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易溶强电解质的混合溶液10 L,其中可能含有K+、Ba2+、Na+、NH4+、Cl-、SO42-、AlO2-、OH-中的几种,向其中通入CO2气体,产生沉淀的量与通入CO2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D段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O32-+CO2+H2O2HCO3-B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42-、OH-C该溶液中能确定存在的离子是Ba2+、AlO2-、NH4+D 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O2-+CO2+3H2O2
2、Al(OH)3+CO32-【答案】A【解析】【分析】通入二氧化碳,OA 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Ba2+2OH-+CO2=BaCO3+H2O,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Ba2+、OH-;BC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说明含有AlO2-。【详解】通入二氧化碳,OA 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Ba2+2OH-+CO2=BaCO3+H2O,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Ba2+、OH-;BC段生成沉淀,发生反应AlO2-+CO2+2H2OAl(OH)3+HCO3-,BC段生成沉淀,说明含有AlO2-。AB段沉淀物质的量不变,发生反应2OH-+CO2=CO32-+H2O;CD段沉淀
3、的物质的量不变,发生反应CO32-+CO2+H2O2HCO3-;DE 段沉淀溶解,发生反应BaCO3+CO2+H2OBa(HCO3)2;Ba2+与 SO42-生成沉淀,OH-与 NH4+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所以一定不存在NH4+、SO42-;故选 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分别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BO2与 O3互为同素异形体,1H、2H、3H 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CC2H6O 有两种同分异构体;2-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CH3)2D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答案】A【解析】【详解】A乙醛和丙烯醛结构不相似
4、,二者不是同系物,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都生成醇类物质,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 个 CH2原子团,为同系物,故A 错误;BO2 和 O3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1H、2H、3H 质子数都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它们为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的核素,故B正确;CC2H6O 有乙醇和二甲醚两种同分异构体;CH3CH2 CH2CH(CH3)2的最长碳链含有5 个 C,主链为戊烷,在2 号 C含有 1 个甲基,其名称为2-甲基戊烷,故C正确;D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羧基(-COOH)和氨基(-NH2),如最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H2NCH2COOH),故 D 正确;故选 A。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
5、数的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丝和3.36L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B1 molNaClO 中含有的Cl数目为 NAC5mL0.005mol/L 的 Fe(SCN)3中溶质的微粒数目为2.5 107NAD 18g H2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答案】D【解析】【详解】A.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3.36LCl2的物质的量,因此无法确定铁和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故A 错误;B.次氯酸钠中不存在氯离子,故B 错误;C.Fe(SCN)3为难电离的物质,5mL0.005mol/L 的 Fe(SCN)3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05L 0.005mol/L=2.5 105mo
6、l,微粒数目略小于2.5 105NA,故 C 错误;D.18g H2O 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水为10 电子微粒,故1mol 水中含 10NA个电子,故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注意:对象是否为气体;温度和压强是否为标准状况。4将1230.2 mol LNa CO溶液和10.1mol L盐酸等体积混合,在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233c Nac Hc OHc Clc HCOc COB233c Nac HCOc Clc COc OHc HC233232c Nac COc HCOc H COD323c OHc Hc HCO2c H CO【答案】B
7、【解析】【分析】混合后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混合溶液中含三种溶质(Na2CO3、NaCl、NaHCO3)且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详解】A.电荷守恒式为c(Na+)+c(H+)=c(OH-)+c(Cl-)+c(HCO3-)+2c(CO32-),故 A 错误;B.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且溶液呈碱性,故c(Na+)c(HCO3-)c(Cl-)c(CO32-)c(OH-)c(H+),故B 正确;C.物量守恒式应为c(Na+)=2 c(HCO3-)+2c(CO32-)+2c(H2CO3),故 C错误;D.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
8、(Cl-)+c(HCO3-)+2c(CO32-),物料守恒c(Na+)=2 c(HCO3-)+2c(CO32-)+2c(H2CO3),联立可得c(OH)+c(Cl)=c(HCO3)+2c(H2CO3)+c(H+),故 D 错误;答案:B【点睛】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是比较离子浓度常用的方法。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3Al与 OH反应时含铝微粒浓度变化曲线,图中 a 点溶液中含大量3AlB可知22CuS s2AgaqAg S sCuaq垐?噲?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C为一种高分子结构片断,可知该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D反应比反应的速率慢,与相应正反应的活化无关【答案】B【解析】【详解】
9、Aa 点所示 pH 接近 12,显强碱性,碱性环境中铝离子会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转化为偏铝酸根,故a点溶液中存在的含铝微粒为偏铝酸根,故A 错误;B图象 X(20,9.2)c(Ag+)=10-20mol/L,c(S2-)=10-9.2mol/L,Ksp(Ag2S)=c2(Ag+)c(S2-)=(10-20mol/L)2 10-9.2mol/L=10-49.2,同理可知Ksp(CuS)=10-5 10-30.2=10-35.2,CuS(s)+2Ag+(aq)?Ag2S(s)+Cu2+(aq)平衡常数K=22c CucAg=2Ksp CuSKsp Ag S=35.249.21010=1014,反
10、应趋于完全,故B正确;C该高分子化合物由对甲基苯酚与甲醛缩合生成,则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故 C 错误;D根据图象可知,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较小,反应中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则反应比反应的速率快,故D 错误;故答案为B。6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32gCu在足量 O2或硫蒸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均为NAB4g 甲烷和 8g 甲醇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NAC标准状况下,5.6L 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5NAD一定条件下,32gSO2与足量 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答案】B【解析】A.32gCu 是 0.5mol,在足量O2或硫蒸气中完全燃烧分别生成氧化铜和硫
11、化亚铜,失去的电子数分别为 NA和 0.5NA,A 错误;B.4g甲烷和 8g 甲醇的物质的量均是0.25mol,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5.6L 乙烷是 0.25mol,其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75NA,C错误;D.一定条件下,32gSO2与足量 O2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因为是可逆反应,D 错误,答案选B。点睛:在高考中,对物质的量及其相关计算的考查每年必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各种题型中,与多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近年来高考题常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考查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氧化还原反应等,综合运用了物质的状态、摩尔质量、比例
12、关系、微粒数目、反应关系、电子转移等思维方法。其中选项A 是易错点,注意铜在氧气和硫的反应中铜的价态不同。7向 Ca(HCO3)2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设溶液体积不变),推断正确的是A产生 CO2气体B产生白色沉淀C所得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D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HCO3-【答案】B【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OH 和 Ca(HCO3)2反应生成CaCO3和 H2O,不会产生CO2气体,故A错误;B.过氧化钠固体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NaOH 会与 Ca(H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B正确;C.当 Na2O2量较多时,生成的NaOH 和 Ca(HCO
13、3)2反应后有剩余,会使溶液碱性增强,故C错误;D.当 Na2O2量较小时,生成的NaOH 较少,没有把Ca(HCO3)2反应完,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故D 错误;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及复分解反应,明确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中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饱和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关系来解答。8硒(Se)与 S同主族,下列能用于比较两者非金属性强弱的是()A氧化性:SeO2 SO2B热稳定性:H2SH2Se C熔沸点:H2SH2Se D酸性:H2SO3 H2SeO3【答案】B【解析】【详解】A不能利用氧化物的氧化性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 错误;B热稳定性:H2S
14、H2Se,可知非金属性SSe,故 B 正确;C不能利用熔沸点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D酸性:H2SO3H2Se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D 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同种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及非金属性比较,侧重非金属性比较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及应用,硒(Se)与 S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可利用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等比较非金属性。9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和 Y能组成两种阴阳离子个数之比相同的离子化合物。常温下,0.1 mol L-1 W 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
15、H 为 1。向ZW3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WYZX BY、Z 分别与 W 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CY、W 的简单离子都不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WX Z Y【答案】C【解析】【分析】Y 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 Y为 Na;X和 Y能组成两种阴阳离子个数之比相同的离子化合物,则X为 O,两种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常温下,0.1 mol L-1 W 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H 为 1,则HW 为一元强酸,短周期主族元素氢化物为一元强酸的元素只有HCl,W 为 Cl;ZCl3加
16、入 NaOH 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则Z为 Al,综上所述X为 O、Y为 Na、Z 为 Al、W 为 Cl。【详解】A.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四种离子半径:Cl?O2?Na+Al3+,即 WXYZ,故 A 错误;B.AlCl3为共价化合物,故B 错误;C.Cl?和 Na+在水溶液中均不发生水解,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故C 正确;D.O 没有正价,故D 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主族元素若有最高正价,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若有最低负价,最低负价等于族序数-8。10下列说法正确
17、的是()A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B测定新制氯水的pH 时,先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甘油,可选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若含有甘油,则产生绛蓝色沉淀D将阿司匹林粗产品置于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杨酸聚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和乙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用乙醇和浓硫酸不能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并引入了新的杂质,故 A 错误;B.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故 B错误;C.多羟基有机化合物如甘油遇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绛蓝色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故C错误;
18、D.将阿司匹林粗产品置于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杨酸聚合物,故 D 正确;正确答案是D。11已知在100、1.01 105 Pa 下,1 mol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1 mol H2O(g)分解为 2 mol H 与 1 mol O 时吸收 930 kJ 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 490 kJ mol1C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乙 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 kJ【答案】D【解析】【详解】A.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
19、1 mol H2O(g)分解为 2 mol H 与 1 mol O 时吸收 930 kJ热量,A 项正确;B.由已知的能量变化图可知,H2(g)12O2(g)=H2O(g)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436+249-930)kJ mol1=-245kJ mol1,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245kJ mol1 2=-490 kJmol1,B项正确;C.甲吸收能量生成乙,乙释放能量生成丙,乙的能量最高,甲生成丙为放热反应,则甲的能量高于丙,则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C项正确;D.乙丙的过程中生成气态水时,释放930 k
20、J的能量,若生成液态水,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水会继续释放能量,则释放的能量将大于930 kJ,D 项错误;答案选 D。12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N2H4)为燃料,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该电池的工作温度可高达700900,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总反应为:N2H4+2O2=2NO+2H2O B电池内的O2-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C当甲电极上消耗lmol N2H4时,乙电极理论上有22.4L(标准状况下)O2参与反应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4e-=2O2-【答案】A【解析】【详解】A、按照题目意思,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因此N2H4和 O2反应的产物为N2和
21、H2O,总反应方程式为 N2H4O2=N22H2O,A 错误,符合题意;B、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N2H4中 N 的化合价从1 升高到 0,失去电子,因此通过N2H4的一极为负极,则O2由电极乙向电极甲移动,B 正确,不符合题意;C、总反应方程式为N2H4 O2=N22H2O,每消耗 1molN2H4,就需要消耗1mol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题目,O2得到电子生成O2,电极方程式为O2+4e-=2O2-,D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亚硫酸钠试样中滴入盐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安徽省 阜阳市 第五 中学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