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范文写作指导热点话题“成长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作文范文写作指导热点话题“成长写作指导.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高考作文范文写作指导热点话题“成长写作指导【原创作文题】美国华裔女童邹奇奇,今年13岁,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3岁时就开始阅读各种书籍,4岁时开始用笔记本电脑写作,8岁时出版12万字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轰动美国。邹奇奇也被美国广播公司誉为“美国文坛小巨人”。她在向业界领袖、教育界权威发表演讲时说:“首先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一回别人说你幼稚是什么时候?像我这样的小孩,可能常常会被人说成是幼稚我们在批评不负责任和非理性的相关行为时,应停止使用这个带有年龄歧视的词。”演讲20分钟不到,台下大人们掌声爆棚。“幼稚”里往往隐藏着好奇、问题、想象、创造,往往透露着可能性的信息。你
2、被人批评过幼稚吗?你现在觉得当初的想法或行为很幼稚吗?你现在还会有“幼稚”的举动吗?围绕“幼稚”,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材料的第一段有两处关键信息,一是年龄小,一是成就大,由此可以看出邹奇奇的不同。第二段围绕演讲的内容,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幼稚”的问题,为什么成年人会用“幼稚”这样的词语评价孩子呢?邹奇奇为什么认为“幼稚”这个词带有年龄歧视?不负责任和非理性的相关行为是否等同于“幼稚”呢?与“幼稚”相对的词语应该是“成熟”,那么“成熟”的特征是什么?“幼稚”与
3、“成熟”是否与年龄的大小有关?等等。另外,在演讲内容后,对“幼稚”有一个较为积极的评价,分析了其正面的价值,比如,好奇、问题、想象、创造,还透露着可能性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本则材料点出了明晰的立意方向,就是论述“幼稚”在人生的价值,论证“幼稚”的积极面。【布局谋篇】在确定立意之后,需要将观点进一步明晰,使之成为一篇规范论述文的中心论点。如:“永葆幼稚之心”“莫让成熟扼杀了幼稚的灵性”“成熟诚可贵,幼稚价更高”“幼稚本无罪,何必苦摧残”“扼杀幼稚,恰恰是在摧毁创新”“成熟的标志是一颗幼稚的心”等。构思文章时可以使用“引-析-提-正-反-联-结”模式。引:用简洁的语言引述材料,注意角度,所谓的角
4、度,就是准备议论分析的内容。析:在引述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原材料,找出其中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提:在显眼的位置提出鲜明的观点。观点应该使用陈述句或祈使句,不宜使用比喻或反问。正:从正面举例,以事实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注意叙述与议论的文字量分配,叙述不可太多,事件不宜太详细,应该高度概括,概括的标准就是本文的观点,只选取符合观点角度的内容。议论要注意目标集中,不可枝枝蔓蔓。反:从反面举例,分析没有按照观点做事,带来的失败教训。注意举例可以是具体的人和事,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还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事。如果实在想不出具体的事例,也没有必要过分纠结,这时要综合考虑多种论证方法的使用,如:喻
5、证法、引证法、道理论证法、类比法、假设论证法等。结:结尾段注意首尾呼应,但是尾段不是观点的简单重复,应该注意提升,有所发展。当然结尾的方法也很多,如:号召式、展望式、画面式等。【教师下水文】给“幼稚”一片成长的沃土不到20分钟的演讲,台下的业界精英、教育界权威们掌声爆棚,“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美国文坛小巨人”,面对如此殊荣,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个13岁的华裔女孩震惊了世界?炫目的成绩对应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低龄,不是这成就太耀眼,而是这年龄太幼小。阅读、写作、出书、演讲,这些看似只有成功人士标配的社会行为,却集中在一个小小女童的身上。当大多数孩子还在“幼稚”的批评声中摸索成长时,邹奇奇却在
6、从事着许多看似与其年龄不符的事情。“幼稚”,是多少成年人在批评孩子时脱口而出的词语,也许是针对孩子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也许是指责孩子一个“无法无天”的举动。这种批评天然带有年龄歧视,当成年人面对一个孩子时,似乎天然就有了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感,孩子的任何举动只要不符合成人的判断就会被轻易扣上“幼稚”的帽子。殊不知,就在这指责声中,成人们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天性,那些看似无聊的想法有多少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我们一方面惊叹于邹奇奇的聪慧,另一方面我们难道不应该羡慕为她提供成长沃土的环境吗?真正的成熟应该是永葆一颗“幼稚”的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为“幼稚”提供一片成长的沃土。不要再用带有年龄歧视
7、的词语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俯下身来,耐住性子,怀揣一颗爱心,倾听他们稚嫩的想法,欣赏他们笨拙的行为。像鸟儿一样翱翔于蓝天,像鱼儿一样潜游于海洋,像马儿一样驰骋于草原,上天入地,九天揽月如果一个孩子在向你述说他的这些梦想时,你是兜头一盆冷水,斥责他的“幼稚”呢,还是面带微笑,夸奖他的志向呢?还记得那个被学校开除的“笨孩子”吗?那个整天胡思乱想的孩子,那个因为做实验差点引发大火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估计在很多人眼中就是一个不成器的典型。但是当我告诉你,这就是爱迪生时,你还会觉得他的那些想法和行为“幼稚”吗?正是这些看似“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为无穷的黑夜带来光明,将人类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很庆幸爱迪生有一位宽容的母亲,庆幸这位母亲没有因为孩子的“幼稚”而放弃了对他的教育,庆幸这位母亲没有像其他成年人那样将孩子那些“幼稚”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其实,岂止是爱迪生,史上那些伟大的发明家哪一位在少年时不爱胡思乱想,不爱调皮捣蛋?不要再用“幼稚”这个充满了年龄歧视的词语来批评孩子,不要再用“成熟”这个成人臆想出来的状态要求孩子,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让那些看似“幼稚”的嫩芽自由生长吧。耳边不禁响起鲁迅先生的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