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教案人教版(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教案人教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教案人教版(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2 诗经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与诗经有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关雎蒹葭这两首诗的内容。2熟读课文,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2教师设疑,适当点拨;学生交流探讨,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最为人熟知的当属唐诗,那么,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
2、?最古老的诗歌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二、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现存 305篇。分 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即所谓正声雅乐,共 105 篇,又分小雅 和大雅。“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共40 篇,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有“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的。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作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3、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等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2 2检查预习(1)重难字雎鸠(j ji)窈窕(y o ti o)好逑(qi)荇菜(x n)寤寐(w mi)芼(mo)蒹葭(jin ji)溯洄(s hu)(2)古今异义流古义:捞取。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今义:液体移动;流动。服古义:思念。例:寤寐思服。今义:衣服;衣裳。(3)
4、一词多义右左右流之名词,与“左”相对道阻且右形容词,向右迁曲(4)词类活用左右流之(名词作状语,在左右两边。)琴瑟友之(琴瑟,名词作动词,弹琴鼓瑟;友,名词作动词,亲近。)钟鼓乐之(钟鼓,名词作动词,敲钟击鼓;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5)文言虚词之在河之洲结构助词,的求之不得人称代词,她三、朗读指导由舒缓平静到迫切痛苦,再到兴奋轻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四、疏通文意1
5、重点词语解释关关:拟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一种水鸟名。洲:水中的陆地。3 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好逑:好的配偶。逑,配偶。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寤 寐:醒和睡。文中指日夜。寤,醒时。寐,睡时。思服:思念。服,思念。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为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有亲近之意。芼:择取,挑选。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2全诗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
6、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挑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五、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答案示例: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因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2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哪一句?答案示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统领全篇的
7、是哪一句?答案示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 关雎第二部分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手法?答案示例:写的是男子对淑女的极度思念和求而不得的痛苦、焦灼的心情。用了“兴”4 的手法。“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取河洲所见之物起兴。长短不齐的荇菜,或左或右,隐喻求女之难,而求爱者的思想感情亦如波如澜。紧接着“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以顶针过渡 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渴慕之情就更急迫了,思念之情绵绵不断,而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出反复,此为双声,说明漫漫长夜,卧不安席,形象地表现了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一句与后面的内容有直接联系吗?这两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8、示例:没有。这是比兴的手法,营造了氛围,奠定了全诗的爱情基调。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答案示例: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诵读关雎这首诗,简要说说其要表达的主题。答案示例: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望。(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示例: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春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2 诗经 教案 人教版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