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厦门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易溶于水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有3 种(不包括)C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是我们常说的皂化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 分子结构可以看出,它属于氯代烃,是难溶于水的,故A 正确;BBr 和甲基处在苯环的相间,相对的位置,Br 取代在甲基上,共有三种,故B正确;C苯环和双键都是平面结构,可能共面,酯基中的两个碳原子,一个采用sp2杂化,一个采用sp3杂化,所有碳原子
2、可能共面,故C 正确;D皂化反应仅限于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D 错误;答案选 D。2实验小组从富含NaBr 的工业废水中提取Br2的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步骤。已知:可能用到的数据信息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的废水中出现红色B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空气污染C用进行萃取时,选择CCl4比乙苯更合理D中温度计水银球低于支管过多,导致Br2的产率低【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中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反应产生了红棕色的Br2单质,因此实验时,的废水由无色变为红色,A 正确;
3、B.中盛有NaOH 溶液,NaOH 是碱,可以与Cl2、Br2发生反应,变为可溶性的物质,因此可以防止空气污染,B 正确;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乙苯的沸点比CCl4的沸点高,与液溴的沸点差别大,所以选择乙苯比CCl4更合理,更有利于后续的蒸馏作用,C错误;D.蒸馏时温度计是测量馏分的温度,若温度计水银球低于支管过多,导致蒸馏时支管口温度低于Br2的沸点,使 Br2的产率低,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3缓冲溶液可以抗御少量酸碱对溶液pH 的影响。人体血液里最主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2CO3/HCO3-),维持血液的pH 保持稳定。己知在人体正常体温时,反应 H2CO3垐?噲?HCO3-
4、+H+的 Ka=10-6.1,正常人的血液中c(HCO3-):c(H2CO3)20:1,lg2=0.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常人血液内Kw=10-14B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血液的pH 约为 7.4 C正常人血液中存在:c(HCO3)+c(OH)+2c(CO32)=c(H)+c(H2CO3)D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中时,只有发生HCO3+OH=CO32+H2O 的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25时,KW=10-14,人的正常体温是36.5左右,所以血液内的KW10-14,A 项错误;B由题可知,6.13a12323(HCO)(H)20(H)(H CO)=10(H CO)1cccKc
5、g,那么a1lg=lg(20(H)lg 20lg(H)Kcc即a1lglg 20pHK,代入数值得a1pH=lg 20lg=1.36.1=7.4K,B 项正确;C选项中的等式,因为电荷不守恒,所以不成立,即23323(OH)(HCO)2(CO)(H)(H CO)ccccc,C项错误;D当过量的碱进入血液时,还会发生22332H CO2OHCO2H O,D 项错误;答案选 B 4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CH3OH(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 91 k
6、Jmol1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 变小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 H 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故选项A 错误;B、加入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对反应热无影响,选项B错误;C、根据图示,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正确;D、生成液态CH3OH 时释放出的热量更多,H 更小,选项D 错误。答案选 C。5合成一种用于合成 分泌调节剂的药物中间体,其合成的关键一步如图。下列有关化合物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 乙的反应为加成反应B甲分子中至少有8 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7、上C甲、乙均不能使溴水褪色D乙与足量H2完全加成的产物分子中含有4 个手性碳原子【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中与N 相连的 H 被-CH2COCH3取代,发生取代反应,A 错误;B甲中至少有6 个碳原子共面,即苯环的6 个 C,B 错误;CBr2能将-CHO氧化,甲乙中均含-CHO,C 错误;D与 4 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C 原子称为手性碳,一定条件下,乙中苯环、酮基、-CHO均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产物有4 个手性碳,如图*所示:,D 正确。答案选 D。6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 为电源的正极B负极反应式Ag-
8、e-+Cl-=AgCl C当电路中电子转移为5 10-5mol 时进入传感器的SO2为 1.12 mL 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SO3-+2H+2e-=S2O42-+2H2O【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与 b 电极连接的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HSO3-变化为 S2O42,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可判断为阴极,b 为电源的负极,A 项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a 为电源的正极,则阳极反应式为:Ag-e+ClAgCl,B项错误;C当电路中电子转移为5 105mol 时,进入传感器的SO2为 5 10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1.12 mL,C项错误;D根据题意,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SO3-+
9、2H+2e-=S2O42-+2H2O,D 项正确;故答案选D。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主要是电极分析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与 b 电极连接的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HSO3-变化为 S2O42-,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为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 a 极相连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与b 连接的电解池的阴极;温度和压强不知不能计算气体体积。7 天工开物中对制造染料“蓝靛”的叙述如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 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文中没有涉及的实验操
10、作是A溶解B搅拌C升华D蒸发【答案】C【解析】【详解】A、“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涉及到溶解,故A 不选;B、“搅冲数十下”涉及到搅拌,故B 不选;C、升华是指由固态受热直接变成气体,文中没有涉及,故C 选;D、“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涉及到蒸发,故D 不选;故选 C。8NH3、H2S等是极性分子,CO2、BF3、CCl4等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根据上述实例可以推测出AB2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A分子中必须含有键B在 ABn分子中 A 原子没有孤对电子C在 ABn分子中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D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应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共价键的极性是由于成键两原子对共用电子对
11、的引力不同,而使共用电子对不在中央,发生偏移,导致键两端显部分的电性之故,ABn型分子中A 原子的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时为非极性分子,与相对原子质量大小、键长、以及是否含有H 原子无关。【详解】A BF3、CCl4中均为单键没有键,故 A 不选;B在 ABn分子中 A 原子的所有价电子都构成共价键,A 原子没有孤对电子,导致结构对称、正负电中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B 选;CH2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但是H2S属于极性分子,故C 不选;D H2S分子中两个S-H键的键长都相等,但硫化氢分子是极性分子,故D 不选;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极性分子好和非极性分子,注意从分子结构是否对称判断分
12、子的极性,学会利用实例来分析。9下图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 步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H2O+CO2 NaHCO3+NH4+B第 步得到的晶体是Na2CO3?10H2O CA 气体是 CO2,B气体是 NH3D第 步操作的过程主要有溶解、蒸发、结晶【答案】A【解析】【详解】A第 步发生反应NH3H2O+CO2+NaClNH4Cl+NaHCO3,一水合氨为弱碱,碳酸氢钠为沉淀,所以离子反应为 Na+NH3H2O+CO2NaHCO3+NH4+,故 A 正确;B第 步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过滤是把
13、不溶于溶液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从沉淀池中分离沉淀NaHCO3晶体,所以第步得到的晶体是NaHCO3,故 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碳酸氢钠制备碳酸钠,A 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故C错误;D 第步操作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侯德榜制碱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分析,明确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工艺流程和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W、X、Y、
14、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元素X 和 Z同族,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与W 的单质反应,生成两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YXZ BY和 Z 的氢化物溶于水,所得溶液均呈酸性CW 与 Z均只有两种的含氧酸D工业上电解熔融Y2X制备单质Y【答案】A【解析】【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因Y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Y为 Na 元素;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
15、液与W 的单质反应,生成两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采用逆分析法可知,这两种气体为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则可知Z 为 S,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可与W 的单质(C)反应,因此推出W 为 C;又 X和 Z同族,则X 为 O 元素,据此分析作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X、Y、Z分别是 C、O、Na 和 S元素,则A.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对应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YXZ,A 项正确;B.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应:NaH+H2O=NaOH+H2,使溶液呈现碱性,B 项错误;C.C元素的
16、含氧酸有碳酸、草酸和乙二酸,S的含氧酸为亚硫酸、硫酸和硫代硫酸等,C项错误;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而不是Na2O,D 项错误;答案选 A。【点睛】B 项是易错点,学生要注意氢元素与活泼金属作用时,形成离子化合物,H 显-1 价。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气泡速率加快,不涉及平衡移动,A 符合;B中间试管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由于 Ksp(AgCl)Ksp(AgI),加入 KI,发生 AgCl(s)+I-?AgI(s)+Cl-,两个平衡右移,白色沉淀Ag
17、Cl 转换为黄色AgI 沉淀,B 不符合;C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H0,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 不符合;D醋酸是弱电解质,CH3COOH?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右移,稀释过程又产生一定的H+,稀释 10 倍,pH2.9+1,D 不符合。答案选 A。【点睛】pH=m 的强酸稀释10n倍,新的溶液pH=m+n7;pH=m 的弱酸稀释10n倍,新的溶液pHm+nY4,且二者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故Y、Z处于第二周期,Z能够形成离子Z2-,故 Z为 O 元素,则 Y为 N 元素;Q 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O2-相同,且Q 处于 IA族,故 D 为 Na,据
18、此进行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 是 C 元素,Y是 N 元素,Z是 O 元素,R 是 Si元素,Q 是 Na 元素。A.化合物 XZ2是 CO2,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中含有共价键,A 错误;B.在上述五种元素中只有Q 表示的 Na 元素是金属元素,因此五种元素中Q 的金属性最强,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NC,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C 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NSi,所以酸性:HNO3H2SiO3,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
19、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元素推断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难度适中。1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L1Na2CO3溶液中,含CO32-数目小于NAB标准状况下,11.2 LO2和 O3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数为NAC14 g 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含C-H键的数目为2NAD常温常压下,22.4 LCO2与足量 Na2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答案】C【解析】【详解】A.缺少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溶液中含CO32-数目,A 错误;B.标准状况下,11.2 L 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5mol,若 0.5mol 气体完全是O2,则其中
20、含有的O 原子数目是NA,若气体完全是O3,其中含有的O 原子数目为1.5NA,故标准状况下,11.2 LO2和 O3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数大于NA,B 错误;C.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实验式都是CH2,其式量是14,则 14g 该混合物中含有1molCH2,1molCH2中含有2molC-H 键,因此14 g 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含C-H键的数目为2NA,C正确;D.在常温常压下,22.4 LCO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因此该CO2与足量 Na2O2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5关于化学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a(OH)2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在
21、单质或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在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D化学反应中肯定有化学键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 项、Ca(OH)2为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A 正确;B 项、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含有化学键,故B 正确;C 项、Ca(OH)2为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 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故D 正确;故选 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6无水四氯化锡(SnCl4)常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可用溢流法连续制备无水四氯化锡,实验装置图如图:查阅资料可知:Sn(s)+2Cl2(g)=SnCl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福建省 厦门市 厦门 一中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