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件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docx
《初中物理课件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课件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物理课件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第一讲机械运动单元复习概念梳理模块一时间一、知识点1时间的测量:在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钟、表来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更精确的计时仪器还有铯原子钟2时间的单位:时间:国际制单位:秒()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1h60min;1min60二、例题精讲【例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的是()A人体心脏跳动一次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打一次哈欠D人正常步行10m考点:时间的估测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过程经历时间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A、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60100次,因此跳动一次大
2、约需要1左右,符合题意;B、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左右,不符合题意;C、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在35,不符合题意;D、人正常步行1m经历的时间约1不符合题意答案:A【测试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_;军乐队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同约为46_考点:时间的估测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约75次,所以跳动一次的时间在0.8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长度较小,演奏一遍的时间不到1min,大约为46答案:;【例2】如图中秒表所示的读数是_考点:时间的测量解析: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
3、2”之间,略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指针在15.2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5.2,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15.275.2答案:75.2【测试题】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min_考点:时间的测量解析: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秒表,即大盘刻度单位为,小盘刻度为分,所以现在的时间是3min4.4答案:3;4.4模块二长度一、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学生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在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把刻度尺放正,并使尺上有刻度线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看刻度尺的示数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读数时,要
4、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是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2长度的单位:长度: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换算:1km1000m;1m1dm100cm;1cm10mm;1mm1000m;1m1000nm3常见物体的长度估测: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cm;一直未用过的2B铅笔长度约为15c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m二、例题精讲【例3】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_cm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由图可知,在(45)cm之间有10个格
5、,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是零刻度,铅笔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5.25cm,所以长度即为5.25cm答案:5.25【测试题】1在图中,读出物块A的长度_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块A左侧与12.00cm对齐,右侧在13.3cm和13.4cm中间,估读为13.35cm,所以物块A的长度为L13.35cm12.00cm1.35cm答案:1.35cm2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物体的长度为_cm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相连刻度线间的
6、距离是1m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5.59cm3.00cm2.59cm;答案:1mm;2.59【例4】纳米是一个_单位,用符号nm表示,32nm_m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用符号nm表示,32nm32某109m3.2某108m答案:长度;3.2某108【测试题】长度的国际单位主单位是_,2.5某1011nm_km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长度的国际单位是m,0.25km0.25某1012nm2.5某1011nm答案:m;2.5【例5】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D学生用笔直径约
7、4cm考点:长度的估测解析: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正确;B、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错误;C、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错误;D、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错误;答案:A【测试题】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考点:长度的估测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即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只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C、一张试卷的厚度在70um左
8、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1.68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模块三误差一、知识点误差:误差指的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误差的分类:一种是随机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有关因素微小波动而产生的误差一种是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而产生的误差注: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少随机误差,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来减少系统误差二、例题精讲【例6】小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一只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6.4cm、16.2cm、16.5cm、16.0cm,该铅笔的长度是
9、_cm为减小误差应采取_的办法考点:长度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铅笔的长度是四个测量值的平均值L16.275cm16.3cm为减小误差,应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答案:16.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测试题】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估测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避免误差或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D都是错误的;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
10、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答案:C模块四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一、知识点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物体时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若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其运动状态往往是不同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二、例题精讲【例7】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月球绕着地球转
11、B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流动的河水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考点:机械运动解析:ABC、月球绕着地球转、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流动的河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不是机械运动答案:D【测试题】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稻花飘香C秋天,秋虫鸣叫D冬天,寒风凛冽考点:机械运动解析:A、春天冰雪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是机械运动;B、夏天稻花飘香,是分子运动现象,不是机械运动;C、秋天虫子鸣叫,是声现象,不是机械运动;D、冬天寒冷凛冽,吹动树枝摇晃,属于机械运动答案:D【例8】乘客坐在逆流行驶的游轮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课件 机械运动 单元 复习 概念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