读速度是每分 钟300个字,教师给你2分钟时间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概括主要内容,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母亲(赢) 儿子(输) 儿子真的输了吗?在“输”字上加“?”。 四、读悟母亲 (一)这是一场怎么样的竞赛 1、这场竞赛与寻常的竞赛有什么不同? 2、文中的母亲想让儿子赢,而寻常的竞赛,双方都想自己赢的。 (二)母亲在竞赛中的表现:瞻前顾后 1、在这场竞赛中,母亲和别人不一样,请你找出母亲与众不同的表现,划出来。 2、学生找到8、9、10、11段,最能表达母亲与众不同表现。课件出示四个段落。 A、师生合作读,在读
4、中感受母亲的心理冲突。 B、用一个“词”来形容母亲的这种表现。(迟疑不决、左右犯难、举棋不定)文中也有一个词,是什么?(瞻前顾后)再次朗读,读出母亲这种瞻前顾后的心理。 C、快速扫瞄这几个段落,圈出母亲动作的词。(慢、快、缓、紧) D、把“缓、紧”换成“慢、快”你喜爱哪一种?让学生体会用词的丰富性。 E、把双引号去掉,读一读,有什么不同?那么,为什么心理活动的描写也要用上双引号呢?(生答:可见母亲内心有两个人在剧烈地斗争,对话。) 是呀,母亲心里仿佛有两个人,一个是毕淑敏甲,一个是毕淑敏乙。 毕淑敏甲说:(生补充:) 毕淑敏乙说:(生补充) 毕淑敏甲说:(生补充:) 毕淑敏乙说:(生补充) F
5、、这就是一个瞻前顾后的母亲,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随机出示课文最终一段,理解朗读。 五、读悟儿子 (一)儿子在竞赛中的表现 1、扫瞄课文,这是一个( )的儿子。 2、生将词写到黑板上:执著、永不气馁、轻松、输得起、输了不懊丧、大气。 3、师依据板书小结:这是一个在竞赛前大气、自信的儿子,这是一个在竞赛中执著、轻松的儿子,这是一个在竞赛后输得起,输了也不懊丧,永不气馁的儿子。 (二)母亲最终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你在生活中应当怎么做?再读最终一段。 六、联系生活 设置情境:假设我是你们的母亲,你就是我的儿子或女儿,当你摔了一跤,我将你扶起来,你会对我怎么说? 七、拓展延长 1、与课首的诗照应,出示
6、:我们在爱中成长, 爱是 2、补充毕淑敏介绍及她的作品,书的照片。 板书: 母亲 瞻前顾后 大可不必 儿子 自信 大气 仔细 执著 坦然 轻松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把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迟疑、奋力、最终、竟然、吸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最终”写一段话。 3、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士气、奋勉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鼓舞自己,是一种珍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最终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
7、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 课前预备: 1、自制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观赏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现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提醒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勇攀顶峰,肯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文本 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
8、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自学状况。小组内生字词语卡片相互认读、正音。 3、沟通收获和问题 三、细读文本,解决问题 整合问题:爸爸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一老一小如何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的? 主要沟通争论三个问题 第一: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其次: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的。 第三: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1、边读边想,简要答复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舞,一起登上天都峰。) 2、师引导: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3、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
9、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疑心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好像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可怕吗? (衬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我”和老爷爷的其次次对话。 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索: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
10、什么意思?他们是相互疑心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出示句子: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最终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沟通: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最终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顶峰,必需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到达目的。 思索争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相互道谢? 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士气鼓舞我”?“竟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由于老爷爷有那
11、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肯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6、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长 1、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2、结合5、12大地震中涌现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3、最终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课文说明】 穿着傣族的节日盛装,踩着凤凰花瓣铺成的地毯,敲打着欢快的象牙鼓,泼洒着布满祝愿的清水。啊!多么欢乐的泼水节!1961年的这个泼水节,由于周总理的到来而更加幸福,更加令人难忘。这篇文章讲的就是1961年尊敬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和傣
12、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本文通篇向读者呈现了泼水节热闹、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力量,而培育这种力量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公平对话的良好气氛,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局部,低年级要重视识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
13、喜爱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忙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培育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熟悉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傣族吗?它有
14、什么风俗呢?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庆泼水节的场面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小组合作练读生字。 4、用多种形式稳固生字。 5、同桌之间合作读文。 (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合作方式,如轮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1、2自然段: 自读,思索: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集体沟通。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人民为什么特殊快乐。 指导读好人们快乐的心情。
15、 2、导读第3自然段: 指名读,思索:人们是怎么欢送周总理的? 从这些欢送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周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送及喜爱 )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送场面和人们喜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4、5自然段: 设疑: 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小组合作学习4、5段: 划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沟通: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快场面。相机理解“祝愿”一词,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相互祝愿什么呢? 交际互动: 师演总理,生当人民,相互祝愿。
16、引导学生设疑争论: 姑娘和小伙为什么会流下幸福的热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愿更珍贵的呢”。 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现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快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爱的局部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沟通。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案
17、 篇4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优势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总结: 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 板书课题:中国结 二、 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 1、通过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思索: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消失? 三、 细读课文,沟通品读。 通过对课文其次段的阅读,对中国结进展进一步的了解。 默读二、三段, 思索:你喜爱中国结吗?为什么? 让学生绽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 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到达完善的境地。
18、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爱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相互沟通。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当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洪亮。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 过渡: 中国结不仅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读完后集体沟通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中国结中寄予着全部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 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 总结: 依据板书,由学生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 文章最终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送的缘由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通过课
19、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 作业: 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教学后记: 其次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你喜爱的中国结,他们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 ? 2、我们连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板书课文标题 播放课文录音。 二、重新熟悉全文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爱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己喜爱的语气吗? ? 3、小组讨论: 它包含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 三、总结全文 1 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 纵观全文,说一说: 中国结代表了什
20、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1、学习生词 A、本课中你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B、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叹为观止 向往 2学习写本课生字。 A、出示生字宠 饰 颈 侨 憧 憬 乞。 B、读字组词。观看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C、仔细观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仿照写。 D、写完后在班里展现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展评价? 五、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教学后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园地有五项训练内容,“识字加油站”是从识字中,了解家人的称呼。“我的发觉”知道“日”字旁的字是和时间有关的,“女”字旁的字都
21、和女性有关。“字词句运用”一是归类复习汉字根本笔画名称。二是练习看图写句子。“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8个字的成语,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和大人一起读”了解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学前预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我的发觉、日积月累) 学习目标 1.知道如何介绍家人。 2.不同的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3.复习汉字根本笔画,练习看图写话。 学习重点 1.知道如何介绍家人。 2.怎样说一句通顺、完整的话。 学前预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学生) 识字加油站 一、谈话导入
22、。 1.孩子们,你们称呼我为什么呀?(生:教师)在家里,那些长辈们或者年龄比我们稍大的”人又怎样称呼呢? 2.课件展现一家人的图片。 二、新授、识词。 1.指课件,让生分别熟悉家里人。 2.生边说师边贴生词卡片。 长辈:爷爷奶奶伯伯叔叔爸爸妈妈 同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3.学生分组试读这些词语,生找到带音节的字宝宝。 4.组内开展读字,读词竞赛。 5.全班沟通识字状况。 三、拓展。 1.有英勇的小朋友吗,上台来介绍一下你家里有哪些人? 2.全班沟通,师作。 我的发觉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有这么多爱自己的家人。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嬉戏。 二、新授课:找偏旁一样的字。 1.师
23、讲解击鼓传花嬉戏规章。 2.全班进展击鼓传花嬉戏。 3.指名上台将两个篮子里的花朵贴在黑板上。 4.看看两排花,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 5.全班沟通。 师: 第一排花含有“日”字旁,原来这些字宝宝都和时间有关,你能给它们口头组词吗? 6.开火车组词。 7.同法“女”字旁。 三、拓展,沟通其它同偏旁的字。 日积月累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我们在第四单元学习了两组表示珍惜时间的成语,谁记得呢? 2.指名说课件出示。 3.指名读,全班齐读,师相机讲解成语的教育意义。 二、导入新课。 1.今日,我们又要学习一些成语,你们想知道吗?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日积月累”局部,并圈出不会读的字。 3
24、.组内试读,不会读的字相互帮助。 4.全班沟通读。 三、读成语,并背诵。 1.课件出示4组成语。 2.生字卡片抽读不会认的字。 3.指名试读。 4.师范读,生跟读,指名教读。 5.师稍作讲解成语意思,生倾听。 6.试背,全班沟通背。 四、,并布置作业。 1.收集带“木”旁的字,写下来。 2.把四组成语背给同桌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进展了三个内容的教授。每个内容的教学,同学们的参加度都很高,都想展现自己的实力,特殊是“趣味识字”局部,孩子们都想向别人表现自己的幸福,这一点让我倍感欣慰,盼望每个孩子每天都能欢乐生活,欢乐学习,欢乐成长! 其次课时 (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目标 1.在田字
25、格里能书写标准工整的汉字。 2.通过字词练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学习重点 1.仔细练习汉字根本笔画,写标准字。 2.连词成句,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学前预备 1.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田字格贴片。(学生) 教学环节 字词句运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成语,指名读,指名背,全班背。 2.引入新课。 二、比一比,写一写。 1.读生字卡“了、才、长、山、儿、四、我、心”。 2.师范写生字:了、才。 3.火眼金睛,观看课件上两个字的其次笔一样点和不同点。 4.指名说,师: 一样:起笔都在竖中线上。 不同:“了”其次笔是“弯钩”,“才”其次笔是竖钩。 5.师
26、范写两个生字,生书空,并各练写一个。 6.展现优秀作品,并嘉奖一面红旗。 7.词法指导“长山”中“”和“”,“儿四”中“”和“”的区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8.学生练字,师相机指导,并作准时有效。 三、提示。 小朋友们,许多汉字都有相像的笔画,我们在书字时要睁大小眼睛看清晰,多一笔少一笔,就会变成其它的字;书写不标准,汉字就变成丑八怪了,所以,今后写每一个汉字,都要认仔细真,不能马马虎虎哦! 四、听故事,导入新课。 1.课件:一(1)班的孩子们去远足。其次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山坡上,瞧,美不美呀! 2.指名说:这是什么地方?天上有什么?山上有什么?山下有什么?(师强调观看挨次,要说完整的话)
27、3.小组争论沟通。 4.全班沟通。师板书:小鸟、小朋友、小花、青草、小牛、小羊 5.指导学生把看到的景物写在书上田字格里,师巡察,并作准时鼓舞性。 6.小组内读词。 7.全班沟通读词。 五、练说完整的话。 1.举例练习说话:小鸟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小组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同学帮助。 3.全班汇报沟通,师相机指导并。(避开说同样的句子) 4.词法指导学生练说句子。 六、拓展深入。 1.能把刚刚说的句子连起来说一小段话吗? 2.师范例说话,学生仔细倾听。 3.组内练习,全班沟通。 七、,布置作业。 小朋友们刚刚一个比一个能干,教师为你们点个赞!(竖大拇指)。回家呀,把我们
28、这节课说的句子说给家长听,再和家长一起读猴子捞月亮,竞赛看,谁读得好,也让家长为你点赞!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孩子们的书写比以前进步了不少,这可能是这几个月来练习的原因,看图写词语,练习写写局部,虽然孩子兴致盎然,但孩子们由于观看习惯不好,总关注画面某一局部,不能照看全面,因而,写出的词语不是许多。另外,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一个句子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这还是较有难度的,教师要多些引导,反复练习,我想,孩子们写词说句子的力量肯定会提高许多快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是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组课文的补充阅读教材。讲的是三国时,魏军攻占街亭后,魏
29、国统帅司马懿亲率大军十五万,想乘机拿下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县,两军军力比照悬殊,诸葛亮情急之下摆出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得以全身而退。全文五百余字,共分两段,故事构造简洁清楚,人物形象饱满生动,文字均以古白话的方式消失,高雅舒服,读来有滋有味。 以往备课我们可以依靠教参和大量现成的资料,或者遵循一些名家的教学设计思路,但由于本文只是作为补充材料消失,所以从文本分析到目标制定几乎没有任何可依循之处,备课难度大大增加了。所以,只好,也只能这样先读了三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再看由此转变的电视剧,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同时号召学生读三国故事,做相关读书笔记,为学习本文做好积存。和本组教师沟通后,最终定位:简化学习
30、目标,强化课前自学,突出教学重点,走从厚到薄的道路特设定一下教学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感受孔明的魅力,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见识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具传奇颜色的人物,历来被看做是才智的化身。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 齐读 二、检查课前预习 1、检查阅读 同学们在课下都自学了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进展朗读展现,为了一会儿展现得更精彩,再来仔细地练读一遍课文吧! 学生自由读。 谁想给大家展现一下?(指一排学生读) 师适时
31、解决学生在朗读中消失的问题,并依据学生的朗读作出恰当的评价。 2、检查大意 过渡:同学们知道吗?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意。我们已经学了三篇文言文了,把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大家在自学时都采纳了哪些方法理解了课文大意的呢?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答复: 看课下解释、多读几遍、查资料、联系上下文等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沟通自学的收获,采纳一人主说,其他三个同学专心倾听,随时补充。 小组沟通(质疑、解疑) 三、理解重点句子 过渡:大家究竟理解得怎么样,是否字字句句理解的都很到位呀,教师挑几个难理解的句子考考大家,怎么样? 1、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2、孔明传令,教“
32、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行擅动,吾自有计。” (你想象一下,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众官都慌张失措,诸葛亮会怎么表现,这几句话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2、齐读) 3、再来看第三句:3、懿曰:亮终生慎重,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潜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谁来讲? 这里边的“汝辈岂知?”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该怎么读,谁来读读试试?读全句。一起来读读。 师小结:这么难的句子大家能理解的那么到位,还能读得这么好,看来呀,同学们都在专心品读这个故事了。大家有没有发觉,整篇文章都是围绕哪
33、个字来写的?(学生不难说出全文是围绕“智”字来写的。) 四、品析人物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诸葛亮的“智”都表达在哪里?(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中留下你思索的痕迹,批批划划) 生可能会从以下几点评赏: 1、众官“尽皆失色”和孔明的登城望之。(临危不乱) 2、“教旌旗尽皆隐匿吾自有计”(布局周密) 3、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且笑容可掬。(镇静自若) 4、“此人料吾生平慎重,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神机妙算) 师小结:是啊,诸葛亮的“智”就是表达在了临危不乱、知己知彼、布局周密上,靠自己的才智化险为夷。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空城计。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一
34、个特殊精彩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屡次被艺术家们搬上了荧幕,大家,想不想看一看这个电视片段啊? 播放电视剧空城计片断 这个片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再次走进诸葛亮,体会他的大智大勇。) 好书不厌百回读,文言文更应当如此,现在,在这铮铮的古琴声中,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领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点古琴曲)在古乐声中美美地读一读全文。 五、拓展延长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你知道吗? 谁能给大家讲一个?(三气周瑜、木牛流马、火烧赤壁、锦囊妙计等等)指生讲故事 除了诸葛亮以外,三国演义中还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你都知道哪些呀? 指生结合课下积存谈一谈
35、师小结:我建议同学们课下再读三国,去领会更多人物的英雄本色。我盼望大家尽量读原著,真正地去亲近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自读课文,画诞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小组内自查:留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二、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觉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温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省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三、稳固练习 、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猜字嬉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晰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答复:“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摘苹果”嬉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外形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嘉奖一张苹果贴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