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附导学案).pdf
《《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附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附导学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 3 节 电阻的测量第 1 课时伏安法测电阻【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不断变化的原因【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爷爷的收音机坏了,小聪和小明决定把它修好,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标注模糊的电阻引线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值呢?这时小明犯了愁?聪明的你能够替小明想一想办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1设计实验:从情景导入中让学生讨论、探究如何测量出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需要哪些测量工具?电路图如何设计?学生总结:用电压表和
2、电流表测量分别测量出未知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公式URI计算出电阻的阻值。电路图为:归纳总结:为了减小误差,采用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来获取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得出电阻的阻值。故电路图如下:2.进行实验:活动 1:让学生根据经验分析,在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适当的整理。学生总结:(1)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该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最大值。(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正确,两表的连接方式、接线柱接法要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要正确。活动 2:小组之间交流分析需要测量的数据和记录的数据,划片移动的次数。设计出实验表格,并记录数据。实验次数电
3、压/V 电流/A 电阻/电阻的平均值/1 2 3 3分析与论证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归纳总结:(1)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2)同时证明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4交流与评估实验完成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评估自己组的实验过程。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2)连接实物图时,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且滑到最大值。(3)滑动变阻器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保护电路,另一个是改变定值电阻
4、两端的电压;(4)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柱接法是否正确。(5)是否是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探究点二测量小灯泡的阻值活动 1:学生根据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一实验,画出实验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设计出数据表格进行实验。实验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1 2 3 活动 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交流讨论,分析小灯泡的阻值的大小,与定值电阻的阻值相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归纳总结: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当灯丝的温度升高时,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板书设计】第 3 节 电阻的测量第 1 课时伏安法测电阻【教学反思】本课我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
5、探索、分析、归纳,突出“做中学”,在体验中去发现、去认识、去领悟、去分析,从而得到结论。这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整节课大致是按照我预计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但也有个别的学生较粗心,开关闭合之前没把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大处,导致灯泡烧坏了几个,只有一组学生把电流表短接,幸好我发现及时,才没烧坏电流表。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喜爱这堂课的同学多了,原因是教师讲的少,自己动手机会多;课堂比较轻松;具有挑战性;但也有同学反映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性,玩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学到;同组的同学太霸道没有别人动手的机
6、会;也有的同学依赖性强,自己不愿动手。但在此基础上我会依次为例,在以后的授课中避免这方面的不足,使自己的课堂更进一步。第 2 课时特殊方法测电阻【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伏阻法测量电阻会设计电路,利用安阻法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2安阻法测量电阻会设计电路,利用安阻法测量未知阻值的电阻【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小红准备测一只未知电阻(Rx=510)的阻值,手边有以下器材: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开关、R0=15 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20 的滑动变阻器和几根导线当她准备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但一时又找不到新的电流表替代,小红顿时犯了愁,不知所措?怎么办?从学生的迷惑中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伏
7、阻法测量电阻活动 1:针对导课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没有电流表的条件下,如何测量出未知电阻的阻值?设计出电路图?展示课件提示:(1)如何获取到未知电阻的电流?(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未知电阻的电流,这两个电阻如何连接比较好?学生总结:(1)当给我们一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时,可把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串联起来,分别用电压表测量出两者的电压U1、U2,再根据公式xx00UR=RU,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电路图如图所示。(2)首先将开关 S、S0闭合,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记为U,断开开关 S0,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x,则定值电阻 R0两端的电压为 U-Ux,则通过 R0的电流为00 x
8、xUUIIR,所以 Rx的电阻为:Rx=00 xxxxxxUUU RUUIUUR探究点二安阻法测量电阻活动 1:有了伏阻法的测量,师再进一步的拓宽延伸,在情景导课的问题中,如何损坏的不是电流表,而是电压表,又如何测量?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出电路图,并分析出未知电阻的表达式。展示课件提示:(1)如何获取到未知电阻的电压?(2)要想让定值电阻的电流能够替代未知电阻的电压,这两个电阻如何连接比较好?学生总结:电路图表达式方法一0 x0XIR=RI方法二0 x0XIR=RI方法三0 x00IR=RI-I方法四x0XIR=RI-I归纳总结:(1)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无法直接测出待测电阻的大小,只能通过测出导
9、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通过间接计算才能得出导体的电阻大小,这就是间接测量法。(2)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缺少一只电流表或缺少一只电压表,可用定值电阻犚来代替,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典例剖析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若定值电阻 R的阻值已知,则在不拆卸元件的情况下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电路是()【点拨】测电阻阻值应该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U,流过电阻的电流I,逐一分析各选项看能不能求出U、I,然后做出选择。【板书设计】第 2 课时特殊方法测电阻【教学反思】特殊法测量电阻是电学实验的一个难点,在授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利用上节课的内容引出,然后提出疑点,电流表在损坏的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节电阻的测量 节电 测量 教案 附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