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pdf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百合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 小题).1在给出的一组数0.3,3.14,2.13 中,无理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5 个2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BCD3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之比为3:4:5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 的值分别为()A2,7B 1,3C2,3D 1,76一组数据1,4,5,2,8,它们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2、平均数是5B中位数是4C方差是30D极差是67如图,两直线y1kx+b 和 y2bx+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ABCD8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 A(1,5),B(3,2),C(0,1),将 ABC 平移得到 ABC,点 A、B、C 分别对应A、B、C,若点 A(1,4),则点 C的坐标()A(2,0)B(2,2)C(2,0)D(5,1)9如图,在 ABC 中,C 36,将 ABC 沿着直线l 折叠,点C 落在点 D 的位置,则1 2 的度数是()A36B72C50D4610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从A 地出发前往B 地,在笔直的公路上进行骑自行车训练如图所示,反映了甲、乙两名
3、运动员在公路上进行训练时的行驶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 t(小时)之间的关系,下列四种说法:甲的速度为40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始终为 50 千米/小时;行驶 1 小时时,乙在甲前10 千米处;甲、乙两名运动员相距5千米时,t0.5 或 t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11已知甲校原有1016 人,乙校原有1028 人,寒假期间甲、乙两校人数变动的原因只有转出与转入两种,且转出的人数比为1:3,转入的人数比也为1:3若寒假结束开学时甲、乙两校人数相同,则乙校开学时的人数与原有的人数相差多少?()A6B9C12D1812如图,已知直线AB:y分别交 x 轴、y 轴于点 B
4、、A 两点,C(3,0),D、E 分别为线段AO 和线段 AC 上一动点,BE 交 y 轴于点 H,且 AD CE当 BD+BE的值最小时,则H 点的坐标为()A(0,4)B(0,5)CD二、填空题13已知,则(ab)214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 3cm,高为 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 4 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它的底角为16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是2,以 BC 边上的高AB1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一个等边三角形AB1C1,再以等边三角形AB1C1的 B1C1边上的高AB2为边作等边三角
5、形,得到第二个等边三角形AB2C2,再以等边三角形AB2C2的边 B2C2边上的高AB3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三个等边AB3C3;,如此下去,这样得到的第n 个等边三角形ABn?n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7计算:(1);(2)18解方程组(1);(2)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2),B(3,1),C(2,1)(1)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 y 轴对称的 A1B1C1;(2)写出点 C1的坐标:;(3)A1B1C1的面积是多少?20 某学校为了了解本校1200 名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现从各年级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整,并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 和图 ,根据
6、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图 中 m 的值为()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大于6h 的学生人数2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起来,使其对角顶点A 与 C 重合,D 与 G 重合若长方形的长BC 为 8,宽 AB 为 4,求:(1)CF 的长;(2)EF 的长;(3)求阴影部分三角形GED 的面积22已知某酒店的三人间和双人间客房标价为:三人间为每人每天200 元,双人间为每人每天 300 元,为吸引客源,促进旅游,在“十?一”黄金周期间酒店进行优惠大酬宾,凡团体入住一律五折优惠一个 5
7、0 人的旅游团在十月二号到该酒店住宿,租住了一些三人间、双人间客房(1)如果租住的每个客房正好住满,并且一天一共花去住宿费6300 元求租住了三人间、双人间客房各多少间?(2)设三人间共住了x 人,这个团一天一共花去住宿费y 元,请写出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一天 6300 元的住宿费是否为最低?如果不是,请设计一种方案:要求租住的房间正好被住满的,并使住宿费用最低,请写出设计方案,并求出最低的费用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的顶点 O 是坐标原点,点A 在第一象限,点 C 在第四象限,点 B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OAB 90且 OAAB,OB
8、6,OC5 点P 是线段 OB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 O,B 重合),过点P 的直线 l 与 y 轴平行,直线 l 交边 OA 或边 AB 于点 Q,交边 OC 或边 BC 于点 R设点 P 的横坐标为t,线段 QR的长度为m已知 t4 时,直线l 恰好过点C(1)求点 A 和点 B 的坐标;(2)当 0t3 时,求 m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3)当 m3.5 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给出的一组数0.3,3.14,2.13 中,无理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5 个【分析】由于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2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
9、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在 0.3,3.14,2.13 中,无理数是:,共 2 个故选:B2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BCD【分析】A、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B、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即可判定;C、根据立方根的性质化简即可判定;D、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判定解:A 是求它的算术平方根的,答案是3,故选项错误;B、,故选项错误;C、,故选项错误;D、,故选项正确故选:D3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内角之比为1:2:3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之比为3:4: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
10、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解:A、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求得各角分别为30,60,90,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边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其是直角三角形;C、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是直角三角形;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求得各角分别为45,60,75,所以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才相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不是相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C、
1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才互补,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选:D5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 的值分别为()A2,7B 1,3C2,3D 1,7【分析】所谓“方程组”的解,指的是该数值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方程把x,y 的值代入方程组,即可求出a,b 的值解:把代入方程组得,解得故选:C6一组数据1,4,5,2,8,它们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5B中位数是4C方差是30D极差是6【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的概念分别计算可得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2、4、5、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4,中位数为4,方差为(14)2+(24)2+(44)2+(5
12、 4)2+(84)26,极差为 817,故选:B7如图,两直线y1kx+b 和 y2bx+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ABCD【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与图象的关系依次分析选项,找 k、b 取值范围相同的即得答案解: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与图象的关系依次分析选项可得:A、由图可得,y1 kx+b 中,k0,b 0,y2bx+k 中,b0,k 0,符合;B、由图可得,y1 kx+b 中,k0,b 0,y2bx+k 中,b0,k 0,不符合;C、由图可得,y1 kx+b 中,k0,b 0,y2bx+k 中,b0,k 0,不符合;D、由图可得,y1 kx+b 中,k0,b0,y2 bx+k 中
13、,b0,k 0,不符合;故选:A8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 A(1,5),B(3,2),C(0,1),将 ABC 平移得到 ABC,点 A、B、C 分别对应A、B、C,若点 A(1,4),则点 C的坐标()A(2,0)B(2,2)C(2,0)D(5,1)【分析】根据点A 的平移规律,求出点C的坐标即可解:A(1,5)向右平移2 个单位,向下平移1 个单位得到A(1,4),C(0,1)右平移2 个单位,向下平移1 个单位得到C(2,0),故选:C9如图,在 ABC 中,C 36,将 ABC 沿着直线l 折叠,点C 落在点 D 的位置,则1 2 的度数是()A36B72C50D46【分析】由
14、折叠的性质得到D C,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解:由折叠的性质得:D C36,根据外角性质得:1 3+C,3 2+D,则 1 2+C+D 2+2C 2+72,则 1 272故选:B10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从A 地出发前往B 地,在笔直的公路上进行骑自行车训练如图所示,反映了甲、乙两名运动员在公路上进行训练时的行驶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 t(小时)之间的关系,下列四种说法:甲的速度为40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始终为 50 千米/小时;行驶 1 小时时,乙在甲前10 千米处;甲、乙两名运动员相距5千米时,t0.5 或 t2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分析】甲的
15、速度为,即可求解;t 1 时,乙的速度为50,t1 后,乙的速度为 35,即可求解;行驶 1 小时时,甲走了40 千米,乙走了50 千米,即可求解;甲的函数表达式为:y40 x,乙的函数表达为:0 t1 时,y50 x,t1 时,y 35x+15,即可求解解:甲的速度为40,故正确;t 1 时,已的速度为50,t1 后,乙的速度为 35,故错误;行驶 1 小时时,甲走了40 千米,乙走了50 千米,乙在甲前10 千米处,故正确;由得:甲的函数表达式为:y40 x,已的函数表达为:0t1 时,y50 x,t1 时,y35x+15,t0.5 时,甲、乙两名运动员相距50405,t2 时,甲、乙两名
16、运动员相距(35 2+15)2405,同理 t4 时,甲、乙两名运动员相距为5,故错误故选:B11已知甲校原有1016 人,乙校原有1028 人,寒假期间甲、乙两校人数变动的原因只有转出与转入两种,且转出的人数比为1:3,转入的人数比也为1:3若寒假结束开学时甲、乙两校人数相同,则乙校开学时的人数与原有的人数相差多少?()A6B9C12D18【分析】分别设设甲、乙两校转出的人数分别为x 人、3x 人,甲、乙两校转入的人数分别为 y 人、3y 人,根据寒假结束开学时甲、乙两校人数相同,可得方程1016 x+y10283x+3y,整理得:xy6,所以开学时乙校的人数为:10283x+3y1028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广东省 深圳市 龙岗区 百合 外国语学校 年级 期末 数学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