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2020082302053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2020082302053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20200823020538).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彭仪普时间:2015 年 9 月设计总说明书一、概述(一)、任务根据、根据中南大学土木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要求。(二)、设计标准1、根据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时速为 30km/h,路基双幅两车道,宽8.5 米。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
2、3-95(三)、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 A:K0+000(32000,26000),终点 B:K1+801.330(31967.256,26945.463),全长 1.801公里。(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456.28米,最高海拔为 415.96米,总体高差在 40.32 米左右。二、路线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4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
3、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三、本次设计项目1、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2、纸上定线3、平面定线设计4、路线纵断面设计第 1 章设计说明1.1 工程概况设计公路为某三级公路。本路段为平原微丘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地势稍陡。路段主线长 1.801km(起讫桩号为 K0+000K1+801.33),路基宽 8.5m,设计行车速度为 40km/h。1.2 公路技术等级及技术标准1.2.1 公路技术等级设计路段公路等级为三级,适应于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20006000 辆。1.2.2 技术标准(1)控制要素:服务水平:三级 设计车速:40
4、km/h(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100m 极限值:60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00m 最大半径:100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45m、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240m)为宜,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2V(80m)为宜。、平曲线最小长度:50m(3)、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最大纵坡度:7%、最小坡长:100m、不同纵坡度最大坡长:纵坡坡度与最大坡长表 1-1 纵坡坡度(%)最大坡长(m)3 4 1100 5 900 6 7
5、00 7 500 注:当纵坡坡度小于或等于3%时,最大坡长没有限制。、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表 1-2 凸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700 极限值450 凹形竖曲线半径(m)一般值700 极限值450 竖曲线最小长度(m)35、纵向坡度与横向坡度的合成坡度最大值: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4)、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行车道宽度:2 3.5m、土路肩宽度:2 0.75m、路基总宽度:8.5m、视距保证:停车视距:40m 会车视距:60m 超车视距:200m、双车道路面加宽值
6、:设计路段采用第 3 类加宽值,不同圆曲线半径下的路基全加宽值如下表:圆曲线半径(m)加宽值(m)圆曲线半径(m)加宽值(m)250200 0.8 10070 2.0 200150 1.0 7050 2.5 150100 1.5、路拱及土路肩横坡度:路拱横坡度取用2%,土路肩横坡度取用3%。、不同圆曲线半径的超高值:圆曲线半径与超高表 1-3 圆曲线半径(m)超高值(%)600390 1 390270 2 270200 3 200150 4 150120 5 12090 6 9060 7 注:当圆曲线半径大于600m 时,可不设超高。第 2 章平面选线及定线2.1 平面选线(1)、在道路设计的
7、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3)、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保证路线能够加强居民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
8、合,尽量少占用农田,避免可多的拆迁工程。(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2.1.2选线过程(1)、控制点的选定:在任务书中已经给出路线中各个交点的转角和交点间距,故各控制点基本已经确定。(2)、加密控制点:在前面定出的路线大致走向的基础上,本着山岭重丘区公路应尽可能的克服高差,尽量使路线按平均自然坡度顺着等高线走,以为以后的纵断面设计留有余地的原则,选定路线上、下坡转折点和越岭标高,并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加密控制点。第 3 章线路平面
9、设计3.1 确定平面设计所需数据交点号转角值交点间距起点坐标起点方位角(m)x y 起点32000.000 26000.000 17715 00 1 左 784854 182.70 2 左 984548 223.26 3 右 854500 301.45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4 右 560306 162.43 5 左 1303942 439.83 6 右 770324 273.91 7 217.75 3.1.1 交点坐标任务书中已经给出各个交点处转角以及交点间距,由,可以计算出各个交点的坐标,现列表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勘测 设计 课程设计 2020082302053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