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染色体标本的制作及组型观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染色体标本的制作及组型观察.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实验目的】1.掌握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2.认识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的状态,学会做染色体组型图。【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意义】了解染色体的特征(形态、大小、数目)绘制染色体组型图【染色体组型图的应用】生物学方面:根据染色体特征鉴别生物及种类:兔 44 条;小鼠 40 条;大鼠 42 条;鸡 78 条;猫 38 条;狗 78 条;人 46 条;马 64 条 临床医学方面:主要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研究:21 三体综合症:是 21 对常染色体多一条,此种人“先天愚型”,或称“伸舌样白痴”卵巢退化症:45 XO,外貌表现为女性,卵巢发育不全或无,1.5 米以下,不能生育。睾丸退
2、化症:47 XXY,外貌为男性,比一般男性高,睾丸发育不全,有女性样乳房,智力低下或超常,不能生育,发声尖高。因此,染色组型实验广泛应用于胎儿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中(抽羊水做组型)【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原理】选择活跃的组织:胸腺,骨髓,睾丸,小肠施加药物使细胞分裂:PHA设法得到大量的分裂中期细胞:秋水仙素1.PHA:促进细胞分裂,使淋巴细胞返幼,变成淋巴母细胞。2.秋水仙素:破坏微管装配,使纺锤体不能形成,使大量细胞停在分裂中期。3.空气干燥:使细胞与染色体展开。4.低渗作用:水进入细胞内,细胞内容空间变大,染色体间的距离变大,易于染色体分散开。5.固定:用 Camoy s solution,作用
3、使蛋白变性,对染色体内的组蛋白讲,变形后硬度增加,保持了染色体的“即时形态”对细胞膜蛋白讲,变性使细胞膜硬度增强,形成屏障作用,防止了细胞内物质外溢和丢失。【实验用品】制 作 染 色 体 标本的先决条件细 胞 具 有 旺 盛的分裂能力1.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离心管、离心机、小烧杯、冰箱、酒精灯、小烧杯2.实验药品:蒸馏水、0.9%NaCl 溶液、0.3%KCl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秋水仙素3.实验材料:小鼠【实验步骤】1.取雄性小鼠,以每克体重4 微克注射秋水仙素(约1mL),14-16h 后,用断头法处死小鼠,取出睾丸用生理盐水(
4、0.9%NaCl 溶液)洗去血污,置于解剖盘中。2.将睾丸放入装有1mL 0.3%KCl 溶液的小烧杯中剪碎(液体呈乳白色)。3.用铜网过滤到刻度离心管中,再加0.3%KCl 溶液至 4mL。4.37静置 30mins,进行低渗处理。5.以 800-1000r/min离心 8 分钟。6.弃上清液,加入 2mL甲醇 冰醋酸固定液。用吸管至管底吹气,轻轻打散细胞,固定 8mins。7.再以 800-1000r/min离心 8 分钟。8.弃上清液,加入1mL甲醇冰醋酸固定液,再制成细胞悬液,固定5mins。9.取去洁净的低温预冷载片,距载片10-15cm 的高度滴下2-3 滴细胞悬液,从载片一边向另
5、一边轻轻吹气,并同时轻轻敲打载片,以使细胞均匀分布和促使染色体展开。10.用滤纸擦去载片上的多余液体,空气干燥或文火干燥。11.用染液染色20 30 分钟,细水冲洗玻片背面,去除多余染液,气干。12.镜检:低倍镜下寻找分散良好,染色适中的分裂相,高倍镜或油镜下观察染色体形态并计数。【实验结果】精子头部精子鞭毛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未破碎的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实验结果分析】1.显微镜下可看到蓝紫色的染色体。还有很多未破碎的细胞。因为本实验采用的是小鼠的睾丸进行实验,所以视野中可见大量的精子,它们有一个比较圆的头部和鞭毛。2.我观察到的细胞处在分裂中期,显微镜下大致可观察到32 条染色体,这可能是因为部
6、分染色体在实验过程中丢失;分析丢失原因如下:(1).摔碎细胞时可能高度有点过高,导致细胞被摔碎后,其中的染色体也被一同摔了出去。(2).因为染色时间过长,玻片在染液中浸泡时间太久,染色体丢失在染液中。3.有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20 条染色体,这部分细胞为单倍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4.实验结果所得到的染色体大多数棒状而不是V型,这是因为吹气时染色体未展平好。5.实验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未破碎,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摔细胞时高度不够,细胞未完全摔碎;(2).在剪碎组织时没有剪好,大量细胞聚集在一起,滴片时采用的高度很难摔碎;(3).低渗不完全,细胞膨胀不完全,很难摔碎;(4).敲打细
7、胞时力度不够,导致细胞还是聚集在一起。【注意事项】1.吹散细胞:应该轻轻地吹细胞,如果太用力会导致细胞破裂。2.铜网过滤:利用铜网进行过滤操作的时候,应尽量将组织剪碎,并且让滤液慢慢流下,不能人为破坏铜网以加快速度。3.剪碎组织时,应尽量将组织剪碎,若烧杯中或者过滤完铜网上还有较大块的组织,应在烧杯中继续加入0.3%KCl 溶液,继续剪。4.本实验采用倒置染色法,目的:1).可以节省染料;2).可以避免染液快速挥发;3).可以防止染色颗粒沉淀,影响观察。5.在染色时应注意,多个样品同时染色应摆放紧密,不要有间隙;滴染液时应尽量慢,不要有气泡,以免部分染色体不被着色。6.染色:染色之后应冲去染液并晾干,注意使用小水流并从背面冲洗,这样可以避免冲去细胞。7.摔碎细胞:摔碎细胞时应注意滴管与载玻片的距离,如果距离太小,则细胞很难摔碎,不会观察到染色体;但如果距离太大,会使细胞完全的碎开,染色体飞出或者染色体布满视野,给计数造成一定难度。【实验反思】本次试验,虽然成功的在显微镜下找到了染色体,但染色体未伸展完全,并且我做的玻片上面细胞太多,找染色体时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滴片的时候加入的液体稍多。并且染色体条数也不符合规律,主要是因为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是太仔细,造成了染色体的丢失,日后必须提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