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5篇.docx
《202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5篇.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5篇 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主要是由于没有驾驭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为帮助大家学习便利,我收集整理了人教版中学语文必修一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人教版中学语文必修一教案1 一、设计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庄子的代表作,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这种肯定自由的人生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庄子的散文,主要表现手法是寓言。逍遥游大量地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予在生动的想象中。因此学习本文应以此为突破口。同时,本文中比方之奇妙,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化,文字之跳动,这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阅
2、读逍遥游时,文字上有肯定的障碍,所以课前支配预习,让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读通课文。并让学习小组有选择地制作课件,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二、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的实力,在学习文言文时,多数学生懂得借助工具书去疏通文字。但总的来说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实力及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实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育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简单的问题,采
3、纳问答法,简捷明快。 3.探讨法。对有肯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需广泛地探讨。 五、教学重点 1.鉴赏本文运用比方、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庄子思想、艺术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 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七、教学用时:两课时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使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意,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今日,我们就来共同观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 (二)检查预
4、习状况。 1、字音识记 鲲(kn)鹏抟(tun)齐谐(xi)坳(o)堂 迁徙(x)北冥(mn)夭阏()沮(j)丧 榆枋(fn)斥鴳(yn)舂(chn)米晦朔(shu) 泠(ln)然蓬蒿(ho)翱(o)翔恶(w)乎待哉 穷发(f)之北知(zh)效一官决(xu)起而飞 数数(shu)然飡(cn)蟪(hu)蜩(tio) 2、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能”)(6)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7)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3、虚词、实
5、词 怒而飞(怒:奋勉)志怪者也(志:记载) 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莫之夭阏者(夭阏:堵塞) 之九万里(之:到去)之二虫(之:这) 众人匹之(匹:相比)彼且奚适(奚:哪里) 是鸟也(是:这)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 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而后乃今陪风(陪:凭) 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安排,准备)适百里(适:往) 以久特闻(特:独)穷发之北(发:毛,指草木) 恶乎待哉(恶:何;待:凭借) 4、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6、5、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推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推断句) (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7)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6、古今异义词 果真:古义:充溢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7、固定句式 (1)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2)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 8、文化常识(关于纪日法) 晦:农历每月的最终一天。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为既望。 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
7、三)理解文章内容。 1、小组探讨:文中写了几次“笑”?各笑什么? 2、学生找出并回答。 明确:写了三次“笑”: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3、理解三“笑”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明确: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所指的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4、朗读第四、六、七自然段,思索并探讨: (1)蜩与学鸠为什么要笑鲲鹏? (2)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赞成还是反对呢?为什么? (3)斥鴳为什么笑鲲鹏呢?作者对斥鴳的“笑”是什么看法? (4)宋荣子为什么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呢?作者对宋荣子的看法又怎样? 5、老师小结:蜩与
8、学鸠讪笑鲲鹏是因为它们不理解鲲鹏的远大志向。对蜩与学鸠、斥鴳、宋荣子作者都持否定看法,对被“笑”的一方鲲鹏和“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作了否定,并且对文中提及的野马、尘埃、芥、大舟、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列子等事物或者人物也都作了否定。这种全盘否定的看法,假如我们借用本文中的一个形象的词语,可以说是:笑!本文可以说是:庄子“笑”万物! 6、问: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 明确:因为它(他)们都“有所待”,都没有做到“逍遥游”。 7、问:哪种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为什么? 明确:“至人、神人、圣人”,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四)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9、1、学生课前打算:提示学生从选材、修辞等方面分析,以免学生无从下手) 2、学生分小组探讨,沟通看法并汇报成果。 3、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 (1)看奇妙的描写 文中的描写奇异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建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故事,庄子则以拟人手法,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几则寓言故事,擅长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了奇妙莫测、叹为观止的故事,创建出了多姿多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艺
10、术形象。 (2)探大胆的想象 文中的想象不仅体现在详细形象的描写上,更主要的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宏伟,那“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的长寿,当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妙的事物、奇妙的境界和奇妙的用意上。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示意以鹏之大示意人之小,以椿之长寿示意人生之短暂。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言而喻。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德、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己”“无功”“无名”。 (3)析隐藏的情
11、感 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净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好像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对人世间的无望,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行企及,其实不正隐隐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行得的苦恼、悲观吗?他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才智的重视,对生命的酷爱。 (五)总结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文章充溢奇妙的想象和浪漫的色调,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
12、比方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难怪鲁迅先生会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那怎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逍遥?庄子的“逍遥”其内涵指的又是什么?这种思想对后世又有什么影响?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探讨。 人教版中学语文必修一教案2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尝课文精致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主动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育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美丽、形象语言的实力。 2.培育对精晶诗文
13、的整体把握实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 培育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肯定的文言基础学问,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驾驭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学问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学问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显得爱好不浓或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学问。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改变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
14、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困难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主动意义。 4、培育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思索: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改变的?(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表现情感改变的相关词语。) 板书: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2.理清思路,请同学试概括本文行文内容。(投影) 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二、指导诵读: 1、这篇课文体裁为
15、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殊留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比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状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其次段 桨,光,方;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觉,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化而发生改变的原因,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
16、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状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奇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扬;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潇洒。 3、听录音朗读或老师范读。生齐读。 三、赏析评价 1.学生齐读第一段,老师提问,学生思索。 (1)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乐甚 (2)为
17、何而乐呢? 明确:美景、畅饮、友情 (3)本段景物描写胜似仙境,请同学们试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图,并思索有何作用? 学生描述 总结:月夜秋景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波,月光如烟雾般覆盖着江面,清风缓缓吹拂着,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在水面,随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用:苏轼这寥寥几笔,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漂亮、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的变与不变的争论作了铺垫。 (4)诗人在观赏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诵起诗词来。为什么苏轼在船中朗诵“明月
18、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老师补充(幻灯片投影)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皎:皎洁光明。 佼(ji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漂亮。 舒:舒缓轻快的样子。窈纠(jio):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 劳心:思念。懰(li):音刘,妩媚。 慅(sao):音骚,心神担心。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19、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快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内容赏析:月出是陈国的民歌,是一首情诗。诗人在月下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因为爱她,于是就悄然心忧了。此诗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其次、三句写美人,末句写诗人自己不安静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轮圆月洒着皎洁的银辉,这夜色显得特别的漂亮。这是写景,也是写情。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光作为美妙愿望的象征,多数次地赞美她,讴歌她,并给她编造了很多美妙的神话故事,花婵娟,月婵娟,都是人们对所爱景物的美称。这句交待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是在一个月光明丽的夜晚,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诱惑力,简单使人对景生情,生发出很多美妙的联想。
20、同时,结合下句,这句又有着比兴的作用,以月光的美来比方所爱人的美,是很恰贴的。“佼人僚兮”,“佼”,犹姣,美妙之意。“佼人”,美人。“僚”,犹嫽,娇美貌。这时,在诗人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娇美的女子,引起他无限的仰慕和情思。天上有着皎洁的月光,地上有着娇美的女子,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圆,天惬人意,怎能不令这多情的诗人荡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随口赞道:真美啊,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纠兮”,“舒”本作迟缓、缓缓解,此处则指女子举止的舒缓安闲。“窈纠”,与其次间的“忧受”,第三章的“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时身材的曲线美,写女子的举止从容,体态苗条。这句写诗人细致端详女子时的感觉。在月光下,她不但显得
21、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条、秀美,真让人神颠魄荡。这只是写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还有一种气质美,她举止舒缓,雍容大方,性情宁静,而这气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反映在外层,总是以曲线的瘦长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等,就足以说明这点。而在内质上,则注意静穆和闲缓,所谓“淑女”,就包括她的举止在内。这首诗刻划的这位女子,说明白诗人也是以此为审美标准的。“劳心悄兮”,“劳心”即忧心。“悄”,与其次章的“慅”,第三章的“惨”,都是形容忧愁担心的样子。此句是诗人自言其心情的郁闷。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举止,使得诗人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