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市八中2017级高三下学期自主测试(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答案解析.pdf
《2020届北京市八中2017级高三下学期自主测试(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北京市八中2017级高三下学期自主测试(二)理科综合生物试卷答案解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八中高三生物学习质量自我检测(二)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解析:A:淀粉为多糖,组成元素为CHO;淀粉酶为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 B:胰岛素是蛋白质,纤维素是多糖,元素组成如A选项 C: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产物,分子式为C3H4O3,丙氨酸为氨基酸,组成元素CHON D:由 ATP的结构式可知组成元素为CHONP,DNA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组成元素也为CHONP 2.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不论是细胞还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要想发挥正常的生命功能,必须有完整的结构做基础。3.解析:由题干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则自变量为不同的温度;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为20 和 4
2、0 最终的酶促反应的产物浓度一致,但40时反应速度最快,则说明在这三种温度中,40该酶的活性最强。60时,最终的酶促反应的产物浓度低,说明在该温度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使酶活性降低;因此在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降低温度至40,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有明显增加。本实验三个实验组之间彼此可以形成对照。4解析:实验研究了高光和低光、CO2浓度 0.03%和 0.1%条件下的龙须菜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光反应速率,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因变量为龙须菜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光反应速率,A正确;据图可知,高光下龙须菜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光反应速率较高,推测高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速率快从而
3、使龙须菜生长较快,B正确;据图可知,各组CO2浓度 0.1%时的数据均不高于0.03%时的数据,故增加CO2浓度并不能提高龙须菜的生长速率,C 错误;综上可知,选择龙须菜养殖场所时需考虑海水的透光率等因素,D 正确。5.解析:审题可知,图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情形,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且尚未发生交叉互换。1 与 2 为相同基因,3 与 4 为相同基因,1 与 3 和 4 之间可能为相同基因,也可能为等位基因,A错误;同一个体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除不发生联会和交叉互换外,染色体的形态和基因分布情况与本题图相同,B正确;如果后续在1、2、3、4 与 5、6、7、8
4、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发生2 次交叉互换,则1、2 与 3、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 与 2、3 与 4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如果后续在 1、2、3、4 与 5、6、7、8 之间发生1 次交叉互换,如2 与 3 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则1、3 与2、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 与 3、2 与 4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C错误;5、6 为相同基因,7、8为相同基因,1 与 5 或 1 与 6 组合形成的是非重组基因型配子,如果5、6 与 7、8 之间为等位基因,则1与7 或 8 之间组合形成的是重组基因型配子。6.解析:审题可知,据图1 可知,H基因与 h 基因的碱基对数目相同,h 基
5、因特定序列中Bcl 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A正确;据图2 可知,-1 个体的基因型为XhY,没有 H基因,基因诊断中只出现 142bp 片段,其含有致病基因的X 染色体来自于其母亲,B 正确;-2 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 和 43bp 三个片段,说明其为携带者,基因型为XHXh,C正确;-3 父母的基因型为XHY和 XHXh,-3 的基因型为XHXh的概率为1/2,若其丈夫表现型正常,即基因型为XHY,则其儿子含有Xh基因的概率为 1/2 1/2=1/4,D错误。7.解析:由图可知,邻近基因转录产生的反义RNA能够与抑癌基因的mRNA 互补,阻断其翻译。抑癌基因可以
6、抑制不正常的细胞周期,如果将反义RNA导入细胞,发生上述过程,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不能抑制不正常的细胞周期,可能导致细胞癌变。故 A正确。反义 RNA由图中邻近基因转录而来,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它可以与相应DNA发生互补结合。故 B错误。若某药物抑制该反义RNA的形成,则抑癌基因可以正常表达发挥功能,从而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生。故C正确。由图可知该反义RNA能与抑癌基因的mRNA 互补,说明它们之间碱基互补。故D正确。8.解析:本题借助具体实例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理论。1973 年到 2006 年间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变化对中地雀进行着不断的选择作用,以图中喙的宽度变化为例,可知其基因频率不断发生
7、变化。故A、D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环境因素 旱灾不能定向诱发导致鸟喙尺寸增大的基因突变发生。故 B 错误。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同时图中信息中地雀的喙宽也降低,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喙宽较大以较大种子为食的中地雀在于入侵的大地雀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逐渐被淘汰,而以较小种子为食的喙宽较小的中地雀成为有利变异而得到生存和繁衍。故C 正确。9.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中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相关知识。据图 1 可知,电极位置在神经元 M 的胞体或树突膜上,测定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轴突1 和轴突 2 是轴-轴突触,信号传递方向是轴突2 到轴突 1。轴突 1 和神经元
8、M 形成的突触其信号传递方向是轴突1 到神经元M。图 2 中刺激轴突 1 可使神经元M 产生去极化,说明轴突1 释放了兴奋性递质。由图3 可知,在刺激轴突1 之前先刺激轴突 2,神经元M 的去极化会减弱,说明轴突2 释放了抑制性递质作用与轴突1。依据上述分析,可判断轴突1 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应该是引发神经元M 的 Na+快速流入,故A 错误。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都是通过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来影响突触后膜是否发生兴奋或抑制,故B 正确。轴突2 释放的递质直接作用于轴突1,而不是神经元M,故 C 错误。轴突1 释放的递质仅仅作用于神经元M,不作用于轴突 2,故 D 错误。10.解析:A.机体处于稳
9、态时,产热与散热平衡,体温相对稳定。运动中产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增加,体温依然保持相对稳定,A 错误。B.运动过程中,传出神经支配心肌细胞收缩加剧,属于神经调节,同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也可促进心跳加快,该调节属于体液调节,B 正确。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有升血糖的功能,C 正确。D.适量补充水分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消除渴觉,D 正确。11.解析:A.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A 错误。B.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浆细胞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B 错误。C.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不会进入宿主细胞,不需要效应T 细胞消灭靶细胞,C 正确
10、。D.疫苗相当于抗原,注射后,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和抗体,D 错误。12.解析:A.群落由某一地区全部植物、动物、微生物构成,题干中缺少微生物,A 错误。B.稻飞虱以刺吸水稻的汁液为生,属于消费者,B 正确。C.已知长翅利于稻飞虱在水稻发育晚期迁移到适宜生存的环境,根据题图,高糖、高密度情况下稻飞虱短翅个体比例相对其它组最低(长翅个体比例最高),可推知该情况下种群迁移能力提高,C 正确D.生物群落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选择、协同进化的结果,D 正确。13.解析:曝气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液体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有机物与微
11、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需氧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A 错误。14.解析:逆转录病毒的核酸是RNA,载体的化学本质是DNA,用于运载DNA 目的基因片段,因此逆转录病毒的核酸不可直接用作载体,A 错误凝血因子是蛋白质,载体是DNA,不能将二者连接起来。B 错误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必须把目的基因插入到X 染色体上。C 错误利用制备的具有碱基序列特异性的DNA 探针、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D 正确15.解析:光合色素的提取于分离实验中,利用无水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提取光
12、合色素,分离色素用的是层析液。A 错误应选择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紫色)而不是内表皮(无色)进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B 错误对要用于接种的外植体(植物叶片)应该进行消毒,保持其生命力,严禁“灭菌”,如此将失去生命力,失去接种的意义。C 错误“煮沸”消除其他杂菌,“冷却”避免伤害乳酸菌,“水封”创造乳酸菌代谢所需的无氧环境。D 正确二、非选择题16解析:(1)第一空和(2)第一空考查ATP分子结构相关知识。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或腺苷三磷酸),由一分子腺苷和3 个磷酸基团构成,三个磷酸基团之间形成2 个高能磷酸键。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1)第一空典型错误有“脱氧核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北京市 2017 级高三 下学 自主 测试 理科 综合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