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松柏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两种元素可形成数目庞大的化合物“家族”,Z、W 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W。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Y元素至少能形成三种单质B简单离子半径:ZWXC元素的非金属性:WXYD化合物ZX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意在考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根据 X、Y两种元素可形成数目庞大的化合物“家族”,可以确定X为 H、Y为 C;根
2、据 X、Y、Z、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W 可形成常见的离子化合物Z2W,可以确定Z 为 Na、W 为 S;据此分析。【详解】A.碳元素能形成金刚石、石墨、C60等多种单质,故A 正确;B.微粒半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Na+H+,故 B 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SCH,故 C错误;D.NaH 中,Na+核外有 10 个电子与H-核外有 2 个电子,电子层结构显然不同,故D 错误;答案:A 225时,HCN 溶液中 CN-和 HCN 浓度所占分数()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3、()A Ka(HCN)的数量级为10-9B0.1mol/LHCN 溶液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C1L 物质的量都是0.1mol 的 HCN和 NaCN混合溶液中c(HCN)c(CN-)D 0.1mol/LNaCN 溶液的 pH=9.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浓度无关,取b 点,c(HCN)=c(CN),则有 HCN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a=+-c(H)c(CN)c(HCN)=c(H)=109.2,Ka(HCN)的数量级约为1010,故 A 错误;B.HCN为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CNH CN,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微弱,可以认为c(H)=c(CN),c(H
4、CN)=0.1molL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0.1molL1HCN溶液:+-2+c(H)c(CN)c(H)=c(HCN)0.1=1010,解得 c(H)=105.5,即 pH=5.5,甲基橙:当pHKa=1010,即 CN的水解大于HCN的电离,从而推出1L 物质的量都是0.1mol 的 HCN和 NaCN 混合溶液中:c(CN)COH,故 A 正确;B 选项,Z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为H2O,M 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为HCl,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反常高,故 B 正确;C 选项,上述变化为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D 选项,O 和 Na 可形成 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D 错误。综上所述,
5、答案为D。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重水的分子式:D2O 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乙烯的实验式:C2H4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答案】A【解析】【详解】A.重水中氧原子为16O,氢原子为重氢D,重水的分子式为D2O,故 A 正确;B.次氯酸中不存在氢氯键,其中心原子为氧原子,分子中存在1 个氧氢键和1 个氧氯键,结构式为HOCl,故 B错误;C.实验式为最简式,乙烯的实验式为CH2,故 C 错误;D.二氧化硅晶体为原子晶体,不存在二氧化硅分子,故D 错误。答案选 A。5已知 NaClO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常温时,有1 mol/L 的 HClO2溶液和 1mol/L 的 HBF
6、4(氟硼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V,所得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HClO2为弱酸,HBF4为强酸B常温下HClO2的电高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4C在 0 pH5 时,HBF4溶液满足 pH=lg(V/V0)D 25时 1L pH=2的 HBF4溶液与 100时 1L pH=2的 HBF4溶液消耗的NaOH 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 lg+1=1 时 pH=0,则 V=V0,即 1mol/L HBF4溶液 pH=0,说明 HBF4是强酸;而NaClO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说明 HClO2是弱酸,故 A 正确;B 对于 HClO2溶液
7、,当 lg+1=1 时 pH=1,则 V=V0,即 1mol/L HClO2溶液中c(H+)=0.1mol,常温下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 10-2,即HClO2的电高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2,故 B错误;Clg+1=1 时 pH=0,则 V=V0,即 1mol/L HBF4溶液 pH=0,说明 HBF4是强酸,pH=-lgc(H+),溶液稀释多少倍,溶液中c(H+)为原来的多少分之一,所以在0pH 5 时,HMnO4溶液满足:pH=lg,故 C 正确;D 25时 pH=2 的 HBF4溶液与 100时 pH=2 的 HBF4溶液中 c(H+)均为 0.01mol/L,则体积均为1L的
8、两溶液完全中和消耗的NaOH 相同,故D 正确;故答案为B。6下列关于实验室模拟侯德榜制碱法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 CO2和 NH3的混合气体同时通入饱和食盐水中B将析出的NaHCO3固体过滤后灼烧得到纯碱C在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消石灰以循环利用NH3D在析出NaHCO3的母液中通入NH3,加入氯化钠粉末,析出Na2CO3固体【答案】B【解析】【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制备,则应该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故A 错误;B.NaHCO3固体加热会分解成
9、纯碱Na2CO3,故 B正确;C.侯德榜制碱法中,在析出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CaO),可以循环利用NH3,故 C错误;D.析出 NaHCO3的母液中主要含NH4Cl,氯化钠粉末溶解度较大,有利于增加Cl-含量;通入氨气,增加NH4+量,有利于NH4Cl析出,故D 错误;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侯德榜制碱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分析,明确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工艺流程和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7下列离子或分子组中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选项离子或分子要求A Na+、HCO3、Mg2+、SO42滴加氨水立即有沉淀产生B Fe3+、NO3、SO32、
10、Cl滴加盐酸立即有气体产生C NH4+、Al3+、SO42、CH3COOH 滴加 NaOH溶液立即有气体产生D K+、NO3、Cl、lc(K+)c(Cl)A 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离子之间不反应,滴加氨水与Mg2+结合生成沉淀,立即生成沉淀,故 A 符合题意;B、Fe3+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SO32为 SO42,因此不能共存,故B 不符合题意;C、滴加 NaOH 溶液先与醋酸反应,不能立即生成气体,故 C不符合题意;D、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但 c(K+)c(Cl),不能遵循电荷守恒,故 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8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
11、O、MnO2、KCl和 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将 X 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 和溶液 Z 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滴于 pH 试纸上,试纸呈蓝色向乙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X中一定不存在FeO BZ 溶液中一定含有K2CO3C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MnO2和 CuO,而 Fe与 FeO中至少含有一种D向中所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若沉淀不完全溶解,则粉末X中含有 KCl【答案】B【解析】【分析】将 X 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
12、溶液 Z,Y可能为 Fe、FeO、CuO、MnO2中的物质,Z 可能为 KCl和 K2CO3中的物质;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黄绿色气体为氯气,红色不溶物为铜,可说明Y中至少含有CuO、MnO2,红色不溶物为铜,说明反应后有Cu生成,说明 Y中含有的CuO 与酸反应生成的CuCl2被置换出来了,可说明Y中还含有Fe;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Z 于 pH 试纸上,试纸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应含有K2CO3;向乙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银沉淀;以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不能确定X 中是否存在FeO,故 A 错误;
13、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 pH 试纸上,试纸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说明Z溶液中一定含有K2CO3,故B 正确;C.根据分析,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MnO2、CuO和 Fe,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O,故 C 错误;D.向乙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银沉淀,向生成的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盐酸提供了氯离子,不能说明X中含有 KCl,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加入的盐酸对氯化钾的干扰。9“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下列关于三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的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时,溶液红色褪去,冷却后又变红色,体现SO2的漂白性B
14、加热时,溶液红色变浅,可证明氨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加热时,上部汇集了NH4Cl固体,此现象与碘升华实验现象相似D三个“封管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不全是可逆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A依据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和漂白效果不稳定性解答;B加热时氨气逸出,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溶解中为红色;C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D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详解】A二氧化硫与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受热又分解,恢复颜色,所以加热时,溶液变红,冷却后又变为无色,故A 错误;B加热时氨气逸出,中颜色为无色,冷却后氨气溶解中为红色,可证明氨气的溶
15、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正确;C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是由于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生成的氨气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此现象与碘升华实验现象相似,故C正确;D氨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可逆反应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题中实验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完全是可逆反应,故D 正确;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注意“封管实验”的实验装置中发生的反应分别在加热条件下和冷却后进行,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要根据具体的化学反应进行判断。10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的原料B纤维素、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D
16、 NOx、CO2、PM2.5 颗粒都会导致酸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的原料,A 正确;B.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小分子,B 错误;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有毒,不能用于食物的保鲜和消毒,C错误;D.导致酸雨的物质主要是SO2和 NOx,CO2、PM2.5 颗粒不会导致酸雨,D错误;答案选 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铜时,将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0.0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 1021C反应 3C(s)CaO(s)=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
17、明该反应的 H0D加水稀释0.1 molL1CH3COOH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电镀原理易知,铁表面镀铜时,将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 项错误;B.0.0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为可逆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 6.021021,B项错误;C.反应 3C(s)CaO(s)=CaC2(s)CO(g)中 S0,因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 G=H-T S0,那么 H 必大于 0,C项正确;D.CH3COOH为弱酸,发生电离方程式为:CH3
18、COOHCH3COO-+H+,加水稀释0.1 mol L1CH3COOH溶液过程中,CH3COO-与 H+的离子浓度减小,但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的离子积不变,则OH-的浓度增大,D项错误;答案选 C。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醋酸和水银都是纯净物B氢原子和重氢原子是两种不同核素C氯化钠固体和氯化钠溶液都是电解质D稀硫酸和氢氧化铜悬浊液都属于分散系【答案】C【解析】【详解】A.冰醋酸是醋酸,是纯净物,化学式为CH3COOH,水银是 Hg 单质,是纯净物,故A 正确;B.氢元素有三种原子,普通氢原子没有中子,后面两种各有一个和两个中子,它们分别称为氕、氘、氚,或者称为氢原子、重氢原子、超重氢原
19、子,所以它们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都相等,但中子数不等,属不同原子,是不同核素,故B 正确;C.氯化钠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D.稀硫酸和氢氧化铜悬浊液都混合物,属于分散系,故D 正确;题目要求选错误选项,故选C。13下列物质的熔点,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晶体硅、碳化硅B氯化钠、甲苯C氧化钠、氧化镁D钾钠合金、钠【答案】B【解析】【详解】A、原子晶体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键长:Si-SiSi-C,所以熔点前者小于后者,选项A不符合题意;B、分子晶体的熔点低于离子晶体,甲苯是分子晶体而氯化钠是离子晶体,所以氯化钠的熔点高于甲苯,选项 B 符合题意;C、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熔点
20、越高,氧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氧化钠,所以熔点前者小于后者,选项C 不符合题意;D、合金的熔点低于各成份的熔点,所以钾钠合金的熔点小于钠熔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B。14R 是合成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R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用 NaHCO3溶液可检验R 中是否含有羧基CR与 HOCH2COOH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完全相同D R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4 种【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中含有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该分子的羧基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该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氨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福建省 厦门市 松柏 中学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