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上海市松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松江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松江区 2017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 题,每题 3分,满分 12 分)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0.25B.5 2C.25D.0.25&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35B.22 32312C.222D.|32|233.下列图形中,由AB CD,能得到 1=2 的是A.B.C.D.4.一个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那么第三边的长可以是()A.11厘米B.4厘米C.2厘米D.13厘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分)5.化简:9_6.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那么这个数是_7.计算:1416_8.在数轴上,如果点A、点 B
2、 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2,那么A、B 两点的距离AB_9.化简:212_(结果保留根号)10.化简:35_(结果保留根号)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18(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结果是_12.经过点1,5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_13.如果点2,An在x轴上,那么点2,1B nn在第 _象限14.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2115,那么1_度15.如图,如果ABBC垂足为 B,5AB,4BC,那么点C到AB的距离为 _16.如图,已知ABC与DEF全等,且72A、45B、63E、10BC,10EF,那么D_度17.如图,/ADBC,ABD的面积等于2,1AD,3BC,则D
3、BC的面积是 _18.如图,在ABC中,ABC和ACB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分别交AB、AC于点E、F若5AB,4AC,那么AEF的周长为 _1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20,则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三、计算题(每题6 分,满分 18分)20.计算(写出计算过程):562 303 1521.利用幂性质进行计算:3616832(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22.计算(写出计算过程):2(31)2(31)(32)四、简答题(第23 题 6 分、第 24题 5 分,满分 11 分)23.如图,(1)写出A_、B _的坐标;(2)将点A向右平移1个单位到点D,点C、B 关于y对称
4、,写出点C_、D_的坐标;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_24.书上的一个等腰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只有底边AB和底角BD可见(1)请你画出书上原来的等腰ABC的形状,并写出结论;(可以使用尺规或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但保留画图痕迹及标志相应符号);(2)画出ABC边AB上的高,点D为垂足,并完成下面的填空:将“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和顶角”的性质用符号语言表示:在ABC中,如果ACBC,且CDAB,那么 _,且 _五、解答题(第25 题 5 分、第 26题 5 分第 27题 8 分,第 28 题 11 分,满分 29 分)25.补充完成下列解题过程: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l所截,且/ab,
5、12100,求3度数解:1Q与2是对顶角(已知),12()12100Q(已知),得2 1100(等量代换)1_()/abQ(已知),得13()3_(等量代换)26.阅读并补充完成下列解题过程:如图:用尺规作线段中点的方法,作出了线段AB的中点C,请说明这种方法正确的理由解:联结AE、BE、AF、BF在AEF和BEF中,()(?)_(?)EFEFAEBE 画弧时所取的半径相等画弧时所取的半径相等所以AEFBEF(_)所以AEFBEF(_)又因为AEBE,所以ACBC(_)即点C是线段AB的中点27.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点D、E、F分别在BC、AC、AB上,且BDCE,BFCD(1)说
6、明BDFCED理由;(2)说明FDEB的理由28.如图,点D是等边ABC边BC上的一点(不与 B、C重合),以AD为边作等边ADE,过点/EGBC,分别交AB、AC于点F、G,联结 BE(1)说明AEBADC的理由;(2)说明BEF为等边三角形的理由;(3)线段 BE 与 CG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分别说明理由松江区 2017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 题,每题 3分,满分 12 分)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0.25B.5 2C.25D.0.25&【答案】B【解析】【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无理数的概念,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0.
7、25是有理数,故A 不合题意;B、5 2是无理数,故B 符合题意;C、25=5 是有理数,故C 不合题意;D、0.25&是有理数,故D 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2 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 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35B.22 32312C.222D.|32|23【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A、23,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22 32312,故此选项错误;C、222,故此选项错误;D、|32|23,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
8、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3.下列图形中,由AB CD,能得到 1=2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应用排除法求解:A、AB CD,1+2=180 故本选项错误B、如图,ABCD,1=3 2=3,1=2故本选项正确C、ABCD,BAD=CDA,不能得到 1=2故本选项错误D、当梯形ABDC 是等腰梯形时才有,1=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 B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9厘米,那么第三边的长可以是()A.11厘米B.4厘米C.2厘米D.13厘米【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9、详解】9-4=5cm,9+4=13cm,5cm第三边 13cm,各选项只有11cm 在范围内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分)5.化简:9_【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因为32=9 所以9=3.故答案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关键是确定被开方数是哪个正数的平方.6.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5,那么这个数是_【答案】5【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255,这个数是5故答案是: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这两个互为
10、相反数7.计算:1416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幂的意义解答即可【详解】11144444()162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指数幂,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在数轴上,如果点A、点 B 所对应的数分别为3、2,那么A、B 两点的距离AB_【答案】5【解析】【分析】利用 A,B 对应的数,进而求出两点之间的距离【详解】A,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3)=2+3=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得出异号两点之间距离求法是解题关键9.化简:212_(结果保留根号)【答案】21【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20,
11、原式=2 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知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化简:35_(结果保留根号)【答案】5 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原式=5555 5故答案为:5 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18(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结果是_【答案】2.0 103【解析】【分析】按照科学计数法的规则表示即可.【详解】解:按定义,将2018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2.018 10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2.0 103故答案为2.0 103【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
12、,掌握表示的规则是解题关键.12.经过点1,5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_【答案】1x【解析】【分析】根据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解析式的形式解答【详解】经过点P(-1,5)且垂直于x 轴,直线的解析式是x=-1故答案为:x=-1【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于x 轴的直线的形式,垂直于x 轴的直线的形式是x=a(a是常数)13.如果点2,An在x轴上,那么点2,1B nn在第 _象限【答案】二【解析】【分析】由题意 n=0,从而得到点B 的坐标,从而根据负,正在第二象限【详解】点A(2,n)在 x 轴上,n=0,B 为(-2,1),点 B 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
13、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4.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与a、b相交,2115,那么1_度【答案】65【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邻补角互补即可求出【详解】如图:ab,1=3,2=115,3=180-115=65(邻补角定义),1=3=65故答案:65【点睛】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和邻补角定义15.如图,如果ABBC垂足为 B,5AB,4BC,那么点C到AB的距离为 _【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 AB BC,BC=4,
14、可知点C 到 AB 的距离为4【详解】AB BC,BC=4,可知点 C 到 AB 的距离为4,故答案是:4【点睛】本题运用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关键是理解好定义16.如图,已知ABC与DEF全等,且72A、45B、63E、10BC,10EF,那么D_度【答案】72【解析】【分析】在 ABC 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C=63,那么 C=E根据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得出 ABC DF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D【详解】在 ABC 中,A=72,B=45,C=180-A-B=63,E=63,C=E ABC 与 DEF 全等,BC=10,EF=10,ABC DFE,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松江区 2017 2018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数学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