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点题卷三(精选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点题卷三(精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考前点题卷三(精选题).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选题1.片剂辅料中既可以作填充剂又可作黏(江南博哥)合剂与崩解剂的物质是A.糊精B.微晶纤维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D.微粉硅胶E.甘露醇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片剂常用辅料的特点与作用。微晶纤维素为多功能辅料,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可作“干黏合剂”,且具有崩解效果。糊精、甘露醇仅作填充剂。羧甲基淀粉钠仅作崩解剂。微粉硅胶仅作润滑剂。单选题3.与靶标之间形成的不可逆结合的键合形式是A.离子键B.偶极一偶极C.共价键D.范德华力E.疏水作用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与靶标的化学作用力。药物与靶标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产生药效。化学键包括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共价键结合能力强,是不可
2、逆结合,所以通过共价键结合的药物药效较强,但不易从靶点上解离。非共价键结合属于可逆结合,药物发挥完药效后,从靶点上解离下来,药效随之结束,非共价键有离子键、氢键、离子一偶极键、偶极一偶极键、范德华力、电荷转移复合物和疏水作用等。单选题4.大部分口服药物在胃肠道中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A.胃B.小肠C.直肠D.结肠E.盲肠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胃肠道的结构与功能。胃黏膜缺乏绒毛,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酸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对于小肠,大多数药物的最佳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或小肠上部,药物可以通过被动扩散途径吸收,小肠也是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多肽类药物可以结肠作为
3、口服的吸收部位。直肠血管丰富,是栓剂给药的吸收部位。单选题5.在制备乳剂的乳化剂中,属于WO型乳化剂的是A.阿拉伯胶B.脂肪酸山梨坦C.聚山梨酯D.西黄蓍胶E.卵磷脂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口服乳剂的乳化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为高分子OW型乳化剂;聚山梨酯、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Ow型乳化剂;脂肪酸山梨坦(司盘)为表面活性剂WO型乳化剂。单选题6.关于药物动力学参数表观分布容积(V)的说法,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的比例常数,单位通常是L或LkgB.特定患者的表观分布容积是一个常数,与服用药物无关C.表观分布容积通常与体内血容量相关,血容量越大,表观分布容积就越大
4、D.特定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一个常数,所以特定药物的常规临床剂量是固定的E.亲水性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往往超过体液的总体积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其单位通常是“体积”或“体积千克体重”。对某一个体,某一特定药物的V是个确定值(常数),B选项不正确。若血中药物浓度很小,则药物的V可能远大于体液总体积时,所以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与血药物浓度大小有关,而不是C选项中的血容量,一个人的血容量,一般是不变的。对某一个体某一特定药物的V是一个常数,不同个体,个体差异大,导致临床剂量需要调整,D选项错误。水溶性或极性
5、大的药物通常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E选项不正确。单选题7.由药物固有的药理学作用所产生,随用药目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反应较轻微并可预料,多数可以恢复的不良反应是A.副作用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首剂效应E.继发反应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副作用的理解。副作用是指在药物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所产生的,由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为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随用药目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反应较轻微并可预料,多数可以恢复。而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
6、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后遗效应是指在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小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首剂效应指的是首次给药导致的不良反应,需减量服用。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是治疗剂量下治疗作用本身带来的间接结果。单选题8.治疗指数TI是A.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B.半数有效量ED50与半数致死量LD50的比值C.青霉素的半数致死量是杀灭50病原微生物的药物用量D.阿苯达唑的半数致死量是驱除肠道50寄生虫的药物用量E.治疗指数大的药物,一般安全性不高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TI是半数致死量LD50与半数有效
7、量ED50的比值。一般情况下,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但治疗指数没有考虑到药物最大效应的毒性,有时治疗指数大,药物并不一定安全。单选题9.具有下列结构式的药物,其作用是A.抗病毒作用B.抗疟疾作用C.抗真菌作用D.抗肿瘤作用E.抗结核作用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抗疟药的结构特征与作用。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从黄花蒿中提取的含过氧键的倍半萜内酯,具有抗疟疾作用。对其结构改造得到双氢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等。从结构特征过氧键、内酯环,判断本题结构是青蒿素结构,抗疟疾。单选题10.群司珠单抗是一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单克隆抗体,要达到靶向治疗作用,患者需要进行检测的基因是A.EGFRB.HE
8、R-2C.BRAFV600ED.ALKE.KRAS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药理学与个体化用药。肿瘤的靶向治疗时代已经到来,利用基因检测技术,提高药物治疗的靶向性,避免盲目用药,降低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群司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时,只有对HER-2基因高表达乳腺癌患者才有较好治疗效果,所以用药前要进行HER-2基因监测。单选题11.关于药物制剂规格的说法,错误的是A.阿司匹林规格为0.1g,是指平均片重为0.1gB.药物制剂的规格是指每一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或()装量C.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规格为10,是指每100ml口服溶液中含葡萄糖酸钙10gD.注射用胰蛋白酶规
9、格为5万单位,是指每支注射剂中含胰蛋白酶5万单位E.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规格为1ml:20mg(2万单位),是指每支注射液的装量为1ml、其中含庆大霉素20mg(2万单位)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制剂规格。制剂的规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或装量。例如,阿司匹林片“规格0.1g”系指每片中含阿司匹林0.1g,硫酸庆大霉素片“规格20mg(2万单位)”系指每片中含庆大霉素20mg或2万单位;再如,注射用糜蛋白酶“规格800单位”系指每支注射剂含糜蛋白酶800单位,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规格1ml:20mg(2万单位)”系指每支注射液的装量为1
10、ml、其中含庆大霉素20mg或2万单位。另外,对于列有处方的制剂,也可规定浓度或装量规格。例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规格10”、复方葡萄酸钙口服溶液“规格每10ml含钙元素110mg”、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规格500ml”等。单选题12.属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参数是A.分离度B.重复性C.灵敏度D.拖尾因子E.吸收系数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物质的吸收光谱具有与其结构相关的特征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鉴别药物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供试品的光谱与对照品的光谱(或对照光谱)比较;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max),或同时确定最大与最小吸收波长(min);通过
11、测量特定浓度供试品溶液在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A);通过测量特定波长处的吸收系数();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鉴别药物。其余选项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的测定参数。单选题13.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时,突然停药引起“反跳”现象,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此现象为A.异源脱敏B.同源脱敏C.受体增敏D.受体下调E.受体拮抗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受体增敏。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时,突然停药引起“反跳”现象,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此现象为受体增敏,指的是因长期应用拮抗药,造成受体数量或敏感性提高。单选题14.有关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与药物活性的关系说法正确
12、的是A.logP是脂水分配系数,衡量药物脂溶性大小,其值越大,脂溶性越小B.pKa是酸度系数,衡量药物在不同环境下解离程度大小,解离程度越大,分子型药物越多C.通常酸性药物在pH低的胃中、碱性药物在pH高的小肠中解离少,分子型药物比例多,易吸收D.阿司匹林在酸性胃中易解离,吸收少E.麻黄碱在碱性的肠道中易解离,吸收少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活性的影响。药物透膜吸收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脂溶性大小用脂水分配系数logP值表示,其值越大,脂溶性越大,但合适的脂溶性药物才有最佳活性。药物的解离度用pKa表示,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分子型多,易吸收。碱性药
13、物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分子型多,易吸收。单选题15.关于吗啡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吲哚环结构的生物碱,是由4个环稠合而成的复杂立体结构B.左旋吗啡有效,右旋吗啡没有镇痛活性C.3位是具有弱酸性的酚羟基,17位是碱性的N-甲基叔胺,具有酸碱两性D.临床上用吗啡的盐酸盐E.具有苯酚结构,吗啡及其盐类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光照下即能被空气氧化变质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吗啡的结构特征。吗啡是具有菲环结构的生物碱,是由5个环稠合而成的复杂立体结构。有效的吗啡构型是左旋吗啡,而右旋吗啡则完全没有镇痛及其他生理活性。吗啡结构的3位是具有弱酸性的酚羟基,17位是碱性的N-甲基叔胺,因此,吗啡具有酸
14、碱两性。通常将吗啡的碱性基团与酸,如盐酸、硫酸等成盐后供药用,在我国临床上用吗啡的盐酸盐。吗啡及其盐类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光照下即能被空气氧化变质,这与吗啡具有苯酚结构有关。单选题16.双氢青蒿素的结构中含有A.呋喃环B.咪唑环C.含有过氧键的倍半萜内酯D.噻吩环E.吡啶环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药物的基本结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过氧键的倍半萜内酯,为抗疟药物。单选题17.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测定液体的旋光度时温度应控制在A.20B.18C.22D.30E.32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药典对于旋光度测定的要求。中国药典旋光度测定法(通则0621)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温度
15、为20,测定管长度为1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使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作光源,在此条件下测定的比旋度用表示。单选题18.关于气雾剂质量要求和贮藏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附加剂应无刺激性、无毒性B.容器应能耐受所需压力C.抛射剂应为适宜的低沸点的液体D.贮藏条件要求是室温E.严重创伤用气雾剂应无菌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气雾剂的一般质量要求。气雾剂的一般质量要求包括:无毒性、无刺激性;抛射剂为适宜的低沸点液体;气雾剂容器应能耐受所需的压力,每压一次.必须喷出均匀的细雾状的雾滴或雾粒,并释放出准确的剂量;泄露和压力检查应符合规定,确保安全使用;烧伤、创伤、溃疡用气雾剂
16、应无菌;气雾剂应置凉暗处保存,并避免暴晒、受热、敲打、撞击。单选题19.下列有关贴剂(TDDS)的特点,错误的是A.可避免肝脏的首关效应B.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C.可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了胃肠道的毒副作用D.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E.使用方便,可大面积使用,无刺激性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贴剂的特点。贴剂的不足是大面积给药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起效慢,不适合要求起效快的药物、存在皮肤的代谢与贮库作用、药物吸收的个体差异和给药部位的差异较大等。贴剂的特点是常考的内容。单选题20.不含有芳基醚结构的药物是A.胺碘酮B.美托洛尔C.美西律D.普萘洛尔E.普罗帕酮 参
17、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抗心律失常药的结构特征。题中所给药物化学结构,只有胺碘酮结构不含有芳基醚。盐酸胺碘酮为钾通道阻滞药的代表药物,属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单选题21.关于房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房室的划分是随意的B.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情况,房室划分越多越好C.药物进入脑组织需要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所有的药物来说,脑是周边室D.房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E.房室的划分是固定的,与药物的性质无关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房室模型。在药动学中,为了较方便的推导出药物体内配置状况的量变规律,把药物在体内的配置状况分成若干个房室。房室是一个假设的结
18、构,在临床上它并不代表特定的解剖部位。如体内某些部位中药物与血液建立动态平衡的速率相近,则这些部位可以划为一个房室。单选题22.酸性药物的pKa值大于消化道体液pH时(pKapH),分子型药物所占比例高;当pKa=pH时,未解离型和解离型药物各占一半;当pH比pKa增加一个单位时(即增加碱性),此时未解离型(分子型)药物的比例是A.50B.10C.99D.100E.90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活性的影响。药物解离程度用解离度pKa值表示,酸性药物由公式log(未解离型/离子型)=pKa-pH推断,当pH增加一个单位,未解离型/离子型比例变动10倍,此时离子型比例
19、约90,分子型比例约10;增加两个单位时,离子型比例约99,分子型比例约1。单选题23.布洛芬混悬剂的特点不包括A.易吸收,与固体制剂相比服用更加方便B.易于分剂量给药,患者顺应性好C.可产生长效作用D.水溶性药物可以制成混悬剂E.混悬剂因颗粒分布均匀,对胃肠刺激小 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悬剂的特点。难溶性药物可以制成混悬剂。布洛芬口服易吸收,但受饮食影响较大,而混悬剂因颗粒分布均匀,受食物影响小,对胃肠刺激小,尤其易于分剂量给药,患者顺应性好。单选题24.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表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B.一些生命必需物质(如K+、Na+等)通过被
20、动转运方式透过生物膜C.主动转运可被代谢抑制剂所抑制D.促进扩散的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E.膜动转运是蛋白质、多肽类的主要吸收方式 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跨膜转运。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生命必需物质(如K+、Na+等),是通过主动转运方式透过生物膜;主动转运可被代谢抑制剂所抑制;促进扩散的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膜动转运是蛋白质、多肽类的主要吸收方式。本考点的是常考内容。单选题25.关于药物引起型变态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型变态反应需要活化补体、诱导粒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B.型变态反应主要导致血液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C.型变态反应只由IgM介导D.型变
21、态反应可由“氧化性”药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型变态反应可致靶细胞溶解,又称为溶细胞型反应 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对免疫系统毒性的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又称溶细胞型反应,涉及的抗原比较复杂,药物、病毒或自身抗原都可成为变应原,刺激机体产生IgG或IgM抗体,抗体可特异性地结合到位于细胞表面的抗原上,活化补体、溶解靶细胞、诱导粒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引起组织损伤。型变态反应主要涉及血液系统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如服用“氧化性”药物非那西丁等可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单选题26.日平均剂量80mg的硝苯地平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几乎可完全取消通常于上午612时发生的心肌缺血高峰,对下午2
22、124时的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强度明显不如前者的原因是A.药物受遗传药理学影响B.药物受药效动力学影响C.药物受药代动力学影响D.药物受毒理学影响E.药物受时辰药理学影响 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时辰药理学。硝苯地平对心绞痛发作的疗效存在一定的昼夜节律。ECG检测发现,日平均剂量80mg的硝苯地平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几乎可完全取消通常于上午612时发生的心肌缺血高峰,对下午2124时的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强度明显不如前者。单选题27.属于微囊天然高分子囊材的是A.壳聚糖B.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聚乙烯醇D.聚丙烯酸树脂E.羧甲基纤维素盐 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微囊囊材的分类。微囊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学专业知识一 执业 药师 药学 专业知识 考前 点题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