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市黄浦区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三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某成熟植物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A 物质溶液中,观察发现其原生质体(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 01h 内水分子只能从细胞内移动到细胞外B在 1h 后 A 物质才开始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C在 1 3h 内 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渗透压D若 3h 后继续观察可能会看到该细胞吸水涨破【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01h 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3h 内,原生
2、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详解】A、在 01h 内浸泡之初,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由细胞液渗透至外界溶液的数量,多于由外界溶液透过原生质层渗透至细胞液的数量,细胞表现为失水,A 错误;B、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由此可推知物质A 一开始就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错误;C、13h 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逐渐增大,这说明细胞吸水,由此可推知该时间段内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 正确;D、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侧,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因
3、此植物细胞吸水不容易涨破,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曲线图,并能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满足的条件答题。2端粒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序列 DNA,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加到染色体DNA 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癌细胞B端粒酶是一种RNA 聚合酶,能延缓细胞的衰老C染色体DNA 末
4、端修复过程中有A-T、T-A碱基配对D胚胎干细胞中的端粒可能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 序列,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此过程为逆转录,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合成后的序列加到染色体DNA 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可延长细胞的寿命。【详解】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可能是因为其端粒酶的活性更高,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序列,A 错误;B、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说明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B错误;C、染色体DNA 末端修复过程中,端粒酶先以自
5、身的RNA 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再通过DNA 复制合成另一条链,故会出现A-T、T-A碱基配对,C正确;D、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较强,其中的端粒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长,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了解端粒酶的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3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 PER基因表达与昼夜节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为相关过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ER基因两条链均参与转录,形成的mRN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图 1 过程 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需要的酶由核糖体提供C图 2
6、 中 DNA 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 变成了 T,则 mRNA 中嘌呤与嘧啶比例不变D图 3 过程与图1 中的 过程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 1:图 1 中 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分析图 2:图 2表示以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的转录过程。分析图 3:图 3表示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详解】A、PER基因只有一条链参与转录,A 错误;B、由图 1 过程 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B 错误;C、图 2 中 DNA 模板链中一个碱基C 变成了 T,转录形成的都是嘌呤,因此 mRNA 中嘌呤与嘧啶
7、比例不变,C 正确;D、图 3 表示翻译过程,与图1 中的 过程相同,D 错误。故选 C。4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B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D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答案】B【解析】【分析】在海岛上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是因为翅特别发达的个体不容易被大风刮海里去,因而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无翅的可以躲避大风,也能存活下
8、来并繁殖后代;中间型由于翅膀不够强大,容易被海风刮到大海里淹死,在达尔文看来,自然对生物进行了定向选择,保留有利变异。【详解】A、海岛上昆虫中有三种翅膀类型,说明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A 正确;B、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种群的基因库,所以昆虫翅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 错误;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自然选择作用,C正确;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D 正确。故选 B。52019 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可
9、在细胞中流动,是良好的溶剂B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C核糖体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水D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相对含量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自由水在细胞内、细胞之间、生物体内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可溶解许多物质和化合物;可以参与物质代谢,如输送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自由水的含量影响细胞代谢强度,含量越大,新陈代谢越旺盛,如人和动物体液就是自由水。结合水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失去流动性。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溶解其它物质,不参与代谢作用。结合水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形状、硬度和弹性,因此某
10、些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虽多(如人的心肌含水79),仍呈现坚韧的形态。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详解】A、细胞中的自由水可在细胞中流动,是良好的溶剂,A 正确;B、病变细胞中水也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B正确;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中会产生水,C正确;D、冬季,温度低,植物代谢减弱,自由水相对含量减少,D 错误。故选 D。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活动应选择洋葱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B第一次观察时中央大液泡把细胞质和细胞核都被挤到四周,紧贴着细胞壁C吸水纸的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出的多余液体D细胞处于质壁分离
11、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以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步骤如图:实验选择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为实验材料,具有紫色大液泡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装片制作后先进性第一次观察,观察液泡的位置和质膜与细胞壁的位置关系;然后用引流法滴加30%的蔗糖溶液,低倍镜下观察大液泡的颜色和体积变化以及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位置关系的变化;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接着用引流法滴加清水,在低倍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2.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
12、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本实验选择的是洋葱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色的物质便于实验观察,A 错误;B、第一次观察时可看到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液泡,同时还能观察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紧紧贴着细胞壁,B 错误;C、吸水纸是起引流的作用,C错误;D、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此时细胞处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但其较原来状态相比,依然
13、为质壁分离状态,也可能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 正确。故选 D。7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蒸馏水、0.4mg L-1、0.7mg L-1、1mg L-1、1.3mg L-1、1.6mg L-1的 2,4-D 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析错误的是()A 0.4mg L-1的 2,4-D 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B2,4-D 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C培养无根豆芽的2,4-D 溶液最适浓度是1mg L-1左右D 2,4-D 溶液对根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
14、】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 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绿豆发芽过程中根、芽的长度,2,4-D 溶液为0 的组作为空白对照,由题图可知,浓度为01.6mol?L-l的 2,4-D 溶液,都能促进芽生长,浓度1mol?L-l左右时促进效果最好;2,4-D 溶液为 0.4mol?L-l时,促进根生长,2,4-D 溶液浓度等于或大于0.7mol?L-l时则抑制根生长。【详解】A、由题图可知,2,4-D 溶液为 0.4mol?L-l时,对根和芽都是促进生长,A 错误;B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4-D 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说明2,4-D 溶液对根的生长作用具有两
15、重性,BD 正确;C、培养无根豆芽即需要利于芽的生长,且抑制根的生长,据图可知,培养无根豆芽的2,4-D溶液最适浓度是 1mg L-1左右,C正确。故选 A。8下列有关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酶活性都降低,细胞核减小B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C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增加D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6、(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衰老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A 错误;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减少,C错误;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D 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点睛】细胞衰老特征小结:一大(细胞核体积变大)、一小(细胞体积变小)、一多(色素增多)、三低(物质运输功能、代谢速率、多种酶活性)。9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m)的影响,如右图所示。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B在 300C、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C在 25、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调查米象的种群密度需随机取样,使结果更接近实际值,A 正确;B、曲线表示,在30
18、、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种群增长率最大,危害较重,B 正确;C、在 25、小麦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增长率下降,但数值大于零,种群数量还是增加的,C错误;D、热带米象,适宜增殖的温度高,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D 正确。故选 C。101979 年的 10 月 26 日,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从此不再接种天花疫苗。天花疫苗除可以对抗天花病毒,还能抵抗与天花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的一些痘病毒,如猴痘病毒等。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的传播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牛痘能使机体产生并保留相应的记忆细胞和B 细胞,从而治疗天花B终止天花疫苗的接种不影响人类对猴痘病毒的免疫力C猴痘病毒可在人一畜、畜一畜之
19、间传播,但不能在人一人之间传播D人体内浆细胞可以来源于B 细胞与记忆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天花病毒属于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而猴痘病毒既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以在啮齿类动物之间传播,还可以在人和啮齿类动物之间传播。【详解】A、接种牛痘能使机体产生并保留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细胞的产生与接种疫苗无关,A 错误;B、由于天花疫苗除可以对抗天花病毒,还能抵抗与天花病毒亲缘关系较近的一些痘病毒,如猴痘病毒等,所以终止天花疫苗的接种使人类对猴痘病毒的免疫力相对降低,B 错误;C、猴痘病毒可在人人、人 畜、畜 畜之间传播,C错误;D、人体内的B细胞与记忆细胞在相应抗原的刺激下都可
20、以分化为浆细胞,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免疫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高密度水体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D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营养。稻田中
21、的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流出稻田的水含的有机物大量减少,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营养、同时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等因素导致藻类数量减少。【详解】A、出现富营养化的水体流经稻田时,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营养,A 正确;B、藻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B正确;C、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C正确;D、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主要是被稻田中的分解者利用,D 错误。故选 D。12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 中有2 个染色体组B
22、细胞 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C细胞 是第一极体D细胞 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发生了复制,但没有出现联会现象,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细胞 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A 错误;B、细胞 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A、a基因,而其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表明曾发生过基因突变,B正确;C、根据细胞 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动物为雌性
23、,而细胞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所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 错误;D、细胞 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 错误。故选 B。1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B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C溶酶体是蛋白质加工场所,蛋白质只有加工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才能体现生理活性D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
24、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
25、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A 错误;B、性激素属于固醇类,不在核糖体上合成,B 错误;C、溶酶体是储存多种水解酶的场所,C错误;D、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 正确。故选 D。14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A基因重组B染色体重复C染色体易位D染色体倒位【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黄浦区 2021 新高 生物 第三次 押题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